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被赋能的高效对话》 所属活动: 西安古城分舵第134次拆书活动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如何选择提问句式,如何让提问更有力量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学习者能够在谈话时选用合适的句式,并让提问列有力量

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晋级拆书家太阳雨-郭明珠,今天是我2-4升级打怪。
先给大家分一下组,今天我们人比较少,你们就三个人为一组吧。
那我们今天学习的总目标是:
通过今天两个RIA便签的学习,学习在发出提问或探讨问题的时候(where),能够清晰区分(澄清)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选择合适的提问句式;在遇到自己或他人负面情绪时(where),能够掌握使用(行为)开放式提问技巧,把导致出现负面情绪的提问引导(行为)至具有解决问题的思考提问,使提问更有力量。图书介绍(FAB)
F特征:今天我拆的书籍是《被赋能的高效对话》,这本书属于教练技术的入门书籍,介绍书籍之前,先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教练技术。教练技术是一个用于教育、商业、组织、个人等方面的一种培训引导技术,是通过倾听、提问、语调等沟通技术,引导出被教练者内心最大的需求,指引对方做出最正确的选择和决策。
这一本书是教练技术的沟通类培训入门书籍,本书的作者,玛丽莲-阿特金森,是埃里克森教练学院创始人及院长,是大师级培训师,推广成果导向心理学和教练方法有40多年了。
A优势:这本书和同类的书籍比起来,虽然也是讲教练过程中的工具、流程、方法、案例,但是其他书籍理论性太强,很多名词术语非专业人不好理解,而这本书更通俗易懂,特别是理论与案例的结合,很容易让人深入理解教练沟通技术的方法。
B利益:
B1: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学习深度聆听的、开放提问、具有转化力的语调、目标管理、时间管理、精力管理等很多教练方法,在生活遇到各种困难时,使用这些技术,进行自我教练引导和引导他人走出迷茫、焦虑、困惑,设计自己的梦想。
B2:今天我们要拆的是关于提问的方法,无论是问自己还是问他人,还是聊天,好的提问,会让你得到你想要的答案,好问题可以引发大家的头脑风暴,好问题可以给予人正能量,今天我就会花近1个小时的时间来学习如何提问!

接下来,我们花一分钟的时间来阅读书原文拆页!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这个拆页选自本书P57-58页,大家先花1分钟时间阅读原文,如果阅读完毕,可以举手示意一下。

原文:

开放式问题会激起好奇心、资源状态和深层思考,打开通往内在学习的大门。最重要的是,有效的开放式问题会给这个人一个机会,超越旧有的小鬼或恐惧(尤其是对梦想的恐惧),同时超越所有关于生命的、关于他们自己的限制性理论。这会让人们自己的完整洞见浮现出来,让有用的解决方案出现。这种方法能够很好地长期支持到他人。

 

封闭式问题只有是/不是,或非此即彼式的答案,倾向于关闭对话。开放式问题鼓励人们去深人思索。可以自由而开放地回应这些问题,因为回答开放式问题所需要的思考层次与是/不是,或非此即彼的回答截然不同。

 

开放式问题邀请人们放松下来,深入内在,聆听自己,清晰自己的看法。开放式问题带人们离开限制性的、非此即彼的思维循环,离开评判和局限。这样,人们就开始分享自己的深层次思考,发现创造性的想法,燃起学习和灵感之火。

 

开放式问题往往会温暖人心。它会唤起有灵感启发的精神状态,去发现、洞察、承诺和行动,而不是聚焦在过去的挑战之上。当人们习惯了聚焦于未来时,开放式问题就会激发出他们想要的有力量的画面,带人们进入鲜活的愿景之中。

 

好,我看大家都看完了。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拆书家讲解引导

先来看一下我们这个片断的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第一个RIA拆页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向他人提问时(where),学会区分(澄清)“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选择合适的提问句式。

why)提问的重要性

    当一个提问出来的时候,我们就会围着问题去思考,所以,如果你想要得到你想要的结果和答案,提问能力就显得犹为重要。

what片断当中说的是两种不同的提问方式,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当你想要确定的答案时,可以用封闭式提问,想要对方打开自己展开问题回答时,可以用开放式提问。

我们想要选择合适的提问方式,必须先学会区分提问句式

what

封闭式问题,当问题出现有“能不能、对吗、是不是、会不会、可不可以、多久、多少“等词汇时,一般都是封闭式问题。当你想要一个确定性的答案时,避免对方给到一个模糊不清或莫能两可的时候用的提问句式;

