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大家好!我是多多。先说下我的三个标签:1、小学语文老师 擅长教阅读与写作。2、讲故事 这个标签得感谢李朋三老师。他好几次说我讲故事的能力特厉害,在他的帮助下,我走在精进讲故事的道路上 。3、正面管教。拆正面管教,并把正面管教中的方法践行在生活工作中。今天由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TF2-4便签。
【分组】我先给大家分一下小组,以方便我们在后面的讨论。从我的左手边采薇和爱眯汪一组,瞌睡的猫和Cathy一组,张文和玲珑一组,莹莹和王巧利一组,紫凌和徐子恒一组,。大家如果对这样的分组没有问题的话,那么我们就开始今天的拆书活动。
如果学习者在我分享的过程有疑异的话,请尽情提问。
【2-4的总体学习目标】:学习者能够遇到情绪即将失控时,用“积极暂停”为自己情绪降温,理性解决问题。以及万一情绪失控导致犯错,使用3r法则,帮助自己矫正错误,争取机会重新解决问题。
【F特征】今天我要跟大家拆的这本书叫做《正面管教》。它的作者是【美】简•尼尔森。她是一位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 “美国管教协会”的创始人。书中讲了运用正面管教的方法,家长帮助孩子建立自尊、自信、从而使孩子获得更多的品质和技能。
【A优势】30多年来,《正面管教》已经成为了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 《正面管教》的书籍被翻译成16种语言,在美国销量超过400万册,在美国之外的国家销量超过200万册。相比其他的育儿书籍,正面管教这本书不仅有全新育儿理念,还有行之有效的正面管教工具。
【B利益】《正面管教》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用既不惩罚又不娇纵的正面管教方法培养孩子受益终生的良好品质。如果你因为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差而感到苦恼,那么阅读这本书,你会找到解决这个烦恼的方法。如果你常常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一遇到事情就很容易暴躁,从而发泄情绪,学习这本书你会找到积极暂停的方法让你减少发飙,同时掌握如何对于已经发出来的情绪做矫正与挽回,呵护重要的人际关系;如果你常常抱怨为什么孩子总是不停地犯错,这本书会告诉你如何矫正……当你在育儿中遇到困难时,你都可以去这本书中寻找方法答案。
下面我们开始第一个片段的学习
【学习目标】通过我们现场的RIA训练学习之后:学习者能够学会运用“积极暂停”为自己的情绪及时降温,从而避免或减少因情绪失控带来的对自己对他人的伤害。
就请大家阅读手中的片段,给大家2分钟时间,看完的小伙伴可以举手示意我,好,我们现在开始:
【第一个片段】
“积极的暂停”对于冷静期的作用,我们已经提到过几次。记住,冷静的目的是为了让你等到能接通你的“理性大脑”,以避免你用“爬行动物脑”去解决冲突。所以,某种形式的撤出是有益的。不要只考虑让孩子去做一会儿“暂停”,父母首先撤出冲突会更有帮助。
在你撤出之前,要先向孩子解释你打算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年龄很小的孩子会从你的行动而不是言语中了解这一点。)这种解释可以在家庭会议上做,也可以单独进行。你可以告诉孩子们:“当我生气的时候,我会去找个地方让自己平静下来,直到我的心情好起来并能和你们一起找到一个相互尊重的解决方案。”这对你的孩子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不论你采用哪种冷静方式,最重要的是尊重的态度。你可以说:“我需要一会儿‘暂停’,我知道我情绪好起来以后能做得更好。”要安慰孩子们,你的离开不是要离开他们,而只是为了照顾你自己的情绪,因为你知道只有当大家的情绪都好起来时,才可能互相尊重、互相合作地解决问题。
(2分钟后)好,时间到,还没有阅读完的小伙伴也没有关系,我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继续为大家分享本片段的内容。
【what】
这个片段告诉我们,当人处于情绪化的状态时,很容易与理性大脑失去连接。要想不升级矛盾冲突,我们需要学会积极暂停,及时从冲突的环境中撤出,从而让自己冷静下来找到更好地解决办法。
【why】
那么为什么积极的暂停如此重要呢?当人处于情绪失控的时候,大脑失去了理智,会口无遮拦地说出伤害对方的话,甚至会做出一些伤害对方的行为。即使事后向对方进行道歉或做出弥补之类的,但导致的伤害会留下痕迹,从而也影响了两人的关系。尤其当孩子面对家长的激烈情绪,孩子的身心会受到恐吓,对孩子的安全感、自尊心都会造成伤害,亲子关系也会受损。
【不这么做的坏处】
不这样做的话我们会一直陷入自己的情绪无法自拔,通过吼叫甚至打骂的方式来表达愤怒,或者把孩子扔到一边不管不顾,孩子的感受不好,也没有办法学到控制情绪的办法,而我们跟孩子的关系只会越来越糟糕。
[how]
1、提前约定:平常的时候跟孩子进行沟通,感觉到愤怒的时候可以用什么方式让自己停下来,如设定暂停区。暂停区是能让自己冷静,平复情绪的地方。在家可以是书房、厕所等地方.
