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第64期太原黄河分舵活动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如何 沟通 学习目标: 学习者能够提出正向且明晰的请求,使对方不会忽视你的请求

开场:

           

【自我介绍】
各位小伙伴大家好,我是丁丁。用三个标签介绍自己,我是一名一级拆书家,第二,是RIA学习力认证导师,上个月刚刚去郑州升级了下自己的学习力,第三,我是一名注册会计师,从事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如果大家有财务方面问题,希望能帮到大家。
非常开心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非暴力沟通》这本书。

 【分组】
因为后面我们有小组讨论,先给大家分下组,这边两位一组,这边两位一组。 

FAB介绍图书】

先介绍下这本书:

F特征:吸引人的地方

这本《非暴力沟通》的作者是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全球首位非暴力沟通专家。

他发现了一种神奇的非暴力沟通模式,让人们从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四个角度去表达自己,倾听他人,给无数人带来了改变。

A优势:

这本书与同主题书籍相比有两个优势:第一:书中有大量的案例,每个知识点都会有非常贴切的案例对应,很好理解。第二,这本书每个章节后面都有练习题,可以让我们立刻检验下学习效果,而且练习的内容是日常中生活中非常常见的情景,会很有代入感。

B利益:

B1

我们可以学会如何觉察自己、辨析他人的感受与需求,用语言化解家庭矛盾,创造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我们也能学会倾听的力量、学会表达感激,轻松应对职场关系,减少工作冲突。用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语言是一扇窗,如果不是,那它就是一堵墙,这本书能帮我们打开窗,拆掉墙。

B2

今天我们学习的片段主题是提出请求。工作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别人的帮忙、配合、支持。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提出请求或者经常提出请求后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又或者你是请求高手,无往不利,想学习到更多的表达方法,今天都会有所收获。【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在提出请求时,能够说出自己的期望和希望对方做的事,并且不让对方反感。

请大家阅读拆页。用时1分钟,读好后请示意我一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原文片段】

提出具体的请求

首先,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如果我们请求他人不做什么,对方也许会感到困惑,不知道我们到底想要什么。而且,这样的请求还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

在一次研讨班中,以为女士谈到:“我请我先生少花一些时间在工作上。三个星期后,他和我说,他已经报名参加高尔夫球比赛。这位女士说出了她不想要什么——她不希望先生花太多时间在工作上,但没有说清楚她想要什么。于是,我们鼓励她直接说出愿望,她想了想,说道:我希望他每周至少有一个晚上在家陪我和孩子

我们提出的请求越具体越好。如果我们的意思含糊不清,别人就难以了解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有一幅卡通画描述的是一个人掉到了湖里。在湖中挣扎时,他冲着岸上的狗喊道:快去求助!第二幅画中,这只狗躺在精神病医生的诊断台上。这个故事反映了人们对于帮助的含义可能存在不同的看法。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

大家都读完这个拆页了,下面给大家讲解一下:

What】在我们像他人提出的请求预期有一些难度或者对方可能会有一些抵触,如果我们即想达到请求目的,又想保持良好关系,可以用拆页中展示的提出请求的方法,具体可以归纳为三个步骤:

how】第一步:我们自己要保持情绪冷静平和,不带个人情绪,不要命令或者指责,提出请求前可以在心中默念:我是为了达到请求目的,不是来制造矛盾的。

第二步:说出我们想要什么,明确我们的沟通目的和预期。如果我们自己也不能完全确定自己想要什么时,可采用逆向思维模型,想想自己不要什么,对立面就是我们想要什么。

第三步:告知对方我们想让他们做什么,必须是一个可以执行的具体行动,这点我们可以借鉴3W2H模型,告诉对方时间、地点、人物、做什么、怎么做,当然不一定要五要素齐全,只是为了让对方更好执行。

【不这么做的坏处】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如果我们带有情绪沟通,可能让对方反感,与我们对立,而不是接受我们的请求。如果对方不了解我们的目的,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而且目的不明确的沟通效率会很低。如果对方不知道该具体做些什么,他会迷茫,想到的达到目的的方法可能和我们预期的不一样,容易南辕北辙。

【适用条件】

这种请求方式是不是什么情况都可以用呢?并不尽然。

像生活中那些日常性的请求,直接表达即可,比如让老公给倒个水喝,并不用大费周章。还有在双方关系不平等,没有信任基础时,用这个方法可能效果不太好,比如被侵权,我们想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样的做法可能会显得很弱势。

下面给大家举个我的亲身实践经历:

【反例】

我在太原工作,我父母还在老家辽宁生活,基本每天都会视频,作为独生女,老妈对我的关心可谓无微不至,啥也要了如指掌,我也是那种乖孩子,有问必答,但是我也是个好面子的人,喜欢报喜不报忧,生活不太顺利的时候真的不想回答这些问题,我很怕爸爸妈妈担心失望,大多时候会找个话题避开,但上个月末因为一些事情心情极度不好,视频时跟他们会发火说:你们别问东问西了,不要管我。家庭关系陷入冰点。

【反例变正例】

冷静下来之后,我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刚好那阵在看《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为了缓解关系也为了能有更多是个人空间,我整理好情绪很理性的给妈妈编辑了一条超长的微信表达我请求,大概意思:我是成年人,需要自己的独立空间,你们的过度参与让我压力很大,我想成为更快乐的自己,希望你们做到如下两点,1.降低期望,不要在跟我聊天时谈论别人家孩子的成就;2.不要询问我的工作、婚姻、经济状况,我会焦虑,想说的时候我自然会说。

没想到妈妈居然跟我说了抱歉,她说习惯了用这种方式爱我,没想到给我这么大的压力,她也保证绝对会满足我的要求,他们只希望我快乐。

真的非常感谢非暴力沟通的这种请求方法,让我知道了怎么去表达自己,也解决了困扰我好久的心里障碍。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

显像提问法:

请大家回忆一下最近一个月有提出请求的经历吗?

你建议你的另一半和你一起早起或者读书或者健身,但是对方不以为然,懒得动弹;

你在工作中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找到部门领导请求分配更多的资源;

你有了新的想法或者计划,跟好朋友分享,请他们给你建议,好像他们的答案并不是你想要的。

你当时的感受是什么,是开心呢还是苦恼?结果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你当时是如何表达请求的呢?

请大家在便签上写下时间、对象、我的表达。然后在小组内分享,给大家3分钟时间。

A1分享】

学习者:冬姐

案例:前段时间身体不好住了一段时间医院,意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于是跟老公说:咱们每天下班之后不要宅在家里,去附近的公园转转。老公对此的反映是我叫他出去他就出去,不叫他就躲过一劫的感觉,不是很主动。

回想下我当时的请求是命令的口吻,而且有些指责的态度,可能让他产生了逆反心理,不太认同我的做法也不敢表达,而且我也没有说清楚自己的期待是家人的健康,他可能以为我是一时心血来潮。

A1+请学习者反思加工经验】

如果时光倒流,我们可以回到之前,同样的情况下,你会怎么用今天学习到的提出请求三步法提出请求呢?请在小组内分享时光倒流之后你的新做法,给大家3分钟时间。

A1+分享】

学习者:冬姐

案例:

如果时光倒流,我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命令和指责不会有积极的效果,反而让老公抗拒,我要以一个平和的态度跟老公说:住了这么久的医院,才感受到健康的宝贵,我希望咱俩都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每天保持运动才能身体好,我想以后下班回家吃完晚饭,咱们一起去楼下公园走半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