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这样读书就够了》 所属活动: 【NO:82】拆书帮天津北洋分舵拆书练级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教养 学习目标: 人际

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郑志萍。
【分组】今天拆书活动需要大家分组讨论,根据今天到场的伙伴人数,我们简单分下组。
【学习目标】
今天的话题是:优势教养,如何开启优势按钮?
你有没有曾经为了一点小事,与亲朋好友引发口舌,上纲上线,闹得不欢而散。
在跟随我完成今天的片段的学习后,大家将学会优势教养4步法(澄清)解决(行为)沟通中遇到的指责与冲突(界定)的问题。
【事件场景】
以下的一幕在我家的周末时而上演。
陪孩子玩了两天,又烦又累,看见家里乱糟糟,原本先生答应的周末擦地,也还没做。于是看着在一旁玩手机的先生,气哄哄的喊,“你怎么还不擦地?”得到的确是一句“一会儿就干”。听完更来气,于是,噼里啪啦说上一堆,上升到诸如,“你总是这样!啥都不干!”等的负面评判,一件小事导致矛盾升级,好好的周末以吵架或冷战收尾。
这样类似的场景,在你的家中发生过吗? 

【提问】
如果遇到这类事情,通常情况下,你会如何处理?效果如何?还有其他解决的办法吗?
【影响】
每次事情过后,我都特别后悔的,觉得没必要,问题也没多严重。
当我们觉得疲惫或者手忙脚乱时,遇到事情,往往忽略事情本身,把愤怒、烦躁等负面情绪传递给对方,避实就虚的,不分青红皂白的把对方数落一顿。如此这般,不仅事情没解决,弄得双方陷入人际关系的僵局。
【解决】
今天我带来的拆页,来自《优势教养》这本书中,虽然它是一本育儿书籍,引导父母以“优势”的角度,发现、培养孩子优势的方法。但这种方法,也适用于成年人的人际交往场景,帮助我们打开优势按钮,跳出负面情绪和评判,秉持就事论事的态度,实现有效沟通。


       0KpuG5xGLj.jpeg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原文:

但优势教养可以帮助孩子把优势用到他并不真的喜欢或容易忘记做的事情上,这样你不必责骂孩子,他就可以把这些事情做好。你也许还是需要提醒他们,但优势教养可以让你忍住不发脾气,你在提醒他的时候秉持的是一种对事不对人的态度,并没有表达对孩子性格的负面看法(这小子什么时候才能长记性?为什么他就是不听?为什么他就是记不住?)。下面就是发生在我家里的事。

经过一番反思,我明白自己大脑中的消极机制让我在什么地方偏离了正题,所以第二天,我决定换一种方式来处理这个问题。鉴于尼克以往的表现,我知道自己还可以跟他再聊聊自行车的事情。我相信,这会是我从优势而非劣势出发,重新开始教育他的大好机会。

  第二天,果不其然,当我把车开进家门口的车道时,自行车又在前门停着。我稍稍平复了一下都闷的心情,然后提醒自己关注积极而非消极的事情,主动发掘伸在这种情况下表现出了哪些优势。

首先,我一进门就亲切地跟尼克打招呼,然后我环顾四周,注意到他刚把自己的午餐盒打开,放在了水槽边,他还把球鞋整齐地放到了鞋柜里—他的球鞋的摆放在几个月前和自行车停放一样,也是个让我头疼不已的“问题”。

他是个好孩子,我想,我也应该做一个好母亲,我们可以共同进步。我抱了抱他,表扬了他能把午餐盒清空、把球鞋收好,我评价说他现在做事已经很有条理了,然后我平静地要求他把自行车放到该放的地方,明天也一定要记得这么做。

而再接下来的一天,他确实照做了。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拆页中的故事,作者从消极评判转换到了积极视角,从优势的角度出发,解决了与孩子沟通的一件小事。这种方法体现了优势教养。

 

那什么是优势教养呢?

