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非暴力沟通要素+认可句式+评判背后的需求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非暴力沟通”模式四要素 学习目标: 辨别“非暴力沟通”模式四要素,运用“非暴力沟通”模式, 实现

开场:

    自我介绍+拆书帮介绍

     

各位伙伴晚上好,很荣幸今晚能站在这里拆书,有机会向各位伙伴请教和学习。我叫田蕾,田野的田,花蕾的蕾,我父母希望我此生硕果累累,所以给我取了这个名字。我曾是一名HR,在一家企业从事了8年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现在是一名正在走出舒适区、持续充电学习的全职宝妈,是我的宝贝给了我追求成长和改变的勇气。未来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会拆书、有学习力、有影响力的职场妈妈。

    

我于今年4月结识拆书帮,加入拆书帮。

拆书帮”是一个全国性的非盈利性组织,它的使命是帮助更多的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拆书帮是一个成人学习社群,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全国30多个城市都建有拆书帮的学习者俱乐部(也叫拆书帮分舵)。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  

拆书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就是便签法;组织学习的应用就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

在拆书学习活动中,拆书家不是权威,权威是拆书家所选的图书,拆书家扮演的是引导者、促动师、催化师的角色,启发、引导学习者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促进学习者把知识转化为行动,践行“知行合一”。在拆书帮内部有一本人人必读的书——《这样读书就够了》,目前已经被韩国引进出版了韩文版,相信不久的将来,还会出英文版,名扬全世界。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发R片段

       接下来,我把今天的拆书片段发给大家,请大家在1分钟内看完,请大家看完后示意我一下,这样我们可以开始正式拆书。(以下为原文片段)

      

   现场阅读R原文[p06页]

                                       非暴力沟通的要素

    为了彼此能乐于互助,我们专注于四个方面一一非暴力沟通模式的四个要素。

    首先,留意发生的事情。我们此刻观察到什么?不管是否喜欢,只是说出人们所做的事情。要点是,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判断或评估。接着,表达感受,例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等。然后,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一旦用非暴力沟通诚实地表达自已,前三个要素就会得到体现。

    举例来说,一位母亲可能对她处于青春期的儿子说:“费利克斯看到咖啡桌下的两只脏祛子和电视机旁的三只,我不太高兴,因为我看重整洁。”

    接着,她立即提出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一一具体的请求:“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这一要素明确告知他人,我们期待他采取何种行动;来满足我们。

    这样,这位母亲就清楚地说出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借助这四个要素诚实地表达自己,是非暴力沟通的一个方面。非暴力沟通的另一方面是借助它们关切地倾听。我们首先通过体会他人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与他们建立联系,然后聆听他们的请求,来发现做什么可以帮助他们。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 拆书家导读

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不得不承认时刻都在发生着 “指责、嘲讽、评论、贴标签、比较……”等隐藏在语言中的暴力。如我们会情不自禁地对孩子说“你看你的同学多么勤奋,你就不能向他学习,你怎么整天就知道玩!”我们会对经常加班的老公埋怨说“你怎么又加班?你是不是工作效率太低啊!”其实我们都想好好说话,但不知不觉,我们把话说死了。

那么如何破解上述难题呢?马歇尔卢森堡教授提出了 “非暴力沟通”模式的四要素,可以让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的沟通,而是有意识地使用语言,实现我们与周围的人保持良好、顺畅的交流。

 “非暴力沟通”模式的四要素具体如下:

一是描述事实:即我们观察到了什么,采用具体的语言清楚地描述自己所观察的实际状况,不带有任何的主观评判。

二是表达感受:即我们当下的感受是什么?不带有评判、指责。如难过、生气、高兴、沮丧、失望等都是表达感受的词语。

三是寻找需要:我们的每一个感受背后都隐含着内心的需要。仔细观察是哪些需要或者愿望导致产生出这种感受。

四是表达请求:探寻到自己的需要后,我们需要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做什么。我们讲得越清楚,越能够得到对方的回应。

举个例子,一位妈妈会对处于青春期的儿子说:宝贝,我看到沙发上的两只脏袜子,我感到不高兴,因为我看重整洁,请你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好吗?

