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学习目标】
大家好,我是二级拆书家阿风。今天我拆书的主题是:追本溯源,搞定人际关系。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的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在想要维护一段关系时(where),能够使用情感账户存款标准+双赢思维(澄清),判断(行为)自己的行为是否为存款(界定),并在冲突发生时,提出(行为)符合双方利益的方案(界定)。
给学习者分组:今天我们人数不多,就不分组了。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天要拆的书。
【学习者场景法介绍图书】
【场景】周末,老公休息在家,你想着让他陪陪孩子,增进一下父子关系,他却一个葛优躺,瘫在沙发上打游戏。或者,今天周五,你和伴侣约好了要去看电影,眼看就要下班了,老板走过来跟你说:“小王啊,这里临时有点急事,你赶紧处理下”。
【提问】碰到这种双方需求发生冲突的情况,你是不是要么选择指责对方“你在家休息呢也不知道陪陪孩子!要不你干脆去跟游戏过得了!”要么选择隐忍,嘴上不说,心里却埋怨个没完 “天天给我加急任务,就不能早点说么,烦死了”?你有没有想过自己如何做,才能既维护双方的关系,同时又解决好当下的事情?
【影响】一味指责他人,只会让沟通无效,久而久之,人际关系恶化,而隐忍不发,只会堆积越来越多的怨气,受害者心态越来越重。
【解决】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才能既维护双方的关系,又解决双方的冲突呢?今天我向大家重磅推荐一本可以让你快速提升沟通能力的书籍:《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在豆瓣评分高达8.2分,获得了移动、惠普、联想、西门子等全球500强企业负责人联袂推荐。这本书里讲述了七个普遍的原则,可以帮助你从内而外地塑造自己,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2.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情感账户和双赢思维,学习如何在想要维护一段关系时,通过情感账户存款法增加彼此的信任,并在发生冲突时,使用双赢思维,提出符合彼此利益的方案。
【拆页1 学习目标分】 今天我拆解的第一个片段是:情感账户。 分1:学完后,在想要维护一段关系时(where),学习者能够使用情感账户存款标准(澄清),判断(行为)自己的行为是否为存款(界定),避免好心办坏事。 |
接下来请大家用大约2min的时间阅读原文拆页,阅读完的小伙伴可示意我。 情感账户 我们都知道银行账户就是把钱存进去,作为储蓄,以备不时之需。情感账户里储蓄的是人际关系中不可或缺的信任,是人与人相处时的那份安全感。 能够增加情感账户存款的,是礼貌、诚实、仁慈与信用。这使别人对我加信赖,必要时能发挥相当的作用,甚至犯了错也可用这笔储蓄来弥补。有信赖,即使拙于言辞,也不致开罪于人,因为对方不会误解你的用意。所以可带来轻松、坦诚且有效的沟通。 反之,粗鲁、轻蔑、威逼与失信等等,会减少情感账户的余额,到最后甚至透支,人际关系就得拉警报了。 这就仿佛如履薄冰,不得不谨言慎行,察言观色。到处都弥漫着紧张的空气,步步为营,处处设防。事实上很多团体、家庭和婚烟中都充斥着这种气氛。 如果没有追加的储蓄来维持较高的信用度,婚烟关系就会恶化。好一点的同床异梦,勉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各自为政。恶劣一点的则恶言相向、大打出手,甚至劳燕分飞 越是持久的关系,越需要不断的储蓄。由于彼此都有所期待,原有的信任很容易枯竭。你是否有过这种经验,偶尔与老同学相遇,即使多年未见,仍可立刻重拾往日友谊,毫无生疏之感,那是因为过去累积的感情仍在。但经常接触的人就必须时时投资,否则突然间发生透支,会令人措手不及。 这种情形在青春期子女身上尤其明显。如果亲子交谈的内容不外乎“该打扫房间啦,扣好衬衫的扣子,用功读书,把收音机音量开小一点,别忘了倒垃圾”等等,情感账户很快就会透支。 于是,当你的儿子面临人生重大抉择的时候,他不会敞开心扉接受你的建议,因为你在他那里的信用度太低,你们之间的交流是封闭的、机械式的。尽管你睿智而又博学,可以助他一臂之力,但是就因为你已经透支,他不会为了你短期性的感情投资而影响自己的决定,结果可能是长期的负面影响。 |
