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结构思考力》 所属活动: 拆书帮无锡太湖分舵第76次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总分总模型让你思考更清晰,表达更有力 学习目标: 引导大家学习总分总的汇报方式

开场: 大家好,我是刘振彬,下面我用3个标签介绍下我自己。
第一个标签“食品学博士”,现在我是博士三年级在读,明年即将毕业,毕业后会留校任教并继续从事食品科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第2个标签是“运动爱好者”,我是一个闲不住,几天不动就浑身躁的人,喜欢玩到筋疲力尽的那种酸爽感。喜欢健身,徒步,爬山等运动,所以有大家共同爱好的话可以约起来吆。
第3个标签“渴望成为一个严肃而有趣的人”,严肃是指希望自己在一些正式场合能够“一本正经”,在其他时候能够活得有趣。

今天我们聚在这里进行拆书学习,我先问下大家有没有过下面的这些经历?

有些书读的时候感觉热血沸腾,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但读完之后发现除了沸腾之外一丁点改变都没有?
或者是读书时思想活动只是停留在书中设定的环境,却没有将书中内容与实际的生活场景相联系,导致读书有种空中楼阁的感觉?

如果你有上述类似的感觉,那么恭喜你,你找对组织了,这个组织就是拆书帮。

拆书:是一种将书“拆为己用”的学习方法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将书中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注重知识的落地和实用,以帮助人们更好的实现学以致用。

拆书法分为个人学习法和组织学习法。个人学习法会使用RIA便签法,R是阅读原文,I是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A是关联经验和规划应用。通过运用RIA便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将书本知识落地以指导实际的生活。

组织学习法是一位拆书家引导一群人将书中知识拆为己用。像我们今天这场活动就属于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话,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拆书帮分舵是公益性的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讲到这里相信大家对拆书法和拆书帮应该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那么接下来我将通过今天的共同学习来为大家展现拆书学习法的具体运用。

 

下面是从书里摘录的一个片段,请大家花两分钟左右的时间一起来阅读一下刚才发给大家的原文拆页,就是我们说的R片段。读完之后麻烦举手示意我一下。

 

【R:阅读原文】你有一个不耐烦的上司吗?(P30)

 

“我的上司对我特别不耐烦,每次汇报工作或者会议发言时他都打断我的话,真是郁闷!”

 

我们再看看另外一个版本。“我们的这些干部每次找我汇报工作,就在那里说呀说的,经常是听了15分钟也没听明白他们到底想说什么事情,只能在无法忍受的情况下打断他们!”

 

上述情况在我们的身边经常发生,问题的核心不是我们的上司不耐烦,而是如何提高沟通的效率?如何既能清楚地表达你的观点,又能让对方准确快速地把握你的观点?那么怎样消灭你上司的“不耐烦”呢?(注意我说的不是消灭不耐烦的上司……)

 

消灭上司的“不耐烦”,从“结论先行”开始。

 

以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个小段落为例。

今年经济増长预期目标定为7.5%左右,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

一方面,要继续抓住机遇、促进发展。这些年,我国制造业积累了较大产能,基础设施状况大为改善,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储蓄率较高,劳动力总量仍然很大。必须优化配置和利用生产要素,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为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提供必要条件,为转方式、调结构创造稳定环境;必须使经济增长与潜在增长率相协调,与生产要素的供给能力和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相适应。

另一方面,要切实接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心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上,放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综合权衡,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定为7.5%左右是必要的,适宜的,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看到大部分小伙伴都已经阅读完了,下面我会带领大家一起来解读这段文字。

(what)主要讲了在职场中有效沟通交流的一种总分总的汇报方式。

(why)在我们的工作中,大家肯定经常遇到要向自己的上司或合作伙伴汇报工作,而这通常需要我们在规定的时间内表达清楚自己的意图。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领导领会我们的意图,避免他们的不耐烦呢?

(how)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第一步:先给出结论和观点。如原文片段中首先给出“今年经济増长预期目标应定为7.5%左右的观点”。

第二步:阐述论据或原因,即支撑所得结论或观点的具体原因或论据。如原文片段中给出两个原因,一是抓住机遇,促进发展。二是根据科学发展观要求,改变工作重心。

第三步:再次总结观点或结论。如原文例子中再次给出观点“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定为7.5%左右是必要的,适宜的”。

(where)适合于规定时间内阐明某项概念或意图的场合,如职场汇报或演讲等。不适合与放松谈心的场合。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不知道大家看完原文及听到进一步的解释后有没有联想起自己的相关经历呢?

 

首先我来分享一下自己的相关经历。我的研究课题是关于物料性质和3D打印特性的关系。我们进展汇报交流的时间一般控制在每人8分钟左右。前两天向导师进行进展汇报的时候,一开始我就在PPT上罗列了大量的数据和图谱,并对相关数据和图谱进行了逐一的解释说明。但正当我讲的起劲的时候导师打断了我,说不要再讲了,并说我听到现在都没有听到你想表达的整体思想。当时自己真是一脸懵逼。

 

反思:导师之所以不耐烦是因为我没有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汇报,即首先给出整体结论或思路,让导师知道接下来自己要讲什么,而只是一味的讲一些论据点。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那么我将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汇报。

一是我首先给出“物料特性和3D打印特性的关系”这样一个结论。

二是再依次列出支撑此项结论的一些数据和图表。

三是再次重申自己所得的结论。


A2

接下来再和大家分享下我的规划应用:

 

目标:为了达到在7月份汇报时不被导师由于不耐烦而打断的目的,我打算在进行“核磁信号和3D打印特性的关系”的汇报的时候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进行汇报。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首先给出整体的结论或研究思路,让导师明晰我接下来要讲的内容。如我先给出一个结论:即利用核磁信号特征可以预测流变特性,并进一步的预测3D打印特性。

第二步:具体给出支持所得结论的相关论据,如所测的流变数据,核磁信号数据和3D打印特性的表征数据等。

第三步:再次总结,给出结论,即“核磁信号可以很好的用来预测3D打印特性”。

 

 

以上就是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对大家也能有所帮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