开放式问题,当问题中有“怎样?如何?哪些?怎么?为什么?“等打开对方话题的疑问词时,属于开放式问题。当你想要知道对方在想什么?知道什么?想让对方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时,要用到的提问句式。


(where)所以,封闭式问题,更多是用在调查问卷、检验、问题和事实确认上,需要了解细节、聚焦主题、限制性讨论时,防止模糊、不确定回答时,是非常有用的提问。开放性问题适用于深入的探讨、开拓思维、头脑风暴等更多建议、探索问题本质的时候,问题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当然,如果你提问的对象不是那种善谈或不想展开你的话题去发表的时候,你就需要机智的用封闭性问题与他互动。


(不那么做的坏处)

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各有其特点和用场,善于提问的人,会根据沟通的目的来选择提什么样的问题,而未掌握这项技能的人,说会凭着感觉和本能去说、去问,当我们和他聊天、探讨问题、深度交流时,就需要用开放式问题去发问、沟通,因为封闭性问题隐含的怀疑、拷问信息,很容易把天聊死了,也容易让对产生抗拒和不快。所以,当我们意识到自己使用了封闭式提问时,要有意识地转化为开放式提问,让对方更愿意与你进行沟通互动。

How)提炼原文步骤

如何选择合适的提问句式?我们可以这样做

一、判断自己习惯性的提问句式;

1、区分疑问词:有指向性的问题是封闭性问题,没有明确指向性的问题,是开放式问题;如有没有、是不是、对不对属于封闭式,如何、哪些、怎样,属于开放式问题词;

2、用答案鉴定:答案固定,唯一的都是封闭性问题;没有固定答案和唯一答案的,是开放式问题;

二、以沟通目的选择句式。

 提问前,先问自己发问的目的是什么,想要什么结果,哪个提问句式更合适当下提问。

如:我想去相亲了,初次见面,多少会有些不自在,如果要了解对方,打开话题,这时候,我就会选择用开放式提问,比如:你下班之后都喜欢干什么呢?你都喜欢看哪方面的书呢?

如果我去买东西,想了解这个东西多少钱,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那我就要用封闭式问句,比如:这个东西是多少钱?价钱最低是多少?还能便宜吗?

不恰当的提问例子

上周六的拆书的时候,一个朋友跟我分享了一个她聊天很失败的案例,她知道朋友对星座比较熟悉,想跟她学习关于星座的知识,就想请教对方,于是这样问了几个问题,

你是不是对星座特别了解啊?没有啦

你是什么星座的呢?双子座

星座跟中国的十二生肖应该差不多吧?两种文化,不一样。

对方不说话,一下子,她也不知道怎么聊下去了。

像这种情况,想让对方在星座上展开聊天,是不是用开放式提问会很快打开话题:比如

听说你对星座特别了解,你是通过哪些方法了解星座的?

通过星座了解人的性格,在中国,通过十二生肖也可以去了解人的性格,你觉得两者的区别在哪呢?

这样的话,对方就知道你想了解什么,通过自己的了解,就知道如何回答你的问题。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 1:激活以前经验

拆书家提问设计:

好,我想问下大家,在近来一个月里,你有没有在一对一沟通的时候,比如相亲、和孩子对话时,夫妻聊天、工作沟通等等,有没有因为提问句式没有选对而导致场面谈话氛围冷场、尴尬的情景,回想一下你当时都提过哪些问题?请写下来当时提问的问题。写完后,请一位同学分享一下他当时的提问。

学员分享记录:

我有一个师兄,情商特别低,跟我说话的时候,自己一直叨叨不停,我就很生气,就直接问他:“你没有发现我今天生气了吗?“然后,他直接来一句:“没有啊!“然后,我也不知道说什么了,也不知道怎么说了。

拆书家回应:对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哈哈,主要是你这样问,他也不知道你生气什么。

A1+:反思经验

拆书家提问:我们学习了封闭式提问和开放式提问之后,如果以后再遇到你同等的情况,你会如何选择提问呢?请在小组内讨论,2分钟后,我们请人分享。

学员分享记录:

以前新人入职后,试用期后,刚开始是使用封闭式提问只了解一下她是否适应新环境,开心不开心啊?