【why】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碰到这样的时候,你只是说了一句无关紧要的话,对方就大发雷霆,指责你这指责你那,甚至把过去的旧账都翻出来了?你和对方相处的时候十分紧张,说每一句话都得绕肠千百回。或者是你让孩子朝东,他偏要朝西,总是跟你对着干。这,就是情感账户透支的表现。 【what】【概念对比】情感账户是什么意思呢?类似于银行账户,类似于银行账户,你和别人之间都有一个情感账户,情感账户说白了其实就是人际关系。情感账户里储蓄的是人际关系中不可或缺的信任,是人与人相处时的那份安全感。对应于银行账户,情感账户也存在存款取款。每一次你让对方开心,做了一些让对方高兴的事情,就是在对方的账户里存款;每次你让对方哭、受挫折、受痛苦,就是在你们的银行中取款。接下来,我们通过例子来看下存款和取款的差异。 比如:小王想要增进一下婆媳关系,于是下班后回家主动找婆婆聊天,可是聊着聊着说到了一个小王特别喜欢的张阿姨,于是她不经意地流露出了对张阿姨的好感,“张阿姨太有智慧了,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从不干涉孩子们的事情,自己每天跳舞唱歌活得可乐和了”,婆婆脸上的表情渐渐暗淡了下来。请问这是存款吗? 不是,因为小王没注意自己不经意的话语让婆婆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比如:小刘和小赵同时认识一个朋友小何,小刘想拉近和小赵的关系,于是在听到小赵说小何还欠他钱没还时,便义愤填膺地说:“是,那个小何可不靠谱了,说话满嘴跑火车。”请问小刘这是存款吗? 不是。因为小刘在背后说别人的不是,小赵可能会想“他是不是在背后也说我的不是啊”。 又比如:张大姐为了孩子上学不受苦,不顾孩子的反对,自己千里迢迢从老家跑到北京租房子陪孩子上大学。这是存款吗? 不是,因为张大姐这种行为让孩子觉得自己很无能,上大学了都照顾不好自己。 【how】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总结出衡量存款的几个标准: 1.注意小节。注意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节,如照顾二宝时也关注一下大宝,说话时注意不经意的言辞、行动等。 2.正直诚信。诚信即诚实守信,既要有一说一,又要信守承诺,履行约定,体现这种品格最好的方法就是避免背后攻击他人。 3.无条件的爱。无条件的爱以被爱者的感受为基础,鼓励个人肯定自我,追求成长。如在不威胁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让孩子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尊重孩子选择的衣服、大学等。而有条件的爱往往以自己的感受为出发点,会引起被爱者的反抗心理。被爱者的反应就是区分这两者的有力证据。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看下存款。 孩子昨晚没做完作业,让我欺骗老师说他生病了。我这么跟他说的:“你肯定是害怕老师批评,才让妈妈欺骗老师的,是不是?但是老师给你们布置作业是为了帮助你们巩固知识点,我们不能欺骗老师。现在离上学还有十来分钟,要不我们抓紧时间赶一赶,等会跑步去上学,怎么样?”这是存款吗?是,因为这样既注意到了他害怕被批评的心情(注意小节),又在孩子面前维护了老师的威严(正直诚信),同时也鼓励他自己解决问题,没有包办,是(无条件的爱)。 【预防可能的异议】有的小伙伴可能会说,每个标准都符合了才算存款吗?不一定,有时符合一个标准也可以。有的小伙伴可能会说,我天天存款,可是对方怎么还是无动于衷呢?这里我们需要注意一点:维护关系需要时间,需要长期循序渐进的存款。如果因为对方反应冷淡或者不以为然就不耐烦起来,那只会前功尽弃。心急并不能取得好效果,特别是家人关系的维护。而且,存款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改变对方,而是为了维护彼此的关系。关系才是重中之重。 