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小伙伴大家晚上好,我是蓝溪,不过这个是我的艺名。来了拆书帮发现大家都用艺名,我入乡随俗,也起了一个。
我的真名是程兰,也非常简单好记,大家记住两个颜色就可以记住我的名字了,橙色跟蓝色。还有记不住的可以想一想彩虹的七种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顺手第二个颜色跟倒数第二个颜色。好了,这是我的名字。
再用3个标签介绍一下我,第一个在消费费金融公司从事培训工作,第二个是宝妈,我的宝宝现在2岁7个月了。第三个是我是一个处女座:一个完美主义也是一个比较纠结的星座。
我是在参加一个培训认证班的时候知道拆书帮的,当时有个小伙伴介绍自己是一位“三级拆书家”。当时听到三级拆书家这个称号的时候感觉特别的“酷”。
从那天开始我知道有个组织叫拆书帮。那什么是拆书呢?在我还没有正式加入到拆书帮之前,我以为拆书就是拆一本书的结构,让大家对一本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但实际上,拆书是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并能够规划具体的运用到工作及生活中。
那么拆书又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是便签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
拆书是选择的是拆的对你印象深刻的片段,我们利用的是RIA便签法将这个内容拆为己用。简单介绍一下:R:Reading,阅读原文,I:interpretation,拆书家对原文的讲解和对现场学习者对引导;A:appropriation,拆为己用,分为A1和A2,A1指向过去,激活学习者经验,A2指向未来,催化学习者应用。
拆书帮就是一群热爱学习的社群组织。并且是非盈利性质的。拆书分舵的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源源不断的壮大拆书家的队伍。听说武汉珞加分舵已经有1000人了。
《关键对话》-P37
改变关注目标。下面我们来看看你会遇到的情况,你正在和一个观点完全不同的人展开激烈讨论,上面所说的关注目标问题应该怎样应用呢?在开始交谈时,你应当审视自己的目标和动机是什么,在谈话过程中问问自己希望达成什么目标。
同样在对话进行的过程中,比如你发现自己开始顺从老板的意思,或是开始对配偶爱答不理了,这时你应当留意你的目标是否出现了变化,你是不是为了保存面子,避免尴尬,战胜对方,标榜自我或惩罚对方而悄悄地改变了目标呢?这种情况非常微妙,我们的目的往往是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变化的。一旦肾上腺素开始在我们体内作祟,我们便失去了理智思考的能力,目的感已经失去引导我们的行动能力,取而代之的是汹涌而来的化学分子。
为了回归理智,继续对话你必须暂时停止和对方的互动,转而审视自我,像一个局外人一样审视自我。你可以这样问自己:“我在做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你坦率诚恳的探索自己的目的时,往往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好吧,我的表现有些咄咄逼人,表达观点的方式太过强势,一心只想战胜对方,我已经偏离了原来的目标,开始只是想选择度假地点,现在成了想证明自己的看法更高明。”
一旦怀疑内心的目标发生了变化,你就可以下意识地调进行调整了。例如“我的真正的目标是找一个咱们都喜欢的度假地点,而不是要证明我的观点比你强,简而言之,意识到了错误之处,你才能不让自己犯错。
但是我们该怎么做呢?怎样才能意识到自己内心的变化,不再犯错,进而影响自己的动机呢?很简单。按照格瑞塔的方法去做,你应当停下来问自己几个可以帮助你返回对话的问题,这些问题即可以在意识到对话失控时提出,也可以在准备展开关键对话的时候提出。这些问题包括:
我希望为自己实现什么目标?
我希望为对方实现什么目标?
我希望为我们之间的关系实现什么目标?
这个节选要讲的是什么呢?
实际上就是我们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中常常出现的情景。与对方原本是在讨论一个话题,可是当对方态度不友好,或者不同意我们的意见的时候。我们常常就会偏离主题,去说对方的态度不端正,或者极力的证明自己的想法是对的。
我说一个场景,你们很快就要画面感了。一对情侣,女生说我们待会吃什么,男生就说,都可以。这个时候女生突然生气说,你这是什么态度,我问吃什么你都不愿意理会了,那以后要是指望你干别的是不是更不能指望了,你是不是以为追到我了,就可以开始敷衍我了。原本他们要讨论的是什么,吃什么?现在在讨论这个男生是否在乎他了对吗?你看,一个简短的对话,很有可能世界上又要多2个单身狗了。
当我们出现上面场景的时候,发现讨论的话题已经偏离了目标,为了让我们的对话能进行下去,也为了对话有一个好的结果。书里面让我们遇到这种情况,停下来问我们3个问题,第一:通过这次对话我希望为自己实现什么目标,我们与对方沟通最终我想实现的目标是什么。比如例子中就是达成吃什么的共识。第二:希望为对方实现什么目标?通过这次对话,对方想要实现的目的是什么。对方可能觉得吃什么都可以接受,不想花时间在这个上面。第三:希望为我们双方的关系实现什么目标?关系不会受到这次谈话影响或者关系更加亲密。通过这次对话,通过这三个问题,让我们从自己的在纠结别人的情绪,别人的观点里面挣脱出来,从而回到我们对话的主题里面去。
在这里我也分享一个真实的场景。
在上个周末,我跟我老公也发生了这样的一个场景,刚刚跟大家说了我是个妈妈,宝宝2岁半了,所以现在开始要考虑小孩上幼儿园的事情,但是我们家宝宝是万圣节也就是10月31日出生的,原本我很坚持的是,晚送孩子一年上学是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这句话看过爸爸去哪的应该听过哈,是霍思燕给嗯哼的。但是我身边的小朋友的陆续都上学了,我开始变得有些焦虑了,不知道到底是该送去学校呢?还是让宝宝晚一点,身边的宝妈们也都各自有各自的意见。
于是我就准备跟我老公商量一下这个事情。
我说,你说宝宝是今年去上幼儿园还是明年去上幼儿园。
我老公头也不抬的说了一句,你自己决定就好。蹭的一下,我的火就来啦,娃又不是我一个人的,什么都是我操心,要你有什么用… 后面的场景我就不描述了哈。原本我是在跟我老公商量,小孩什么时候上幼儿园,后来演变成我老公不顾家了。完全背离了我最初要去询问老公的意见。
我计划本周末再跟老公商量一次小孩要上幼儿园的事情,如果我再遇到他的态度不端正或者部分观点与我的意见不符的时候,我不能偏离话题去跟他讨论或者争论态度不端正、证明我的想法。一旦出现偏离话题的时候,我需要静下来,问我自己三个问题,
第一:我希望为自己实现什么目标?我希望的是听取对方的意见,帮我做一个决定。帮我分析一下是什么时候改入园,并且说明入园的理由。让我便于判断到底是什么时候入园。
第二,我应该思考我希望为对方实现什么目标?我老公对于孩子的大小事情,认为由我负责就可以,他想要的就是我能处理好这些事情,如果真的要他给意见,也可以。他的目标就是快速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一直纠结来纠结去的。
第三步,我希望为我们之间的关系实现什么目标?我希望我们关系和睦,有良好的亲密关系,如果每次商量事情已争吵结束,也会破坏我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那么在思考了这三个问题后,首先可以让自己冷静下来,第二个可以回归到我们原本讨论的主题里面来。第三我们可以保持好一个良好的沟通及关系。
所以,大家以后如果遇到类似的场景,可以先停下来,把这三个问题想清楚之后,再继续对话,我相信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沟通的时间,不说一定可以增进双方关系,但不至于让关系恶化,最重要的是可以解决最终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