简单的来说,即是一种从优势的角度出发,关注对方做对的事情而进行的教育方式。

【不这么做的坏处】

一般情况下,我们是这样与孩子沟通的“你今天又不好好吃饭”、“你又玩了一天” 这种表达以偏概全,只注意到对方做错的事情,致使在沟通中,出现消极情绪和评判,一味地指责对方,造成矛盾升级。

【概念定义】

而,优势教养,是指转换视角,关注孩子做对的事情,并挖掘这件事体现了孩子什么积极品质(如 坚持、主动、有条理等等),并将这种品质迁移到可以提升改善的地方。

【概念辨析与强化】

下面我们看看以下例子是否属于“优势教养”?

比如,期中考试后,孩子语文没考好,提心吊胆的跟你沟通。

(反例1)通常情况下,可能会说“看你考前疯成那样,就知道考不好”

                                 ——只关注做错的事情。

(反例2)或者你说“没事,下次考好了就可以”。这是优势教养吗?

                                 ——不关注

这种方式看似心平气和,但家长没有关注这次考试中孩子做对了什么,只是敷衍了事,久而久之,孩子会觉得我考了多少都无所谓。

 

还是关于考试的例子,数学一直是孩子的优势学科,这次考了年级第一,孩子很兴奋的告诉你。

(反例3)于是你说“考的真棒!”这是优势教养吗?

这是表扬——只是表面性的关注了成绩。

(反例4)又或者你说:“这次考前认真复习,希望下次再接再厉”

——这是鼓励 关注孩子做了什么,但没有挖掘背后的积极品质。

(反例5)你还可能说:数学是你的优势科目,考前持之以恒的认真复习,体现了你坚持的品质,希望你能再接再厉。

     这种是“优势教养”吗?

——没有将优势品质迁移到可以提升改善的地方

(优势教养的三个关键:1 关注做对的事情 2 挖掘背后的积极品质 3 将这种品质迁移到可以提升改善的地方。)

如果再进一步引导将坚持的品质迁移到语文等弱势科目的学习中,这才是优势教养。

回到语文没考好的例子,帮助孩子分析语文考试中,哪些进步的,是因为在复习中做了什么努力则是转换视角   关注做对的事情;再引导孩子分析这些付出体现了诸如认真、细节的品质,把这种优势迁移到语文的其他题型中,这是优势教养。

这种方式只适用于亲子沟通吗?
(反例6)我们来举个例子:在与同事商量工作时,观点有不一致的地方。你们都认为自己说的才有道理,双方相持不下。

一般情况下:为了接下来的合作,你可能说,“今天我们先聊到这里,都再想想自己的方案。”那么这是在利用优势的方法吗?

双方都还在自己的观点中,只是暂时喊停,视角并没有发生转换。如果将视角转换到对方的优势上,看看对方做的合理方案可以和我的相互结合,达成共识。这是利用了优势教养的方法实现有效沟通。

如此看来,即便在成人的人际场景中,我们也可以转换视角,挖掘到对方优势,看到对方做对了什么,再表达合理需求。

【适用边界】

综上所述,这个方法不只侧重在亲子沟通,也适用于成年人的人际交往中,比如:家庭中的亲密关系、上下级、同事沟通等等。尤其是当我们对事对人有消极评价时,可以利用优势教养的方式,帮助我们跳出负面情绪和评判,实现良好沟通

 

下面我们结合片段中的例子分析如何利用优势教养的4步,实现有效沟通?

第一步:按下消极暂停键——觉察消极机制   理清想法和反应

当遇到问题时,我们头脑中容易出现消极预判,比如“这辆车又横放在老地方”“你又淘气了”。此时,要对消极机制按下暂停键,理清自己的需求。

第二步:打开优势开关——关注对方做对了什么(事情) 

深呼吸,平复一下消极的情绪后,打开优势开关,从消极模式转换到积极模式,关注对方做对了哪些事情,而不是做错了什么。

比如,片段中,尼克把午餐盒打开,放在了水槽边;把球鞋整齐地放到了鞋柜里——这些之前令人头疼的问题,尼克现在做的很好。

第三步:挖掘优势(才干)——将优势迁移到需要提升改善的部分

肯定做对的地方,并挖掘在这种情况下表现了哪些优势才干,比如片段中,表扬尼克把午餐盒清空、把球鞋收好,这些事情体现了他做事情有条理的优势。引导尼克将做事有条理的优势迁移到需要改善的事情(即,把自行车放到该放的地方)

