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提问力》 所属活动: 6.23 麦肯锡工作法之学会提问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积极提问三原则(三) 学习目标: 改变提问方式,转变思维模式,化解消极不满情绪。

开场:

 【自我介绍+图书介绍】 

       大家好,我是梁俊。我的三个标签是:理工男,一个小微企业的管理者,一个正在升级打怪的新手拆书家。 

       我今天要拆的片段来自于《提问力》。

       这本书由赵周、李真和丘恩华老师合著出版。通过分析和讲解多个经典提问模型和方法,结合大量真实场景,帮助我们培养提问意识、拓宽提问思路、提高提问水平,更快速地实现自我提升。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今天我选择的拆页,主题是“积极提问三原则”。接下来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刚刚已经分发给大家的这个拆页片段,读完了举手向我示意一下。)

 

……我们给出如下的“积极提问三原则”。

第一,少问“为什么”,多问“如何”“怎样”。回顾一下安东记录下来的那些问题---“怎么计划总会变? ”“为什么材料都不能按时交?”“为什么事先不通知?”……很多都是“为什么”开头的。提这样的问题,并不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是为了规划行动,也不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只是抱怨、责怪别人而已。类似地,“什么时候管理层才能提供更多的资源啊?”也不是真的要了解进展和时机,而只是牢骚罢了。所以,不是“为什么”这三个字不好,而是很多时候抱怨、推诿、拖延的心态会通过“为什么”这样的说法表达出来。但是,如果把提问换成“怎样”“该如何”,把关注点放到行动方案、解决问题上,比如“要实现这个计划现在需要做什么?”“怎样确保材料尽可能按时交?”“通知下来了,时间很紧张,咱们该如何做?”,等等。

第二,提问中要包括“我”。原因是,提问中说到“他”“他们”“你们”“谁”……这些人做什么、想什么,其实你都管不了。你总是把关注点放在自己控制不了的事情上,那八成会怨天尤人。你唯一能控制的人是谁?是自己。所以提问中最好把“我”放进去,这样能保证行动性。“现在我能做些什么?”“我该找谁去请教,就不至于束手无策了?”

第三,问题中一定要有动词。动词意味着行动,意味着你把关注点放到下一步要做什么,要达到什么结果。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大家都读完了哈。下面,我来给大家解读一下这个拆页。)

这个拆页主要讲的是“积极提问的三个原则”。它的观点是:改变提问方式,转变思维模式,化解消极不满情绪。它的重点是:当不满情绪出现时,通过“转移焦点”的方法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

在这里,“转移焦点”的方法就是改变提问方式。

拆页中提到的那些问题,基本上都是我们在遇到一些不顺心事情时,经常不由自主冒出来的问题!它的具体表现是:不满、抱怨、推诿、责怪别人。这是一种消极情绪、一种负能量。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存在,会使我们变得消极、倦怠,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那么,当这种消极、不满情绪出现的时候,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拆页给我们的方法是——“积极提问三原则”:

第1、不报怨,不纠结于问题本身,把焦点放在“怎样”解决出现的问题上面。

第2、用“我”做主语。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

第3、关注“下一步”的行动。把焦点放到“下一步要做什么,取得什么样的结果”上面。

 

那么具体可以怎么做呢?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上个月底我去找老板,希望能给加点工资,他不同意。我当时觉得很委曲、也很不满。“都四五年了,物价涨了那么多,我工作表现也不差呀,为什么工资都不给涨一涨呢?”。我当时是一肚子怨气,但现在看来,假如我之前有学过“积极提问三原则”,情况也许会有很大不同:

第1、我会知道,报怨是没有用的,不如反过来想一想: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怎样才能让老板给我“加工资”呢?

第2、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问自己:我要怎么做才能让老板给我“加工资”呢?

第3、重点关注下一步的行动,问自己:我接下来要怎么做,才能体现出“我的价值和对公司的重要性”,让老板看到并给我“加工资”呢?(比如,主动承担更多的工作、主动参加公司重点项目工作并担任重要角色、主动通过学习提升自己并争取更高一级的管理职务,如此等等)

说实在话,如果我当时能够这样想,心情就不至于那么糟糕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好,通过刚才的解读,相信大家对于这个拆页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那么下面我们进入A1环节)

【A1 激活经验】

(根据今天参加活动的人数,我们可以分成2个小组,就按现在座位左右两边分组就好了。等一下我们需要进行小组讨论。)

从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消极情绪”(不满,抱怨、推诿、责怪别人),并怎样表现出来(带情绪地问为什么)。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在过去的一个月里,自己遇到过哪些这样的事情。你当时的(情绪)反应是怎样的呢?

现在给大家4分钟的时间,请大家在小组里分享一下自己经历过的类似情景。小组分享结束后,我会请一位小伙伴来当众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

 

学员的分享:

    周五的时候,我正在外地出差,参加会议。当时领导在QQ上给我发了一条指令,让我马上跟某学院的老师对接,安排下周的一场培训活动。我当时就有一点小报怨:我正在外地出差,正在开会呢,怎么跟对方联系呀!然后,QQ的消息就当没看到,过了很久才回复……

 

(好,谢谢这位小伙伴的分享,按照程序,我们下面进入A2环节,也就是催化应用环节)

【A2 催化应用】  

从刚才的分享我们可以看到当“遇到不顺心事情”时自己的本能反应。现在我们来设想一下,假定在未来一个月里你遇到了一个类似的情况,你会怎样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也就是“积极提问三原则”,来“化解自己的不满情绪”呢?

请大家在便签纸上写下:你遇到的问题和今天所学知识的应用规划。请注意:不要只是决心,要有具体做法,有明确时限,并且会有可衡量/可观测的结果。请大家用1分钟左右的时间思考并记录下来,然后把便签交给我。谢谢大家的配合……

 

学员的A2便签:

七月中旬,预计我会有一次外地出差办事的可能,出差办事时如果被领导中途加派其他任务,出现可能导致不满情绪出现或类似的情形,就用“积极提问三原则”的方法来处理——

1、不报怨、不纠结于问题本身,把关注点放在怎么解决“加派任务”这个问题上面。(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2、记住:我才是主导、推动问题解决的主角。(我——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3、着重考虑下一步怎么做才能解决问题:(我——接下来——要怎样做,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A、如果正在办理的事情非常重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我无法腾出时间和精力来完成加派的任务,那么就要和领导说明情况,和领导一起商量“要加派的任务”是否还有其他解决的方法和途径,最后再按商量的结果进行处置。

B、正在办理的事情,如果过程中能够抽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加派的任务,那么就重新规划一下自己的时间安排,抽出时间和精力把任务完成。……

 

【结语】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如何使用“积极提问三原则”,通过改变“提问方式”(转移焦点)的方法,来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化解自己的不良情绪。希望大家能够在今后的工作或生活中应用得到并有所收获。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