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热爱学习的小伙伴,大家晚上好。我是今天2-2的新手拆书家Cathy。
我今天拆的书籍为《提问力》
【F】这本书的作者分别是拆书帮和拆书学院的创始人赵周、资深三级拆书家李真和丘恩华。
一共讲了包括人际关系、自我提升、问题分析等与工作和生活强相关的18种提问技术;很轻薄,只有140多页;豆瓣评分为8.5分。
【A】与其他的提问书籍对比最大的优势是每一个技术讲完都有拆为己用的环节,帮助我们实际运用;同时书中每一种提问技术都对应一个具体的问题场景+解决方案,读完此书,你至少可以收获18种场景下的提问技术。
【B】 B1:我们在日常沟通中,习惯给建议、习惯安慰别人,但很多时候对方并不领情,问题也得不到解决。怎么办呢?提问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如果你掌握了提问技术,掌握了在什么场景应该提什么问题帮助自己、启发别人,那一定可以提升你的人际关系质量,提升你的职场影响力,那升职加薪还远吗?
B2: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应该也会经常遇到自己和对方利益、目标不一致的时候,吵架吵不赢,打架?好可怕。但我又不想放弃我的利益和目标,怎么办?跟随我学习今天的拆页,帮助你轻松争取属于你的利益、达成你的目标。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可以根据“对抗性问题模型”设计出1-2个提问问题,助力自己谈判。
分组:在阅读片段之前,我们先分个组,左边一组,右边一组。
给大家1分钟时间阅读原文片段。时间到,大家都看完了吧!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段话的理解。
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用对抗性问题模型,与前面案例中的装修公司进行交涉,保证自己的权益呢?
第一步,对话前,首先识别风险。
想一想,这场对话有什么样的风险?如果对话结果失败,我和对方谈崩了,后果是否可以接受。评估来看,我不能接受豆腐渣工程,即使换装作公司导致影响完工日期,也是可以接受的。考虑到还有挽回的余地,所以,必须要进行问责对话。
第二步,确定目标,我想要什么。
目前,工程质量出了问题,我的对话目标是:要求对方更换合格的材料,并确保工程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清楚了目标,对话过程就不容易陷入谩骂和争吵。
第三步,掌握事实。
首先要了解房子装修材料的实际使用问题,知道标准应该是怎么样的,为什么材料不合规,做到心中有数,说话有理有据。另外,还可以通过现场勘査和一般性提问获得相关的信息。
第一阶段做到知己知彼,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进行准备,直接进入对话,则很容易陷入针对对方责任心、态度等的批评,甚至容易上升到道德批判的层面去申诉和攻击,容易造成现场摩擦和暴力,陷入敌对状态。
好,做到了知己知彼,接下来,就可以开始利用提问和倾听的武器啦。
第四步,针对性发问。
具体怎么问问题呢?围绕解决问题的目标,我会从原因、现状、过程、后果、责任等方面进行针对性提问。
问原因:你们为什么使用这种材料?为什么减少这个エ序?
问现状:装修使用了多少这种问题材料?减少工序形成的缺陷是什么?
问过程:材料从哪里进货的?安装过程有什么不同?过程质量控制是如何做的?
问后果:使用这种不合格材料,我请第三方验收能通过吗?使用这种材料,会造成什么样的安全隐患问题?
问责任:谁对这个工序负责?最后工程验收,如果不合格,你们该如何承担责任。
第五步,批判性聆听。
对话过程要注意批判性聆听,识别对方的逻辑漏洞和大话套话,发现证据中的问题,进行各个击破。可以适当打断对方的说话,重申自己的要求,掌握主动权。
(1)对方说这种材料质量也是可以的一一我会问:“什么叫‘质量也是可以的’,这是很勉强的说法,你能给我“质量也是可以的”的权威证明吗?
(2)对方忽悠你说,现在这个材料很流行,是很好的选择一一我会反问:“我不追求流行,我要的是质量合格的材料,为什么不采用之前约定的材料?“
(3)对方如果还说没有多大的隐患,差距不大ー一我会追问:“那你说说这个隐患有多大?差距在哪里?