今天学习的之后,我觉得应该使用开放式的提问去问,比如:“在新环境里有哪些开心的事啊,哪些会让自己不开心的事,都有哪些方面?“这样,可以通过她的描述,去获取更多信息,了解在管理上的不足。

拆书家回应:

谢谢分享,对,我们提问的时候,要先看自己的沟通目的是什么,应该用什么样的提句句式去提问,对方会怎么回答,是否是你要的信息,她分享的反思,就非常好。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两个片段之间的关系—递进关系

好,在这里我要澄清一下,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没有说好坏之分,只有合适与否。封闭式问题是在你想要确定性答案的时候进行使用,开放式问题是用来打开话题,深入探讨问题本质时使用,适用条件不同。

    生活中,在遇到负面性问题时,会导致我们产生埋怨、抱怨、困惑等负面思想时,我们可以用开放式的提问,这样可以让人打破思维限制,引发想法、建议,将注意力转移到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提问上来,这样很容易让人从封闭负面的情绪状态转向对问题进行解决的正面积极的状态。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个片段,第二个片断的主题是如何问出更加开放的开放式问题。

片断2学习目标

通过拆页2RIA便签的学习,当我们陷入焦虑、失落等负面情绪时(where),学习者能够使用(澄清)开放式提问语言技巧,把导致负面情绪的问题引导(行为)至以解决问题的思考上来,使提问更有力量。

好,先请大家花1分钟的时间来阅读原文拆页,拆页选自《被赋能的高效对话》P61-62

l     负面的:为什么我就没有足够的时间?

l     封闭式的:有没有方法让我创造出更多时间呢?

l     开放式的:我如何为自己创造出更多的时间?

l     更开放的:有哪些方法能让我为自己创造出更多时间?

l     聚焦的:哪些方法最好呢?

l     系统思考:有哪些方法,能让我最大化地使用自己生命中每一天的时间?

    还有很多额外的东西可以提高问题的兴趣层次。一个稍微延展了客户的价值观基础的提问,会激发他/她更浓厚的兴趣。这个人就会开始考虑最好的选项,或者更好的选择。

找一件你自己的事务,提问自己下列问题,对这个方法加以探索:

1.使用可能可以等词语,是打开并扩展对一个潜在选择的兴趣的一种方法。例如,把你将要怎样更深入地探索呢?变为你可能/可以怎样更深人地探索呢?

其他的例子:

·可能怎么样去学习更多呢?    

·在这个任务中,你怎么样可以找到更多的价值呢?   

·可能去找谁来支持你呢?

 

2.另外一个方法就是用复数形式提问。注意,人们对几个结果比一个结果更感兴趣

·你可能从做这件事当中学习到东西的方法有哪些     

·在这种情況下,你想要的一些有用的结果是什么?

·长期来看,从这个选择当中获得价值的方式还有哪些

 

3.在开放式问题中加入很好、最好或者最重要这样的词,可以带来更大的力量,让问题更聚焦。注意,对前述的例子,我们可以把水龙头开得更大,让它们更开放、更有力。例如:

·从做这件事当中,你能学到的一些最好的东西是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你想要的最重要的东西可能会有哪些?

·有哪些最好的方法,让你去做长期的承诺?

 

4.探索更大的动词范围,开始探索使用开放式的动词,尤其要用表示持续不断的流动 的进行时时态的动词,以创造出移动的效果。动态的总是比静态的更加开放。

·         持续发展      ·持续学习   ·持续激励  

        ·持续清晰   ·持续成长  ·持续创造    ·不断展开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片断二是在上一个片段的基础上,向大家提供了逐步让开放性问题更加开放更具有力量的方法。

(why)我们知道,开放性问题只是更有可能成为好问题,但不是所有的开放式问题都是好问题,比如

“为什么你一点都不关心我?“

“好失败啊,为什么我连个房子都买不起啊?“

“我怎样才能赚到钱呢?“

   这些问题,都是疑问词开放式提问,但是,要么是抱怨,要么是负面,要么宽泛,这样的问题问自己,整个人立刻就陷入焦虑甚至自责的情绪中了,被问的人如果听到这种问题,首先就会被情绪左右,不知如何回答,从而封闭自己的思考,如果对方回答说:“我有吗?““我也不知道““你问我我问谁?“再开放的问题,估计也被卡死了。

   生活中我们有很多负面问题,本质都是这种问题的放大或缩小版,很多人陷入失落和迷茫中,往往就是被这样一类提问所困扰。这时,我们关注的是负面信息,“为什么……因为…….”的表述,聚集在原因和过去上,是封闭的自责思维。

(细化原文步骤)

(how)如何才能把负面信息的提问转化成更为开放有行动指导的提问上来呢?分为五步来转变

1、  转负为正。把“我不想要的“转化为表达“我想要的“,如:我为什么没一点存款呢?改为我是不是想在用钱的时候有些积蓄呢?

