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 各位小伙伴,大家晚上好,非常幸运在2-4的关卡上与各位伙伴再次遇见,我是晓飞侠。开始拆书开始之前,我们先简单分一下组,由于今天人数受限,那么在座的各位伙伴就自成一组。
【学习目标】今天,在跟随我完成第一个RIA后,学习者能够在赞美别人时,不再只是简单敷衍,而是能够应用“姓名+具象内容+开放式提问”的表达方式步骤来重新表达赞美的内容。
首先给大家介绍我分享的第一个片段来自的这本书《《谈话的力量》》:
【F】这本《谈话的力量》作者是艾伦.加纳,是一名拥有20年教学经验的美国著名交流学专家,书中讲了很多谈话技巧的图书,都是他多年研究和培训的经验总结。
【A】这是一本沟通表达类图书中非常畅销的一本,全球销量超过100万册,案列丰富生动,本书最大特点就是通俗易懂,行文轻松随意。相对于那些充斥、堆砌着专业术语的交流学书籍,可以肯定地说,本书带给您的感觉一定是与众不同。
【B】您是否正在为工作中需要不断与陌生人接触而苦恼,您是否正面临着与昔日好友无话可谈的尴尬,您是否正遭遇着与亲人关系日趋紧张的困境,又或许您想使本已和谐的人际关系锦上添花,针对这些情况,本书中技巧都能在你和他人沟通的有助力,提升沟通表达和谐、有效性;
[R]原文阅读
我的第一个片段拆解片段来自《谈话的力量》 -P14页,请大家花2分钟时间来阅读一下片段,开始吧:(阅读过程中,我们想一想片段中的三个赞美包装要素分别是什么呢?你get到了么?)最常见的赞扬方法就是表达直接的称赞。这种赞扬直接告诉对方你对他们的行为、外表和气质的哪些方面表示赞赏。每次在课堂上讲到这个技巧,我总是以让学生们对我或其他人说一些赞扬的话开始的。以下是有一次我记录下来的几种赞扬:行为:“你是一位好老师。”外表:“你的头发很漂亮。”衣着:“我很喜欢你的鞋。”而这样的称赞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改进:
1、具体一些。如果你毫无保留地告诉对方你的喜好,让他们相信你的话只适用于他一个人,而不是任何一个人,那么你的话就会更加有力,令人信服。例如:行为:“我喜欢你在我们练习的时候,亲自给每个人做辅导。”外表:“我觉得这个新发型让你的眼睛更加漂亮了。”衣着:“那双棕褐色的路夫鞋很配你的卡其裤。”
2、称呼对方的名字。人们认为,自从柏拉图和苏格拉底以来多数人都觉得自己的名字是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会对包含其名字的话语给予更多的注意。此外,称呼对方的名字也可以让对方觉得你的赞扬是专门针对他的。例如:行为:“艾伦,我喜欢你在我们练习的时候,亲自给每个人做辅导。”外表:“艾伦,我觉得这个新发型让你的眼睛更加漂亮了。”衣着:“艾伦,那双棕褐色的路夫鞋很配你的卡其裤。”
3、同样地,你很可能也发现很多人难以接受你直接的赞扬。出于谦虚,或者没有别的回答方式,他们通常会拒绝你的赞扬,从而让你感到受挫,使你以后的赞扬话语减少。行为:“这只是在做我应该做的。”外表:“我倒觉得理发师剪得太短了。”衣着:“你喜欢这样的旧鞋?”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原因,你都可以做些什么,让你的赞扬更有效果,更容易让对方接受:你可以在赞扬之后加上问题。(开放式问题最好,但只要是问题就行。)这样的话,当对方听到你的赞扬时,就不用苦苦地找一个回应的方法,只需说声谢谢,然后回答你提出的问题。
最后,我们把原来的赞扬具体化一些,加上对方的名字,再加上一个问题,就是这样:行为:“艾伦,我喜欢你在我们练习的时候,亲自给每个人做辅导。说说看,你观察到的最常犯的错误是什么?”外表:“艾伦,我觉得这个新发型让你的眼睛更加漂亮了。你是怎样想到要换这个发型的?”衣着:“艾伦,那双棕褐色的路夫鞋很配你的卡其裤。你是怎么决定买这种款式的?”