2、感知情绪:当情绪来临时,对自己的大脑发出警告,提醒自己:不要发火,暂停
3、理性表达:清楚地告诉那个惹你生气的人,尤其是孩子:我的感受(比如“我现在很愤怒”),我需要去暂停区,以便让自己冷静下来之后再来处理问题。
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我举一个例子
【A1】
我跟孩子有个约定,当双方有一方情绪要失控时,就去“暂停区”, 约定好,谁发火需要冷静的时候就去主卧的太空舱沙发上躺一会,另一个人不能去打扰。(提前约定暂停区)
晚上,儿子要看动画片,而我觉得该洗漱睡觉了,儿子却很生气地说不行不行,我要看电视,我要看电视。我耐心地反复地跟他说太晚了,明天再看。谁知,他走到玩具框边上,双手一推,把框子一倒扣,玩具呼啦啦地全部从框子里出来了,顿时我的“火山”瞬间被激活了!当时的感觉就是想立马把他拉过来,屁股上打几巴掌,然后扔一边去!(好可怕!)仅存的理智告诉我,如果我那么做了,估计会迎来一场恶战,于是,提醒自己:不要发火,暂停(感知情绪)
于是,我极力控制自己的语气,说:“看到你把玩具全部倒出来,妈妈很生气,现在我需要离开一会,到房间的太空舱沙发上去冷静一下。等我好点了,我们再谈谈这件事吧。你可以就在这继续扔东西,也可以在这等妈妈,一会见。”(理性表达)
5分钟后,我出来了。我看看他,他看着我,他突然对我笑笑说:“妈妈。”我说:“哎,儿子。今晚不看电视了,明天再看好不好。”他说:“好。”我又说:“玩具怎么办呢?”他说:“让玩具回家。(玩具回框子)”“谁让玩具回家呢?”“宝宝来让玩具回家。”
【适用边界】
当生活中出现了自己难以接受的事情,情绪激烈时,为了防止说出过激的话,做出过激的事。当事人可以尝试用这个积极暂停的方法,及时暂停,情绪冷静后再来解决问题。它不仅可以用在成年人与孩子,也可以用在成人之间。如果情绪已经激烈到失控,又没有其他人提醒积极暂停,可能用不上这个方法。
[预防异议]
可能有的小伙伴会说,我的脾气都已经上来了,我根本就想不到用这个方法,的确实存在这样的情况,但是在相当一部分的情况下是可以用到这个办法的,只要我们努力去尝试,去练习,才可以更多来控制我们的情绪。也有小伙伴会说,我发泄情绪也照样解决问题,对方都是按照我的想法来做的,但是从长远来看,对我们的人际关系非常不利,如果是孩子的话,会对孩子的心灵健康造造成不好的影响。
【A1 显像提问 】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让我们情绪波动的事,比如,你因加班晚回家,进家门时看到父子俩一人拿着一手机在玩耍,再一查孩子的作业,做得一团糟,这时候你的怒火冲天……又比如,你交代给下属的事情清清楚楚,但等你看到结果时,简直是乱七八糟,完全不是你想要的,时间又来不及修正了,你怒火直烧就要爆发!这种难以忍受,最终导致与人发生冲突的一个场景,在你的生活中有吗?如果有,当时的情况是怎么样,结果又如何,请大家把当时的场景用关键词写在便签上,给大家2分钟时间。
学习者写便签
【A1 + 】
好,我看大家都写的差不多了,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讨论了,大家先等一等,一会给大家时间讨论,现在请大家设想一下,假如你现在坐上时光穿梭机回到那个情绪爆发的场景,你会怎么运用刚才学到“积极暂停”呢?现在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大家想好后在小组内分享一下,一会我也会请一位小伙伴站起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Cathy: 最近刚刚辞职在家,于是我在家整理东西。有一天,我老公要找一把钥匙,来问我钥匙在哪?我说我不知道。老公去找了一圈,又来问我:“钥匙在哪?明明钥匙就在这个地方怎么不见了。”这时我心里已经不爽了,说:“我真的不知道钥匙在哪。” 老公走了。过了会,老公第三次又来了问我:“钥匙在哪?” 我彻底地爆发了:“你不会自己找钥匙,问个不停。”于是他安静地走。
如果时光回到那时候,我把我家的阳台设置为暂停区。当老公第三次来问钥匙在哪时,在我要爆发的时候,提醒自己,不要发火,暂停。然后会跟老公说:“我现在情绪不好,不要来问我钥匙在哪,等我平复了,来和你一起找钥匙。”
【拆书家反馈】感谢Cathy的分享,第一次来参加活动,就能融会贯通地运用“积极暂停”,并在短暂的时间内已经把在家里的暂停区设定好了。
【简明有力的总结和过度】
通过上个片段的学习,我们知道当面对激烈的情绪时,我们要采取“积极暂停”,缓解自己的情绪,待冷静下来,再理性处理事情。可是人不是神,也有冲动的时候,万一还是忍不住地发泄了自己的情绪,造成了伤害和损失。那该怎么办呢?别担心,我们还有方法来矫正自己的错误。
