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结构思考力》 所属活动: 杭州湾筹备分舵第七期线下过级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结构化表达与倾听 学习目标: 自上而下回答,提升表达效果,结构化接收信息,提升倾听效果

开场: 大家好,我是张鹏,很高兴今天和大家一起拆书学习。为了保证我们今天的学习效果,我们先来分一下组。书桌左手边为一组,右手边为二组。
总学习目标:学习者可以在沟通中,利用科学方法使信息的表达与接收更加结构,从而提升沟通效果。
学习目标一:学习者可以利用自上而下回答方式,梳理思路,使我们的思路成金字塔结构,提升表达效果。
学习目标二:学习者可以利用结构化接收信息方式,梳理对方凌乱的信息,使对方的思想在我们脑子里形成金字塔结构,提升倾听效果。

【观察点四】两个学习目标均包含学习者可被观察到/被测量到的行为或动作

今天我分享的拆页片段选自《结构思考力》这本书。
F (特征)
这本书的作者李忠秋,专注于结构思考力这一领域,是国内在该领域内最有影响力的研究、实践与推广者。该书内容以金字塔原理这一工具的应用为主框架,侧重于从“结构思考”的角度向大众以更通俗的方式传递结构思考力在思考和表达方面的理念和方法。
A(优势)此书在当当好评率为99.9%,被众多500强企业选做企业内训材料。虽然其核心理念来自《金字塔原理》,但在叙述脉络上比《金字塔原理》更易于入门理解。
B (利益)
B1 你有没有过想事情想不透彻的情况,不是遗漏了重要信息,就是一团乱麻越理越乱?有没有过心理想的清楚,但怎么也说不到重点的情况?学习《结构思考力》,教你搭结构的三大阶段五个步骤,让思考更清晰,表达更有力。
B2学习了今天的两个片段,可以帮你科学的表达、高效的倾听。
【观察点五】图书介绍能够清晰分辨出F A B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自上而下疑问回答是一种想象对话技术。假如有人来做一场演讲,他说: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话题是“猪应当被当作宠物来养”。作为听众,当他说出这种观点之后你会有什么疑问?没错,就是“为什么猪可以当宠物来养”,如果他接下来的演讲说:“首先猪很脏、很肥、肉很好吃……”大家听着听着就睡着了,因为他讲的内容并没有回答大家关心的这个疑问。所以,要吸引大家就需要回答猪为什么可以当宠物,比如:“猪很漂亮,所以猪可以当作宠物来养。”回答了大家心中的疑问,同时这个回答又引发了大家新的疑问:“猪怎么能漂亮呢?”所以他只有再回答“猪为什么漂亮”这个问题大家才愿意继续听。(见图3-2

书图1.png

 

 

自上而下疑问回答搭建的金字塔结构既吸引人又有说服力。图2-3最上面的中心思想是“猪应当当作宠物来养”,他会设想这个主题抛给大家之后大家会关心什么,然后反过来回答大家这个疑问。他还会继续想他新的回答会引发哪些新的疑问,然后再回答。图3-2中类似“为什么”的问题是设想出来的,在正式的表达时不存在。比如他正式演讲的时候就会这样说:“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话题叫作猪可以被当作宠物来养,因为猪很漂亮,猪还可以培育出很多品种,为什么说猪很漂亮呢?……”听众会跟着他的思路一步一步地往下走,其实我这一句话说的是有问题的,不是听众跟着他的思路走,而是他在不断地满足听众内心中的需求。因此,通过疑问回答做分解可以达到两个目的:第一,表达会非常吸引人,因为说的内容都是对方关心的问题;第二,表达一定非常有说服力,因为对方关心的问题已经被一个一个解答过了。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观察到大家都已经读完了,那么接下来我用自己的话带领大家理解一下原文片段。

原文片段中的案例在分析猪为什么适合做宠物,其中猪适合做宠物结论和具有英国特征、与大地连接等信息对于大家的接收来说有点牵强。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用一个你一定感兴趣且贴近生活的案例来展示一下自上而下问答的厉害。

想象一下,你坐在老板的办公桌前,说:“老板,请提升我的薪水。”  你想想如果你是老板,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对,问“凭什么?”也就是为什么给你加薪呀。如果你回答我的座位很偏、电脑时不时还卡、有时候还觉得家庭矛盾比较多。那领导得给你踹出去,因为你没回答他凭什么给你加薪的问题。所以,要达到目标,得直接回答为什么给你加薪,比如“去年我在部门内贡献最大,所以申请加薪”那领导就又问了:“为啥你贡献最大?”你就再回答:“我主导创新项目13项,带来效益200万,各月度绩效均为A+”这样,就能很愉快的和领导沟通。

 金字塔1.png

【观察点六】2I中,涵盖二级的4种讲解引导技巧:4)根据原书案例脉络,给出了更贴近实际的例子

What

通过自上而下疑问回答的形式,是一种是从目标出发沿着不同路径分解,探求答案的方法。他从对方角度设想问题,并提前准备好答案,使我们的表达形成金字塔结构。


Why:

生活中时时刻刻充满了表达,表达的逻辑清晰、直接回答对方疑问,会让沟通变得高效且简单。自上而下的疑问回答方法可以使我们的表达成为环环相扣的金字塔结构,使思考更清晰,表达更有力。

 

How

第一步,从对方角度设想问题。以对方需求为中心,覆盖2W1H

第二步,提前想好答案回答问题。记录这些答案,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串起来。


[负面一般做法]一般情况下,人们表达前并未做思路的梳理,表达出的内容经常是碎片化、无顺序、无结构的。

[坏处]这样的表达给对方的理解增加了难度,平添了很多误会,使沟通变得低效。

[反例]上周,听见同事给另一个同事介绍对象。内容如下:小王他家条件可好了,182大高个,他家开厂的,人家正经的本科学历,也没听说有啥坏习惯,皮肤还白,眼睛也挺亮,开的宝马车。

[拆页建议]这个介绍就很语无伦次,听着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拆页建议我们先从对方角度想问题,再提前想好答案,按结构描述。

[正例]如果同事学习了今天的拆页技巧,我想她会这样做。

第一步,想想对方会想听到什么。结论先行的告诉对方,小王真是个好小伙。对方会问,为什么?然后呢?

第二步,提前想好回答,并结构化表达。

what小王是个好小伙,因为他是高\\,又有才华。

why:身材182。富:家里开厂,又有宝马豪车。帅:皮肤白皙眼睛亮。有才华:正经本科学历,没坏习惯,不是纨绔子弟。

how你加个微信,认识一下呗。

,这样介绍就清晰多了。

【观察点六】2I中,涵盖二级的4种讲解引导技巧:1)强调不这么做的坏处


where

适用于表达前的思路梳理,有利于表达结构化。

可能你会说,这种结论先行的结构适合西方人的思维习惯,我们中国人还得先铺垫。但是正如刚刚我们举的例子,只要我把中心句先丢出来,您也自然的想到一步步问“为什么”,所以为了表达清晰,从而设想问题、回答问题,构成自上而下的结构,这一样适用于中国人的思维。

【观察点六】2I中,涵盖二级的4种讲解引导技巧2)给出学习者可能异议的预防性讲解。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现在,我们来回想一下你是否曾经有需要这样自上而下形式来组织语言,但却没有这样表达的情况?比如:跟朋友说建议,跟领导要支持,跟同事说想法。给大家一分钟。

 有想到的小伙伴吗?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

学习者分享:

我曾经给朋友安利一本书,想到哪说到哪,结果介绍的很碎片,不够清晰和有说服力。   

拆书家:那么现在请大家根据刚才学习的自上而下组织语言的步骤思考一下,再来一次,你会怎么做?

大家可以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三分钟后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

学习者案例分享:

首先我先明确主题:《这样读书就够了》很值得一读

然后,我会站在对方的角度设想,对方都会问些什么问题。包括,这本书讲什么的,为什么值得一读?怎么就解决成人读书的困难了?

下一步,把想到的问题找到直接的回答答案及支撑示例,并按照逻辑顺序整理在一起。

【观察点七】A1环节指令清晰,学习者可以联系过往的具体经验。且加工出如果以后遇到同等情况,可以如何做。

 

拆书家:嗯,明确主题的前提下,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找到问题的答案并按逻辑整理。这个案例我认为很好的使用了片段的方法。

【观察点十】拆书家至少有一次给出了关联到原文的知识点的回应和反馈。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刚刚的自上而下问答方法是教大家如何科学的说,下面我们讲共同学习用结构化接收信息的方法,此片段是教大家如何高效的听。

学习目标二:学习者可以利用结构化接收信息方式,梳理对方凌乱的信息,使对方的思想在我们脑子里形成金字塔结构,提升倾听效果。

请大家快速阅读原文。

再比如,你去听一个演讲,如果演讲人的结构非常清晰,上来就非常明确地跟你表述清楚观点,然后逐步地证明这个结论,你作为听众会很轻松。然而,如果这位演讲者表述杂乱无章,更可怕的是他的口才特别好,1个半小时的演讲信息量比一般人还要大,这个时候你就会比较痛苦,如何整理演讲的收获,完全说不清楚。 天下之大,为人领导者、为人师者、为人父母者、为人朋友者作为信息的传递者思维不结构化的人大有人在,他们往往观点不明确、要点不清晰,作为接收者的我们就会变得很痛苦。那么我们如何像诸葛亮一样一眼看出“大略”呢?本节教大家一些方法在纷繁的信息中识别关键点,理解他人的核心内容并能够总结清楚,也就是运用结构思考力做到听清楚、说明白!我将这个方法总结为三个步骤。(见图1-11 