我看到大部分伙伴都已经读完,没读的呢,也没关系,因为这个片段非常实用,跟着我的节奏,你也可以学会哦。接下来我会引领大家一起来对该片段进行一个提炼吧。
首先,我们得搞明白这个片段讲了什么?这个片段告诉我们一种有效称赞别人的方法。生活中,我们的赞美很多时候是苍白无力的,让听者并没有收获到你想表达的赞美之情,甚至可能还会适得其反。而文中的交给我们称赞别人的方法是从具体事情入手,深入浅出,采用与对方直接关联的方式,再以问题来作为赞美的收尾让对方接受咱赞美并深度思考被赞美的内在原因,从而让被赞美者感到赞美真的和自己贴切吻合。
那搞明白了片段讲述的内容,那我们来想一想为什么我们要用这个方法呢?,赞美别人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艺术。或许每个人都有欣赏美的视角,但是赞美就不是每个人都具有的能力。在身边随处可见,有的人非常正直善良,中正厚道,但是就是不会赞美别人,因此在沟通与社交中总是处于被动,人缘浅薄。而有的人的赞美蹩脚得让你不好承受,但是有的人却总能贴合场景,还原物态,赞美听起来和自己一一映衬,自然也是顿生好感。因此,好的赞美方式和方法是必要的。
好了,正所谓千呼万唤始出来,各位重点来啦,我们应该到底应该怎么来表达称赞呢?这里只需要四个步骤就可以整合出来暖心的赞美,让人听而不腻,美而不骄。好了,我要抖干货了:
1、找出对方你对他们的行为、外表和气质的哪些方面表示赞赏;
2、将你想赞美对方的行为、外表、气质等内容具体化,具体化的内容包括你所见、所闻、所听等等内容,例如,当你夸强别人真聪明时,你可以这样说,今天你在回答园园老师的问题时,那个问题我当时想了一下,感觉特别难,但是你回答的非常巧妙,你太聪明了。
3、在夸奖前,加上对方的名字;例如,李明,今天你在回答园园老师的问题时,那个问题我当时想了一下,感觉特别难,但是你回答的非常巧妙,你太聪明了。
4、为了避免别人习惯性的谦虚回绝你的赞美,你可以在你的称赞后面加上一些问题(开放式问题最好,但只要是问题就行)。
【举例】
举个例子来说:在上月岗位竞聘时,李明和我都进入了面试环节,HR向我们提了一个很有针对性的问题,我到时感觉很难从细节上把握,勉强从宏光上进行了回答,但在听了李明的回答时,感觉豁然开朗,可能在以前,我会说:李明,你答的太棒了,佩服佩服。而应用今天的方法:第一步时找出对方的行为特点及回答效果非常好,第二是将其行为具体话,即是回答问题角度新颖,细节把握到位。第三步是在夸奖前加上姓名。最后再加上依据反问句,避免对方习惯性的谦虚回绝。最后可以这样呈现我对他的夸奖:李明,今天你在回答HR老师的问题时,那个问题对于我来说在宏光上把握还比较容易,但是要在细节上进行详细描述感觉特别难,但是你从细节处入手,角度非常新颖,回答得非常巧妙,你太太有才了,你是怎么做到了,能给我们分享一下你当时怎么考虑的吗?
