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好好说话》 所属活动: 杭州湾筹备分舵第十三期线下过级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操作性表述 学习目标: 从对方角度出发,用描述对方听得懂包含操作思路的方式表达观点。

开场: 大家好,我是张鹏,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拆书学习。
今天分享的主题是 操作性表述
为了保证我们今天的学习效果,我们先来分一下组。书桌左手边为一组,右手边为二组。
今天的学习目标是: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从对方角度出发,用描述对方听得懂的包含操作思路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的复杂观点。
技能点:设定学习目标
事件场景:生活及工作中,我们总是看到或听到这样的口号:安全第一、大干特干,但问问工友怎么个安全第一?什么是大干特干?大家却完全没有概念。我们要给别人传达信息时,有时也会给出个笼统抽象的描述,自己心里清楚,对方却一脸茫然。
提问:遇到这类要传达比较复杂信息对方听不懂的情况,你之前是如何处理的呢?有什么好办法吗?
影响:不掌握有效的传达信息方法,我们的思想就不能被对方理解及接收,更不会产生我们需要的结果。长此以往,领导及同事会认定我们没有与团队合作的能力,丧失他人的认同,必然不会有职业的发展。
解决:《好好说话》这本书可以教我们掌握过去不曾了解的方法,从更高的维度破解说话的迷局。其中今天要分享的”复杂的观念要进行操作性表述”的观点,可以很好解决复杂观点对方听不懂的问题。
技能点:学习者场景法介绍图书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复杂的观念要进行操作性表述

“操作性表述”这个概念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很简单。比如,我们给别人指路的时候如果说,“过这个路口,先往东,再往南,再转西,”大多数人脑子都会蒙一阵子。可是我们如果说,“前面第一个路口右转,然后两个路口都右转就到了”,这样听起来就清楚多了。为什么呢?因为不是每个人脑子里都有东西南北的方向感,可是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左手和右手。“遇到路口找东西南北”,这是个理论的思路;“遇到路口抬右手”,这是个具体操作的思路。后一个大家接受起来会觉得比较清楚。

技能点:选书与拆页,致用类,不包含how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y

沟通是为了让对方听懂并接收我的信息,在比较复杂的事情上,抽象和高度概括的语言,往往不能有效传递信息。此时需要用一种对方听的懂的,包含操作思路的描述来表达。

What

拆页告诉我们复杂的观点要进行操作性表述。概括文中描述,操作性描述是一种使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包含操作思路的一种表达。那么,怎么样才叫操作性表述?

老家种田为生的三婶给小王介绍对象时候,思路很乱,东一句西一句,观点、结论、事实互相掺杂。小王说:”三婶,请您利用金字塔原理,结构化的介绍一下!”你们说这叫不叫操作性表述?

不叫。

为什么?

因为三婶不懂啥是金字塔原理

对,因为三婶以种田为生,对金字塔原理没有概念,这么告诉三婶,就不是她听得懂的语言。

那么再看。妈妈拧着儿子的耳朵,斥责着,考试咋就那么马虎?下回仔细点知不知道?能不能仔细点?能不能?孩子哇哇大哭,为了避免继续挨打,喊着知道了,知道了。其实,他上哪知道怎么仔细。你们看这个叫操作性表述不?

不叫

为啥

因为孩子客观上不知道怎么做才是仔细。

对,因为妈妈只是告诉了一个很抽象了要仔细,虽然孩子理解了要求的方向,但他完全不知道怎么做,才能不马虎才能是仔细,不能转换成操作思路。

再看一个。刘工向人事部咨询人才落户的流程,人事部王工很热情很具体的给刘工介绍。你先去A部门开具a1a2a3材料,然后去B部门给a2材料敲章,然后去C部门用a1a3材料换取c1材料,然后去D部门给a2敲章,并领取d1材料,然后回A部门,把a2c1d1都交上去,大概等15天,接到通知后去F部门登记。请问各位,你是什么感受?记下了吗?

晕,记不住

那你觉得这个是不是操作性描述?

