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各位伙伴们,大家上午好。我叫金英,金色的蒲公英,简称金英。那么我用三个标签介绍一下我自己。我的第一个标签:我是第11期便签营的学员,我的教练是对我们特别负责特别用心的七七老师。我的第二个标签:我是一位4岁姑娘的宝妈,都说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我也在学习践行怎么去做一个合格的妈妈。我的第三个标签:我是一位读书爱好者,觉得读书就是一种享受,很美。
(拆书法和拆书帮介绍) 我在今年一月份接触了拆书帮,参加了赵周老师两天的课程。在参加课程之前,听过“拆墙”“拆迁”等,一听“拆书”蛮好奇的。就想“拆书”难道就是把给“拆”了?可是怎么拆呢?难道把书给撕成一页一页的?学习完课程后,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原来“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适用于以提升某种能力、解决某个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所以它强调以我们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比如说我想提高我的沟通能力,那么我就看沟通类的书籍。而且你在看的过程当中,要把书中的知识和自己过往的经验联系起来,并规划未来怎么运用。它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它的应用是便签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能够深度阅读,掌握一本书的精髓。组织学习的拆书法是一位拆书家把一本书加工成一场现场学习,引导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看,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所以我觉得我们每位拆书家都特别牛气。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拆书帮分舵是一个非盈利性青年自组织,它的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介绍完拆书帮,我们来看下今天的拆页。选自《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作者是美国阿黛尔.法伯 伊莱恩.玛兹丽施,片段节选P10-11帮助孩子面对他们感受的四个技巧。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下原文拆页,阅读完的伙伴举手示意我一下。
如果我们也能倾听孩子,与他产生共情,那么也能有助于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但是,我们不是天生就会说产生共情的语言的,因为它不属于我们“母语”的一部分。我们大部分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都有感受被否认的经历。为了能流利说出这种接纳他人的“新语言”,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操练。下面几种方法可以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1.全神贯注地倾听。
2.用“哦---”“嗯---”“这样啊---”来回应他们的感受。
3.说出他们的感受。
4.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当孩子本来难过、苦恼或者内心受到伤害时,此刻最需要的就是我们的爱,尤其是我们能够认真聆听,孩子感觉我们是尊重关心理解她的,她就会愿意给我们讲所发生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一是我们能够引导孩子面对她们的感受了。二是孩子当下遇到的问题也就有助于她自己来解决。
这其中需要我们有一种能力,我们称之为“共情”。共情是指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的处境。在与他人交流时,能够感受到对方的内心世界,体验对方的感受,并对对方的感情做出恰当的反应。 这项能力不是天生的,而且我们自己的感受在我们成长过程中一般也是被忽略的,不知道怎么去表达。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不断练习来拥有。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有如下四个步骤:
全神贯注地倾听。就只是安静专心去听,不指责、打断。
用简单的词语回应他们的感受。比如说:“哦......”“嗯......”“原来是这样啊......”“我懂啦......”等。
说出他们的感受。比如说这件事让你感觉很难过。
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也就是把他们的愿望用幻想的方式讲出来。比如说:“真希望我能变出个大游乐城让你玩。”
(A1)下面我来分享一个自己的相关经历。
6月23号也就是上周日下午一点多,我刚参加完拆书帮的活动,打算回家。接到我老公的电话,听到我姑娘在电话那头倔犟地带着哭腔说:我要游泳,我要游泳。我说好啊,那买
票就去玩吧。结果找了离家附近的,买了票。到地方才被告知这里只有六岁以上的孩子才能进池游泳,姑娘就没游成。看着她那委屈的样子,我说:我们知道你想游泳了,下次我们提前计划下,再去吧?最后她虽然同意了,但有些勉强。
反思:
在这件事中,当被告知不能游泳我姑娘有情绪时,我如果说宝贝,今天下午咱游不成泳了,这件事肯定让你可难过,可伤心。妈妈真希望变出个大大的游泳池让你游泳。那现在我
们该怎么办呢?这样的话,我就帮助姑娘面对她的感受了她的感受就不会被忽略,或者压抑了。她也会自己解决问题而且方法肯定会比我想的多,所以以后我要多多运用这些技巧。
(A2) 那么,再来说说我准备怎么把这些技巧应用于未来。
目标:7月2号晚上七点半,认真聆听姑娘的话,与之共情,顺带她自己解决以后幼儿园上学不再穿裙子的问题
原因:我家姑娘幼儿园一般不让孩子穿裙子,怕伤着孩子。但她特别喜欢各式各样的裙子,就想每天都穿裙子。
行动:
(7月2号晚上七点半我和姑娘在沙发上坐着玩儿)
我:宝贝,妈妈看你没有昨天心情好,是发生啥不开心的事儿了吗?
菡:她头也不抬的玩她的拼图,然后说,老师怪我了,说我又穿裙子啦。我就想穿而已。多好看啊。此刻,我没吭声没打断,就听她说。(全神贯注的倾听)
我:哦,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用简单的词语回应他们的感受)
菡:妈妈,我明天还有以后就不能穿裙子了。
我:那这样的话,妈妈猜想你肯定会很难过,很伤心,很无奈的。(说出他们的感受)
菡:是很不开心,不过老师这样管我们也是对我们好啊。(我很惊讶她能说出这样的话,看来老师灌输这方面的不少)
我:你能这样想,妈妈很开心。不过妈妈真希望每天你都可以穿上漂亮的裙子,美美的。(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菡:那我就星期天或者放假的时间穿,上舞蹈课也可以穿。上学就不穿了。
(看着她开心地又玩拼图,我欣慰地笑了……)
希望大家通过我上述的分享,了解和掌握如何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的四个技巧。谢谢大家,我的分享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