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雄波。70年代人,一个上班族,一个学习爱好者,一个爱好锻炼身体打羽毛球的人,今天学习的书籍来自《刻意练习》这本书。今天的学习目标是: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在练习演讲、打羽毛球、写作等某项技能时,能使用“有目的的练习”三步法,定制出提升技能的训练方案。为了便于讨论和分享,在开始之前咱们先分下组,左手边为一组,右手边为一组。
场景图书介绍:
【事件】 我在15年一个偶然机会接触羽毛球,当时可以用疯狂两个字来形容我对羽毛球的热爱,为了提高自己羽毛球水平,15年至18年两年半时间里,我每周2次,每次两个半小时的练习时间,但是在有次比赛中,却连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小孩子都打不过,为什么我这么勤奋和努力,结果却不尽人意,水平却始终不能提高。后来别人对我说,你的发力方法不对,动作也不规范,都是错的。
【提问】不知道大家在生活中会不会碰见这样情况,比如在练习游泳、减肥、健身、打乒乓球、羽毛球,演讲的时候,你是怎么做呢?是反复练习?水平有没有稳步上升?有没有试过拉长练习时间或者加大训练强度?这些尝试的效果怎么样?
学习者回答:有练习,反正就这么练,就这么打,但是好像是瓶颈期,水平就是上不去。
【影响】如果不改变练习的方法,就像我一样,打了两年多羽毛球,一些基础的动作,都是错的,你可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做一些无用功,不但没有进步,反而一肚子的火,觉得自己特别差劲,对工作和生活失去了信心,甚至怀疑人生,干什么都不是这块料!
【解决】《刻意练习》这本书告诉我们,通过进行有目的的练习,寻求合适的指导和反馈,在练习某项技能时,你都能得到长足的进步!效果甚至比你想像的还要好!
【自测量表】拆书家提问: 下面请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测试,请仔细阅读以下表格中的每句话,根据实际情况为自己打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6代表非常符合)。
1、我在练习技能时,总能保持专注,如不接电话,不聊天等 | 1 | 2 | 3 | 4 | 5 | 6 |
2、我会在技能训练完成后进行反思。如动作,呼吸,步法等是否规范。 | 1 | 2 | 3 | 4 | 5 | 6 |
3、我会给训练任务确定目标。 | 1 | 2 | 3 | 4 | 5 | 6 |
4、我会把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进行练习。 | 1 | 2 | 3 | 4 | 5 | 6 |
5、我会根据练习的完成情况,调整自己的训练计划。 | 1 | 2 | 3 | 4 | 5 | 6 |
【I】解释自测题 1分钟 总分在20分以上(包括20分)的伙伴请举手。
恭喜,说明你们已经掌握了“有目的的练习”的主要方法,那今天就是来巩固知识,让你更加清晰你成功的原因
请10~19分的伙伴举手。
你们可能已经意识到自己的练习有问题,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那相信我的分享会让你找到方法。
有没有10分以下的伙伴。
你们平时的技能训练方法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你们的练习效果,那“有目的的练习”肯定会给你们带来惊喜。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有目的的练习”。
下面请大家阅读片段,时间两分钟,读完请举手示意。谢谢!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几个特征,使得它与我们所说的"天真的练习。区分开来。所谓。天真的练习,基本上只是反复地做某件事情,并指望只靠那种反复,就能提高表现和水平。史蒂夫·奥尔(Steve Oare)是威奇托大学从事音乐教育的专家,他曾提供过一段假想的对话,假设对话在一位音乐导师和年轻学生之间进行。这种关于练习的对话,音乐导师经常会跟学生讲。在这个例子中,导师试图搞懂为什么年轻的学生一直没有进步。
导师:从你的练习清单可以看出,你每天练习1小时,但你每次测试的时候,总是只有C的成绩。能不能解释一下原因?
学生: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昨天晚上都演奏了!
导师:你演奏了多少次?
学生:10次或者20次。
导师:你弹对了多少次?
学生:唔,我不知……一次或两次吧……
导师:哦……你是怎么练习的?