【where】情感账户存款法适用于维护重要的人际关系,如家人、朋友、同事、客户等。存款时需注意一点,一定要关注对方的喜好,很多时候我们喜欢的并不是对方喜欢的。 【why】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碰到这样的时候,你只是说了一句无关紧要的话,对方就大发雷霆,指责你这指责你那,甚至把过去的旧账都翻出来了?你和对方相处的时候十分紧张,说每一句话都得绕肠千百回。这,就是情感账户透支的表现。 【what】情感账户是什么意思呢?类似于银行账户,你和别人之间都有一个情感账户,每一次你让对方开心,做了一些让对方高兴的事情,就是在对方的账户里存款;每次你让对方哭、受挫折、受痛苦,就是在你们的银行中取款。接下来,我们通过例子来看下存款和取款的差异。 比如:小王想要增进一下婆媳关系,于是下班后回家主动找婆婆聊天,可是聊着聊着说到了一个小王特别喜欢的张阿姨,于是她不经意地流露出了对张阿姨的好感,“张阿姨太有智慧了,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从不干涉孩子们的事情,自己每天跳舞唱歌活得可乐和了”,婆婆脸上的表情渐渐暗淡了下来。请问这是存款吗? 不是,因为小王没注意自己不经意的话语让婆婆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比如:小张的孩子回家,眼神闪烁地说期末考试成绩虽然只有80分,但已经是班里的前十名了,小张一眼就看出来他在撒谎,于是严厉批评了他,“你怎么又撒谎”!这是存款吗?不是,因为小张没有明确告诉孩子,“成绩和排名对自己来说不重要,孩子努力吸收知识的过程才重要”。 又比如:小刘和小赵同时认识一个朋友小何,小刘想拉近和小赵的关系,于是在听到小赵说小何还欠他钱没还时,便义愤填膺地说:“是,那个小何可不靠谱了,说话满嘴跑火车。”请问小刘这是存款吗? 不是。因为小刘在背后说别人的不是,小赵可能会想“他是不是也在背后说我的不是啊”。 比如,孩子昨晚没做完作业,让我欺骗老师说他生病了,如果我同意孩子的建议欺骗老师,这是存款吗?不是,他可能会一时高兴,可是从长远来看,我并不希望他养成撒谎的习惯,反而影响了亲子关系。那如果我跟他表示:“我知道你昨晚确实努力写作业了,最后都写得睡着了,我跟老师说下这个情况,看老师怎么处理,好吗?”这是存款吗?不一定,因为这么并没有明确老师的期望和家长的期望。那如果我这么跟他说:“你肯定是害怕老师批评,才让妈妈欺骗老师的,是不是?但是老师给你们布置作业是为了帮助你们巩固知识点,我们不能欺骗老师。现在离上学还有十来分钟,要不我们抓紧时间赶一赶,等会跑步去上学,怎么样?”这是存款吗?是,因为这样既注意到了他害怕被批评的心情,又跟他表明了自己的期望:按时完成作业,不欺骗老师,同时也做到了正直诚信,维护了老师的威严。 【how】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总结出衡量存款的几个标准: 1.注意小节。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节,如忽视礼貌,不经意的失言,最能消耗情感账户的存款。 2.明确期望。提出明确的期望,让相关的每一个人都了解。 3.正直诚信。诚信即诚实守信,既要有一说一,又要信守承诺,履行约定,体现这种品格最好的方法就是避免背后攻击他人。 【预防可能的异议】有的小伙伴可能会说,我天天存款,可是对方怎么还是无动于衷呢?这里我们需要注意一点:维护关系需要时间,需要长期循序渐进的存款。如果因为对方反应冷淡或者不以为然就不耐烦起来,那只会前功尽弃。心急并不能取得好效果,特别是家人关系的维护。而且,存款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改变对方,而是为了维护彼此的关系。人际关系才是重中之重。 【where】情感账户存款法适用于维护重要的人际关系,如家人、朋友、同事、客户等。存款时需注意一点,一定要关注对方的喜好,很多时候我们喜欢的并不是对方喜欢的。 |
技能点:【布置任务-找人分享】 接下来,阿风要布置任务啦!今天你已经了解到了情感账户的存款余额直接决定了一段关系的质量好坏,也知道了存款的衡量标准,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跃跃欲试了?不着急,请在一两天内找机会跟身边的人分享一下情感账户的概念,想一想有哪些要点可以分享,分享的要点越多,你对情感账户和存款的标准了解地就越深入。请在两天之内用微信发给我你的分享记录,谢谢。 |
