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好好学习》 所属活动: 佛山咏春分舵 I 第88次拆书活动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如何对标学习 学习目标: 对标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开场:

               

     大家好!我叫黎淑雯,英文名Sylvia,为了大家容易记住,也可以叫我秀妃,目标是成为一只优秀的摩羯。大家有看过101火箭队吗?下面,我通过这三个数字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
  一、“1”:我是一只广佛候鸟,每天上下班往返广佛之间,职业是商业物业管理。
  二、“0”:0代表归零,无穷大,加入拆书帮,希望自己
  三、“1”:今天是第一次参加拆书过级。
我与拆书帮的链接:说起拆书,我与拆书的初次接触是2年前在广州购书中心偶遇一场拆书活动,主题是关于《如何阅读一本书》,第一次听说便签读书法,后来认识吴晓波读书会前班长李超,把我拉进咏春拆书分舵这个大家庭。希望通过努力,在一年内成为一名三级拆书家。希望各位多多支持。
   

     什么是拆书?拆书是一种能力,把书本知识进行转化和内化,强调将书本知识拆页转化为学习者的能力。“拆书”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
 拆书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就是便签法;组织学习的应用就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拆书家扮演引导者、促动师的角色,引导和促进一群人进行深入的思考,把知识拆为己用,实现“知行合一”。
 通过什么工具拆书呢?——RIA 学习法。R指的是阅读原文,I指的是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内容,A指的是激活经验,促动参与。分为A1:描述自己以前的经验,A2是规划自己日后的运用。
“拆书帮”是一个全国性的成人学习社群,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全国30多个城市都有拆书帮的学习分舵。拆书帮分舵是一种公益性的学习组织,它的使命是帮助更多的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我们今天要分享内容来自这本《好好学习》,作者是成甲,被罗辑思维评为十位“全国最会学习的人之一”。
   面对当今知识信息瞬息万变,我们读了很多书,获取的知识却像一个个孤立的点,而并没有把新旧知识连成一张知识网。
虽然知识无穷无尽,但掌控这个世界运行的底层规律是有限的。怎么学比学什么更重要。只有掌握更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把认知水平比别人多往前推进一厘米。拥有学习力的人,才拥有这个时代的终极竞争力。那么怎么做呢?作者提出——刻意练习+多场景思维训练=构建底层认知,打通知识的底层结构,提高认知水平和能力。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下面,我把拆页分发给大家,大家一起花两分钟来阅读拆页。)

 

至少我第一次读完后,关注到的是他的这十三个品德看起来似乎也没什么。然而,当我后来重读富兰克林自传的这一段时,突然注意到,富兰克林真正提出的重要观点是: “我想出了下面的方法。”这个方法是什么呢?那就是:提前设定一个期望的标准,然后每天反思,与之比较寻找差距!多么简单的办法啊!我发现富兰克林提出的方法,其实就是我之前学过的企业管理中的“对标管理”啊!教科书上说,对标管理由美国施乐公司于1979年首创,是现代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管理活动中支持企业不断改进和获得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的管理方式之一,被称为20世纪90年代三大管理方法之一。我以前学过这个知识,可是从来没想到这个新知识怎么用在生活里,我知道对标管理,却没有一天在自己反思的时候提前设定好要实现的目标,每天与之比较。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估计大家都看完了,接下来我来分享下对原文片段的理解:

片段中提到,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对标管理”,也可以应用在对标学习中,也就是通过提前设定标准,每天反思、复盘,对照标准寻找差距,结合PDCA思维从而调整学习方法或计划,达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具体怎么做呢?

1、提前设定一个可衡量的标准:目标清晰、有具体完成时间和做法,明确学习目的及期望达到的结果,以此制定具体行动计划;

2、每天反思:对行动执行过程中的优势、不足、完成结果质量进行总结;

3、比较标准寻找差距,并作相应调整:当行动结果与期望结果比较后,依据标准针对性进行调整行动,使结果不断向标准靠拢。

对标学习的方法适用于个人或团队学习目标的管理。

如果没有一个学习目标作为标准对照,我们的学习活动则容易受外界的干扰或自身因素,影响学习进度和效果,如果我们的学习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则难以养成一套学习机制,学习效率也难以保证,难以达到期望的目标。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读完这个片段,我想起我之前5月份参加瑜伽健身课程的经历。前两周我是每次课程都报名上课,因为一开始身体不适应强度出现运动过量疼痛,结果连续一个星期无法参加课程。现在回想分析参加瑜伽课学习,

   首先,我没有提前设定可衡量的学习目标作为标准,没有清楚了解瑜伽课特点及身体适应情况,没有设定合理标准,比如第一周掌握瑜伽腹式呼吸,第二周学习瑜伽基本动作体式等;

其次,没有每天反思,每次上完课缺少与有经验的伙伴或老师请教交流上课中遇到的问题,回家没有练习回顾基本动作,容易遗忘;

    第三,没有比较标准寻找差距,并作相应调整:没有明确目标,学习内容定期复习巩固,导致上课状态迷茫,身体越累越难以坚持上课,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

 

 

   于是,结合“对标学习”的方法思路,我对下一周的学习设定了一个清晰的目标,就是掌握普拉提瑜伽3套核心力量的动作。

具体的行动计划是:

    1、提前设定可衡量的标准:每周参加2次普拉提瑜伽课腹部核心力量训练,学会3套动作,每套动作坚持20组呼吸练习;

    2、每天反思:每次上完瑜伽课,对课程中做动作遇到的困难和疑问,及时请教老师,每天21:00-21:20在家自己练习3套动作进行巩固;

    3、通过比对自己与老师的标准动作,找出差距,调整训练次数。

    另外设定一个小小的奖励,如果完成目标,奖励自己一块蛋糕作为下午茶。

   

    我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大家在学习中善于思考自己的学习目标,运用对标学习的方法更高效地进行知识管理。感谢大家的耐心倾听,希望你们有所收获,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