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3个标签:80后、二级心理咨询师、NLP学问的受益者和传播者。
一、总学习目标
学习者在做事的时候,(澄清)能够使用“罗列-识别 ”方法(行动),找出属于“影响圈”内的事。(界定)
学习者在做事的时候,(澄清)能够通过“许下诺言——明确目标——付诸行动——持续行动”的方式,在“影响圈”内行动,培养积极行动的习惯。(界定)
二、图书介绍
我今晚拆解的片段是来自于《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这本书
事件场景:
给大家分享一个我的经历:去年年底我做了一个职业转型,去了一家培训机构,相当于转换行业,作为一名新丁,重新开始。在新的公司,原来公司的一些老人,就会对我这个新手的工作指指点点。那段时间让我感觉非常大的压力,每天的脑神经都是紧绷的。我认为都是这几个同事,我才有这么大的压力,也因此让我感觉这家公司不太好。
提问:(需要学习者回复)
我想问问在座的各位,你们是不是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工作中或生活中,被打击、不如意。。。等等?
学习者回应:有的
当时你们的感受和反应是怎么样的?
学习者回应:放弃,觉得很委屈
会冷静面对、自我反思等等,还是会跟我一样,不由自主的被外界的人、事、物所影响,认为自己所遭遇的,都是他们所引起的?
学习者回应:会有。
影响:
不仅仅是在工作中,在家庭或者各级社会团体在内,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将自己的行为、遭遇归咎于周边的环境或者他人,我们也常常会遇到这种类型的人,认为自己是受害者,抱怨着外在的一切,时间久了,不仅被动的受制于他人和环境,更加无法承担起自我成长的责任。
解决:
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就能帮助我们打破看待自己和别人的方式,改变我们的思考方式和行动,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而我们今晚所学习的两个片段就是其中第一个习惯:积极主动,为自己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行为负责,摈弃受害者角色,积极面对一切。
关注圈与影响圈
看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些事物,也能大致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每个人都有格外关注的问题,比如健康、子女、事业、工作、国债或核战争等等,这些都可以被归入“关注圈”,以区別于自己没有兴趣或不愿理会的事物。
关注圈内的事物,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则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前者可以被圈成一个较小的“影响圈”。观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个圈,就可以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
反之,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一味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错误的焦点产生了消极能量,再加上对力所能及之事的忽略,就造成了影响圈日益缩小。
只要我们的焦点在关注圈,就等于是允许自己受制于外界条件,自然就不会主动采取必要措施来推动积极变化。
学习目标:学习者在做事的时候,(澄清)能够使用“罗列-识别 ”方法(行动),找出属于“影响圈”内的事。(界定)
接下来,我想邀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阅读手中的片段:
我看大部分的伙伴已经阅读完了,接下来我带着大家一同来解读下这片段。
拆书家:我想问问大家,这个片段中最关键的两个词是什么?
学习者:“关注圈”和“影响圈”
拆书家:我们用图形来表示,当我们遇到问题时,那些我们不关注,不知道的事情,都在这个圆圈之外,都是我们“关注圈”外的事,是我们不会去回应的;而我们会去回应的,就是这个圈之内的事情,也就是“关注圈”内的事情。
【强化概念,对比说明】(继续画图)
拆书家: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来说明“关注圈”与“影响圈”(结合图)
一个月前,公司领导让我负责公司亲子课的统筹,我花了3周的时间将前期的准备工作完成:如人员分配、物资准备、客户邀请等等。可就在上周,领导突然对我说,课程内容有变,只给我1周的准备时间。我感到丧气和焦虑,批评、抱怨着领导太随性。
我想问问伙伴们,此时我的行为是在那个圈?
学习者回应:“关注圈”。
拆书家:是在我的“关注圈”,我此时的行为是在“关注圈”,因为公司在什么样的时间开设什么样的课程,是公司规定的,即使有变更,也是公司决定。这是我无法控制的事情。(关键点1)所以我的情绪,我的抱怨对这件事来说是起不到任何有效作用的。
我此时的状态会是怎么样的?
学习者回应:沮丧、抱怨、消极
拆书家:是的,此时我的整个人的状态是消极的,能量是向下的。(关键点2)
那如果当领导跟我说完这个消息,我调整自己的情绪,接受这个结果,找熟悉的人去收集和了解相关课程信息,争取到人员支持等等
此时我的行为是在哪个圈呀?
