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精进》 所属活动: 长春阅微分舵第46次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重拾你的小兴趣 学习目标: 学习者学会如何培养一个兴趣

开场:

大家好,我是张博。接下来是我的TF2-3过级训练。为了接下来方便讨论,我们来分一下组。今天参加活动人比较少,就由你们2人为一组。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改善对兴趣浅尝辄止的尴尬境地,重拾你的小兴趣。

 F:今天与大家一起拆解的是来自于浙江大学心理学专业博士崔翔宇所写的《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大家可能对他的另一个身份更加熟悉,那就是被公认为“知乎精神”的代表者之一的采铜。作者提出了一种更有效的提升自我的方法:用持续精确的努力,撬动更大的可能,这便是精进。只要依循书中的方法反复磨练,便可以日益精进,找到实现自我的那条成功之道。

A:与其他个人精进类书籍的优势在于,先讲为什么,然后去谈如何做,把一些理论方面的知识说的通俗易懂,提出了很多接地气的实用方法。

B:这本书的价值不止在于如何让你变得厉害,更重要让你弄清楚自己为什么不厉害,让你在前行的路上,找到自己的方法。

如果现在有人问你,你的兴趣是什么,得到了哪些成长和快乐,可能未必说得出来。原因之一肯定包括一条:发现自己好像没有什么兴趣,且一直在坚持的。真的是你的意志力不够强,从而让你放弃了兴趣吗?

通过学习了今天的拆页,相信你可以对这样尴尬的局面有一个新的认识,重拾你的小兴趣。

接下来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来阅读今天的拆页,阅读完后请抬头示意我一下。好,现在开始阅读。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

现在这个时代,很多人同时患上了“兴趣饥渴症”和 “兴趣寡淡症”。人们很想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所以做了很多尝试,但是不论怎么尝试,过不了几天、几个星期最初的激情就差不多消失殆尽。

越是急于寻找自己“真正的”兴趣,就越是寻觅不到,因为这个急于求成的心态常使我们浅尝辄止或者妄加评判,消耗了我们原本就不多的耐心,使我们离“真正的”兴趣越来越远。

改变这种局面是有一些方法可循的。

一是放弃对“兴趣”的执念,不把“兴趣”作为做事的先决条件。宁可傻一点、笨一点,去做一些并不特别喜欢但看上去又富有挑战的事,或者去做一些少有人做但又看上去很有意义的事,并且咬咬牙,多坚持一段时间,或许就能把死循环的闭环打破,开启新的良性循环。不以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并不是说不再追求兴趣或者忽视兴趣的重要性,而是调整一下顺序,不再是要求先有兴趣再努力做事,而是先努力做事再在努力的过程中获得乐趣和热爱。

二是提升“浸润”的深度:尽量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所做的事情里面,不只用冰冷的理性,更用温暖的情感和良好的心理体验来激发兴趣。

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以读书为例,把生活都乐趣融入到读书的乐趣中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林语堂先生再《读书的艺术》一文中很推崇李清照:“最理想的读书方法,最懂得读书之乐者,莫如中国第一女诗人李清照及其丈夫赵明诚。我们想象到他们夫妇典当衣服,买碑文水果,回来夫妻相对展玩咀嚼的情景,真使我们向往不已。你想他们两人一面剥水果,一面赏碑帖,或者一面品佳茗,一面校经籍,这是如何的清雅,如何了得的读书真味。”把读书的乐趣融入到生活的苦辣酸甜之中,融入到夫妻间的浓浓爱意之中,便是李清照夫妇的读书艺术。

三是增加互动,变单项的信息流动为双向的信息演绎,或者变纯粹的知识获取为技能上的操练。这方面,冯唐读史书是个很好的例子。

当代作家冯唐的小说语言带有鲜明的古文特色,这与他曾阅读大量史书有关。小学高年级时他就受一个老师影响开始读史书,初一时更是发下宏愿要把《二十四史》全部读完,要知道《二十四史》共计4000多万字,要读完几乎是不可能的,可最后他竟也读掉了三分之一。冯唐读史书一点都不觉得辛苦,反倒是兴味盎然,他的诀窍是把史书当作练习题集来读。什么意思呢?读的时候假想自己就是那一朝那一代的皇帝,只要书中一出现大臣在殿上上奏的内容就停下来,遮住书页,想想自己会做什么样的决定,然后再和书上的记述相对照。这种方法,让冯唐能更加主动地思考历史,更加深入地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的得失,从而训练了自己的判断力和决策力。这种互动性的阅读把被动、单向的知识接收变成了主动的思考训练和技能训练,在趣味性和学习效果上都远远超过了普通的读书法。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我看到小伙伴们都读完了。

[why]

     为什么我们在写作、健身、读书、弹琴等等那些你感兴趣的事情上无法坚持下去?是我们不够自律,意志力不够强吗?你有想过靠什么来支撑将兴趣进行到底吗?事实证明,不是每个人都有强大的意志力可以支撑下去。那么我们有其他办法来解决吗?

