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少有人走的路》 所属活动: 【NO.32】西城线下拆书活动 所在级别: TF3-2 学习主题: 如何秉承爱和共情态度去倾听 切中对方需求点 学习目标: 学会共情倾听,更好地理解对方的需求

开场:

开场打招呼

大家好,我是孟玉潇,作为一名探索亲密关系的学习者和践行者,希望在拆书帮传递有用的知识、帮助更多的人实现关系和谐幸福!

学习目标

今天我们的主题学习是“关注的艺术”。在跟随我完成本次学习后,大家在倾听对方谈话(界定)的时候能够集中注意力(行为),使用共情倾听的方法(澄清)更好理解他人需求并切实反馈。

 

学习者场景法介绍图书

今天的拆页内容来自于这本书《少有人走的路》。

事件场景:相信大家有听到或遇到这样的场景:十七八岁的高中生在大街上堂而皇之用奶瓶喝水;访问一些应届大学生选择考研的动机,他们说是害怕毕业;无数大龄优秀青年,甚至现在很多90后不愿意结婚,说没有找到合适的或者要奉行独身主义;很多成年人一遇到难题,就双手一摊:“这不是我的问题”......

提问:以上这些情况,是时髦反叛还是在拒绝成熟?是他们真的不优秀还是害怕承担责任、不敢面对自己的问题?如何去破解?

影响:其实,这些可能都在回避问题、逃避痛苦,不管是哪一种,都是在拒绝成熟,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付出更沉重的代价,承受更大痛苦,个人成长就会停滞不前。

解决:很幸运的是,那这本书会帮助我们走出心灵的困境,重新认识沟通与理解,探索爱的本质,如何在矛盾中成长,在焦虑中获得精神成长,敢于面对和承担,带我们去经历一系列艰难乃痛苦的转变,引导我们成为更有同理心的人,促进自我成长和完善,让心智更加成熟。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量表自测

在学习共情倾听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测试,看看你在两人面对面交流的时候,是否具备一个倾听者的潜质。给大家1min时间,请仔细阅读下面表格中的每句话,照1-6分标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打分(1表示完全不符合,6表示非常符合。)

测完之后,请大家把分数加起来,看看最终得分多少。

1、听对方讲话时,我不会去观察对方肢体语言。

1

2

3

4

5

6

2、我没有去思考对方正体验怎样的情绪?

1

2

3

4

5

6

3、我总是在对方向我诉说时插嘴、主动发表自己的建议。

1

2

3

4

5

6

4、我会假装倾听,实际上想着自己的心事。

1

2

3

4

5

6

5、我会有选择性倾听,挑选某些短语而忽略其他的。

1

2

3

4

5

6

6、我总是会在内心演练接下来准备说的内容。

1

2

3

4

5

6

 

解释量表自测题的意义

好,我看大家都已经完成测试。调查一下,≥26分,小伙伴请举手,很好,没有;12-25分,请举一下手,大部分小伙伴集中在这个分数段;有没有≤11分的小伙伴,只有一位。这个测试主要是测试自己是否是一个合格的倾听者。

≥26分,说明你距全身心倾听还有一段很大的差距,经常从自己的角度去认知理解对方的谈话内容;

12-25分,说明你会努力做到集中注意力去倾听,但有时不可避免开小差;

≤11分,说明你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很注重谈话对象的感受和需求,让对方很有安全感,恭喜你。但也请认真阅读接下来的片段,相信会对你有新的启发。

 

[主题]:如何秉承爱和共情态度去倾听 感知对方并切实反馈

[图书]:少有人走的路》P122

 

R原文片段

真正的倾听, 意味着把在注意力放在他人身上, 这是爱的具体表现形式。此时,倾听者需要暂时把个人想法和欲望放在一-旁,努力体会说话人的内心世界和感受。这样一来,听者与说者便通过语言结合在了一起,实际上,这过程本身就是彼此自我界限的一种拓展。倾听者把注意力放在对方的话语上,完全接纳了对方,那么,说话者就会在被完全接纳的气氛下,变得更加坦诚和开放,更愿意把心灵全部敞开,而不是有所保留和隐藏。这样的倾听能增进双方的理解和信任,达到心心相印的境界。所以,用心倾听是一种耗费精力的过程,必须以爱为出发点,只有基于共同成长、自我拓展和自我完善的意愿,才能够达到倾听的目的。但是,很多人却缺乏用心倾听的能力,不管是在商务活动还是在社交生活中,他们]都不会长时间倾听他人讲话,而是采取有选择地倾听,他们的头脑早已被别的事情所占据,一边假装倾听,一边想着怎样使谈话尽早结束,怎样尽快达到目的。他们也常常转移话题,灵活地把谈话主旨加以调整,以便让自己感到满意。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环节