学习者回应:“影响圈”
拆书家:是的,这个时候我的行为是在“影响圈”,我去找哪些是我能力范围内可以做的事,我可以控制的事情。我将主动权拉回到自己身上。
(关键点1)
我此时的状态会是怎么样的?
学习者回应:比较积极
拆书家:是的,我此时整个人的状态就是比较积极的,正向的。。(关键点2)
拆书家:当我们将自己的关注点,行为停留在“关注圈”时,我们更多的会看到是别人的问题,环境对我们的影响等等,这容易产生抱怨的情绪,推卸责任等行为;而当我们的关注点,我们的行为放在我们可以去做的事情上,也就是我们的“影响圈“时,我们就更愿意积极思考我们可以去做点什么,去回应我们遇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还能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及影响力。
拆书家:当我们在做事的时候,如何找出属于“影响圈”内的事情呢?
通过刚刚的例子,我们可以提炼出行动步骤:
1、罗列:结合我们所面对的事情,罗列出所有会引起我们注意力的事情。就如我刚刚的例子,领导交代我一个任务,我把事情准备的差不多,这个时候会引起我注意会有哪些?我做的挺好,领导会不会给我夸奖;做的不好,领导会怎么样;活动取消了,我又会有什么表现。。。。。
2、识别:找出我们可以控制的,并且能使我们状态积极正向的事情。
拆书家:我再给大家举个例子。
我以前公司有个同事。当她在与人合作的时候发生了矛盾,她会有情绪,同时她会想办法保障自己不受责骂,会找各方去佐证自己的办事能力。
我想问问大家,我这位前同事适合用我们刚刚说的方法吗?
学习者回应:看起来适合。
拆书家:我这位前同事她关注的焦点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上,可她更关注,感兴趣的更多的是她个人的利益。如果我这位同事她找到双方发生矛盾的问题点,并证实可能是误会一场,那就适用我们刚刚说的方法。因为我们使用这个方法的前提是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最好是在双赢的前提下去进行。
接下来,我们现场做一个小练习。
五、【A2】催化应用
大家可以设想一下,未来一周或者是一个月内,当你将会面对的一件事情:
例如说:
公司的同事在项目合作出现问题时,再一次推卸自己的责任;
又或者另一半常常很晚回家,你为此很苦恼;
指令:
1、请各位小伙伴结合你将面对的事情,应用今天所学的方法,设计出一个小剧本,找到属于“影响圈”内的事情。(这里是否有说明白)
2、小剧本内容要包含:人物角色、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需要以对话的形式(一问一答)呈现出一个故事;这个对话有可能是自我对话(消极自己与积极自己的对话);也有可能是你找到“影响圈”内的事情后去寻求帮助。剧本里要体现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步骤。
片段的空白处有小剧本的格式,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请大家将小剧本写下来,3分钟后,我将邀请一位伙伴上台表演一下。
好,现在可以开始了。
学习者分享:(南妃)
背景:大学团队学习,要出一份代理项目的专业文章。从上个月开始说要写,到现在都还没有开头。我要写这篇文章,这样下去我可能到这个月底都是没有开头开头。
剧本:
消极的我:工作实在是太多,把这件事往后延,因为这不是我的主线工作
积极的我:那我还是可以从很多杂碎的一些时间里面挤出一些时间去思考我的主线要怎么写,还是可以先罗列一些东西,跟我的校长讨论一下应该要从哪些方面去入手。
消极的我:别人写的东西已经很好了,那你写什么呢?我是个没有专业职称的人,团队学习里,有那么多专业的人在研究,凭什么你在写这个东西?我的团队实践经验在团队中也是很不足的,你凭什么写这些东西?(步骤1:罗列)
积极的我:我可以从现在开始总结罗列出一些别人写过的,写的好的,我就可以不用再深入了;再从这里面找一些细小的,以小见大,从很小的东西去研究团队学习,从而完成我的任务。(步骤2:识别)
拆书家反馈:(掌声)非常感谢南妃的分享。在月底的时候想要完成一个团队的文章,一直没有去完成的事件。我刚刚听到你有自我的否定,也会说自己没有时间,这些都是会引起你注意力的事情,同时也找到了在你可以控制范围内的事情,例如哪些时间是可以利用起来的,还有别人写的文章里找到一些我可以借用的,放在我自己的文章里。
再次掌声送给南妃,感谢南妃的分享。