学习者案例记录3: 分享者:晁儿 时间:中秋节 地点:饭店 对话: 晁儿:是哈,你一个人带着俩孩子,一年也没个休息,是挺累的。 闺蜜:是啊,累的我要死要活的,我老公回来也不帮我一下,还整天埋怨我这没做好那没做好。 晁儿:你听说过情感账户的概念吗? 闺蜜:没有。情感账户是什么东西? 晁儿:情感账户呢,就是你与别人的关系。比如你和你老公之间,其实是有一个情感账户的。类似于银行账户,情感账户呢,也存在存款和取款行为,比如,他天天埋怨你,这就是取款,你对他的指责也是取款。长此以往,你们之间的关系可能会越来越差。 闺蜜:这么吓人,那怎么存款啊? 晁儿:其实也很简单,你平时注意一下跟他说话的小细节,别动不动就指责(注意小节)。还有,你们既然都结婚这么久了,他这人你肯定是认定了,对于他的一些你看不惯的行为,如果是他自己真正的爱好,无关乎法律道德,就接受他,甚至鼓励他去做好了。(无条件的爱) 闺蜜:那为啥是我这么做呢?为什么不是他呢? 晁儿:那不是因为你比较上进么,你注重你们之间的关系啊,你是不是也想你们的关系如初恋般甜如蜜啊? 闺蜜:那倒是。可是万一我这么做了,他还是老样子呢? 晁儿:你这个问题问的很好。我们这么存款,他不一定一下子就会改变,因为你们之间的互动模式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是不?但是,你只要坚持存款,你们之间的关系一定会变得更加和谐的。 闺蜜:好的,那我回去试试。 |
【过渡语】刚刚我们了解了如何通过情感账户存款法去维护一段关系。可是维护归维护,人与人之间还是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冲突。如何在发生冲突后,有效地处理冲突,才能既维护彼此的关系,又解决冲突事件呢?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双赢思维。 |
【拆页2目标】 今天第二个拆页的主题是:双赢思维处理人际关系冲突。 分2:学完后,学习者在处理冲突时(where),能够使用双赢思维(澄清),为解决冲突事件而提出(行为)一个符合双方利益的方案(界定),避免人际关系因为冲突而恶化。 |
接下来,请大家用2min的时间阅读片段2,阅读完的小伙伴可示意我。
我有一个客户,是一家大型连锁商店的总裁。他说:“双赢的观念的确不错,可惜太理想化。商场现实无情,不与人争,只有被淘汰。”
我说:“那好,难道让你盈利,让顾客吃亏就现实了吗?
“当然不行!那样我会失去所有的顾客。”他回答。
“那让你做赔本生意现实吗?”
“也不是,无利可图还叫什么生意?”
我们考虑了各种选择,结果只有双赢才是唯一可行的交往模式。
最后他承认:“也许同顾客的关系的确如此,但和供货商的关系就不一样了。”
我提醒他:“对供应商来说,你不就是顾客吗?道理不一样吗?
他说:“最近我们在同商场的经营者和业主洽谈新租约的时候,就是以双赢为目的的。我们开诚布公,有理有节,可他们却理解为软弱可欺,把我们当成冤大头,让我们无利可图。”
“可你们为什么要选择输/赢模式呢?”我问。
“没有啊,我们是想要双赢的。”
“可你刚才说,他们让你们无利可图。”
“就是这样。”
“换句话说,你们输了。”
“是的。”
“他们赢了。”
“那这不是输/赢模式是什么?”
当意识到他所谓的双赢实质上是输/贏模式时,他很震惊。我们对这种模式的长期效应进行了分析,结论是:平静的关系下面涌动着的是压抑的情感,被践踏的价值和隐藏的怨恨,最终将导致两败俱伤。
如果他真的抱着双赢的态度,就会多与业主交流,听取意见,并有勇气表达自己的观点,直到结果让双方都满意。这“第三条道路”的解决方法所产生的协同效应可能会让双方都大吃一惊。
【简单互动、准确控场】
1.通过阅读原文,大家发现,这一段的关键词是什么?
双赢。
2.双赢模式和输赢模式,那个更好呢?
双赢。
【why】是的,大家看的很仔细哈!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冲突时,我们是不是会习惯性地指责、说教,“你看你一让你带孩子就给孩子玩手机”或者逃避、埋怨“这工作没法干了,天天加班,还让不让人活了”,指责或埋怨不但无法解决冲突,反而会堆积越来越多的怨气,久而久之,人际关系恶化。如何既维护关系,又解决冲突事件呢?
【what】【概念对比】原文提出了双赢模式,可令冲突双方都满意。何为双赢呢?