本书你会反复看到的一个主题,就是学会怎样把管教中所遭遇的挑战作为你学习的机会。然而,大人首先需要改变自己对犯错误的任何负面观念,这样他们才能为鲁道夫德雷克斯所说的“不完美”树立榜样。下面的“矫正错误的三个R”, 是树立“勇于不完美”榜样的一个绝佳的方法。
矫正错误的三个R
1、承认(Recognize)——“啊哈!我犯了一个错误!”
2、和好(Reconcile)——“我向你道歉”
3、解决(Resolve)——“让我们一起来解决。”
当我们把犯错误看作一个学习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容易多了。如果我们把犯错误看成一件坏事,我们会倾向于觉得自己无能,感到灰心,并且可能会为自己辩解、推托、轻下判断或者好批评——既对别人又对自己。另一方面,当把犯错误看作是一个学习机会的时候,承认错误就好像变成了一次让人兴奋的探索,“我想知道我能从中学到些什么”。自我原谅是“矫正错误的三个R”中第一个R(即承认)的一个重要因素。
你注意过当我们愿意道歉时,孩子是多么善于原谅我们吗?你曾经对孩子说过“对不起”吗?如果你说过,孩子是怎么回应的?我在世界各地讲演时多次问过这个问题,听众的回答都是一致的。当大人诚恳地道歉时,孩子们几乎总是会说:“没关系,妈妈(或爸爸,或老师)。”孩子可能在一分钟以前还对大人的不尊重行为感到生气和憎恶(而且很可能正是大人应得的),而一旦大人说一句“对不起”,孩子就彻底原谅了。
“矫正错误的三个R”中的前两个——承认与和好——为第三个R(解决问题)营造出一种积极的氛围。在充满敌意的气氛中试图解决问题绝对不会有好效果。
我自己就有一个“标志”性的案例。有一次,我对当时只有8岁的女儿说:“玛丽,你是一个被宠坏了的淘气鬼。”(这听上去像是和善、坚定、尊严和尊重吗?)
玛丽对“矫正错误的三个R”已经很熟悉了,她反驳我:“哼,待会儿你可别来说对不起。”
我完全出于反应回答道:“你不用担心,因为我肯定不会。”
玛丽跑回自己房间把门摔上了。我很快恢复到了理性大脑的状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并到她房间去道歉。她还在生气,没准备好接受我的歉意。她手上捧着一本早期版本的《正面管教》,正忙用笔在书上画着下划线。我从她的肩膀上看过去,看到她已经在书白上潦草地写了两个大字:“骗子”。 我离开她的房间时想:“哦,老天,说不定哪天就会有另外一本《我最亲爱的妈咪》畅销书上市。”我知道,我犯了一个大错误。
大约五分钟后,玛丽朝我走来,怯怯地抱住了我,说:“妈妈,对不起。”
我说:“宝贝儿,我也对不起你。事实上,当我说你是被宠坏了的淘气鬼时,我自己就是。我因为你管不住自己的行为而生气,可我自己也没管住我的行为,真的非常对不起。”
玛丽说:“没什么的,妈妈,我刚才的行为是像一个淘气鬼。”我说:“呃,我知道是我的行为激怒了你,气得你那样做的。”玛丽说:“呃,我知道我做了什么。””
我一再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当大人为自己的行为造成的冲突承担起责任时,孩子们通常都愿意仿效大人作出的榜样,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当孩子们有承担责任的榜样时,他们就会学着承担责任。
【what】
片段教给我们一个很好的矫正错误的方法,能帮助我们更好的面对错误。
【why】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犯错的。我们大多数人都害怕犯错,或者习惯回避错误。当我们犯错的时,要么希望通过时间去淡化,要么沉浸在自责中难以面对,而事实上,无论是逃避还是自责都没有办法真正解决问题,甚至会推动问题,恶化问题,让人怀疑你的态度和真诚。其实,犯错是一次好的学习机会。当大人为自己的错误而勇于承担时,也是为孩子树立了好的榜样。孩子犯错时,不会去害怕或逃避,而是会学着承担责任。因此,只要找到好的处理自己错误的方式,就能坦然面对并妥善解决问题。
【不那么做的坏处】
如果明知有错,却不矫正,这样可能会影响我们与亲人、朋友、孩子之间的关系,也可能影响他人对我们的评价,甚至可能会造成一辈子的遗憾……如果我们不能从错误中学习,勇敢的面对自己所犯的错误,那么我们无法成为孩子的榜样,孩子也无法学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孩子在面对错误时也会选择逃避,而非面对解决问题。如何避免这样严重的后果出现呢,
具体方法如下:
【细化行动步骤】
1、承认自己的错误。【句型:xx,刚才我犯了一个(犯错的事情)的错……,以及带来的影响)】
2、寻求和好,向对方道歉。【句型“对不起”或“我向你道歉”】
3、共同商议解决问题。【句型:我们能一起想想办法,如何解决这件事呢?或者:希望我们能从这次的事情中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
【A1】
