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改变提问,改变人生(原书第2版)》 所属活动: 拆书帮南昌分舵第64次线下学习活动 所在级别: TF3-3 学习主题: 掌握提问式思维方法。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选择地图和ABCC,初步了解和掌握提问式思维。

开场: 大家晚上好!我是今晚的拆书家阿波罗!

一【今晚的拆书流程】
1、拆书和拆书帮介绍
2、自我介绍
3、图书介绍
4、带拆拆页
5、请大家分享收获


二【拆书法和拆书帮介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今晚,就是由我(拆书家)带领(引导)大家(学习者)一起拆书。即使是第一次参加拆书的小伙伴,也不必紧张。请大家跟着我的节奏,踊跃发言互动就好。
阅读完毕的请打1

三【自我介绍】
一、我是拆书家阿波罗,我的三个标签:
1.拆书。我是拆书帮南昌分舵的教育长老,全国第49位三级拆书家;
2.义工。我是南昌慈善义工关爱分会和小蜜蜂志工协会的核心成员;
3.运动。我非常喜欢运动,运动使人健康、阳光。
二、我最近遇到的一件让我烦躁的事:和家人外出旅游时,女儿把相机丢了,老婆把房卡忘在房间里,酒店一时补不了卡,进出都要叫服务员,感觉人都要发疯了。

现在请各位小伙伴作一个自我介绍,互相认识一下吧!

四【特别提示】
正式拆书前,我先提醒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五【案例引子】8月14日凌晨,王宝强突然在微博中发出离婚声明,轰动一时。

我们暂宜不管事情的发展方向,也无意评判事件的各方。我们分析宝宝的声明:可以发现“出轨事件”给宝宝的身心带来了极大的困扰,面对这样的事情,是选择回答“如何维护自已对于婚姻的原则”还是选择回答“如何挽回这段婚姻?”的问题上,作为一直以屏幕硬汉著称的宝宝,无疑是用作出了符合自己硬汉风格的选择。


 

 

 

六【图书介绍】

    很显然,选择不同问题,就是选择了不同的答案。可见提问是多么的重要,甚至会改变人生。今晚我们拆解的书籍名字叫《改变提问改变人生》,是北美知名的提问力专家梅若李•亚当斯博士在全球畅销的一本关于提升提问式思维的著作,也是全球各地催化师、培训师、咨询师案头必备。

这本书的作者梅若李•亚当斯博士以幽默平实的语言,讲述了一位高管如何从事业和亲密关系的谷底走出来的经历。通过故事的手法,令读者领悟到,有这么一种“提问式思维”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将自己的态度从惯于评判、简单粗暴地下结论,转变为好奇谦逊、思虑周全的提问,从而培养自己正向开放、乐于探询、理智客观地看到种种可能性,并富于创造性地解决难题的品质。


七【A1促动参与1】

下面,大家做一个测试题,从1分打到5分,分数越高,说明越匹配,最后将分数相加。

1.工作生活中,遇到问题困难和困惑时,我经常想的是错在哪了;

2.办一件事或实现某个目标没有成功时,我经常问我怎么会这样;

3.我们部门或公司的某项任务没有完成时,我经常会想“为什么大家都这么笨、那么烦人”;

4.当上级或老板来问我某项失败的任务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我怎么才能证明自己是对的”;

5、当孩子在学校成绩不好、老师经常反映问题时,我会想“我怎么才能让孩子一切都听我的,不再给我惹事”;

本测试用时3分钟,完成的小伙伴直接po出分数

 

这个测试是给大家一个观察自己的机会。

1-5分,非常强的学习者心态;6-10,比较强的学习者心态

11-15,比较强的评判者心态;16以上,非常强的评判者心态

测试得分越高表明你的评判者特征越强,得分越低则表明你学习者意识越强。

 

 

 

 

 


八【R阅读原书拆页1】(出自:原书第2章P24)

很多时候,我们几乎意识不到自己在提问,尤其意识不到那些我们问自己的问题。然而,几乎在我们生命的每时每刻,提问都是思维过程的一部分。实际上,思维是以内心的问答形式发生的。不仅如此,我们通常是以付诸行动来回答自己内心的问题的。

阅读完毕的请打5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九【I拆书家讲解引导1】

     行为反映动机,思想决定行动。提问式思维最能直击人心的,是它在提问时,已经把你导向结果。不同的问题对应不同的结果。相应的,往往我们无意的很多事情的发生和决定,其实就是提问式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为了便于大家理解。

     举个例子,你今天早晨穿衣服时,我敢说,你肯定是走到衣柜前,或穿衣镜前,也许甚至是看着地上乱扔的衣服,问了自己一些问题:我要去哪儿?天气怎么样?什么衣服穿着舒服些?甚至是,哪几件衣服还比较干净?你通过行动来回答你的提问,你选好衣服,穿在身上。总之,你现在穿的就是你的答案。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十一【A1激活经验1】

大家试想一下大家在生活中存在哪些情况是存在着隐性的内心问答。如在外出旅游、考证书、学历教育、同学聚会、公务社交,甚至日常家务。请大家用2-3分钟,按以下格式po出来:

【事件】旅游外出准备东西

【做法】衣服、旅行袋、药品、钱、相机

【隐含的提问】去哪?当地天气如何?几个人去?呆多久?

学习者案例记录:

01- 【事件】辞职。     

【做法】攒积蓄、考虑创业计划、参加相关培训、看相关书籍。         

【隐含的提问】我想干什么?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我现在还欠缺什么?