那么当我们找到了在我们能力范围内可以做的事情后,我们要如何在“影响圈”去积极行动呢?接下来进入我们第二个片段的学习
做出承诺 信守承诺
影响圈的核心就是做出承诺与信守诺言的能力。积极主动的本质和最清晰的表现就是对自己或别人有所承诺,然后从不食言。
承诺也是成长的精髓。自我意识与良知的天赋让我们能够自我检讨,发现有待改进的地方、有待发挥的潜能以及有待克服的缺点,然后想象力与独立意志的天赋会配合自我意识,帮我们做出承诺,确立目标,矢志达成。
学习目标:学习者在做事的时候,(澄清)能够通过“许下诺言——明确目标——付诸行动——持续行动”的方式,在“影响圈”内行动,培养积极行动的习惯。(界定)
六、【A1】请大家自测
在阅读片段前,先请大家做一套自测题,评估一下你日常生活是否具有在“影响圈”行动的能力。
评分说明:共5个题目,请在1~6分的区间内给自己打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6代表完全符合。请仔细阅读题目中的每一句话,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评分,第一感觉来评分。
1、面对失败时,我会承认失败并从中有所学习,而不是找各种借口;
2、我答应别人的事,从不食言;
3、我设定的目标,总能完成;
4、每一次做事的时候,我都会去反思,复盘。
5、别人找我帮忙时,我会先评估自己的能力,而不是直接答应或拒绝。
七、【I】解释自测题(2分钟)
完成评分的伙伴,请把1-5项的分数都加起来,合计出总和
(提问)总分有没有大于26分的?请举手。(1位)恭喜你,你日常生活中具有在“影响圈”内行动的能力;总分有没有低于13分的?非常恭喜大家,没有人。如果低于13分的,那么你从现在开始需要培养在“影响圈”行动的能力了。大部分的伙伴都是在13-26分,那么得分在13-26分的伙伴,在“影响圈”内行动的能力有提升的空间;那今晚的这个测试仅供拆解片段使用,大家做个参考。
接下来,我想邀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阅读手中的片段:
九、【I】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看大部分的伙伴已经阅读完了,接下来我带着大家一同来解读下这片段。
拆书家:片段中有提到4个天赋“自我意识”、“良知”、“想象力”、“独立意志”这4个词不太好理解,我将原书中的定义给大家解读一下:
自我意识:思考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有对事件的发展进行反思的能力
拆书家:良知:这里说的是有自己的一套原则,能判断是非、正确与否的能力
想象力:超越当前现实而在头脑中进行创造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想象未来
独立意志:不受外界干扰,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的能力。
拆书家:片段中提到的影响圈的核心能力:做出承诺与信守诺言,是要结合我们的刚刚提到的4大天赋来实现的。
接下来我们来看个案例,共同探讨下在影响圈如何利用“做出承诺、信守承诺”这个核心能力在影响圈积极行动的。
拆书家:我不会游泳,但约好朋友1个月后去潜水,于是我拍着胸脯跟对方说在潜水前一定学会游泳,可却迟迟不见行动。
我想问问伙伴们,此时我是在做出承诺、信守承诺嘛?
学习者回应:没有。
拆书家:对。我想去学游泳,却没有勇气踏出那一步,我可能只是信口开河,想做去不敢做。如果我此时为自己说的话负责,无论是否害怕,我都勇敢的去尝试,我在朋友圈发消息立一个flag:1个月内如果没有学会游泳,请朋友吃饭作为惩罚。这就是我做出承诺、信守承诺的第1个关键点就是:许下诺言。
拆书家:接着刚刚的例子,我许下了诺言,又开始纠结我是先学蛙泳呢?还是先学自由泳呢?还是统统都学会。就这样时间慢慢的溜走了。
我想问问大家,此时我是在做出承诺、信守承诺嘛?
学习者回应:没有,在思考
拆书家:看起来我好像是在思考接下来要如何做,可我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如果此时,我综合评估自身的情况,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只要能游个50米,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是不是就增加了我学会游泳,能够去潜水的可能性呢?