这个片段告诉我们,What)倾听更需要我们通过保持关注,集中注意力,去体会对方此刻的感受和需要,与他们建立联系,并切实反馈。

 

保持关注需要以爱为出发点、共情倾听。我想问下大家认为共情是走心的还是走头脑的?(简短互动)大家都认为是走心的,没错!共情是区别于头脑的,是走心,走感受的,需要摒弃自己的认知偏见,全身心投入到另一个人的经历中,关注对方话语及讲话手势身体姿势甚至面部表情,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感,这也是爱的一种表现形式。

 

Why)如果表面上在听、心里想着其他事,或者有选择性去听,又或者急于了解他们的请求或表达自己建议,我们就会被内心的杂音分散了注意力,只能凭感觉作出判断,结果妨碍了感知对方这个过程,无法传达我们的关心,甚至还被看作是应付。

 

How)那我们如何带着爱和共情态度,感知对方并做出切实表达呢?

1、感谢-对方打开心门与你分享感受和心声,创造一个良好的谈话开端。

2、复述-用自己的词汇解释对方的内容,检查你的理解是否正确。

3、持续反射对方的感觉,可以说“我可以想象、体会、了解,你会有.....的感受”,同时辅助无声的肢体语言,如点头、眼神交流表示支持和鼓励。

 

(举例子)比如老公在单位受挫了,回到家对妻子说:“今天真倒霉被领导否了项目策划,我拼了命加班加点按时完成任务,受到的竟然是这种待遇!”妻子说:你看看都是你自己,当初我说和领导搞好关系,你看你不听,过去如何如何今天才如何如何。”如果你是老公,你是什么样的感受,有没有得到倾听?(互动)没有任何安慰还撒盐,他就不想继续和你说了。那我们来看如何共情倾听?

 

老公:“今天真倒霉被领导否了项目策划,我拼了命加班加点按时完成任务,受到的是这种待遇!”

老婆:“谢谢你打开心门,把你的心声与我分享。”(感谢对方)

老婆:“听起来你很失望,(你的意思是)你如此努力却得不到足够的支持。”(复述)

老公:“是啊,受不了!和我合作的人也不把我当回事!”

老婆:“这的确让人心里不舒服,我可以想象你当时感觉到非常委屈,你希望得到欣赏和肯定,是吗(反射对方感觉)

老公:“是,肯定对我来说很重要。本来这个项目不是由我策划,我只是帮小张一个忙而已,结果却是这样!”

老婆:“事实上你觉着被忽略了,你希望你的意见得到尊重,是吗?

(继续反射对方感觉)

老公:“是的。”

 

可见,通过老婆的倾听引导,老公的不舒服的心情慢慢得到疏解。所以,如果一个人想要被人了解他的感受和需求,听到的是建议或者指责、评判,感受到的是应付,那么,他可能不太舒服。所以,共情倾听是一个包容接纳的过程,是要慢慢去听,保持自我平静,能够让我们不带偏见进行清晰的思考和感知,让对方更加敞开心扉,让人与人之间产生信任。你会发现自己对别人有多大的吸引力,朋友信赖你,客户重视你,成功更容易,因为你知道对方想要什么,人们都愿意与你分享....

 

面对朋友、同事、家人、爱人、孩子.....想获得更多信息,或者想要支持他人时,你都可以共情倾听。(适用边界)

刚才我们学习的这种共情步骤一定会让我们正确感知到对方话语种蕴含的情感,还有未说出口的隐藏之意吗?不能,因为影响共情倾听的因素很多,但是这种方式却会让我们以更广阔的视角观察这个世界,不带偏见去感知对方。(预防异议)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场景演练 

我们刚学习了如何共情倾听,接下来一起来做一个演练。给到大家两个场景,需要角色扮演。请大家认真去看一下要演练的场景,选择其中一个进行演练,运用刚学习的三个步骤加工出一个如何共情倾听的具体对话。演练时间4min,4min后我们邀请一组小伙伴来分享。

我们先进行下分组,相邻两个人为一组。(学习者分组)

 

场景一:周一上班,小张了解到有一位同事因为生病没有来上班,向朋友诉说自己的感慨:我真希望向别人那样,生一场病就不用来上班了,我从来没有这样的机会,我不喜欢天天这样循规蹈矩的上班了,此时,作为小张朋友,该如何共情倾听,感知小张真正的需求呢?