【一般做法】在工作中,遇到需要与其他部门达成共识的事情时,我们往往都是奔着目标、拿着本子就去找对方了,几乎不做任何分析和准备,对自己特别自信,觉得对方一定会同意合作,结果没想到,对方以各种理由委婉拒绝。
【反例】就比如我的上家公司,新员工入职之后,需在培训部培训一个月,通过笔试、电话模拟等一系列考核,方能进入业务部门。一共2次考核机会,第二次考核不通过,则会被淘汰处理。当时客服部来了一位新经理,将各项考核通过分数都提高了,导致首次考核通过率从以前的60%降到了15%左右,还有一部分新员工担心被淘汰没面子提出离职,又导致离职率从百分之十几上升到了30%。
于是,每次考核结束,我们都会找客服部谈这件事,希望将考核标准降低一些。
大概谈了5、6次,每次的沟通内容都类似,结果也都是失败而归,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
那段时间,我很焦虑,顶着低入组率和高离职率,每天都在想怎么和他们谈判。
这不,书中自有法宝。运用拆页中的“对抗性问题模型”,也可以称之为“谈判模型”,我成功了。这个模型一共有五步,前三步,都是谈判前的准备工作;第四步和第五步是谈判中进行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内容。
【How+What】第一步:识别风险。这个风险主要是指这场谈判可能带来的最坏结果是什么,如果发生这个最坏的结果,你是否能接受,如果不能接受,要么取消谈判,要么调整预期目标重新评估风险。
第二步:确定目标。也就是你通过这场谈判,你最想获得什么,可以参考SMART原则来设定,确保我们谈判时不要偏离目标。比如我分析发现75分是一个关键点,所以我们的谈判目标是将笔试通过分数从80分降至75分。
第三步:掌握事实。我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谈判前我们要清楚他们在意什么,关于这个的客观事实、关键数据是什么。在这个谈判中,他们最在意绩效,于是我们调取了员工绩效,分析了第一次考核80分以下的学员入组后的绩效是否一定低于80分以上的。
第四步:针对性发问。这是谈判的关键步骤,如何发问呢,一定是围绕你的目标去提问,可以从原因、现状、过程、后果、责任等方面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提问,大家可以参考拆页中的例子。比如我的目标是笔试分数从80分降到75分,我可以这样问:“如果有数据证明首次考核80分以下的学员入组后的绩效高于80分以上的学员,是否就可以降低到75分?”
第五步:批判性聆听。主要是聆听对方的逻辑漏洞和大话套话,再进行逐个击破。比如对方可能会说:“那如果因为这些不经常遇到的问题引起客户投诉怎么办?”我们可以问:“老员工会因为这些被投诉吗?”
这就是“谈判模型”的五步骤,所以运用这个模型,我们的谈判对话又是怎样的呢?
【正例】培训部:最近2个月,因为考核未通过导致的流失占整体流失的70%,这对公司来说损失很大,一个月的免费培训不说,还要给他们付工资,但就因为最后的考核差几分,被淘汰或主动辞职,没有为公司带来任何产出。
客服部:这个确实是的。
培训部:所以我们想笔试分数能不能从80分降到75分,我们对比了首次考核80分以下的学员和考核80分以上的学员入组后的绩效,大多数考80分以下学员的绩效还高于80分以上的,失分一般都失在不是经常遇到的问题上,所以从这个数据来看,我们是不是可以调至75分,先试运行一段时间?
客服部:那如果就因为这些不经常遇到的问题引起客户投诉怎么办?
培训部:据我了解,老员工有时也会因为这些被投诉,对吧?所以我们对新员工不能要求太严苛了,都因为考核被淘汰,可能也会影响后面入职的人,因为大家都会相互打听。而且你们还等着用人呢,是吧?所以我们先按照这个标准试运行看看结果,你觉得呢?
客服部:行吧,既然对绩效没有太大影响,那就先按你们说的试运行吧。
有了谈判前的准备和针对性提问,是不是谈判就容易多了?
【异议处理】可能此时有小伙伴会有疑惑,真的有用吗?我试过很多谈判的规则,最后还是失败了。在这里,我想和大家澄清的是学习任何新东西,刚开始尝试时都有可能失败,主要是因为我们刚开始使用还不熟悉,所以会觉得达不到理想效果,但是根据我多年的培训经验来看,只要你坚持使用,一定会出效果的,因为这些工具和模型都是经过大师们验证过的。
【适用边界】在实际的应用中,谈判还是有一定风险的,如果你没做好谈判前三步的准备,建议不要轻易开启谈判。
【A2】催化应用1:我们学习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所以我想请各位伙伴想一想,在未来一周,你有没有什么事情是需要找他人谈判的?比如:你想说服老公给你买个名牌包包?你想说服老公/老婆与你一起每天运动?在工作中,你想说服对方接受你的提案等等。你的谈判对象、地点、谈判事宜分别是什么,请大家在小组内分享,3分钟时间。
罗赟分享:准备接下来一周内与老公谈判,让他减肥,减少精米面的摄入。
【A2】催化应用2:结合我们今天所讲的谈判5步骤的前4步,你将会进行怎样的谈判准备与现场提问?请大家在小组内分享,3分钟时间。
罗赟分享:1、识别风险:谈判不顺利可能导致老公生气,然后两人吵架,这个可以
接受,所以可以谈;
2、确定目标:少吃精米面;
3、掌握事实:讲述体检报告的不良数据;
4、针对性发问:老公可能会觉得很麻烦,很饿,然后跟他讲与女儿共度
更长的未来。
点评:这里的第四步,可以直接提问:你觉得很饿很难忍受和你要跟女儿共度更长的未来,你选择哪个?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谈判模型”五步骤,第一步:识别风险;第二步:确定目标;第三步:掌握事实;第四步:针对性发问;第五步:批判性聆听。想要更多达成自己的目的吗?那请从今天开始尝试运用吧。可能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