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海口花梨分舵第60次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如何沟通最有效呢 学习目标: 更好的表达和沟通

开场:

        各位拆书帮的小伙伴,大家晚上好。      

        我先做个自我介绍,我叫锐群,“锐不可当”的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群,来自北纬18度美丽三亚。用三个标签来让大家认识一下我:1,学习爱好者,尤其热衷于把书中的知识转化为能力;2,健身爱好者,健龄2年,从只能跑1.5km进步到到能完成10km;3,自我颠覆者,喜欢自省自问,也不断尝试以前做不到的事情。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拆书”和“拆书帮”。

        所谓“拆书”是一种适用于提升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成人学习,它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知识为中心,关联学习者的经验以及规划具体运用。拆书帮是基于拆书学习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是一一个公益性组织,由赵周老师创立,它的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为拆书家,让大家都能把知识拆为自己的能力。拆书帮的口号是:不破不能立,不拆不成器,把知识拆为自己的能力!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非暴力沟通》P06

        为了彼此能乐于互助,我们专注于四个方面一一非暴力沟通模式的四个要素。

        首先,留意发生的事情。我们此刻观察到什么?不管是否喜欢,只是说出人们所做的事情。要点是,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判断或评估。接着,表达感受,例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等。然后,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一旦用非暴力沟通诚实地表达自己,前三个要素就会得到体现。

        举例来说,一位母亲可能对她处于青春期的儿子说:“费利克斯,看到咖啡桌下的两只脏袜子和电视机旁的三只,我不太高兴,因为我看重整洁。

        接着,她立即提出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一一具体的请求:“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这一要素明确告知他人,我们期待他采取何种行动,来满足我们。

        这样,这位母亲就清楚地说出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借助这四个要素诚实地表达自己,是非暴力沟通的一个方面。非暴力沟通的另一方面是借助它们关切地倾听。我们首先通过体会他人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与他们建立联系,然后聆听他们的请求,来发现做什么可以帮助他们。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沟通,是一个思想交流、观点交换、信息传递和达成共识的一个过程。在大多数场景下通常具有一定目的,并最终是为了达成某种共识的。沟通中,为了最大限度避免冲突并关注彼此内心感受,平和地表达自己的立场、请求,最终达成共识,作者提出了所谓的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通常在工作中,我们要求某人在工作进度上提高效率时,可能会说:“怎么还没完成?老板/客户已经在催了。”或者“抓紧点,马上要交差了。”等等。另一个场景是,孩子玩耍把房间弄得一团糟,你可能会严厉批评让他不能再犯,或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告诉他应该怎么样不能怎么样,也可能是直接命令他把一切收拾好。这些我们习惯于表达、处理事情的方式,难免带有情绪,也同时会引起双方内心的冲突和某种程度的抗拒。

“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基于:1、更易于接受有事实依据的事情;2、在有一定感情基础下,通常会在乎对方的感受;3、当请求比较明确时,更容易去执行。以上这三点,解决了沟通中产生冲突、抗拒的可能性,同时也能在处理了自身情绪问题情况下,提出明确请求,更直接的达成共识。

它比较适用于平级、同辈间,以及自上而下的家庭沟通场景,如朋友、爱人、同事,父母对孩子等,相反,向下发布命令式的组织场景以及自下而上的沟通场景适用度不高。

其具体步骤是:

一、表达你的观察结果(而不是判断、猜测、推理);

二、表达你产生的内心感受,如失望、难过、伤心、愤怒、担心等;

三、说出为何产生以上感受的内心需要:因为我注重……我比较重视……我很在乎……

四、用问句提出具体请求:你能不能做…/不做…,我想请你做…/不做…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

        六一儿童节的两天前,当天下午,儿子放学后回到家就在客厅看电视,直到晚饭还迟迟没有吃饭。这时我心情就不好了,亲自去叫他,说:“晚饭时间到了,赶紧吃饭去,你已经看了好长时间电视了,现在立刻马上给我把电视关了!”他看出来我发怒了,就乖乖关了电视去吃饭。

        这一场景正是我们在沟通中提出请求,却习惯性的带着情绪,难免造成冲突。反思这个过程,虽然孩子最后关了电视去吃饭,并不代表我的沟通方式是合理的,而是因为我们双方的身份和态度。这其中,1,我表达的不是观察结果,只是模糊的说法“已经看了很长时间电视”;2,我有情绪,而没有表达我的感受“担忧”;3,没有表达我的内心需要“我很在乎孩子的视力和健康”;4,提出了具体请求,却是命令式的,并不是基于“非暴力”的平缓语气。

        当时的情境下,换成非暴力沟通四要素的请求方式,可以是:“晨烨,你从放学到现在看电视时间2个小时了(观察结果),我有些担忧(我的感受),我很在乎你的视力和身体健康(我的内心需要),现在能不能让眼睛休息下,把电视关了陪我去吃饭?(我的请求)”我想,这时候孩子通常会很乐意配合。


【A2】催化应用

        目标: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取代过去容易带着负面情绪而产生心理抗拒的请求方式。

        在下周的七天里,会有5-7次的请求和沟通场景,如爱人带着耳机跟孩子说话的习惯;孩子看电视时间过长;孩子不准时吃饭等。至少完成3次非暴力沟通的请求,用手机APP“滴答清单”记录目标并设置每天18:30及19:30两个强制提醒的时段,便于沟通。每完成一次则在APP上打勾,要求累计完成3次为止。

        以对方符合请求,达成共识的次数来衡量沟通的有效性,至少在“爱人带耳机沟通”及“孩子准时吃饭”两件事情上达到请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