【案例意译】
很多人在沟通中都曾像上述片段中所记录的那样表达方式来进行表达,那是人员最省力、最直接的表达方式。从出生到现在,我们习惯了这样的表达方式,这样的表达方式我们随时在说,也随时在倾听,但是寡淡无味,毫无效果;那是什么原因造成我们这样的表达方式呢,是我们生而不能表达吗,恰恰相反,小孩子经常会说妈妈,姐姐的鞋子好漂亮,我也想要一双,可以吗?而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表达方式被周边人和表达方式同化了,变得简单,无针对性,表达方法简单而无效,而本片段又给了我们一套有效的表达技巧,让我们的赞美和沟通更为顺畅。
【预防异议与适用边界】
针对上面的方法,你可能会说,这个方法我也用了啊,但是对方还是一般一样的回绝我。是的,人最难控制的是情绪,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来自对方的善意,但是这也侧面说明你有提升和实践的空间,在生活工作中多尝试,刻意练习,将该方法用到自然表达而不流于形式,如果还是不能得到对方的呼应,那也放平心态,正视差异化,这样你才能自我升华。
【反 思】
在这个片段中我对别人赞美的表达显然是干瘪无力,甚至让整个交谈气氛陷入尴尬的情景,因为在临时需要向别人表达赞美时,会习惯性的使用自己脑中存量信息,导致这种惯常干瘪的表达影响着我的表达方式,而再回到过去,利用今天分享的方法,我可能会说:小刘,你今天的荣誉跟你平时细致努力的付出工作息息相关,恭喜你,我想这样的表达肯定会更加饱满。
【不这么做的坏处】
在工作和生活中,如果不懂得赞美人的技巧,也不会运用今天我们学到的“姓名+具像内容+开放式提问的表达”的知识去赞美别人,我们的赞美还是会很空洞、干瘪,这样常常让别人觉得我们是虚伪的马屁精,让气氛陷入尴尬,沟通不顺畅,进而导致人缘浅薄,该有的机会也悄然而逝,得不偿失。就像前不久,办公室的一位同事获得了公司先进个人的称号,他平时也是兢兢业业,做事干活也冲在前面,加班也是常有的事情,做出了很多大家可见的成绩,大家也是纷纷祝贺,这种场合赞美肯定少不了的。有的人说:厉害,可以啊,小伙,更有人直接就是:牛逼,牛逼,666。对方要么就是说应该的,要么就是低头不语,说多了,对方还感觉是一波嘲笑,气氛也随之凝固。而如果使用今天拆页中姓名+具像内容+开放式提问的表达方式,可能就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赞美可以变成这样:刘XX,经过这半年时间在安全、生产、精益、创新等各方面的深入研究和坚持努力,终于得到应有的回报,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有时间能不能给我们分享一下你的一些工作方法和技巧啊?
1、 拆书家提问设计:
下面请大家回想一下过去有没有像我一样的经历,生活中遇到去赞美别人的时候,总是言之无物,赞美有心无力,得不到对方共鸣,当时你是怎么做的呢?再比如上下级之间,你的上级获得了荣誉,看到了你同事的提升与进步,你是如何来称赞激励对方的呢?或者是你的孩子、亲人取得进度时,我们是如何来表达的呢?类似的情况,当时您的表达方式是怎么样的呢?现在大家小组讨论一下,时间是3分钟,一会请1位小伙伴跟我们分享一下。
2、 学习者案例记录
分享者:林小园
木头昨晚一个设计策划案,问我的做的怎么样,给点反馈。
而我的反馈是:不错。干瘪毫无针对性,然后就没然后了,当然木头也是闷闷不乐,很不开心。
那么今天通过学习后,我可以这样说:
木头,你做的设计非常棒,从设计的配色,构思和整体风格我觉得都非常喜欢。
【小结&转换】
非常感谢小伙伴的精彩分享,刚才我们学习了当我们赞美别人时,可以运用姓名+具象内容+开放式提问的表达方式的步骤,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真诚的赞美。那对于物呢,我们应该怎样来进行描述和表达?接下来,我们再用一个拆页来学习怎样去具体描述物的方法,当然这前后两个片段是表达的两个不同侧面,相辅相成,独立而最终统一,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表达技巧体系。
【学习目标】
接下来我要拆的片段来自《刻意练习的精准话术》的P23页内容,学习这个片段的RIA后呢,可以教给我们面对我们长期习惯的表达恶习时,通过使用发现+思考+替换的方法来改善我们在描述和评价物态方面的表达技巧,使得呈现内容更加到位、准确,丰满,而不再是干瘪无力。首先还是来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
【图书介绍】
【F】这本《刻意练习的精准话术》作者是罗尔·弗莱明 (Carol Fleming),是一位语言病理学家和沟通培训师,本书是一本深入沟通的指南, 致力于让读者意识到和他人的交流并有意控制这一过程。
【A】这是一本针对性指导你解决说话和发音问题的实用手册,得到很过沟通大师的推荐。本书的特点在于行动步骤清晰,行文通俗易懂,直接告诉我们怎么去练习,怎么去操作,就好比脉络清晰的“健身教程”一样,告诉我们高超的话术就像马甲线,完全可以练出来,比起那些大谈怎样说话,提升沟通力的理论性书籍来说,这本书更具有行动指导意义。
【B】在工作和生活中,您否遇到过因为一句话没说好,得罪了别人,产生了误会?有没有发现自己在表达时,脑子里总是挤不出几个有效好用的词呢,而这套正确的说话表达方法就能很好的帮助你,迅速化解彼此的隔阂,从而拉近彼此的距离,特别时针对对事物的陈述是更是如此。
【R】原文片段
下面请大家花1-2分钟来阅读我给到各位的片段内容,现在开始吧,阅读过程中,请各位思考一下文中给了我们什么方法来改善我们的惯常干瘪用于呢?
