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拆解书籍《管理的常识》陈春花
ps(这本书拆书帮后台没有,只能用有的书,所以是用的成功自我管理的28个工具这个图片)
大家好,我叫宋建伟,宋是宋江的宋,建是建设的建,伟是伟大的伟。今天是我来拆我的1-1,谢谢大家
首先我来介绍一下拆书和拆书帮
拆书不是把书给拆掉而是一种学习法,适用于成年人学习,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出自赵周老师《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里介绍的RIA便签读书法,R即阅读,I是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A分为A1和A2,A1即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A2就是规划具体的运用步骤。这样就完成了从知识学习到应用学习的过程。
拆书法分为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两种,个人学习应用就是便签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应用就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用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话,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全国各地的拆书帮分舵,拆书帮是公益性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接下来大家阅读一下原文拆页片段,来自陈春花老师《管理的常识》
期望理论是我最喜欢的激励理论,因为只要运用这个理论,工作绩效就会直接获得, 同时它也是培养年轻人的有效方法。我记得这样一一个故事,
一组关于期望理论的研究专家决定做一个实验,他们来到一所中学,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举行了一场选拔赛,在500名学生中选拔出最优秀的50人。为了更好地培养这些优秀的学生,专家们说服学校在全校100名教师中也进行一次选拔赛,选拔最优秀的5名老师来负责教育这50名优秀的学生。6年后,这些学生要毕业了,在最后的毕业考试中,这50名学生的确以全校最优秀的成绩毕业,而这5名老师在这6年间也获得非常大的提升,都成为当地的特级教师,获得无数的奖项。
在这个时候,专家小组公布之前选拔赛的成绩,这50名学生并不是最优秀的学生,专家只是随机抽取,这5名老师也是随机抽取得到的。但是经历了6年,5名老师和50名学生真的成为最优秀的老师和学生,这就是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的运用需要三个基本的条件:第一,期望价,也就是设定的目标,必须让成员相信这个绩效目标是可以实现的;第二,是媒介,需要有获得信任的载体和措施,我们称之为媒介;第三,对于期望目标的评估,确信这个目标。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简单地说期望理论其实就是设计一个绩效目标,并让人们确信这个绩效目标,最终实现这个绩效目标。在上述的故事里,全校最优秀学生和老师是绩效目标,选拔赛是媒介,5名老师和50名学生确信自己是最优秀的。
期望理论是培养年轻员工主要的方法,年轻人都对自己有很高的期望,可塑性很强,所以完全可以按照我们的期望来塑造他,我们想要他成为什么样的人,他就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关键是如何运用期望理论。
运用好期望理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设计的目标不要太高,不要设计一个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因为无法达到的期望等于没有期望。曾经出现过这样的情况,组织确定了一个全员的目标,这个目标太宏大和高远,结果95%的人认为根本无法实现,同时又知道不可能开除95%的人,所以所有的人都不在乎这个目标,也不要求自己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一个没有人相信会实现的目标,是一定不会有激励效应的。第二,需要有媒介,需要设计一个让所有人认为公平可信的载体。第三,承诺要兑现,不管最后多少人达成期望,都一定要兑现当初的承诺,这样才可以激励人们向更高的期望努力。
好了,相信大家都已经看完了,接下来我带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I便签,也就是重述原文:
原文首先讲了一个期望理论的研究专家做的一个实验,专家们在一所中学从500名学生中选拔了50个最优秀的出来,并从100名教师中选拔了5名最优秀的教师,后来果然老师和学生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结果最后专家们公布答案说,他们都是被随机挑选的。但是5名老师和50名学生果真的成为了最优秀的老师和学生,这就是期望理论
这个理论需要三个条件,一是要设定他们可以认同和相信的目标觉得可以被达成,二是要找到信任载体让他们能够信任,比如原文中他们以专家的身份来做这件事,使他们相信他们真的就是最优秀的,第三是要设定对目标的评估手段,让他们确信可以达到。
我们可以把这个方法用在年轻员工的培养上,即我们给他们一个我们的期望,他们就会成长为我们期望的样子。
如何运用好这个方法呢需要有三点:1是要设计目标合理,如果目标太不切实际,他们不相信能够实现是没有激励效果的;2是要找出让他们能够相信我们期望能够达成的载体,比如说这是专家的观点,这是权威做出来的结果;3是告诉他们在某个阶段会对他们进行评估,并兑现。这样我们就可以循环使用期望值理论,激励他们向更高的期望去努力。
我记得2011年刚进公司的时候,当时公司刚刚成立,办公环境,业绩,都很差,同事们也都很菜,我们工资也只有900,大家都没什么信心和期望。
我的老板就用了期望理论的方法来激励我们:他给我们各自设置了一个适合的目标值,说要把我们都培养成为咨询老师,我还记得对我说的话是:“我们这个行业懂美术的人太少了,2--3年以后可以成长为一名企划老师,企划老师一个月的收入是你现在的10倍, 只要你认真做,别把手艺丢了,别在中间离职不干了,就一定会达成。(这就是老板在给我设计合理目标)
我在这个行业干了10年,见过无数人成长为咨询老师的案例,你绝对没问题的”。(这就是老板在让我们相信期望能达成的载体)
后来老板还专门给我们做了一次ppt培训,把之前同事成长的照片,工资表都拿出来给我们看,(这就是媒介)告诉我们几年后我们可以通过职务晋升行业经验的累计实现成为咨询老师。在我们看不到希望的时候,都相信了可以成为咨询师的目标。
果然2017年的时候公司真的有几个同事都变成了咨询老师,包括我。
目前我的部门在招聘新媒体运营的负责人,但是往往都干一段时间就走了,一方面是自身原因,另一方面我认为是我们的职业规划和激励出了问题,通过对原文的学习,我准备后期公司再来了新媒体新同事后也用期望理论来激励他们。
首先我会给他们设计一个目标,在他们通过运营头条,百家号,搜狐,抖音等积累到10万粉丝的时候,我们就做商城或者推广,产品推广产生的提成都归新媒体分配,这样他们就可以从一个新媒体新人变身月入几万的新媒体达人。
其次我会通过案例和老板的话来让他相信我的话,我会给他讲公司之前新媒体同事来了一个月文章阅读量就超过了70万,粉丝都可以有几千,包括拿出几个我认识的自媒体达人的案例给他讲解,我们是公司化在推广所以根据经验只要努力做应该是没问题的。并且公司2019年初战略已经定下来,下一步要重点发力这一块,老板说公司会倾斜资源来做这一块,10万粉丝绝对没问题的,届时新媒体运营人员年薪十几二十万也是没问题的。
第三:让他们真的认同并相信他的目标是完全可以通过努力达成的,在达到10万粉丝的时候,晋升为运营主管,收入翻一个倍。来评估他们的目标也是可以被实现的。
后期等他真的有了10万粉丝后我们就开始做商城,并且拿出10%来给他做提成,然后再给他制定百万粉丝、百万年薪的目标,激励他做的更好
谢谢大家,我的分享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