我们通过几个例子来看下。
【反例 关键点 换位思考 】比如:小刘正在做家务,想要老公一起帮忙,可是老公最近加班累了,躺在沙发上没动,她气的指责老公:“你怎么这么懒,从来没见过比你还懒的。”
这是双赢吗?不是,因为小刘没有从老公的角度看待问题,理解老公的需要:休息。双赢要求我们换位思考。
【反例 关键点 分析问题 】比如:小张已经买好票,准备晚上与配偶一起去看电影,可是下午四点钟,老板突然要小张晚上加班,理由是第二天上午九点有一个重要会议。小张默默地一边埋怨老板,一边给配偶打电话取消了安排。
这是双赢吗?不是,因为小张没有认清双方的主要问题在于时间安排冲突。双赢要求我们分析引发冲突的主要问题和顾虑。
【反例 关键点 确认结果 】比如:小王四月份把钱借给了朋友,朋友说五月份就还,可是都六月了小王手头也紧了,于是想跟朋友要钱。在分析了朋友的处境“最近房子装修各种用钱”,也分析了双方的主要问题在于还款时间之后,小王问朋友六月中旬还钱是否可以,可是朋友说得七月初,小王就怒了,觉得朋友得寸进尺,决定以后不和这人来往了,太不靠谱了。
这是双赢吗?不是,因为小王没有确定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缓解目前的资金紧张问题,也没有去寻求实现这种结果的各种可能途径:分期返还或者跟别人挪一下。双赢要求我们确认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
【正例】比如:小张想让老公看会孩子,增进一下父子关系,可是老公想休息,就把手机给了孩子,小张刚要指责,突然想到了双赢。于是,小张先是换位思考,考虑了对方的需要和顾虑,“他只是累了想休息”,接着分析了主要问题在于双方的需求不同“小张的需求是增进父子关系,老公的需求是休息”,接着她跟老公确定了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老公陪孩子的同时还能休息,最后他俩商量了一个解决方案,老公带孩子去看《哪吒》。这是双赢吗?是。
【how】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归纳出双赢思维的四个步骤:
1.换位思考。真正理解对方的想法、需要和顾虑,有时甚至比对方理解更透彻。想象一下,这件事发生在他身上会如何?他在想什么?他感觉如何?注意,这里的所有感受都是对方的,而不是说如果是我,我会怎么样。
2.分析问题。分析引发冲突的主要问题和顾虑,而非立场。
3.确认结果。确认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
4.寻找办法。找到实现这种结果的各种可能途径。
【应用案例】知易行难,让咱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例子。
我和老公最近就孩子上公立还是私立小学的事情经常发生冲突。看到双赢这部分后,我就按步骤实施了一次,先是换位思考,他肯定也想给孩子良好的教育,只是觉得私立和公立差别不太大,主要顾虑还是费用问题。接着我分析了冲突的主要问题和顾虑,我觉得公立学校长期的题海战术磨灭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他觉得私立费用太高,我们负担不起。最后我跟他说了彼此的顾虑之后,我们经过商量,确定两人都能接受的结果是,根据家里的存款确定孩子的择校问题,但孩子必须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最后,我们找到了实现以上结果的几个方法,即在课余时间,带他多读书,多体验是保持他学习兴趣的一个好办法。最终,我们商量每周末至少带孩子出去玩一天,体验不同的生活,每天亲子共读半小时,择校根据家里存款确定。之后,我们再没有因为这个问题发生争吵。
【预防异议】听到这有的小伙伴可能会说,碰到有的人,我越是替他想他就会觉得我越是应该把他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根本不考虑我的感受,怎么办?是的,现实中确实存在这样的人,那我们同样可以尝试双赢思维,如果确实无法实现双赢,我们可以选择好聚好散。比如上述案例中借钱给朋友,如果朋友明确表示赖账不还了,那我们也只能及时止损,以后再也不和对方有金钱往来。其实第一步“换位思考”类似于前面的存款,是为了增进彼此的信任,并非为了讨好。另外,我们需要真心考虑对方的需求,只有对方感觉到了我们的真诚后面三步才能发挥效力,所以第一步至关重要。
【where】双赢思维不仅适用于工作中与客户、领导等的关系,同样适用于生活中与家人、朋友等关系的维护,但是并非事事都要追求双赢结果,如果实在无法达成共识,我们也可以选择好聚好散,让彼此感到轻松自在。
