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过级分享|梧桐分舵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更关切的倾听他人 学习目标: TF2-2过级

开场:

           大家好,我是木之南,我的三个标签是:1、爱心理学。2、爱中医3、爱健身。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在拆书的道路上共同学习成长。
   今天我们的拆书活动依然需要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接下来我给大家分一下组,根据现场人数以及座位布置我们分为两一个小组,组长是Mona。
我今天为大家拆的片段主题是“更关切地倾听他人”。片段来自于《非暴力沟通》这本书。
【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以后,学习者能够:在生活当中遇到朋友或亲人想跟你倾诉的时候,能够通过“更关切地倾听他人”的方法帮助对方了解到自己内心的需求以及如何去做。
【F特征】这本《非暴力沟通》作者是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是一名著名的心理学专家,书中详细介绍了与自己和他人进行非暴力沟通的一些技巧,也包含了如何全身心的倾听他人的一些方法。
【A优势】这本书是心理学沟通艺术书籍中最畅销的一本书,多次再版,学理非常扎实、案例丰富,跟其他同类的书籍相比,这本书更加的通俗易懂,并且能帮助我们学会用不带评判和指责的方式去倾听他人。
【B利益】这本书是教我们如何利用非暴力的方法放下我们习以为常的评价系统,而是思考彼此的真正的需要,从而更好的理解对方、支持对方。
如果你曾经觉得自己面对他人的倾诉总是难以处理好,比如你的伴侣坚持不下来运动很懊恼找你倾诉,但却吵架收场,这个片段能教会你如何通过倾听来改善关系。又比如,孩子期末考试考得不理想孩子很伤心,但又听不下去你的建议,这个片段能教会你如何顺利的与孩子取得沟通…… 接下来就让我们开始今天的拆书学习。刚才我已经把原文片段发给了大家,现在请各位小伙伴用2分钟的时间进行阅读,完成后麻烦大家举手示意我一下,好,开始吧。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关切地倾听他人,而不解读为批评或指责

1  观察你所观察(看、听、回忆、想)到的有助于(或无助于)你的福祉的具体行为:

“当你(看、听、想到你看到的/听到的) ……”

2  感受对于这些行为,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是情感而非思想):

“你感到……吗?”

3  需要什么样的需要或价值(而非偏好或某种具体的行为)导致你那样的感受:

“因为你需要/看重……”

4  请求关切地倾听那些能丰富你生命的具体请求,而不解读为命令:

“所以,你想……”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我看小伙伴们已阅读完毕,我们继续啊。 

倾听是一门艺术,当我们倾听他人的痛苦感到不知所措时,我们常常会急于去安慰或者表达我们的观点和感受。可是呢,倾听需要我们放下急切的心情,安静下来,全身心的体会他人的信息,这样才能为他人充分表达自己创造条件。而非暴力沟通呢,就是教会我们如何更关切地倾听他人。  

what:本片段说的是“更关切地倾听他人”的四个步骤,以及如何运用。

how】“更关切地倾听他人”的四个步骤:

1)观察:

问对方最近发生了什么事?在这件事里看到、听到的事实是什么?对方做了什么动作,说了哪些话。要点是,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判断或评估。

比如说,最近你遇到了什么事?他都做了些什么动作,具体说了些什么? ……”

A说她老公肾不好,需要在医院住至少半年时间,她的公公婆婆每天都要问她说:“每天接什么工作电话,快点辞职,你的任务就是照顾好我儿子。”

2)感受:通过观察到的这些行为,你有什么感受。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感受,可以去做核实并给出一些感受的词语,如:愤怒、伤心、失望等等。

比如你问她说,听到了公公婆婆的这些话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很伤心?很愤怒?很失望?经多次确认后她回答是很伤心。

3)需要:问对方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

你这么伤心是因为你看重哪些东西呢?小A回答说:我的公务员的工作我很喜欢,而且当初考上公务员极其不容易,我不想辞职,我有被尊重和理解的需求。

4)请求:问对方如何做来提出自己的需要。

你打算怎么做来告知公公婆婆自己有需要被理解和尊重的需求呢?