改变措辞习惯的第一步,是选定你想处理的一个具体词汇。假设你总是过度使用“不得了”这个词。按照你通常使用“不得了”这个词的方式,构思出大约十个句子,这很重要。“这个片子好看得不得了!”“她这次旅行爽得不得了!”有意识地高声朗读这些句子,以便强化你的认知。
第二个步骤,是关注在你说话过程中,这个词何时会从你口中自然地蹦出来。你用的那个句子究竟是什么?你使用它感觉怎样?练习用不同的措辞表述同样的东西。“这个片子好看得不得了!!”或者“这个片子很有冲击力。”“这部电影很有趣!”“这部电影很新颖!”“这部电影很有思想!”
通过以上步骤,你应该对那个词已经变得很敏感,所以那个字眼尚未出口,你就可能有所感知。或者说,虽然话在嘴边,但你能够察觉并做出改变,然后接着说下去。
我看到大部分伙伴都已经读完,接下来,让我们来提炼一下这个片段传递给我们的知识;生活中,当我感到明明已经很有感触的时候,自己会下意识地用一些类似“很好”“太棒了”“还不错”这些听起来模糊宽泛的干瘪词语来表达,这样的表达是如此无力,以至于无法让对方理解你想说什么。这个片段就是教你改变这一惯常行为,让对话更有趣。下面我举个例子:比如看完电影后你手舞足蹈地和朋友说:“《复仇者联盟》超好看的,你一定要去看!”结果朋友最多也只是被你兴奋的情绪感染了,并不能真切体会什么叫“超好看”。你想了想,要说具体哪里好,好像一下子还真说不出来。如果想更精准地表达我们该怎么做呢?
【步骤再加工】结合片段中的内容,我总结出了三个更容易操作和记住的步骤,我简称FTE法;
第一步、发现(Find),在遇到自己平时说话的场景时,找出里面有哪些是明明是很有感触表达出来却模糊宽泛的干瘪词语呢?如“不得了”、“好厉害”、“好感人”,把它们记录下来。
第二步、思考(Think),想想自己是在什么状态下会用这些干瘪词语。想想这些词何时会从你口中自然地蹦出来。你用的那个句子使你感觉怎样?请再次记录下来。同时尝试用不同的其他词语来表达你在这个场景下的感受。
第三步、替换(Exchange),当再遇到这样的场景时,刻意去注意自己接下来想脱口而出的干瘪词语。这时候,将你想表达的内容具体化,详细的描述会让对方更好地感受你的情绪,并替换原来的表达。变成这样“这电影好感人,特别能打动我,里面女主角和男主角之间的感情深厚,隔了几十年再见到对方眼里仍然饱含深情,不容易啊,最后还把我看哭了。”
【适用边界&预防异议】
有的同学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我看这个片段的方法一时半会也不会让我改掉惯常的干瘪用语,但是就算空泛一点,好像也没有对我产生影响,我刻意去练习这个是不是有点小题大作了。诚然,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大多数表达自己感觉的时候都是采用直接调用的方式,长期如此,形成习惯用语,平时倒也不妨,但是在重要的场合,蕴含重要机会的时候,好的习惯表达方式可能就会抓住机会,让人生不同,因此这样的练习应是值得的;而这样的表达技巧对于想调整日常表达习惯的伙伴来说,均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方法。当然,方法虽然好,但是对于一件事,如果我们陷入方法本身,将细枝末节说个没完没了,出现谈话缀余,那也是不可取的,切不可过度将你的表达呈现复杂化。
【不这么做的坏处】
在与人沟通中,我们通常对物的描述非常简单、直白、空洞、随口而出的,不能达到真实传递信息的意图。而这样常常让接受信息的人不明就里,使得沟通不顺畅,甚至重要信息被误解,丧失很多机会。就如昨日,办公室的一位同事刚从泰国旅游回来,很多同事就来询问,去泰国玩的怎样,他的回答也很精炼:还不错,沙滩挺好的,事物也还不错,值得去玩玩。我的天啊,这信息传递得也太快,太简单了吧,不过问的人多了,别人也不好意思追问了,导致在后面的沟通中也很少征求他的意见,因为给大家的感觉是他不会发表言之有物的意见。而如果使用及同年拆页中的技巧,他如果这样来表达:恩,泰国地处东南亚片区,国内很多地区都濒海而建,有很多天然的沙滩,沙子很细腻,裸脚踩在上面很舒服,另外很多形态各异的岛礁,景色别致,是深浅和浮潜的好去处,因为濒临海边,海鲜美食也是非常鲜美,特别是他们独特的烹制方法,酸而不腻,胃口打开,值得大家尝试的,总之,哪里有优美的风景,可口的美食,而且重要的时价钱不贵,值得大家去的。相信他如果用这样的表达,一定会给大家留下一个善于表达、描述生动、带人热情的印象,这对他在后面的工作中也是有助力的。
【A3】拆书家提问设计
我们刚刚学习了可以用FTE来改善我的惯常表达方式。接下来我们一起做一个演练,在下面的场景中应用今天所学,该如何去做呢?