学生:我不知道。我只是埋头弹!
简单地讲,这就是天真的练习,只是埋头干!我刚刚挥起球拍,努力去击球。我刚刚听到了那些数字,想办法去记住。我刚刚看到了那些数学题,正试着解答。有目的的练习这个术语,意味着要比这种天真的练习更有目的性,考虑更周全,而且更为专注。有目的的练习,主要是“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以至千里”,最终达到长期目标。 如果你平常周末都去打一打高尔夫球,而你想将你的差点降低至5杆,那么,这对总体目标十分有益,但还不是一个定义明确的具体目标。 定义明确的具体目标,可以有效地用于引导你的练习。要把目标分解,并制订一个计划:为了将差点降至5杆,你得做些什么? 其中的一个目标可能是增加把球打入平坦球道的次数。 这是一个合理的具体目标,但你甚至还得将它进一步分解:为了成功地把球打入平坦球道,你到底要做些什么?你得搞懂,为什么你有那么多次没能把球打到平坦的球道上去,并且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说,想办法纠正你总是勾球的毛病。怎么做到?可以请一位教练来教你怎样以特定方式改一改你的挥拍动作。 诸如此类。 关键是接受那个一般目标(并且日渐精进),并将其转化成一些具体目标,使你能达到切合实际的进步的期整。
如今,并非每个人都通过高声叫喊和拍桌子的方式集中注意力,但史蒂夫的表现说明了我们可以从有效练习的研究中获得一条重要洞见: 要想取得进步,必须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务上。
一般而言,不论你在努力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辨别你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怎么会存在这些不足。如果没有反馈(要么是你自己给自己提出的,要么是局外人给你提出的),你不可能搞清楚你在哪些方面还待提高,或者你现在离实现你的目标有多远。
I拆书家讲解引导
【互动】
拆书家提问:在这个拆页里,我们看到有两种练习。是那两种练习呢?
学习者回答:“天真的练习” “有目的的练习”
拆书家提问:“天真的练习”有哪些特点呢?
学习者回答:没有目的,机械性练习,不专注,没有反馈
拆书家提问:那么“有目的的练习”有哪些特点呢?
学习者回答:考虑周全,有目标,专注
拆书家反馈:刚才各位已经知道了练习有“天真的练习” “有目的的练习”,而且找到了两种练习的特点。
【易混淆概念】
为了加深大家的印象给各位讲几个列子:
1. 比如,我想提高羽毛球的水平,每天练习一个小时,这是有目的的练习吗?
学习者回答:是“天真的练习”
不是“有目的的练习”对吧。因为打羽毛球的时候你没想过我的具体的目标是什么,是练习高远球、吊球、杀球、劈杀、搓球,平抽球。。。没有目标,只是一次又一次的打,机械重复,这不是有目的的练习。只能算是天真的练习。
2. 每天练习一个小时羽毛球,提高杀球的威力,在练的时候,和这个聊聊天,一会看看手机,或是边打球看看手机,这是有目的的练习吗?
学习者回答:不是,
因为练习的过程中,我没有全身心专注,没有足够的专注,只是为了练习一小时而练习,只能算是天真的练习。
3. 比如你想提高卡拉OK水平,每天在家里唱歌,知道用气息,用共鸣,那这个是不是有目的的练习呢,
学习者回答:算是,这个是天真的练习
不算全是,对吧。因为练习时没有反馈,没有反馈就无法发现在练习过程中的问题,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如果错了,只会导致自己的行为和目标相违背。
怎样才算是“有目的练习”呢?