这句话中,这位母亲清楚的说出了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我看到沙发上的两只脏袜子”是描述事实,“我感到不高兴”是妈妈表达当下的感受,“我看重整洁”是感受背后的需要,“请你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是妈妈表达请求。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亲身经历

         在今年的4月15日(周一)的上午,我和我的一位女上司在她的办公室发生了一次不愉快的争吵。

事情发生的背景是,4月10日(周三)凌晨我的宝宝半夜突发高烧,作为新手妈妈的我十分焦虑和担忧,于是半夜通过OA向女领导请假3天。3天事假结束后,我于4月15日(周一)准时回公司上班,当天上午,女领导开完高层会议回到办公室后,我主动向她汇报我编制的《绩效改革方案》。

上司:(她神情严肃,很不耐烦,随便翻了几页,往桌子上一扔)你都是老员工了,怎么休息了几天,这个方案做成这样?这写的什么东西,看都看不懂!

我:(听完后,我表示很委屈,我是在宝宝生病期间,顾全大局克服各种困难挤出时间熬夜完成的方案,而且我认为质量并不差,领导这是故意摆架子给我脸色看)领导,我已经很认真的在对待这项工作了,您觉得谁做的更好,就安排谁做吧,抱歉,我水平有限。

上司:(惊讶)你什么意思啊?

我:我没什么意思!

上司:当了妈之后,脾气涨了不少,工作本事倒没见长多少。

我:(更加生气)我的本事我自己知道,由不得外人评价。

(手机铃声响起,我顺势离开)。

我知道和直接上级关系闹僵不利于本职工作的开展,次日,我识时务的主动向领导道歉,维护了表面上的和谐,但内心仍觉得委屈。之后,女上司又发过几次脾气,我都保持沉默,但工作心情压抑。一个月后,我执意选择了离开这个岗位。

事后,我进行了反思。如果我选择运用非暴力沟通模式,例如,上司批评我时,我说:“事实上这份方案我花了很多心思,是我在请假期间克服困难连续熬夜两天完成的(描述事实)。您批评我的时候,我感到很委屈,很难过,也很沮丧(表达感受)。因为我看重个人的成长与进步,我很希望在工作上能得到您的理解、肯定和帮助(寻找需要),您是否愿意告诉我,您是希望我的工作达到什么标准(请求帮助)?”如果我用这样的句式回应,同时在对话中耐心倾听和觉察上司发脾气背后的感受、需要和请求,或许,上面令人不愉快的对话便不会发生了。


A2 未来规划应用

未来,为了熟练运用“非暴力沟通”模式,我的目标是:在三个月的时间里,运用非暴力沟通,改善我和妈妈的亲密关系。

遵循如下SMART原则:

S-具体目标:将我和妈妈现在 “每次沟通不超过3句话便会出现评判、指责、贴标签等语言暴力,沟通结束彼此都不高兴”的状态,改善为“每次沟通我既能诚实的表达自己,又能与妈妈建立联系,尊重且聆听妈妈,沟通中不再出现评判、指责等语言暴力,每次沟通起码能超过10句话,沟通结束彼此心情愉悦”。

M-目标可衡量:每次与妈妈的沟通起码能超过10句话,沟通中不再出现评判、指责、贴标签等语言暴力,沟通结束彼此心情愉悦。

A-目标可实现:我阅读了非暴力沟通主题书籍,学习了正面管教家长讲师认证,很多理论知识和非暴力沟通一脉相通,我具备具有运用非暴力沟通方法的基础能力。我知道妈妈很爱我,只要沟通方式上稍做调整,就能达到目的。

R-目标具有相关性:非暴力沟通有助于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沟通能力是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我很喜欢也愿意尝试。

T-目标具有明确截止日期:9月末。

我的行动计划:

一是描述事实:在家里,我将注意观察细节。留意妈妈日夜操劳做的每件小事,我将采用具体的语言清楚地描述自己所观察到的事情。同时认真体会妈妈眼里观察到的事情。

二是表达感受:我要勇敢向妈妈表达自己的感受,如高兴、感恩等词语,不要觉得不好意思。同时我要认真体会妈妈的感受,在沟通中学会慢慢引导妈妈表达感受。

三是寻找需要:仔细分析我和妈妈每一种感受背后的需要。

四是表达请求:我将清楚地告诉妈妈我的请求,避免妈妈产生误解。同时我将认真聆听妈妈的请求,来发现我能做什么可以帮助她。

 以上是我关于非暴力沟通模式的运用规划。好,我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希望大家对拆书帮有所了解,对非暴力沟通模式有所尝试,感谢各位的参与,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