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亲爱的伙伴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的我的1-1拆书现场。我叫李志君,用三个标签来介绍一下我自己,
1、计算机从业者:熟练工种,干了快十年了。
2、美术爱好者:虽然画的一般,但是是一位喜欢画画的小女人。
3、宝妈一枚,我有个可爱的儿子,今年小学一年。我努力的修炼自己,育儿愈己, 希望成为孩子心目中的好妈妈。
在开始之前,我想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拆书帮。
拆书帮是一个推动阅读和学习爱好者的非营利性组织,以培养拆书家为使命。在全国各地都拥有分舵,目前正式分舵47家,筹备分舵38家,覆盖全国66座城市。大连就是我们“知行分舵”。
拆书帮有一套自己的拆书学习方叫做“RIA便签读书法”,重点解决成人学习“没时间,没精力”,“看不懂,记不住”,“看不下去"的三大难。什么是RIA便签读书法呢?
RIA便签读书法中的:R阅读原文,理解原文中的核心内容;I指的是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点,通过理解关键词句提取出核心知识点;A指的是学习者拆为己用,学以致用的过程,具体分为A1(描述自身的相关经验(现在))、A2(以后我怎么应对(指向未来知识应用))
拆书法有两种实践形式:
一种是:个人学习:就是应用“RIA便签学习法”,让人们读完一本书后,能灵活应用书中的知识和技能。
另一种是:现场组织学习,就是由拆书家通过对一本书的拆解,现场引导让学习者把知识拆为己用的过程。
如果大家还想更深入的了解拆书帮及拆书法,可以阅读我们帮主赵周老师的《这样读书就够了》一书,书中会有更深入细致的介绍。
原文片段:
我们预览一下,番茄工作者的一天具有以下5个阶段。
※ 计划:在一天的开始,从积压的工作(称为“活动清单”)中提取最重要的活动,填写到“今日待办”表格中。这就是你当天的自我承诺。
※ 跟踪:确定当天活动后,扭启25分钟的番茄钟,从当天活动的第一项开始进行。在每个25分钟的时间段(称为一个番茄钟)内,你要收集一些过程指标,比如计算遇到的中断次数。
※ 记录:在一天结束时,将当天收集的数据归档,写入“记录”表格。如果你跟踪了中断次数,就把中断次数写下来。
※ 处理:从所记录的原始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例如,可以计算在每个25分钟的时间段,平均遇到几次中断。
※ 可视化:最终你要将信息以某种方式组织起来,从中找出改进流程的思路。如果你想获得最适合现实情况的工作习惯,在自我调整过程中,基本上每天都要做这样的回顾。
在每天开始时,进行计划;每天结束时,进行记录、处理和可视化;在两者之间,进行对25分钟周期循环的跟踪。
通过我上面的简单介绍,下面我们就用“RIA便签法”一起学习一个小片段。在大家阅读之前,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我今天拆解的书籍——《番茄工作法图解》,本书的作者是瑞典人诺特伯格,诺特伯格本人倒不是番茄工作法的发明者,但他是番茄工作法的深度爱好者、实践者,他把自己对番茄工作法的研究和使用心得整理出来,就形成今天我们看到的这本书。本书以简单易践行的方法教我们如何创建工作计划、如何解决任务进行过程中被中断的情形,以及如何预估时间等。
我看大家都读完了,下面,我和大家拆解一下这个片段:
【what】大家在原文中应该看到一个词语:“番茄钟”。那么,什么是“番茄钟”呢?其实“番茄钟”就是指把任务分解成半小时,集中精力工作25分钟后休息5分钟。如此视作一个“番茄”,哪怕工作没有完成,也要定时休息,然后再进入下一个番茄工作时间。依次类推。这样一件看似困难的事情,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其更有效率的更快完成。
【why】那么为什么要使用番茄工作法呢?
在工作或学习中,利用“番茄工作法”这个简单易行的时间管理方法,可以提升自我专注力,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why not】如果无法专注于工作或学习中,会因为焦虑而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最后工作、学习成果可能不尽如人意。
【how】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执行番茄工作法呢?
(1)列计划:拉单子选要事。按重要程度排序,写到“今日待办”。
(2)做跟踪:从“今日待办”第一项活动开始,定25分钟的倒计时。并收集每个“番茄钟”过程中的执行情况。如:中断次数和中断内容。
(3)写记录:工作或学习完成后,记录完成这项任务需要花几个番茄,其中中断的次数,中断的原因等。都写入专门的“记录表格”中。
(4)做处理:将“记录表格”中数据进行处理,统计出每个番茄钟平均受干扰次数,找出中断的原因。
(5)可视化:把数据转化成EXCEL图表,这样可以更直观地看出变化趋势,同时分析改进方案,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或学习习惯。
【where】那么番茄工作法适合什么样的人使用呢?
番茄工作法:适合所有想提高工作、学习效率的个人。环境最好安静,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小的。如果是多人合作,就不太适合了。比如:领导开会,我们不能说“番茄钟”到点,需要休息5分钟。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我分享一个我自己的亲身经历:
【A1】描述自身的相关经验
上周发生的事情,领导安排我做一个新人培训的PPT。做到一半时,我打算上网搜一搜适合我PPT的插图,打开百度后,发现了一个很感兴趣的新闻,点开看看。新闻看到一半,微信又来信息,同学说要出去聚餐,于是和大家愉快的讨论去哪吃饭,半小时过去了。这时我才想起来,我打开百度是要干什么?但是小半天也快过去了。
反思:现在想来,如果当时我用了“番茄工作法”,在接到工作后,按优先级排列今日工作计划,过滤掉杂事,确定有几件事要做。针对这几件事走番茄钟,不想其他,如有中断,记录下来,休息时间处理。工作结束后总结,对明天的计划做出一些相对应的调整。这样就会有效率很多。
拆书法讲究的是拆为己用,接下来我讲一下最近会如何在学习上应用这个方法。
【A2】首先定制一个小目标:使用“番茄工作法”的五个阶段,规划在未来的三个月内,利用每天早上6:00-7:00这一时间段来读书,并使用“RIA便签学习法”坚持写读书笔记,三个月内完成5本书的精读和泛读。
(1)列计划:列出未来三个月内,需要读的五本书,并按阅读顺序排列出来。
(2)做跟踪:看书时,开启“番茄钟”,并留意和记录每个“番茄钟”内中断次数和内容。
(3)写记录:看书时间结束后,将跟踪得到的中断次数和中断内容全部归档写入“记录表格”中。
(4)做处理:提取“记录表格”中的有效信息。
(5)可视化:将信息做成EXCEL图片,从中找出改进的思路。如果发现自己受微信、短信等打扰,中断次数过多,接下来读书时间中,将手机调成飞行模式,等“番茄钟”后再查看。如果是因为临时孩子打扰,可以告知:“等妈妈把现在做的事情做完,再帮助你,好吗?”每天回顾,进行自我调整,找到最合适的学习习惯。
希望今天大家能记住这个简单高效的“番茄工作法”,那么 ,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