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叫张璐琳,我来自北碚,我的三个标签是,第一,我是两个女儿的妈妈,一个六岁,一个三岁;第二,我是一名幼儿园管理者,我本科专业是学前教育,硕士专业是课程与教学论,目前在一线工作七年;第三,我是正面管教家庭讲师和学校讲师,在工作当中最感兴趣的领域就是家庭教育,和很多家长进行过家庭教育方面的沟通。
现在我来介绍一下拆书帮,拆书帮是一个学习者的社群,最初是由赵周老师创立的,在全国各个地方都有分舵。在这里,这些学习者把知识拆为自己的能力,“拆”不是“拆散”,而是转化和内化。书本上的片段,就像食物,只有拆散,才更能被我们的身体所吸收,才能转化成营养,这里的营养指的就是我们的能力。在这里,没有学习的焦虑、愧疚和压力,只有学以致用和能力提升的乐趣。在这里,这群学习者用体验、反思、分享、行动,尽力给予接纳和支持。拆书帮这个名字听起来像一个黑社会,但是这里的学习者们并不黑,是一群又红又专的人。拆书法分为应用于个人学习的拆除帮便签读书法和应用于组织学习的拆除帮现场学习法,也叫做R I A现场学习法。R是英语单词reading 的首写字母,I是英语单词interpretation 的首写字母, A是英语单词appropriation 的首写字母。因此拆书的过程就是阅读阐述和应用的过程。而A环节还分为三种做法:A1是激活学习者经验,A2是催化学习者应用,A3是促动学习者现场演练。
这个学习片段讲的是什么呢,就是当孩子面对负面情绪的时候,友善、关心和尊重是我们要表达的根本。可是如何表达呢?可以通过四个步骤来表达:表达理解、表达同情、告诉感受、关注解决。
我们为什么要用这四个步骤呢?因为如果我们使用这四个步骤,我们就能让孩子有充分表达,家长充分倾听的机会,当孩子感觉到被倾听,自然也就愿意听你的。这个方法能够营造出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但是如果我们不用这四个步骤,家长秀特别容易和孩子陷入对立的境地,最后不欢而散。最重要的是,过程中孩子没有感受到友善、关心和尊重。
这四个步骤的具体方法是这样的,首先要表达理解。要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并且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比如:你现在很难过,对吗?如果你的理解,在一开始就不正确,那后面的方向就有可能会走偏。然后你就需要表达同情。这个时候要特别注意的是,同情不等于宽恕,同情只代表理解。也就是说,我允许你的情绪,但不能允许你的行为。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这样说:妈妈小时候也…… 这个我非常有经验,我发现,只要我这么一说,孩子马上就觉得自己找到了盟友,情感上就会向你靠拢。然后我们要告诉孩子感受。说出自己的感受,这是锻炼孩子同理心的关键步骤。情商最主要的体现就是同理心,而同理心最主要的训练方式,就是让孩子知道其他人的想法和感受。最后我们需要关注解决。孩子提出自己的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家长可以提出建议,最后达成共识。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一步可以直接训练到孩子的问题解决能力以及积极正面的心理状态。
我们应该在什么时候来使用这四个步骤呢?当孩子陷入一种负面情绪的时候,家长极易和孩子站到对立面。这个时候家长如果想要赢得孩子的合作,就需要采用这四个步骤。
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个我在上个星期的一个例子。上个星期四晚上,可儿回到家,抱怨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了她。我有一种指责的口气问道:你做什么呀?可儿低下头,生气地回应道:我什么都没做。我怀疑她,说:你不可能什么都没做,说实话!可儿坐在沙发上,生气地看着我。我继续用指责的口吻说道:那现在你要怎么做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可儿生气地回答:我什么都不要做。然后怒气冲冲地回到自己的房间,关上了门。最后不欢而散。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也关注的解决问题的呀!我发现,这个过程中,我虽然也关注了解决问题,但是前三步都没有做。前三步是特别重要的,因为前三步让孩子感受到了尊重和关心。我们要时刻记住的是,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赢了孩子,而是赢得孩子。
如果下次我再遇到这样的情况,我要怎么去处理呢?首先,我要明确,我的目标是:当孩子遭遇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俩都能在发生问题的当下平心静气地坐下来,并讨论出解决办法。
所以我会这样做:首先表达我的理解。等孩子面对负面情绪的时候,我首先要深吸一口气,一定要特别注意自己的态度,要用友善的语气说:我敢肯定老师当着那么多小朋友的面批评你,你一定觉得很难过,是吗?要向孩子核实我的理解是否正确。表达完理解之后,可以考虑给孩子一个拥抱,然后把孩子抱到自己的大腿上坐着。然后表达我的同情。这个时候可以告诉孩子,自己小时候的一个类似的案例,比如:我记得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上数学课,我没有带书,老师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了我,我当时觉得特别生气,也觉得特别丢脸。这个时候,孩子一般会破涕而笑,因为找到了盟友。而且还会继续追问当时那件事情的一些细节。这个时候就已经把它从负面情绪中拯救出来了。然后告诉孩子我的感受。如果第一个步骤和第二个步骤进行得比较顺利的话,第三个步骤的时候,孩子就会很愿意听你说。我会告诉孩子:等我看到你回到家大发脾气,还摔东西的时候,我其实是有点生气的,因为你摔的每一样东西都是妈妈为这个家精心挑选的。但是妈妈知道,生气是没有用的,或许我们要想一想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过程中,包含的有用信息是:1.生气的情绪是允许的,但是生气时的破坏行为是不被允许的。2.生气的时候应该把我们的思路转向解决办法。3.告知孩子我的情绪是培养孩子同理心的最好方式。最后和孩子一起关注解决问题的办法。经过第三步,成功走向第四步。我问孩子:看看我们能不能想一个办法,免得以后再这么难堪。如果可以的话,我会拿出纸和笔,把我俩的方法都记录的本子上。先倾听孩子的,小孩子有了充分表达之后,我再给予相应的补充。与孩子达成共识,制定计划表。
如果在当下就平息了孩子的负面情绪,并和孩子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我就让孩子拥抱我,并表扬我:你真是一个优秀的妈妈。这也是现在我在家里面经常采用的奖励自己的方法,让妈妈找到自信,并拥要进行下一步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