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提问力》 所属活动: 换位思维训练+如何提建设性意见~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积极提问三原则~ 学习目标: 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可以根据“积极提问三原则”

开场:

        各位热爱学习的小伙伴,大家晚上好。我是今天2-1的拆书家Cathy,刘静,三个标签介绍自己:第一个正在通往三级拆书家的新手拆书家;第二个自由讲师;第三个天生的乐观派。
我今天拆的书籍为《提问力》
【F】这本书一共讲了包括人际关系、自我提升、问题分析等与工作和生活强相关的18种提问方法;很轻薄,只有140多页。作者分别是拆书帮和拆书学院的创始人赵周、资深三级拆书家李真和丘恩华。
【A】与其他的提问书籍对比最大的优势是每一个技术讲完都有拆为己用的环节,帮助我们实际运用;同时书中每一种提问技术都对应一个具体的问题场景+解决方案,读完此书,你至少可以收获18种困境下的提问技术。
【B】 B1:如果你在工作中有遇到同事或下属向你请教问题,你却不知道的尴尬时刻;如果你有负面焦虑的时候;如果你正在发愁我这个新计划如何不被老板“拍”死,那你一定要看这本书,因为你想要的答案这本书里都有。
B2:现在问大家几个问题,在工作中,你是否有抱怨过:为什么老板总是朝令夕改?为什么我的工作比别人多?在生活中你是否有抱怨过:为什么另一半又不照我说的做?为什么我的钱总是不够花?如果你有以上抱怨,那么今天这个学习场所你来对了,因为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个片段可以帮助你远离这些抱怨,并找到解决之道。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可以根据“积极提问三原则”,准确提出1-2个积极正向的问题,帮助我们正向寻找解决方案。
分组:在阅读片段之前,我们先分个组,左边一组,右边一组。

  

给大家1分钟时间阅读原文片段。时间到,大家都看完了吧!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段话的理解。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

       答案就在问题之中,或者说提问的方向,决定了答案的质量。我们给出如下的积极提问三原则。

第一,少问“为什么”,多问“如何”“怎样”。回顾一下安东记录下来的那些问题——“怎么计划总会变?”“为什么材料都不能按时交?”“为什么事先不通知我?”……很多都是“为什么”开头的。提这样的问题,并不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是为了规划行动,也不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只是抱怨、责怪别人而已。类似地。“什么时候管理层才能提供更多的资源啊?”也不是真的要了解进展和时机,而只是发牢骚罢了。所以,不是“为什么“这三个字不好,而是很多时候抱怨、推诿、拖延的心态会通过”为什么“这样的说法表达出来。但是,如果把提问换成”怎样““该如何”,把关注点放到行动方案、解决问题上,比如“要实现这个计划现在需要做什么?”“怎样确保材料尽可能按时交?”“通知下来了,时间很紧张,咱们该如何做?”,等等。

第二,提问中要包括“我”。原因是,提问中说到“他”“他们”“你们”“谁”……,这些人做什么、想什么,其实你都管不了。你总是把关注点放在自己控制不了的事情上,那八成会怨天尤人。你唯一能控制的人是谁?是自己。所以提问中最好把“我”放进去,这样能保证行动性。“现在我能做些什么?”“我该找谁去请假,就不注意束手无策了?“

第三,问题中一定要有动词。动词意味着行动,意味着你把关注点放到下一步要做什么,要达到什么结果。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不那么做的坏处】

一般做法:当我们遇到不太好的事情时,我们总是习惯抱怨,习惯问为什么做不好,为什么不能达成。

反例:比如之前我们公司电梯特别堵,我每天提前十分钟到公司楼下,结果到工位的时候还总是迟到。我就总是抱怨,为什么提前这么久到公司还迟到?为什么每天电梯都这么堵?为什么公司不能多装几台电梯?为什么……然后大家会发现,当我问了N个为什么之后,事情并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我的心情变得极其糟糕,影响我接下来一天的工作,形成了恶性循环。

当我晚上回到家,发现老公把脏衣服到处丢,我又开始抱怨:为什么你每次都把脏衣服到处丢?为什么你就是记不住?为什么……大家依然发现,问题还是老样子,反而因为这些抱怨我和老公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一天好不容易相处几个小时,还要在冷战中度过。

   why大家有发现这些问题的共性吗?是不是问的都是一些很负面的问题,都在抱怨?所以大家会发现当我们提出负面或消极的问题时,我们的整个思维都是负面的,整个人都沉浸在抱怨的状态,我们给人的感觉也总是不够正能量,这样职场路和人生路可能会越走越窄。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只需要一些小小的语言改变就可以带来思维方式的巨大转变。

答案就是我们今天拆页中所讲的“积极提问三原则”,我们也可以称为“积极提问三步骤”。

How第一步:将之前问句中的“为什么”改为“如何”“怎样”。因为“为什么”很多时候都聚焦在过去,会表达出抱怨、责备的心态,给人的印象就是负能量的;如果换成“如何”“怎样”,我们就聚焦于如何解决问题,关注点就在行动上,这样给人的印象就是积极的、正能量的,而且这样做,我们的问题才可以被解决。

第二步:将问句中的主语改为 “我”。为什么呢?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唯一能控制的人是谁?自己。所以我们需要把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这样更能确保结果的达成。

第三步:确认问题中是否有动词。动词意味着行动,如果这个问题不能促使我们行动,意味着我们的问题依然得不到解决,所以一定要有动词促使我们行动起来。

回到刚才的案例中,如果运用“积极提问三原则”,会出现什么不一样的结果呢?

正例:我之前抱怨“为什么提前这么久到公司还迟到?”运用积极提问三原则之后,我首先将“为什么”改为“如何”,其次加上主语“我”,最后加上一个动词“做”,最后完整的句子就是“我如何做才能保证不迟到?”这时,我就会正向思考了,我们8:50上班,我发现一到8:40,电梯口的人就爆增,有几次8:30到,几乎没人,于是我决定每天提前20分钟到楼下,从此再也没有迟到了。这个问题就因为一个提问方式的转变轻松解决了。

这就是“积极提问三原则”的魅力所在,帮我们轻松从消极思维转变为积极思维,难题从此迎刃而解。

Where“积极提问三原则”的适用范围特别广,除了我们做复盘查找原因的时候不适合,其他只要你有负面问题时,都可以使用。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请各位伙伴回忆你最近一周,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抱怨状态,提出的问题都是在抱怨或责备对方?比如现在放暑假了,有没有抱怨过孩子总是玩游戏?现在天很热,有没有抱怨过公司不发放高温福利?还有没有抱怨过你的另一半不够体贴你、关心你?

给大家3分钟时间,请想一想这个抱怨的场景发生在什么时候,具体因为什么抱怨?你提出的抱怨问题是什么?然后在小组内分享。

好,有小伙伴愿意给大家分享的吗?

陈继才分享:之前给下属分配的任务或目标总是完不成,然后就会责备下属:“为什么这个事情又没有做完?”

【A1+】如果同样的场景再来一遍,你又会如何进行提问呢?请使用我们今天所讲的“积极提问三原则”,想一想,在小组内分享。一共3分钟时间。

哪位小伙伴愿意给大家分享一下你修改之后的提问?

马卫兰分享:公司最近在做高端人才引进计划,周期拉的很长,之前就会抱怨“为什么会这个样子,我该做的都做到位了”。运用积极提问三原则之后,内心首先可以化解这种消极情绪,我就会这样问“我如何做才能推动这个工作继续向前?”然后就会开始积极的寻找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