【A1】【量表】
走进片段前,我们先来链接过往经验,了解一下自己以往在发生冲突时的表现,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打分,1分代表不符合,6分代表完全符合,最后计算总分并填写在最下面一栏,时间是1min。
项目 | 1 | 2 | 3 | 4 | 5 | 6 |
我认为竞争环境下,无法实现双赢。 | ||||||
发生利益冲突时,我会想着“我坚决不能吃亏”。 | ||||||
跟家人发生冲突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明明就是你错了,你还有理了”。 | ||||||
我害怕冲突会损害关系,所以我会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 | ||||||
如果有人说我错了,我会时时刻刻盯着对方,等待对方出现错误,回他一句“哼,有本事你别犯错啊”。 | ||||||
总分 |
接下来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各个分值的意义:
请15分以下的小伙伴举手。
你们的冲突处理指数是五颗星,你在处理冲突上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建议你们把经验总结一下,传授给更多的人,也建议你们了解下双赢思维,看看能不能对你们的冲突处理有所启发。
请15-25分的小伙伴举手。
你们的冲突处理指数是三颗星,说明你已经尽可能在努力实现双赢,但由于各种原因暂时还无法时时刻刻做到双赢,建议好好学习双赢思维,认真对照分析自己在处理冲突时的主要障碍,提前找到方案应对或者规避这些障碍,让自己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请25分以上的小伙伴举手。
你们的冲突处理指数是1颗星,你们虽然想要实现双赢,但由于你不了解完整的双赢步骤,结果常常是输赢或者赢输。建议,认真学习接下来的双赢思维,根据双赢思维找到自己失败的本质原因,从而设计出适合自己的冲突解决方案,改善人际关系。
【A2:编剧本】(7min)
刚才我们分享了双赢思维的四个步骤,接下来请大家想一下,在你重要的人际关系中,最近和谁的冲突比较多?频繁发生冲突的原因是什么?请大家写下来。
接着,请想象一个你和对方就冲突事件重新沟通的场景,可能是家里餐桌上,也可能是会议室,按照我们刚才分享的双赢思维的步骤,换位思考、分析问题、确认结果、寻找办法,为解决冲突事件而提出一个符合双方利益的方案,并将它设计成一个包含时间、地点、人物角色、有起因经过结果、有对话的故事。请注意这个故事是发生在未来的,请把故事摘要写在一张纸上,时间4分钟。稍后我们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一下他的故事。
学习者案例:
分享者:晁儿
时间:今天晚饭后
地点:家里沙发上
人物:我和闺女
背景:我规定了晚上9:30必须关灯睡觉,可是她一到点就各种磨叽,要不就是上床了也不停跟我聊天,最后我不得不大声跟她说“我很累啦,不想说话啦!”,我很生气,感觉她也很失落。
对话:
晁儿:闺女,你晚上不睡觉是不是白天在学校睡过了还不困啊?还是说妈妈最近陪你比较少,想要妈妈多陪你玩一会啊?(换位思考)
闺女:对,我不困,我还没跟妈妈玩够呢。
晁儿:嗯,最近你们开学了,妈妈比较焦虑,总担心你晚上睡得晚了,早上起不来,又怕你睡觉晚了导致上火什么的。我们的主要冲突在于睡觉时间的问题。(分析问题)
闺女:……
晁儿:那实在睡不着我们可以推迟半个小时,10点睡觉可以吗?这样早上也能起来,你也能陪妈妈多玩一会。(确认结果)
闺女:好的。
晁儿:那你看,妈妈带着你和弟弟两个人,弟弟一般在9:00——9:30之间睡觉。在妈妈哄弟弟睡觉时,你自己把自己睡觉前的任务都完成了,好吗?这样妈妈哄睡弟弟就可以陪你看故事书,玩游戏啦,到10:00我们再一起上床睡觉,怎么样?(寻找办法)
闺女:好的。
【拆书家回应与反馈】
拆书家:非常感谢晁儿的分享哈,她充分运用了双赢思维的四个步骤。我们来看下,她问闺女晚上不想睡是不是白天睡多了还不困,还是没陪妈妈玩够想陪妈妈玩,这是双赢思维的哪一步呢?
学习者:换位思考。
拆书家:她说我主要是怕你晚上睡得晚,早上起不来,恶性循环,这是双赢思维的哪一步呢?
学习者:分析问题。
拆书家:那她说实在睡不着就晚睡半个小时,这是双赢思维的哪一步呢?
学习者:确认结果。
拆书家:最后她也找到了解决办法,跟闺女商量做好睡前准备,把弟弟哄睡后跟她看会书、玩会游戏。最后自己也没生气,孩子也顺利睡觉了,是不?
