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QBQ问题背后的问题》 所属活动: 佛山咏春练武场-如何问更好的问题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问更好的问题 学习目标: 当责,把提问的主动权放回自己身上

开场: 【开场】大家好,我是今天过级的拆书家Sophia,我是一位培训人员,一名心理咨询师跟终身学习者;很开心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QBQ问题背后的问题》这本书的部分内容。
【分组】下面我们先进行分组,我们两人为一组,现场分为?组。
【学习目标】今天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大家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能够领会问题背后的问题是什么,并问出更好的问题。
我今天的分享的就是这本书《QBQ问题背后的问题》,
【F特征Feature】
作者是美国的约翰米勒,他1980年业于康奈尔大学,后来还创办了QBQ公司,这本书是他的经典之作。
【A优势Advantage】
他通过写作、演讲,以及全美国的QBQ认证顾问师网络,将QBQ理念传达给许多机构,包括:博士伦、波音公司以及美国国防部等。该书自出版以来,已经使十万人从中受到启发,改善了自己的工作态度以及生活质量。
【B利益Benefit】
不知道你有没有意识到自己问过坏问题?其实这在我们生活是很常见的。有时候可能是怕有麻烦上身,而把责任推给别人。如果我们遇到同样的问题,我们是否可以提出更好的问题?而不是把时间精力浪费在抱怨、责怪......等负面想法上。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好,现在请大家花1-2分钟时间阅读片段:问更好的问题。请大家读完时,可以竖起你的大拇指来示意一下我。

[主题]:问更好的问题?

[片段来源]:拆解片段来自《QBQ问题背后的问题》P48-49

R:阅读原文】

现在,我们来谈谈实践“个人担当”的工具:QBQ

“问题背后的问题”建立在一项观察上:每个人在第一时间,往往会做负面的反应,因此脑海中浮现出“错的问题”或“懒问题”。但是,如果能在每个抉择的当下修炼自己的想法,看到原始问题的背后意涵,再提出更好的问题,那么问题本身将引导我们获得更圆满的结局。

QBQ的指导原则之一是:“答案就在问题之中”,换句话说,提出更好的问题,就会获得更好的答案,因此QBQ的精神,就是“提出更好的问题”。如何分辨问题的好坏呢?比较好的问题,究竟“长”什么模样?

本书将帮助读者分辨并提出比较好的问题。对初学者来说,以下是创造QBQ的三项简单指导原则:

1.        以“什么”或“该如何”这两个词来发问,而不是:“为什么”,“什么时候”或“谁”。

2.        包含“我”字在内,而不是“他们”、“我们”、“你”或“你们”。

3.        把焦点放在行动上。

    比如说,“我能做什么?”就是最佳范例,这句话以“什么”这个词来发问,包含“我”字在内,并将焦点放在行动上。“我能做什么?”说的简单,但可别被它的简单给骗了,QBQ就像宝石,由许多切割面所组成,在接下来的几章中,我们将探索这些切割面,看QBQ的发问方式,将对你我生活造成多大的影响。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很好,大家都看完片段了,接下来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个片段的理解:

What】片段中第一句就提到了QBQ是实践“个人担当”的工具,这说明“个人担当”这个概念是最重要,最底层的。而QBQ是怎样被发现的呢?是因为我们观察到,我们在遇到情况的时候,最先反映出来的是一种推卸责任的较为负面的反映,因此呈现出来的就会是一种“错的问题”及“懒的问题”。

Why】我们可以问“错的问题” 及“懒的问题”吗?作者当然是不建议的,他希望我们每次在问出问题前,好好地做觉察与决策,要我们意识到,当我们问一个问题的时候,其实我们的答案就隐藏在问题中。希望我们问更好的问题,获得更具“个人担当”的结果。

不这么做的坏处如果我们继续问“坏问题”有什么坏处?坏问题会将结果的过错放在对方身上,让自己产生一种无力感。例如,“别人为什么不认真点”-我们可以察觉责任在别人身上,问句充满指责的意思,“你为什么不指导我?”-问题责任在对方,还存在一种小媳妇心态。“顾客什么时候才会回我信息呢” 问题责任在对方,这个时间完全由对方掌控,我们无能为力。这就是问“坏问题”的坏处。

How】那我们怎样才能问出一个好问题?有三个原则

1.  使用疑问词“什么”“该如何”发问

2. “我”要放入问句中

3. 问题焦点在接下来的行动

例如:“我该如何让对方认真点?”“我要请他指导我什么?”“我该如何让客户今天就回复我?”