 

场景二:周日,小王和妻子逛街回到家,吃过饭后,妻子就对他说:“老公,我还是想和你说说今天买衣服件事。当时我特别想要那个套装,可以穿去重要场合,套装要2000元,但你却说太贵了,买一套500元的就行了,我当时感觉快气炸了,觉着没有被爱。”接下来,作为丈夫,小王如何采用共情态度去倾听妻子的诉说呢?

 

小伙伴场景演练一:

文娟:“你知道吗?我同事生病了,没有来上班。我真羡慕他,其实我也感觉挺累,早上起不来,天天重复,感觉特没有意思!也希望小病一下!”

胜芳:“小张,感谢你与我分享你的感受。”(感谢对方)

胜芳:“听起来你有点失落,你是不是觉着自己的状态没有调整好,对工作有气无力?”(复述)

文娟:“是啊,感觉很无聊!”

胜芳:“听上去你有点厌倦了!我可以想象你的心情有些压抑、烦躁。”(反射对方感觉)

文娟:“嗯,有时候真的很讨厌,感觉坚持下去没有意义。”

胜芳:“大家都生活在这个大城市,不容易,事实上你觉着被人忽略了、没有被大家关注到,是吗?”(持续反射对方感觉)

文娟:“是,有时候这种感觉真的让人害怕、不舒服。”

最后,文娟在胜芳的倾听下,压抑、焦虑的心情得到一定疏解。

 

拆书家反馈:感谢两位小伙伴的分享。大家有没有发现?当对方诉说的时候,你从自然而然给出意见到学会反射对方的感觉,其实挺难的,这需要我们不断练习。

 

A2催化学习者应用--事后复盘 

通过演练,相信我们都理解了共情倾听,但即使你在理智上认同了应该“共情倾听”,也记住了倾听的三个步骤。但由于共情倾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还是会忍不住给出建议、在对话时心不在焉,而不是用心感受对方。所以,事后复盘的方法可以帮助你更有效地把这个拆页拆为己用。

接下来的一周内,请你留心自己没有用心倾听的场景,把你们的对话记录下来,然后试着把当时的倾听不当表现改为今天学习的共情倾听的三个步骤。

大家完成之后,可以分享到我们的群里,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的学习成果。


线下学习者艳儿作业追踪

最近闺蜜向我抱怨她老公,告诉我无论她说什么,他老公都不听,有时候和他说着话,他还在玩手机,挺气人的,不让他打麻将他还是玩...问我怎么办。我听了之后,就说:“那以后他和你说话,你也不听!像这种大男子主义,就应该给他点颜色瞧瞧!”然后她继续说“有时候我就气得对他大吼大叫,他还是像听不见似的!好几天冷战,结果人家还是该怎么着怎么着”,然后我就告诉闺蜜:他如果再这样,咱们考虑换一个,咱们这么好的条件,什么样的找不着呀!接下来,我们开始了吐槽各自老公的对话。大肆抱怨各自老公之后,我发现没有解决闺蜜的问题,越聊越感觉各自老公不好了,闺蜜反而陷入了新的忧虑之中。

 

睡前回想起和闺蜜的聊天,我发现当对方向我诉说时,我会忍不住给建议,还没了解具体情况就妄下判断,没有做到很好地去倾听,用心感受她的需求。如果回到过去,或者下次再遇到这样的事,我应该运用学习的共情倾听的步骤,感知对方并切实表达:

当闺蜜告诉我“最近无论我说什么,我老公都不听。”我应该先感谢对方敞开心扉(第一步):“谢谢你打开心门,把你的烦恼与我分享。”然后复述她的话,看自己理解是否正确(第二步):“听起来你很伤心,你觉着你向老公倾诉得不到对方的反馈,对吧。”如果确认自己的理解正确,闺蜜会继续说:“是啊,只要他不听我说话,我就很愤怒!我都不知道怎么办了。”这时候我就去反射对方感觉(第三步)“这的确让人心里不舒服,我可以想象你当时感到非常委屈、无奈,你希望找到和老公的沟通方法,是吗”这样闺蜜可能就会了解自己的需要,表达感受:“也许因为我的原因,我总是冲他大喊大叫!是不是我也有问题。”作为听众,我会继续反射对方感觉,给予反馈:“事实上你有些内疚、失望,你希望加深与老公的感情联系,是吗?”在这个过程中,我会一直保持关注,直到她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如果这样子去做,我想接下来,我们可能就会平静讨论老公不听老婆说话的原因所在,不仅倾听了闺蜜的烦恼,还会促进他们的关系改善,甚至会更多分享夫妻相处之道。

 

强有力总结 

每个人都有被倾听、理解的需求。相信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以后倾听时,都能够试着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带着爱和共情态度,全心全意去体会对方,自我完善和成长,让自己的心智变得更加成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