[what]

首先,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者从事某种活动的心里倾向。当你对某种事物或活动产生良性的倾向,兴趣就会推动你去做更多的了解。就好比你看电视时,看到魔方比赛,选手们以极快的速度拼好一个被打乱的魔方,你觉得这个事很酷,也想拥有这样的能力,由此你产生了兴趣。那么从产生兴趣到可以比常人更快速拼好魔方,有一个过程。

这个拆页给了我们一个可以将兴趣逐渐培养成可以长期伴随你的爱好的晋级过程。

[how] 这个过程是怎么做的呢?

1.     练。抱以先完成再完美的心态进行基础练习。

2.     链。将这件事融入生活,随时都可以把这件事进行下去。

3.     恋。像与恋人一样产生双向交流。可以是与自己的互动,也可以是与他人的互动。

[我的例子]说两个我的例子。

我一直认为自己的字写的丑,未形成自己的字体,看别人写的好的就羡慕,很想自己也写一手好字。看,我的兴趣来了。

我和一个同事一起报了个成人硬笔书法班,刚开始只完成老师留的那点作业,后来老师说要想练好,得自己每日勤加练习。我就自己做了练字格,每日午休时练习基本字形1小时,大概2A4纸。我同事只在下次上课前才把作业写好,没有加练。看,在这里我俩开始走了两条路。

平时工作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我刻意将工作日志从电脑上搬到了笔记本上,增加写字的机会,需要填写的表格也都尽量手写,并且刻意练习写字习惯。有时候还特意写了卡片,再拍照给老公看。看,我有意识的将练字这件事尽可能多的融入我的工作和生活中。

当我练字2个月之后,我发现有些字的写法其实我并不觉得好看,就尝试调整落笔的位置,增加我自己的特色,逐渐形成自己的笔体。看,我再不断的尝试,而不只是机械的练习。

同时还力争将每次向外界展示自己的字迹写漂亮,收获源源不断的赞扬,提升了自己的成就感,也越来越喜欢练字。看,与外界的互动也推动了我练字的步伐。

你看,在我没有读到这本书之前,把练一手好字的兴趣养成,靠的并不完全是意志力,我无意间就按照这样的逻辑培养了自己的这个兴趣。

对照我们的行动步骤,1练习-每天1小时练字;2链接-在平时充分链接写字这件事;3恋爱-与自己、与外界良好的互动促进了练字这个兴趣。

 [where]在你想好这个兴趣对你来说有意义,是值得花时间坚持做的,那么你可以用这个方法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预防异议] 所以说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按照这个程序来做。如果你认为这个兴趣完全是一时兴起,并没有想要坚持下去的意愿,那你完全可以放过自己,毕竟我们的精力是有限的。


    说到底,万丈高楼平地起,无论什么都离不开牢固的基础,基本功做的好,自然收获丰厚的成果。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我们刚刚学习了,可以通过3lian法改善无法将兴趣进行到底的情况。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演练:

[演练场景]拆书家设计提问3min

请大家认真听一下要演练的场景。大A朋友小s,喜欢音乐,对尤克里里这个乐器非常感兴趣,看到别人边弹边唱感觉很帅,想将来有机会也可以在他人面前自弹自唱,得到赞许掌声和目光。

他买了一把尤克里里,但是练习没几天,有点想放弃。因为练习和弦很累,自己也没有办法很快自弹自唱自己喜欢的歌,还没唱给喜欢的人听,又觉得有点遗憾。

这天大A来到小s家做客,大A得知他这个念头后,发现小s还是不想轻易放弃尤克里里的,那么大A如何通过3lian法帮助他改善这一局面呢?

现在请两人一组进行演练。一个人扮演大A,一个人扮演朋友小s。在听到小s的困境后,大A给出如何持续发展这个新兴趣的建议

演练时间4分钟,现在开始。4分钟后,我会选一组小伙伴,听听他给出的建议是怎样的。

这里要注意,我们要根据3lian法给出建议即可,而并非一定要说服对方采用。

学习者案例记录:

张欣扮演x,卓鹏扮演y。

 

 

好,这两位呈现了一场非常精彩的演练。

最后我们再回顾一下3lian法,练习基础、链接生活、恋爱互动。

感谢大家的全情参与,以上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