为了大家更好的理解,我举个例子:
小思是我的语文科代表,我分配给她一个任务是每天都要清点管理手册,以防有同学没有交。第一个星期,我每天都提醒她清点管理手册,并且告诉她第二个星期,我不再提醒她,并告诉她是每天上午第二节课间清点,因为那时候我肯定全部批好管理手册了。到了第二个星期,我不再提醒,但是我看着管理手册放在讲台上从上午一直放到快下午放学,小思也没来清点。这时候, 我很生气。当着全班的面,我对小思说:“你是不是不想当语文科代表,不想清点管理手册?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重新选人,总有人愿意干的。”小思听了后,默默地把管理手册清点了,但看的出来她很不开心。
其实我很快就意识到我说那句话伤害了小思。幸好知道了矫正三部曲
我及时找到小思,对她说:老师当着全班的面批评你,这件事老师不对。你一直是为班级服务的,老师却因为你未及时清点管理手册说话重了。(承认错误),对不起,小思!(向对方道歉)。希望通过这件事我们能找到一个让你能及时清点手册的方法,你对此有什么想法建议吗?或者有什么老师能做的?(解决问题)”
【适用边界】
在人际关系相处的过程中,对于亲密关系比如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甚至是同事之间,如果因为自己的情绪控制不到位或者考虑事情不周到犯的错误当成学习的好机会,采用矫正错误的三个R。但是如果伤害过大,可能仅仅用这种挽回还不够,但他可以是一个开始。故意伤害他人的情形也不适用这个方法。但是对于陌生人偶尔的小矛盾道歉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这样做。
【预防异议】
也许有人说,我都已经犯错误了,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我注意下,一改正就行了。干嘛还要再去使用承认错误,寻求和好,解决问题这三步骤呢?太麻烦了。有这种想法的朋友,先回忆下自己以往的经历,看看是否因为没有矫正错误而导致或影响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失去朋友,失去生意等事情的发生。
也许有人从来不会承认错误,觉得这样会太丢脸了。也许还会想这次犯错了,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其实你还会再次犯。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有的记忆会消除,当面临类似的情景,你大脑不自觉地将错误又一次不知不觉中重新演练一下。而且,一个成熟的人,是一定可以正确面对自己的错误的,而不是死护着自己的面子,置问题于不顾。我觉得我们既然追求成长,这一步是一定要迈出的。大家加油。
【拆书家提问设计】
我们刚刚学习了矫正三部曲,相信大家一定想试试效果如何,现在给大家一个机会,我们现场来一起做一个演练。
场景设计:
小明上三年级,你是小明的爸爸或妈妈。逢期中考试,你在复习前期帮小明整理错题,尽心尽力辅导,满怀希望小明能考个好成绩。待期中试卷放下来,79分,再一看错的题目,都是复习时做过练过讲过的。气不打一处来,这个时候你脱口而出:“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会错?你是不是傻!咱们不是都做过的吗?你这种学习态度我没办法辅导了!你以后爱找谁辅导找谁!”说完就走了,留下自责和惶恐的小明一个人默默流眼泪。待冷静下来,你觉得刚才这么说孩子,不太好了。
现在我们在小组内进行角色分配和扮演,一个人扮小明的爸爸或妈妈,一个人扮演小明。运用我们刚刚学到的三步骤来纠正自己错误。大家有没有清楚理解我刚刚的指令?不清楚的可以再问我一下哈。清楚了,那我们继续,我给大家的演练时间为5分钟。5分钟后,我会请一组小伙伴上来演练,大家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现在开始。
【拆书家回应】:在你们演练之前我先做一个澄清,刚才听到部分小伙伴把第一步承认自己的错误跳过去了,一上来就是“妈妈向你道歉,对不起。”直接到了第二步寻求和好道歉了。第一步承认自己的犯错的事,也说明你对待错误的态度是如何的。
现在由请一组来演练
【学习者案例记录】
徐子恒扮演妈妈 紫凌扮演小明
小明耷拉着脑袋进门。
妈妈:“听说期中考试试卷发下来了。”
小明点点头,慢吞吞地把试卷给了妈妈。
妈妈一看试卷,脸色大变:“你就考了这么点分数?你想气死妈妈。看看你这错题,都是做过的,你还错,你怎么这么笨。枉费了我这么多的心血,你真的是让我太生气了!”把试卷往地上一扔,走了。
小明默默地流眼泪。
睡前,妈妈对小明说:“小明,妈妈不应该扔你试卷,不应该看到你的分数就发脾气,你考得不好肯定很自责的。妈妈向你道歉,对不起,原谅妈妈好不好?”