2、  有哪些可能性可以实现,在问题中加入“可以““可能“,走出负面或封闭的问题。

3、  使用复数提问词。在提问中加入询问数量的词语,如“哪些““

4、  聚焦“最“方案。如加入“最多““最好““最强“等词语进行聚焦,让问题具有更大的能量。

5、  在聚焦的提问中加入动态持续行动的力量。如“有效的行动““持续““不断“

意译案例

片断中举了一些句子的模式,为了更好的让大家学习提问的变化,我举个我生活中的案例。

去年11月份参加便签营的时候,我拆过的开放性提问更开放的提问句型。当时我就有一个特别负面的问题,让我充满抱怨,就是不能跟我老公讨论问题,一讨论问题就争执甚至到吵架程度,我很烦恼,心里的提问是“为什么每次跟他讨论问题都会发生争执呢?“我就是用今天所学的方法去转化。

我把第一个问题写在纸上

“为什么每次跟他讨论问题都会发生争执呢?“

1、后面备注:我不想要的是争执,那我是不是想要讨论问题时,让沟通更愉快,感情更好,能更好的去经营我们的情感?

2、  打开可能性,我想要的“可能性思考提问。问题就变为:

“讨论问题时,我怎样可以让沟通更愉快呢?“这样的提问让我感觉,我的注意力转移到正面解决问题上了,心情也好一些,怨气一始减少。

1、  使用复数提问词。

“用哪些沟通方式,可以让我们在讨论的时候更愉快,能让感情更好呢?“

开始注意去寻找沟通时更好的方式,有利于感情经营的方法了。

2、  聚焦“最“方案。

“哪些沟通方式最适合我们在讨论问题是更愉快,更默契,有利于感情经营的呢?“

两个人沟通,一定都有各自的习惯,这样提问,让我能够站在双方的角度考虑,寻找我们的方式,而不是“我的方式“

3、  在聚焦中加入动态持续行动的力量。

在讨论问题时,我可以持续使用哪些最适合我们沟通的方式,让我们的沟通更愉快、更默契,有利于感情经营的呢?

当这个问题出来的时候,我就开始和老公进行商讨,还制定了“三不、四注意“的合约,不揭短、不翻旧帐、不动手,孩子面前注意,父母面前注意、外人面前注意、做重要事情时注意。

(where)

这种开放式提问方法,适用个人在焦虑或伤心难过的时候,想让自己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的话,可以向自己提问,也适用于帮助朋友走出负面情绪的状态,引发对方向正面解决问题的方向思考。

   预防异议

有人一定说,唉呀,聊个天,说个话,用得着搞那么复杂吗?而且一面对事情的时候,谁还想那么多,随口就说出来了。

我刚开始学习沟通、提问技巧的时候,也觉得很麻烦,但学习之后,我从中发现自己使用封闭式提问和负面提问很严重,而且身边很多人都习惯用这两种提问方式,后来,我跟自己和家人、同事沟通时,有意识的使用这些技巧,我才发现,以前觉得麻烦,是因为我没有使用这样问问题的意识,用的多了,自己的提问力、引导思考的能力就更强了,像我们拆书帮的三级拆书家,个个的提问能力都超强,这都是有意识的去使用训练出来的。

大家可以看一下资料开放式提问的线模型,这里标出了问题的开放度,从1(一点点开放)到10(尽可能的完全开放),如果你能训练自己的提问力在5-8,你的提问力就很有力量了,8分以后,那就到专业教练的提问水平了,这个是需要专业训练的。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案例场景

接下来,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有个场景需要大家参与、讨论、扮演、分享。

请大家听清楚我的场景介绍

      朋朋都28岁了,因为工作的原因,加班多,接触的女性也很少,所以到现在一直没谈恋爱,父母也总是催婚,重要的是朋朋也很想找个女朋友,诸多原因让朋朋对这个事情焦虑、烦躁,一次吃饭,朋朋情绪低落,说:“唉,我是不是命里没有桃花呀?快三十了还没谈过对象呢。“

    大家学习了开放式提问的方法,请帮助朋朋从导致情绪低落的疑问句,用开放式提问五个步骤帮助朋朋找到解决谈对象难的问题,按组讨论,加工成一个小剧本,8分钟后,请一个人扮演朋朋,一个人扮演提问的人,分享一下他们的剧本。

  现在请大家分组讨论,8分钟后,请两组学员分享一下。

项目

内容

备注

主题

引发朋朋走出找对象难的问题

时间

今晚

地点

拆书现场

场景



人物角色

朋朋很沮丧,失落

人物的情绪、心情、内心想法,多个角色可自行扮演

内容对白

角色A:朋朋

角色B:友人


现在,哪一组伙伴来分享一下?