好的问题,可以让我们更关注“个人担当”让自己以更积极的方式来应对工作生活中遇到的方方面面。


适用边界】而这种方法非常适合于自我提升的个人在工作生活中提问,部分特殊需要责问或探索对方内在的时候是不适合的,例如法官的提问,心理咨询师咨询过程中对求助者的探问等。


举例子-反例

     给大家举个例子,上周我们想对培训教室进行装修美化,我们同事几个开了几次会议,集思广益最后由我做成了一套美化方案上周三呈给主管审核,这周一我跟同事聊天的时候因为心理惦记着这件事,有点抱怨地说:“为什么老板不回复我们方案到底行不行呢?都这么多天了”。


加工成正面的例子

后来,当我阅读到这个片段的时候,我就尝试把我之前提问的“坏”问题改成一个“好”的 问题。参照着三原则,我要使用疑问词“什么”“该如何”发问,要把“我”放入问句中,要把问题焦点在接下来的行动。那么,我的好问题是:“我可以做些什么才能知道老板对我们的方案是否满意呢?”第二天,我回到公司后,把这个问题向我们的同事提出,他们提供了3个以上的建议给我。之后,我采用“借力”的方式,在呈报其他事情的时候,以供应商探问结果的名义,约了老板的时间,用了30分钟左右,对方案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比较清晰的执行方向了。这个还是很好用的。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显像提问现在,我邀请大家来联系自己的经历,请回忆一下,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比如,小孩子考试考砸了,给你拿回来一张低分的试卷?老公/老婆没如期地给你过生日?你很想得到晋升,但是任命迟迟没有来到。想一个近期发生的事,时间、场景是怎样的?而你提问了一个怎样的“坏问题”呢?先自己想1分钟时间,然后和小组的成员分享。(在你的分享中,要有明确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先简单地写在便签上,然后在组内分享。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到时请小组派代表来跟我们分享。)

 好,小组内分享的时间到了,大家都分享完了么?现在我请这组派一位小伙伴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


学习者案例记录

时间:4.4号晚上

地点:在家里

事件:小孩子玩游戏玩了4个小时,之后问他:“为什么玩这么久,之前不是说只玩两个小时吗?”我问了他,他也没有搭理我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非常感谢这位小伙伴的分享。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提出好的问题的方法,那么,假如时光可以倒流,再回到原来我们刚刚写下的便签你提出“坏”问题的那个时刻,如果应用我们今天学到的如何提出好问题的方法怎样去改变我们的提问将它变成“好”的问题呢?

请你写在你的便签上,然后在组内分享,稍后我们请一位小伙伴来跟我们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情景:孩子月考考了一个不太理想的成绩回来,我当时问他的问题是:“你觉得你考不好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啊?

反思加工:我学习后想将问句修改为:“我看到你有点失望,有什么我可以帮到你的吗?”第一句问句孩子一下子会觉得我是指责他,在纠错,可能会有抗拒的情绪,后续的沟通可能会中断了。但是第二个问句呢,哪怕孩子不太愿意谈下去,他也能感受到妈妈很关心他,他收到的不是指责而是关心,情况更好的是他会愿意跟我说,之后感觉我是跟他在一起的。

 

总结】大家感觉到了么,当我们用“好问题”替代“坏问题”后,我们感觉自己更有力量更动力去应对,我们心情愉快了,同时还提高了彼此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