根据我们刚才总结出的“有目的练习”的特点,可以得出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明确、分解目标。首先,你要为提升的技能设计出明确的的目标(可观察、可衡量),并且把这个大目标分解成每次训练任务的小目标(可观察、可衡量)。因为,只有目标明确(可观察、可衡量)你才有提升的方向,专注目标的达成;
第二步:保持专注。在练习时,要集中注意力在我们的练习目标上。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练习任务,不然就会像片段中的学生一样,弹了半天都不知道自己弹了些什么,弹对了没有。
第三步:反馈调整。在练习结束之后,我们要及时复盘自己当次的练习情况。主要是把练习结果和练习目标做比较,找到其中的差异,根据差异寻找解决方案,改进后面的训练计划。
怎么做
自从学习了“有目的的练习”,我是这样做的。
第一,明确、分解目标。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练习高远球的目标,通过半年的训练,掌握打羽毛球的一个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高远球的发力动作要领,我找羽毛球周教练帮我制定了一个为期30个课时练习计划,把练习高远球这个目标分解成了:侧身练习、架拍练习、倒拍旋转发力、引拍挥拍练习以及收拍等,击球的位置包括中后场正手和被动高远球等等15个练习的小目标。
第二,保持专注。在练习高远球的时候把注意力集中在整个挥拍动作上,有没有侧身到位,倒拍是手部是不是放松了,手腕和肘部是不是在用旋转发力等等。确保动作标准。特别要注重动作的流畅性,练习过程中,不接电话,不与他人闲谈。
第三,反馈调整。我的手机里记录每个小目标动作和整体动作的心得体会,和各种数据,每次练习时会请教练和高手帮我看动作的规范性以便自己及时调整。
【适用边界】
有目的的练习只针对对自己很重要、想要提升的技能,该技能的提升对于你的生活或者工作要有帮助,否则就没有必要去进行如此的刻意练习,毕竟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一定要把它们放在最重要的事件中才显得有意义。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拆书家提问设计: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演练。请大家仔细听演练的场景:张三刚刚到一个健身中心看望朋友,很羡慕朋友的八块腹肌,他想要在半年内也能拥有八块腹肌。由于不知道如何练,他找到了健身教练李四求帮助。
现在,请小组中一人扮演张三,一人担任方案记录者,剩余的人扮演健身教练李四,请健身教练用“有目的的练习”三步法帮助张三制定出半年拥有八块腹肌的训练方案。
讨论时间5分钟,现在开始。5分钟后,我会请一位方案纪录者起来陈述你们小组的方案。
学习者案例记录:小旺,教练给张三定制的一个半年拥有八块腹肌的一个训练方案,
第一,明确、分解目标:半年拥有八块腹肌,细化分解:力量训练,要卧起坐等等,第二个细化分解饮食方面的,是降脂,肉,蛋白质,淀粉之类的,碳水化合物食物的均衡,
第二,保持专注:是每天半个小时训练,保持专注力,不分心,不被打扰
第三,反馈调整:给李四教练的反馈,包括拍照之类的,分三步走。
【A2】拆书家提问设计:刚才大家都帮张三用“有目的的练习” 制定出了他在半年内也能拥有八块腹肌的训练方案。
下面给大家布置一个小作业,请大家想想自己最近一个月有什么要提升的技能,给自己设计一个技能提升方案,并把今天学习的“有目的的练习”的方法运用在方案里面,ppt,写作,演讲,健身,拆书帮的升级打怪等等,请定制出具体的方案,把具体的结果通过微信分享给我,谢谢。
结语
今天分享就到这结束了,希望通过我今天的分享,大家可以在练习演讲、打羽毛球、写作等某项技能时,能使用“有目的的练习”三步法,定制出提升技能的训练方案,也感谢大家今晚的陪伴与参与,谢谢!
学习者案例记录:秦旺在八月底拿到三级拆书家证,
第一,明确、分解目标:八月底前拿到三级拆书家证,现在过了3-2,还有3-3没过,分解:熟悉3-3技能点要求-选择片段-完成逐字稿-根据师父意见修改逐字稿-可能重拆-上传实录。
第二,保持专注:中午一个小时,不受打扰的时间来写逐字稿。保持专注,屏蔽各种干扰。
第三,反馈调整:在做逐字稿时,逻辑清晰,根据拆书手册调整,并把拆页发给师父看,然后根据师父的反馈意见调整自己的逻辑或者片段,直到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