书2.png

第一步:识别信息中的事实、理由及结论。找出信息中哪些是观点类的,哪些是事实描述类的信息,观点类的信息中哪些是结论、哪些是支撑结论的理由,并将它们区分开。 第二步:找到事实与观点的对应关系,并画出结构图。接下来找出这些事实与观点的对应关系,并依据事实、理由、结论的对应关系画出金字塔结构图。 第三步:一句话概括出所有内容。接收信息除了在前两步做到能够听清楚以外,最后还要用一句话概括出所有内容,做到说明白。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观察到大家都已经读完了,那么接下来我用自己的话带领大家理解一下原文片段。

What

结构化接收信息的方法,是将对方传达的碎片信息进行分类、整理、概括,把杂乱的信息梳理出科学结构并得出明确结论的方法。

Why

世界之大,我们遇到的人形形色色,无法要求接触的每个人都能做到结构化表达。大多数时候,我们发现对方语无伦次、没有重点时会显得十分不耐烦,抱怨对方欠缺表达能力之外,也无可奈何,同时自己也没得到有用的信息,耽误了事情。此时,为了保障我们听的懂,我们需要一种结构化的方式来接收信息。

 

How

第一步,识别信息。

1-1记录信息。把对方语言中的点记录下来,复杂的用文字、电脑等辅助,简单的用脑袋即可。

1-2区分信息。把记录的信息点,归类。分为事实、观点、结论。

第二步,整理关系。

把分好类的信息,一一对应,让事实支撑观点,观点支撑结论。形成金字塔结构。

第三步,概括内容。

在各层观点基础上,总结结论,并让对方确认。

【观察点三】2个拆页的R,至少一个包括HOW的内容;有一定逻辑关系,比如递进关系,且总内容未超过4页图书内页。

【观察点六】2I中,涵盖二级的4种讲解引导技巧:3)细化原文行动建议的步骤


Where 适用于以传达信息为目的的沟通,但对方表达尚不成结构的情况。可能不适用于以培养感情、消磨时间为目的的沟通。

【观察点六】2I中,涵盖二级的4种讲解引导技巧:3)细化原文行动建议的步骤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促动参与

学习了结构化接收信息,我们来设想一个场景。你想买台途观L,问朋友的看法,朋友热情洋溢自我陶醉的开始了他的表演:

这车大,比老途观的轴距加长了不少。白色的太漂亮了,你看李工那么挑剔一人,进店里一眼就相中了,然后腿就走不动路。德国车嘛,三大件及调教还是牢靠的。坐着头也不顶棚,腿也伸得开。前脸的进气格栅也加粗了,改的很硬朗,man!后备箱也大了。而且销量每月两万台,产品成熟更有保障。今年经济形式不好能便宜点。卖的好的车,后面维修也经济。油耗好像7个油吧,这么大的车,这个油耗还不错。但是内饰相对同价位国产车要弱一些。我觉得还挺好的,你自己定哈!

请大家利用我们刚才学习到的结构化接收信息法,整理一下这一段要表达的内容,什么结论、什么观点、什么事实。时间五分钟。一会我请小组代表分享。

【观察点九】指令清晰,学习者可以根据拆书家设定的案例场景,小组讨论,应用知识点形成解决方案,或是应用知识点进行组内角色扮演。

 

学习者分享:

第一步,识别信息。

1-1记录片段

1-2区分信息。

 QQ图片20190621224559.png

 

第二步整理关系。

 回答.png

第三步,概括内容。

所以说,基于这个车样子好、性能好、价钱好,但内饰弱这四个维度,你认为这款车挺好,但是否购买的决定要我自己做,对吗?

拆书家:

非常感谢海红的分享。你的分析十分准确。

 

那接下来你要想一个自己应用结构化接收信息的情景,比如听孩子讲事情、听下属汇报工作、听邻居三婶给你介绍对象、听朋友给你安利东西。

用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内,如果你遇到类似上述情况,你计划怎么应用结构化接收信息?五分钟后,我请一位小伙伴做一下分享。

【观察点八】指令清晰,至少一个A2环节提问中包括情景或场景,有学习者受到启发联系到自己的具体应用场景。

 

学习者分享:

下周二,下属将和我汇报食堂招标的项目。相信以他近期的整体表现来看,表述一定是杂乱的。我将用结构化接收信息的方法来梳理其思路,并总结出结论。

第一步,识别信息方面。

1-1记录信息。我会要求他提前打印ppt给我。在其讲述过程中把关键点圈出来。

1-2区别信息。用不同色笔勾画区别结论、观点、事实等信息。

第二步,整理关系。画一张金字塔图,把结论、观点、事实一层层的联系起来。由上统下,分类归组,依次递进。

第三步,概括内容。提炼并思考出结论,并明确与其核对是否要表达这个意思。

拆书家:感谢小可的分享,这个案例在我们的工作中十分常见,有很高的指导作用。其中识别信息、整理关系、概括内容三步应用精准到位,是一个十分标准的结构化接收信息的使用计划。

【观察点十】拆书家至少有一次给出了关联到原文的知识点的回应和反馈

 

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今天我们学习了自上而下问答法和结构化接收信息法,一个教我们科学的想和说,一个教我们高效的听。希望大家学习后能够多加应用,使得思考更清晰,表达更有力。

【观察点十一】结尾时给出了强有力的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