做出承诺、信守承诺的第2个关键点就是有明确目标。
拆书家:当我明确好目标后,又开始找各种借口推脱?
我想问问伙伴们,此时我是在做出承诺、信守承诺嘛?
学习者:不是的。
拆书家:是的,我这只是敷衍了事。如果去找教练,去报班,去练习,去行动。那这样我就是做出承诺、信守承诺的第3个关键点:付诸行动
拆书家:我按照这样的方式去行动,1个月内我就会游泳了么?
学习者:不一定。
拆书家:是的,影响行动是否成功的因素很多,我们可以对我们的行动及行动过程不断的检讨,反思,再行动,来提升我们成功的可能性。这就是第4个关键点:持续行动(关键点4)
根据刚刚的案例,我们一起来回顾下在“影响圈”积极行动的关键点,也是我们的行动步骤:
(与学习者互动下完成)
1、许下诺言:确保自己为说过的话负责,勇敢的去跨出第一步;
2、明确目标:列目标我们可以列很多。但我们需要评估自己现实能力,找到可以行动的目标。
3、付诸行动:有了目标后,我就需要去行动,找到可行动的方法,并去行动。
4、持续行动:在行动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哪些做的好的,可以去提升,可以进行复盘反思,使行动持续下去,提升成功的可能性。
(适用边界):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任意一件小事开始做起,按照这样的方式去不断的行动,将在“影响圈”行动转变为本能。
十、【A3】促动参与
这4个行动步骤听起来好像挺简单,可真正行动起来就不一定能完全做到。
接下来,我们进入微行动的环节:(20分钟)
我们来具体讨论一下应用这个方法让自己在“影响圈”内积极行动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具体的问题?
我们先来进行分组讨论:现场分成2组,1组5人,2组4人
每个人都需要参与讨论,每个组需要一个主要的引导者和负责记录的人:引导者负责把握时间和确保讨论的顺利进行;记录的人负责记录小组最后讨论的结果,并分享出来。(根据人数现场分,每组3-4人)。
指令1:1)请大家在小组内分享一个自己在“影响圈”行动不成功的经历,例如:计划好了要早起读书,却总会因各种原因而失败;又或者公司规定的上半年的工作任务没有达标等等
请大家回想一个你自己曾经经历过的,在“影响圈”行动不成功的事件,你当时是如何去做的?请大家根据我的指令来讨论,只讨论出事件。
给大家3分钟时间讨论
指令2:1)大家刚刚分享出的经历中,如果用刚刚学习到的4个步骤去做的话,会觉得哪一个步骤是比较难以做到的?给大家3分钟时间讨论
指令3:
小组内投票选择出大家都感兴趣的那段经历?并记录下来(1分钟)
提问:1)分别提问第一组、第二组:你们选出的是哪段经历,其中哪1个环节比较难做到?
学习者回应:
1组:如何制作出让领导眼前一亮的PPT,最重要的是行动和持续行动。(学习者coco的经历)
拆书家反馈:有1个目标,无法行动,付诸行动是难以做到的。
2组:1个月之内读30本书,有行动,读了一半多,将近要读完了,我们这一组统一的结果是,在一块最难实现的是持续行动。(学习者清浅的经历)
拆书家反馈:持续行动,没有办法将看书的行动持续下去。
提问:2)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今天晚上会继续探讨1个问题。各组学习者所提出问题的背景大概都了解清楚了嘛?
学习者回应:清楚
我想邀请所有的伙伴票选出这2段经历中,你们比较感兴趣问题。
学习者投票结果:选择第1组的4人,选择第2组的5人。
拆书家反馈:那我们就继续讨论第2组伙伴的问题。这位伙伴提出的问题的背景是:1个月之内读完30本书,读了一半多了,这个行动却无法持续下去。
指令4:(选出问题后)讨论问题的本质:(4分钟)
每组组员通过提问和追问的方式,找出你们组所认为的产生这个问题的本质原因是什么?也就是要探讨出产生这个问题背后的比较深层次的原因会是什么?这里需要大家不断的思考,不断反复的追问,直到你们组认为的这就是问题本质,也就是接下来想要解决的问题,请将它记录下来。如果有探讨出多个原因,也请找出你们最感兴趣,最想解决的那一个。
提示第1小组伙伴可以根据自己以往的经历去追求和反思。
提问:3)明确问题本质:每个小组确认的问题的本质是什么?想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是什么?