1. 请大家仔细听一下要演练的场景:
角色A(已旅游返回者)和角色B(想去旅游者),A上一周去大理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把朋友B给羡慕的,B最近也想去大理旅游,于是向A去询问他这次旅游后的感受心得以及必要的推荐;
2. 请各组在小组内讨论这个案例,将案例中A与B的对话场景,运用今天所学练习方法来设计一下在这一段对话中,你会如何练调整你的惯常用语呢?并把对话写在便签上。给大家3分钟的讨论时间,开始。提示:请将原来的惯常用语在讨论的时候也表达出来;
3. 讨论结束后,我会请伙伴来扮演一下角色,进行现场演练,分享一下你们的案例和收获;
4.好了,大家讨论完了,下面就请2位小伙伴来分享你们设计的对话,请先介绍自己和所扮演的角色,再展示对话内容。
学员提问: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这个方法中让我们改掉我们的惯常用于,不要用宽泛概括性的描述方法,但现在网络用于挺流行的,我是不是也要放弃,或者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呢?
反馈回答:非常好的问题,我认为片段介绍的主要是在于交给我们描述事物具体的方法,将事物描述具体化后,如果加上一些流行网络用于,不仅不会显得干瘪,反而会显得对话更加活波,但是重点还得是要有具体化的前提,这样加上概括性的网络用于就更加活波、灵活了。
学员:哦哦,这样我就明白了,重点是要有具体化描述的内容,其他都是可以随机应变的,是吧?
反馈回答:对,非常正确。那接下来,开始吧,两位伙伴。
学习者案例记录
演练场景:上周范老师到丽江来了异常说走就走的旅游,正好小园同学也正好想去,这不她们之间发生了这样的对话:
角色介绍:大家好我是范歆蓉,我扮演以为刚从丽江旅游回来的人;大家好,我是林小园,我扮演一位近期想去旅游的人。
【未学习方法之前的套路】:
范:哎,小园,上周我去了一趟丽江,工作太累了,去放松一下,感觉真的还不错;
林:真的吗,我最近就像去旅游,给我介绍一下呗,看看适合我不;
范:啊,那边景点挺多,吃的也还不错,雪山也比较特别,你可以去尝试一下;
林:哦,那我看看吧,谢谢啊。
【学习方法之前的套路】:
范:哎,小园,上周我去了一趟丽江,工作太累了,去放松一下,感觉真的还不错;
林:真的吗,我最近就像去旅游,给我介绍一下呗,看看适合我不;
范:啊,那边景点挺多,吃的也还不错,雪山也比较特别,你可以去尝试一下;
林:你能具体一点吗,感觉你这么一说所有地方都这样嘛,也没啥特别的。
范:哦,好吧,是这样的:那边古镇上有很多有特点的建筑,比如他们的水车就很特别,你要知道他们的水车可是自然动力驱动哦,不用电动力,直接用水流驱动,非常特别,而且水花一打开,特别好看,另外玉龙雪山,你从山底一直到山顶的话,就是春夏秋冬四季尽揽入眼帘;而且号称艳遇之都的丽江,晚上坐在小酒吧里面,旁边美女帅哥真的很养眼,可以说是应接不暇;而且丽江的小吃也是直接丰富得让你不用去餐馆吃饭,古镇上有一条小吃街,想你这种吃货,过去嘛,直接从街头到街尾,你嘴都不停,特别是有一家烤鸡脚,他那么味道做的叫巴适,酸辣的你知道吗,我第一次尝,美味。
林:哎呀,我的吗,说的我现在就想去了,还有吗,那么风土人情怎么样?