A说,我一定要跟公公婆婆好好谈一谈,我要告诉他们,公公婆婆,我有被理解和尊重的需求,我非常热爱我的工作,这份工作一旦辞职就再也回不去了,我不会因为工作而耽误对老公的照顾的,如果你们实在不放心白天的时候我请个看护来照顾我老公,希望你们能理解我不辞职、两边跑的决定。

相信通过非暴力的方式倾听,我们不再急于给出我们的建议,我们给予的是全身心的陪伴。

Why】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已经养成了急于去评价和给建议的陪伴方式,但这种方式不一定是对方喜欢的,因为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人,你不带评价的去陪伴他,他才会感受到全身心的被接纳和被尊重,才愿意跟你倾诉更多。

预防可能的异议:如果你用了这个方法倾听对方的时候对方由于情绪激动不想去谈了怎么办?这时候,对方是由于内心抗拒而不想去谈,我们可以先放下刚才的话题,先去用四步骤来倾听对方抗拒的感受和需要,当下的需要被照顾到了以后再选择是否回到刚才的话题中去。   

【例子】:

前几天我姐来了,看她情绪很不好的样子,但是我也是挺忙碌的,她想找我聊天,我就对她说我没空,你有什么好郁闷的啊,去开开空调凉快凉快就好了,但是她生气的对我吼起来了,我一看情况不对。决定还是晚睡会,运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跟她好好聊一聊。

1)观察:

我问她,最近你遇到了什么事?跟谁有关?他都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

我姐说:前天我和你姐夫聊我工作上的事,你姐夫说:“你得承认,你招标方面的能力有欠缺。”

2)感受:

听到这里,我继续问她“我姐夫这样说你,你有什么感受?”

我很伤心,很难过,感觉是一种自己的心干枯了的状态。

3)需要:

你这么伤心是因为你看重哪些东西呢?……”

我希望我能得到认可、尊重、关心和爱护。

4)请求:

听起来你很在意被认可、尊重、关心和爱护,但这些需要你打算怎样讲出来呢?

我姐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方式,我们习惯了说坏不说好,在这种情况下直接请求尊重和认可可能比较难实现,但可以一步一步来。

我可以这样和你姐夫谈:“我有被尊重和认可的需要,我知道你可能无法满足我,但至少我希望能尽量不要给我评价,咱们谈事就好,不要谈评价,可以么?”

我还有被关心和爱护的需要,你能给我做一顿晚饭或者给我一个拥抱么。

聊完之后我姐的心情变好了,然后就乖乖的去睡觉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现在,请大家想象一下,未来一段时间如果你的朋友或是家人跟你抱怨了一些事情,比如:你身边有正在筹备婚礼的闺蜜,她来找你抱怨对未婚夫或他家人的不满;

比如:正在对接大客户的同事和你抱怨客户的种种挑剔;

比如:把孩子放回老家以后,父母打电话抱怨孩子的淘气;

现在请大家想象一下,未来一段时间,比如一周或一个月内,你有可能会遇到的来自家人、朋友、同事的倾诉或抱怨。

下面给大家3分钟时间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一会儿我们需要一个成员做一个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子蹊:未来一段时间我的同事会来找我抱怨一下他对于领导的不满,最近单位领导安排工作不合理,给他安排的工作特别多,他忙不过来,应该会过来向我抱怨这件事,抱怨领导的不好。

好,感谢这位小伙伴,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需求得到全然的接纳和尊重,所以人们其实大多数不喜欢听评头论足的话。

根据大家刚才想到的场景,你要如何运用这四个步骤去倾听对方呢呢?

大家现在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稍后仍旧需要一个成员做一个分享。这里要记得运用SMART原则,要有时间、目标和步骤。

好,时间到,哪位伙伴愿意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子蹊: 在未来的一周时间内,我的同事应该会向我抱怨他受到领导的批评这件事情。

1、观察:我:最近发生了什么事?同事说他的领导说:你的工作态度不积极、工作有问题。

2、感受:我:你现在有什么感受?同事:很委屈、很难受。

3、需要:我:你很委屈很难受是因为你有什么样的需要呢?同事说:我有被尊重、被理解的需要。

4、请求:我:那你会怎样去向你的领导说出你的请求呢?同事:我会告诉我的领导说这个工作虽然把报表报迟了,但是并不是我自己主观的原因,有很多其他的原因,我也希望能得到你的尊重和理解。

通过这四步我引导着我的同事去让他说出他的感受和需要以及他对于领导的请求。相信同事的不舒服能有所改善。

结束语:好,今天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更关切地倾听他人”的四个步骤”能帮助到大家更好地倾听,更好的维系我们重视的亲人和朋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