小明:“我原谅妈妈了。”
妈妈说:“小明,妈妈不应该拔苗助长,小学阶段学习态度最重要。我们一起来想想接下来我们怎么做会更好。”
【拆书家反馈】好,两位小伙伴分享得特别棒,特别我们徐子恒小伙伴,虽然是位初中生,今天进行了角色大反转,扮演了一回妈妈。把妈妈看到低分的神情、话语、动作演得淋漓尽致,在矫正三部曲中也加入了自己对小学阶段的观点,真是后生可畏。紫凌虽然全程话语不多,这神情演得特别到位,天生是位演员的料。
【A2】催化应用
大家通过实际演练,对于运用矫正三步曲有了更加深入的体会。
未来一个月内,当你可能因情绪失控而导致犯错的场景是怎么样的呢?
比如,孩子看中了一样玩具,可是家里类似这样的玩具已经很多了,经过反复劝解,孩子还是不依不饶地要再买,你很生气说:“你这孩子这么不听话,妈妈走了。不要你了。”说完甩头就走人,孩子大哭着跟在你身后;你和男朋友或女朋友约会,可是却等了对方很长时间也不到,等他到的时候,你很生气地说没时间就不要约,以后别来找我了!爱找谁找谁……那么请大家写下你的设想。
学习者写便签
那么现在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请大家想一想因情绪失控而导致犯错的场景。想好后可以写便签纸上 。如果有的话,请把你的这个场景写在便签纸上。
那么根据刚才写下的场景,如果以后真的碰到这种情况,运用拆页的步骤,你又该如何去做呢?请大家在便签上写下你的如何进行矫正错误,2分钟后,我们请一位伙伴进行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张文:我未来遇到的情况是,我要在周末的时候来参加拆书帮活动,我老公会不肯我来。他不让我来,我就会很生气,两个人就有冲突,我就会说:“这是我的事,你不要管那么多。”
运用矫正三部曲
我会说:“老公,我刚才说不要管我那么多这句话,伤害你了。我向你道歉,对不起。我知道我们共有的时间就是周末,你是希望大家周末彼此陪伴对方。我们一起商量看看还有哪些方式让我们彼此高效陪伴对方呢?”
【学习者提问】
张文:我有个疑问。我只要发了脾气,事后就去运用矫正三部曲,长此以往,我老公会不接受的。他会说,你发了脾气,再来道歉,一而再,再而三,他不接受。他会说我这些都是套路的。那怎么办呢?
【拆书家回应】
这个问题问得真好。你是学以致用的类型的,学习了矫正三部曲,能想到运用到生活中去。可是当情绪来临之前,你为什么不先运用今天学的第一个片段“积极暂停”呢?先积极暂停,缓解情绪,从而让自己减少犯错。
【简明有力的总结】
通过今天的拆书,我们可以看到,在我的生活中,不管是对孩子还是对自己,当冲突引发坏情绪时,面对坏情绪时,我们要积极暂停 ,而不能让情绪做我们的主人,而是我们做情绪的主人。即使没有遏制住自己的情绪,也没关系,我们可以去矫正自己犯的错,给孩子给他人树立好榜样,学会承担责任。
希望通过今天的活动,大家自己以及做情绪的主人及矫正自己的错误都能有所收获!
我的2-4分享结束,感谢大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