学习者回应:
2组:本质原因:行动与目标不符合,没有找到适合这样读书的方式.
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是:(案主自诉)拿到书快速找到最核心最关键的点,不需要通读,通过一个框架找到核心要点。
如何找到更适合达到目标的方法?
1组:本质原因:目标太大,不明确,超过自己实际能力范围
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是:如何找到更精准,可以做到的目标?
4)邀请案主自己选择想要解决的问题继续探讨
案主回应:选择第1
拆书家反馈:这位案主提出问题的背景是:1个月读30本书,只想读书中的精华。
学习者提问:对于“精华”的定位是什么?
案主回应:有2点:1是这本书中主要讲的内容,2是可以用于我的工作上的内容
学习者提问:你的工作是什么?
案主回应:人力资源
拆书家反馈:那现在这个问题就非常的明确,就需要解决如何快速找到所看的书中符合人力资源这份工作的最重要信息。
指令5::讨论解决方案:(3分钟)
1)先讨论出针对这个问题,你们每个组想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也就是对你们来说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就可以了;
2)再根据这个目标,讨论出解决方案。每组分享的伙伴分享出的讨论结果,需要表达出目标和解决方案。
拆书家再次厘清:所要探讨的问题就是:如何1个月内读30本书,从书中找到符合人力资源可以用的知识点。达到的目标效果,例如说,我要找的知识点可以现在就用的就算达到效果了,又或者不仅仅现在要用,我还要为未来储备等等。
学习者回应:
1组:达到的效果:解决当前的问题
解决方案:清晰自己目前最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列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针对问题找到专门版块的书,再去书中找精准的章节,用RIA去学习,提炼出方法,再去运用。
2组:达到的效果:解决现在的问题,能在工作中应用
解决方案:首先分析了在读书籍:学习类、专业类,提升管理能力类、提升自己能力类,目标是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和专业,可以根据业务实践,发现自己不足,现在所欠缺的专业能力,针对这一点,去找到书中的相关章节去精读。
拆书家反馈:最后大家解决这个问题所要达成的效果基本统一为:当下所要解决的问题;给出的解决方案也比较雷同,根据自己的问题,去找书中的片段精华去读。
提供刚刚这个案例,让我们看到,在“影响圈”积极行动的4个步骤看起来容易,可在行动的过程中,有些步骤是比较难以做到的,那我们就需要在这个难以做到的步骤中,再去探寻哪些地方可以更加细化来做的。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加完整的去行动了。
八、【A2】催化应用(需要现场演练)(2分钟)
【找人分享】今天的最后一个环节,我想邀请大家想一想,当你走出这个课堂,也许是明天,也许是下周,你可以和哪一位,分享下第二个片段我们所学习到的内容呢?请大家将你所想分享的内容,时间,人物简单的写在便签上,1分钟,我会邀请一位伙伴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小娴分享:
事业上的合作伙伴,很困扰约会总是迟到的问题。我想分享做出承诺,信守承诺这个话题。我会跟他分享说我去听了做出承诺、信守承诺这个话题,蛮有意思的,我想通过我的分享,跟她共识一下,承诺的定义是什么?不迟到是不是也是一种承诺,这是我下一步的行动。周五我就跟他分享,我希望可以达到的目标,下次跟他再约的时候,他不要迟到那么久。
拆书家引导:那你还记不记得我们刚刚学习到的4个步骤?
学习者回应:定下目标、明确目标、行动、持续行动
拆书家反馈:第一个不是定下目标,是许下诺言,许下他的诺言。再确定你的目标,和你的目标如何去做。
学习者回应:那我希望可以共识到,互相都可以接受的时间:他以后迟到30分钟内我是可以接受的。
好的,谢谢分享非常棒~~掌声鼓励
拆书家:我们来回顾今晚第一个片段讲的是什么内容,大家还记得么?
学习者回应:“影响区”和“关注圈”
拆书家:找到“影响圈”内事情的步骤什么?
学习者回应:列出:引起关注,注意的事情;识别:选择自己可以去做的事情。
非常棒!希望今晚的拆书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我今天的拆书环节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参与,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