是,因为又是用了对方听的懂的语言,也包含操作思路。符合定义。

我觉得不是,因为从结果上看,他不是一次有效的表达。

嗯,我认为他是一次操作性描述,但不是一次高效的操作性描述,在表达十分复杂观点不易理解和记忆时,可以利用工具来帮助达成效果。

How

通过对概念的解读,我们可以归纳出“操作性表述”,有如下三步:

第一步,分析听众特点,选取描述角度。分析对方的文化水平、生活环境等特质,选取对方听得懂的词汇代替超越对方认知或对其来说抽象的概念。

第二步,分析信息要点,具化操作思路。把一个抽象的要求,转换成对方怎么做的具体行为。替对方进行一部分从目标转换成具体行为表现的思考过程。

第三步,结合信息特点,使用辅助工具。选用例如流程图、思维导图、鱼骨图等辅助工具,帮助记忆及理解信息,使复杂的表达更有条理。

这三步里,最难的是哪一步?最容易出问题的是哪一步?我举个例子大家来感受一下。

去年同事A办事不利,被老板批评,说你办事能不能让我放心点?A来问我,怎么做事是老板放心的做事。我回忆了下自己的经验做了如下三步。

第一步,分析听众特点,选取描述角度。考虑到他入职不久,我避免用专业词汇。解释道,老板放心就是他不用担心你会办砸。

第二步,分析信息要点,具化操作思路。那具体到行为就是,事前列计划,节点给反馈,事后有总结。

第三步,结合信息特点,使用辅助工具。随后我给了他一套我曾经做过的包含以上三点的ppt

他照着做了,得到了表扬,一个劲儿要请我吃火锅。

这三步里,我认为第二步最难,因为这一步要求发出信息的人要把要求思考的十分透彻,并用对方角度来描述行为。做到这一步需要对自己的要求,对对方的特点都有较好的把握。

正因如此,我觉得第一步十分关键。因为对对方特点的分析,是第二步展开的前提。前提准确了,后续开展才正确。

同时,第三步容易被忽略。大家用语言表达时候,容易忽略工具的作用。

我们继续看两个场景。两个搭档多年的商业精英,AB说,关于这个项目,给我个SWOT分析。此时A不用把要求细化成操作思想, 因为两人都熟悉swot分析这个特定的内容。

下一个场景。孩子在大街上撒欢的跑,奶奶担心其安全,喊道:孙子,你慢点。奶奶这时也不用给孙子描述成两腿步幅及频率孙子就能听懂,因为这各观点已经很简单了。

Where

根据刚刚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操作性描述适用环境为,你所要传达的观点对方并不熟悉,且其内容有一定复杂性。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接下来请大家编写一个小故事:

设想一下,在未来的一个月,你可能遇到哪种需要表达复杂观点的情况:给下属做工作要求、或是教育孩子学习、或是向同事说业务、或者给年长的亲人讲某个原理.

请自己编一段小故事,几百字即可,设计出人物、情节变化(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和当时双方的对话等,其中部分对话使用操作性表述的方法。摘要写在一张纸上。时间5分钟。5分钟后我们请人站起来讲讲他的剧本。

技能点:教学习者编剧本。

剧本:

背景  王工在带教新人小刘,让他做事要遵循PDCA原则持续优化。小刘刚毕业不能理解

王工:小刘,工作开展要系统,不是想起来做哪一步就随意做的,得遵循PDCA原则持续优化。

小刘(眉头紧锁):王工,这原则是啥意思?

王工发现小刘没接触过这个概念,使用操作性表述法

第一步,分析听众特点,选取描述角度。

王工:PDCA分别指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就像你常看的篮球,先计划个战术,然后按照战术去打,中场看看战术执行的好坏,然后优化个方法继续干。这么才能越来越厉害。

第二步,分析信息要点,具化操作思路。

第三步,结合信息特点,使用辅助工具。

王工(递给小刘一张甘特图和一张印有PDCA环的纸,继续展开说):具体到工作中的应用分这四步,1把任务分成几段,在这张计划图(甘特图)上标好什么时间完成什么任务,反馈什么结果。2按照计划时间去推进。3检查下哪些做好了哪些没做好,记到对应格子里。4尝试找到更好的方法记下来,用于下次类似事件使用。

小刘:谢谢王工指导,我现在做一遍。

同时认真填写表格,填好后拿给王工看。

小刘:王工,您看我这样填写和推进,可符合要求?

王工:很棒!加油!工作有其他问题随时来找我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