范:哦,那边有一个少数名族叫纳西族,他们很多人都穿一件羽毛做的披风,不要小瞧这种披风,不仅看着时尚,而且还是地位的象征哦,据说越有智慧,越受人尊敬的人,这个披风上的羽毛就越多,所以你要看到羽毛多的人,千万不要去拔,小心回不来。哈哈
林:哇,这么一听,我现在就想去了,非常感谢你的介绍啊。我回去撺掇我老公去,哈哈。
【点评】非常感谢两位伙伴的精彩分享,刚才小伙伴从最开始的普通的“感觉真不错”“可以去尝试一下”等简单概括性的描述来表达丽江之美,发现听者并没有引起共鸣,而后面结合今天的方法,用思考和替换原来惯常表达方式,将整个场景描述的淋漓尽致,因此这样开来,并不是我们不会描述,而是方法不对,那么今天的方法就是很好的工具,而且停下来,听得我这个分享者也想去一趟丽江了,可见效果真的不错。
【A2】催化应用
上面我们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演绎了我们应该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去改变我们的表达方式,让我们对于事情的描述和表达更为具体。那么接下来,请大家设想一下在明天,你的朋友突然问你“你昨天在朋友圈里面发的哪家餐厅,看起来还不错,味道怎么样,我今天想请我们的同事去那边一起吃饭,你给个建议呗”结合这个片段讲解的方法,你应该怎样来描述和表达呢?那么接下来给大家用2-3分钟时间在便签纸上用这个片段的方法来写下你的表达内容,完成后我同样请1-2位伙伴来分享一下,来看看你的表达是不是得到大家的共鸣呢。
学习者案例记录
林小园分享:
昨天朋友圈的那家店也是我最近发现的,店名叫外婆味道,这家的菜品非常不错,强烈推荐啊,它家做的都云南菜的特点。我最喜欢的一道菜雪花鱼味道鲜美,鲜辣可口,居然一根刺都没有,最重要的是环境温馨,装饰很有村庄风格,服务也是非常赞,服务员温声细语的,上菜的速度也是非常快,是一个聚餐的好去处,聊聊天,吹吹牛,吃吃美味。
非常感谢园园老师的分享,我们可以看到以前我们可能在介绍这样的美食分享的时候,我们常常就会直接表达,味道非常不错,值得去哦,但是通过今天的方法,就像我们园园老师这样用语言生动形象具体的进行描述后,我们发现我们的味觉、听觉都在感受对方的介绍,这样我们的表达就更加有感染力了,而听者就更愿意去了。
为了更好的应用这个方法,前面是我给到大家的场景,下面,请两位伙伴设想一下,在下周一,您会遇到什么样的场景,可以用到今天的方法,而你将会怎样来应用呢,那么接下来,请两位伙伴按照我的思路来设想一下届时你会遇到什么样的场景,你会怎样应用今天的方法呢?
学习者案例记录:
范老师:
以前老公做饭,我一般这样评价:嗯,这个菜味道不错,很好吃,儿子你觉得怎样?儿子也说,嗯,好吃,然后就没然后了。
经过今天学习,下周一我会这样夸我家先生:亲爱的邱爸同学,你今天的红烧黄花鱼做的色香味俱佳,保持了鱼的鲜味,而且这个汁味道非常可口,完全提炼出鱼的味道,而且汁和鱼的配比非常好,不腻不油,特别是最后一把葱花,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个感觉看起来就是一道大菜啊,要味道有味道,要看相有看相。嗯,不错,加油啊。
【结束语】来到今天分享的最后,我非常感谢参与分享和演绎的各位小伙伴,看来大家对于今天拆书的内容都掌握的比较到位,今天我们学习了姓名+具象内容+开放式提问的赞美表达技巧,同时也学习了发现+思考+替换的TFE方法来改善我们对物的描述技巧,通过这两个方法的应用我们逐步摒弃我们的惯常用语,从而练就我们精湛的表达技巧,希望各位能够接下来的工作生活中去继续实践这一方法,做一个行动派。在最后,祝各位收获越来越多,我今天的分享到此就结束了,谢谢各位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