注意,第二步关注做对了什么,是关注的“事情”;

第三步需要挖掘在做对的事情背后的品格才干,则是优势。

第四步:表达需求——与对方达成共识

在理清以上3步后,表达合理需求,与对方达成共识。

【预防异议】

有的伙伴会说,我们平时在与人发生矛盾时,也会深呼吸,告诉自己平静。但却无济于事,有时候越想越生气。那是因为我们脑子里一直关注在对方做错了什么,没有切换到做对的事情。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刻意练习,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实现良好的沟通。

【举例说明】

下面回到我和先生在周末发生矛盾的例子。

上个周六我陪孩子上课回家,又烦又累,看见家里乱哄哄的,原本先生答应的擦地,也还没做。这时,我看见在一旁玩手机的先生。

利用优势教养的四步,我是这样做的:

第一步:按下消极暂停键——

我觉察到了自己烦躁的消极机制   理清我希望家里干净整洁的需求

第二步:打开优势开关——关注先生把饭做完了,灶台也擦了。  

第三步:肯定优势——先生是个说话算数,有诚信的人,也会照顾人。

第四步:表达需求——我带孩子一天很累,希望他能饭后把地擦了

结合以上几步,我会这样表达“我看你已经做好饭,收拾了灶台(打开优势开关),你一直言而守信的(挖掘优势)我今天太累了,你饭后能把地擦了吗?(表达需求)”

    对比之前发泄不满情绪的表达方式,这种方法,更能收到积极的反馈。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

接下来把时间交给大家。

请大家编写一个小故事:

设想一下,在未来的一个月,你可能遇到人际沟通中的哪类困惑:是与孩子沟通学习问题,让你烦躁?或是与同事沟通不畅,影响工作进度?还是与朋友因为一件小事,闹得再也不想见面?

请编一段未来可能发生的小故事,利用今天优势教养的4步骤,你将如何转换视角 有效表达呢?

要求:(注意故事中的你出现起初出现了负面的情绪),设计出人物、情节变化(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和双方当时的对话。

给大家3分钟,将摘要内容写在表格内,随后请小伙伴们分享。

学习者案例

时间:下周一   地点:单位   人物:我和同事小A

起因:下周启动某项目的启动会,小A要求我们这周五把所有的材料要交给他,但是我觉得周日也来得及准备,想下周一再交给他。因为这件事发生一些不愉快。

首先,我觉察到工作被催促的状态,有烦躁、不耐烦的负面情绪,我的需求是把材料准备的充分,周一一早交给他相关材料。(按下消极的暂停键)

 

我:小A,你对事情非常上心,希望材料尽早准备好,保证项目会顺利启动(打开优势按钮   关注对方做对的事情)

A:嗯,我希望能尽早拿到材料

我:你对工作这么负责、积极主动(挖掘优势),第一我建议你可以把准备的事情做一个梳理,除了我这个材料,还有没有其他可以提前准备的.(迁移到可以改善的地方)

A:这个不错。我可以列个工作清单。

我:你工作很严谨,(挖掘优势)可能担心上交材料的情况,我们也可以对我需要提交的材料提前沟通一下。(迁移到可以改善的地方)

A:嗯,我们可以把需要沟通的问题做在前面。

我:嗯,这样,我可以了解你对材料的预期,也有更多的时间准备材料,使项目会顺利完成。

最终结果:

我和小A可以实现良性沟通,达到预期效果

引导学习者思考与之前表达的对比

之前的表达:消极对待,说明“交不了!”

对比后的感受:表达不情绪化,不会影响部门之间的关系,也能达成自己的需求,避免冲突。

【结语】

  今天我们学习了优势教养4步法,希望通过今天学习,大家能按下消极的暂停键,打开优势的开关,转换视角,打开别样的人生。

    感谢大家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