预祝晁儿晚上顺利解决闺女睡觉的问题。
技能点:微行动学习。(对学些者的分享和提问,有体现通过向学习者提问来进行回应式反馈。 刚才,我们根据一个商店总裁谈判的案例,归纳出了双赢思维的四个步骤就是换位思考、分析问题、确认结果、寻找办法,之后请小伙伴分享了自己使用双赢思维解决冲突的故事,但是有的小伙伴还是可能会想,那是他的冲突,我这个冲突用双赢思维根本就没法解决。现在我们就来一起讨论分析现实情况中的具体问题,并为它设计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1.明确问题】现在请大家听我的指令:请每个人在小组内分享你最近面临的一个让你十分头疼的事情,你听到双赢思维这个知识点时就想去解决它,但是又觉得实施起来有困难。主要讲:双方为了什么发生冲突,主要问题是什么?时间为3分钟。3分钟后,请小组投票选出一个你们最想讨论的一个冲突案例,然后我请当事人来分享他的案例。 【2.重述并明确问题】 拆书家:所以你们决定要讨论的问题是“尹燕和婆婆就孩子辅食先吃米粉还是先吃鱼发生冲突”的案例。 学习者:是的。 那现在请尹燕给我们分享一下你的经历。 分享者:尹燕 故事经过:上周,我们给孩子添加辅食的时候,我说要先吃米粉,婆婆坚持要先吃鱼肉,她说她们家里孩子都是从鱼肉开始吃起的,孩子现在不吃鱼以后会觉得腥,我说专家说了得从米粉开始,我婆婆就特别不高兴,我都带大俩孩子了,都是从鱼肉开始的,你这会都有条件了,还舍不得这点钱,我说米粉比鱼肉贵好么,最后我们就成了争吵哪个贵的问题了。 【3.引导分组讨论问题的本质】 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你们小组选择的这个冲突案例实施双赢思维困难的本质原因是什么?什么叫问题的本质原因,就是这个问题存在的最重要原因,找到了问题的本质,意味着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这个本质原因只有一个,而且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尝试相互追问,深入的探讨一下。时间是5分钟。 【4.明确问题本质】 拆书家:好,时间到,请学爸来分享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你们觉得最重要的原因或者根本原因是什么? 学习者:她和婆婆发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在于双方的观念不一致 拆书家:你们最后梳理出来的问题本质是“双方的观念不一致”,对吗? 学习者:是 【5.引导分组讨论解决方案】 现在我们已经清楚了问题的本质,那么接下来,就探讨一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吧。在讨论具体的解决方案之前,有个问题需要大家先明确,这个问题你们解决到什么样子就算满意了?好的给大家3分钟时间讨论出你们的目标。 【确认目标】 拆书家:针对“双方的观念不一致”这一根本原因,你们解决这件事情的目标是什么呢?或者说解决到什么程度就算满意了呢? 学习者:在保证孩子安全、健康、不过敏的前提下,双方都愿意让孩子去尝试不同的口味或者就添加辅食达成一个共识。 【引导方案讨论】 接下来请大家分组讨论一下,要达到这个目标该如何行动?给大家3分钟时间,稍后我们请一个人来分享一下讨论的成果。 拆书家:好,时间到,现在请学爸来分享一下你们的讨论结果。 学习者: ①说出对方的顾虑。你要给孩子吃鱼肉是怕孩子不聪明, ②分析一下双方无法达成共识的原因。可能是安全啊 ③做各种尝试。让孩子尝试吃米粉和鱼肉,看看安全与否,孩子是否喜欢这个口味。 ④采取大家都认可的饮食方案。 【拆书家反馈】刚才学爸总结了针对“双方观念不一致”这一问题的解决目标和方案,最后学爸参考双赢思维的四个步骤,每一步都给出了详细的沟通方案和策略。尹燕觉得这种方法可行吗? 尹燕:可行。 好,让我们用掌声预祝尹燕早日回家解决这个问题。 |
我们今天只需要记住:人与人之间是存在情感账户的,越是持久的关系越需要存款。用感情账户存款法维护彼此的关系,用双赢思维去解决关系中的冲突,听着是不是感觉人际关系尽在掌握之中。别高兴的太早,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还需要不断地练习,这种方法才能成为我们的习惯,可能刚开始时我们要好久才能想起来,但是通过练习我们可以把这种方法的使用时间从事后6个月提前到6天、6小时、6分钟甚至6秒钟。谢谢大家的参与。我今天的带拆到此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