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部分:
大家好,我叫李文娟,木子李,文采的文,婵娟的娟。
我的三个标签:
第一个标签,我是拆书帮的一级拆书家。
第二个标签,我是本月的轮值主席,今天第一次来拆书帮的朋友,还没有加入拆书帮微信群,一会儿可以找我。
第三个标签,我是一名摸索中的创业人员,我和两个朋友开了一个小工作室,主要做3D建筑表现。
今天拆的这本书叫《自控力》,在斯坦福大学很受欢迎的课程《自控力科学》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参加该课程的人称自控力学习可以改变人的一生。不论你是想减肥、坚持跑步、学习外语、还是远离拖延、培养新习惯、做更称职的父母……都应该翻开这本书。
在好时巧克力实验中,实验组织者告诉那些知道“白熊”现象和“反弹”理论的学生,在接下来一周里可以用一下4个步骤来应对自己强烈的欲望。这些欲望可以是巧克力、卡布奇诺咖啡或不停查收自己的邮件。
1. 承认自己脑海中的欲望,以及渴望某中事物的感觉。
2. 不要马上试着转移注意力或与之争论。接受这种想法或感觉,提醒自己“白熊”现象和“反弹”理论。
3. 退一步考虑,意识到这种想法和感觉不受你控制,但你可以选择是否将这些想法付诸实践。
4. 记住你的目标,提醒自己预先作出的承诺。正如那些学生会提醒自己,他们答应过不偷吃巧克力。
好,我看大部分人都已经看完了。这里先解释下拆页中的两个概念,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拆页。
What:
什么是“白熊”现象呢?有一组学生,老师告诉他们,你们可以想任何事,但是不要想”白熊“,结果学生们脑海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白熊。“反弹”理论则指人压抑情绪,通常会遭到报复性反弹,比如我们拼命压抑自己看手机的冲动,结果发现看手机的次数更多了。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公开演讲,对自己说不要紧张,却更紧张。这一切都说明我们自控力是有局限的。自控力是指个人的意志力,即个人对情绪欲望想法的控制力。自控力这本书告诉我们,个人对情绪欲望想法的控制是有限的。“我不要”的想法越强烈,反而越有可能出现“我不要”的结果。
Why: 认识到自控力的局限性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帮助?最大的好处就是放弃压抑为难自己,“我不要”的结果出现时,不要责怪自己。其次,就是让我们把精力集中到可控的行为上。情绪、欲望不可控,那我们就选择接受它,转而控制我们能控制的行为,从而实现真正的自控。这就是拆页上针对“我不要”的想法,给出的四个提升“自控力”的步骤。
How:
1,承认自己的欲望和感觉。比如我总喜欢翻淘宝,我这个欲望和冲动,首先我要意识到并承认它。
2,不要打压自己的欲望和感觉,接受它。不要压制这个冲动。因为压制的结果是会遭到报复反弹。我们可以自己说,这样的想法很正常,没有什么大不了。
3,意识自己的想法和感觉不可控制,但把想法和行为分开。我告诉自己,有翻淘宝的冲动,但翻不翻淘宝,我是选择和控制。
4,坚持目标,控制自己的行为。我不要翻淘宝,那我想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我希望自己买的东西都是自己需要的,而且花在买东西的时间越少越好。为了这个目标,我可以列一个购物清单,平常需要买什么的时候,记在单子上,然后每周固定时间统一够买。又节约时间,又不浪费。
Where: 生活中我们遇到压抑自己的情绪、欲望和感觉的时候,我们常常对自己说不要做什么,对往往做不到。大家可以回想一下,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案例,如果试着用上面的步骤,我们该怎么做。
我们有xxx个人,大家人自动组成x一组,讨论近期有没有强烈的“我不要”的想法和冲动,当这种想法出现时,我们是如何处理的。如果用拆页中的四个步骤,我们应该怎么处理。谈论完,我们请一名小伙伴来分享自己的经验。
1,承认自己的欲望和感觉。比如我总喜欢翻淘宝,我这个欲望和冲动,首先我要意识到并承认它。
2,不要打压自己的欲望和感觉,接受它。不要压制这个冲动。因为压制的结果是会遭到报复反弹。我们可以自己说,这样的想法很正常,没有什么大不了。
3,意识自己的想法和感觉不可控制,但把想法和行为分开。我告诉自己,有翻淘宝的冲动,但翻不翻淘宝,我是选择和控制。
4,坚持目标,控制自己的行为。我不要翻淘宝,那我想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我希望自己买的东西都是自己需要的,而且花在买东西的时间越少越好。为了这个目标,我可以列一个购物清单,平常需要买什么的时候,记在单子上,然后每周固定时间统一够买。又节约时间,又不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