场景记录:

朋朋很消极沮丧,说:唉,我都快三十了,还没有谈到对象。你说我是不是命里缺桃花?有没有可能这辈子就单身呢?

角色B:那怎样才能在三十之前,谈到对象呢?

角色A:我也不知道啊!(一脸迷茫)

角色B:你觉得是什么原因让你谈不到对象呢?

角色A:我觉得可能是我太宅了,还有,可能是我太优秀了,大家不知道我其实缺对象。

角色B:那你觉得有什么可能性让你能接触到女性呢?

角色A:首先我要把我要找女朋友的意愿告诉大家,让大家知道我想谈女朋友了,愿意给我介绍,然后,我也可以去参加一些相亲,参加一些业余活动,扩大一下交际圈,在网上去发一下贴子什么的,这样能多一点机会接触到异性。

角色B:那你觉得哪些方式更适合你呢?

角色A:可能朋友介绍会更好一些。

角色B:接下来,你觉得持续去做哪些活动让你找到女朋友的机率更高一点呢?

角色A:我觉得还是多去参加活动,多见一些女性朋友,能找到的机率更高。

拆书家反馈:(根据现场扮演进行回应)

好,朋朋,你觉得呢?这样提问,对你有没有启发?

答:有

对,这样一步一步去转化他的思考,再从他的思考里去启发,寻找到合适他的方法,其实,就能够去引导他寻找到自己困惑的地方其实是有解决方案的。

学员:老师,我有个疑问,我们在练习的时候,发现第二步和第三步其实是可以合并的。

拆书家:对,如果转化的快,可以快速合并,但是如果清晰去辨别的话,第二步,是先打开思路的可能性,让思考先去转变,第三步,是寻找方法,这个时候,就是在思考新的可能性如何实现了,对于问题而言,就又有一层新的进展了。

学员:好,我可以理解,但是我在用的时候,从第二步开始,我就已经有第三步的思考了。这样就不用必须两步了。

拆书家:对,如果思想转化的快,是可以合并使用的,对于有卡点的,可以分开提问引发思考。

 

A2分步催化1

我们练习了开放式提问,接下来,请大家认真听一下下面这些问题,

1、 为什么我上台总是容易紧张?

2、 为什么我很容易发脾气?

3、 为什么我每天这么努力工作,还是赚不到钱?

4、 我为什么总是患得串失呢?

5、 我怎么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呢?

对照反思,看看自己有没有问过同类提问,或者,联系一下自己,设想一下自己在未来半个月可能会出现哪些抱怨、烦恼和思考?

A2分步催化2

请从你的诸多烦恼、抱怨、或思考中,选择一个自己认为最可能出现的一个问题,也就是说,你脑子里最多的那一个内在抱怨,规划出一个未来一周内的计划,计划中包括:

1、 你要改善的内在抱怨。

2、 使用今天所学习的开放式提问更开放的方法,把你的负面抱怨四步提升到具有行动指导力的提问上来。

3、 记录最有力量的那句提问;

4、 从问题中找到改善的方法是什么;

5、 开始实施的时间期限;

学员分享记录:

1、为什么我总是克服不了我的拖延症?

2、我要怎样才能克服我的拖延症?

    运用什么方法才可能帮助我克服我的拖延症?

    克服拖延症积极有效的方法有哪些?

    克服拖延症最有效的方法是哪些?

   持续做哪些才能成功帮助我克服拖延症?

3,最有力量的一句,“克服拖延症最有效的方法有哪些?

4,改善的方法是:

    1)列出来一天的行动计划表,并设立惩罚制度,并将行动表在学习群内公示;

    2)将任务完后群内打卡;

5.养成一个习惯是21天,所以我设定在6月30日-7月20日执行。


拆书家回应:

对,首先们要知道我们内在的抱怨是什么,每个人每天都会有抱怨,他的提问就是一个很常见的抱怨,那为什么要提问题,提问的目的主要为了引发自己去思考,抱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转化,去思考问题的本质是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答案才能出来,当问题出来的时候,答案是不是就很容易出来了,如果有了解决方法,剩下的是不是就是落地执行,用时间设定,来让提醒和落实你的方案去执行,这个也很重要。


  好,时间飞快,1个小时的时间很快就到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提问,问题没有好坏,只有用的合不合适,当你提问的时候,先问问自己,你想要什么答案,你就知道,你应该问什么问题了,希望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今天的学习,你能有意识的去使用,以后,我们打招呼,就用“你问了吗?“,哈哈,好,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