02- 【事件】朋友聚会

【做法】打电话,订餐馆,做预算

【隐含的提问】和谁吃,去哪吃,吃什么,好吃吗,多少钱

03- 【事件】考证书

【做法】报名,收集资料,看书,看视频,树立信心

【隐含的提问】报名流程?考试内容?学习方法?我能否一次通过?

05- 【事件】培训

【做法】时间、地点、目的、材料、

【隐含的提问】我时间能排开么?我什么时候出门?我怎么才能最快到达?我想要学到什么程度?我需要准备什么资料?我需要带什么工具?

07- 【事件】买衣服

【做法】网上浏览 实体店比较 询问大家意见 向自己提问

【隐含的提问】是否适合自己 自己会不会穿

08- 【事件】我要不要减肥

【做法】运动、节食

【隐含的提问】我最近胖了多少?我冬天的衣服还能穿上吗?以前和我体重一样的小红是不是现在看起来比我瘦了?

10- 【事件】公务社交

【做法】准备社交素材、了解对方情况、会务准备等

【隐含的提问】社交主题如何?所需什么材料?对方是怎样的人?多少人??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blob.png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八【I拆书家讲解引导2】

 

1.在这个地图中,我们首先注意的是起点,起点上站着一个人,他的头部附近有三个词“思想”、“感受”、“情境”,表示某个时刻影响到我们的某件事。

那个人代表你和我----我们每个人,几乎在我们人生中的每一个时刻,我们都面临着在学习者道路和评判者道路之间做出选择。其他人代表了我们在每条道路上所提的问题,以及会发生什么,这也取决于我们选择了哪条道路。

2.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了,我们其实是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在做着这样的选择。看得出来,学习者道路会把你带到与评判者完全不同的地方去。评判者心态最终会让我们陷入泥潭。学习者心态会帮我们看到新的可能性。

3.分析选择地图可以发现,评判者心态在时间上是专注于过去的事情,纠结的是事件为什么会发生,责任在谁,更多的是一种消极情绪的宣泄;而学习者心态在时间上是着眼于将来,着重于了解和掌握事情的现状和影响,分析他人和自己的感受,积极尝试寻找事件的对策。

4.图上还有一个转换通道,拆书家会在后面的环节进行讲解。

 

【拆书家举例】

我们来分析一下我在自我介绍时讲述的最近的一件让我烦躁的事,看看我是如何一步步走进评判者心态的泥潭的:

【事件】和家人外出旅游时,女儿把相机丢了,老婆把房卡忘在房间里,酒店一时补不了卡,进出都要叫服务员。

【情绪】怎么这么多事?没有一个人能我省心的?她们怎么这么笨?我感觉快要发疯了

【结果】每个人都情绪不好,甚至会相互指责,引起更大的争执。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九【A3促动参与2】现在,大家用今天刚学的选择地图和上面我举的案例格式来分析一下,自己是如何走向评判者之路,陷入了评判者泥潭的。请在3-4分钟内,按以下格式por出:

【事件】

【情绪】

【结果】

学习者记录:

01- 【事件】孩子不回家

【情绪】你不想妈妈吗?怎么这么不懂我的心?好伤心

【结果】无形中给孩子增加负担

02- 【事件】提交的工作结果令我非常不满意

【情绪】当时脑壳一嗡,非常生气,语气生硬的问同事这数据怎么回事,意识到自己生气后,没再开口说话

【结果】办公室这二天静悄悄,同事说话做事带呛

03- 【事件】导师骂我

【情绪】愤怒,委屈,失望(因为我曾试图改变她的行为),痛苦,恐惧

【结果】怎么又这样,她到底在说什么?为什么不能好好说话?为什么不能问清楚我的缘由?我想弄错吗?我特么又不知已发表的SCI会出现错误?SCI编辑怎么回事?这破杂志出问题还能收录SCI呢?

05- 【事件】我考核同事、同事不满上报我大领导,我被领导叫去谈话。

【情绪】我觉得自己没有错,我觉得同事不思进取不知悔改,越俎代庖对我不信任。

【结果】我和同事的冲突没有得到缓和,我的同时更加不认可我,我们的间隙被放大了

08- 【事件】刚才回来进小区的时候,看见两个业主在小区门口和物业保安发火,因为他们没有带门禁卡,物业师傅要求他们登记信息,然后再进入小区。业主不肯,还对保安师傅动手。

【情绪】我非常恼火,如果大家都能支持物业工作,一起声讨这种不讲理的业主。

【结果】整个业主群的人都非常恼火,大家都在声讨那个业主,我觉得自己好像传播了负能量。

09-【事件】就业指导老师拉我进了她所在的公司做助理实习。最近的两个活动下来,自己觉得越来越没劲。当初进公司的时候是挑战做销售助理,但是感觉自己被安排的任务都是无关紧要、看不到结果的。最近也觉得和指导老师之间产生了隔阂,和她对话前都会想很多~

【情绪】为什么她不给我安排一些紧凑的工作?她是不是不信任我?我是不是做得不够好?我是不是不适合这份工作?我要不要辞职?

【结果】每次与她单独相处,不知道说什么,有什么问题也不敢问

10-【事件】直接领导因身体原因离职,现由同时是西南片区负责人和重庆分公司负责人A兼管四川,因A本身在重庆有助理,四川暂不确定是否新招分公司分总,之前猜想是否需要撤掉我的职位。

【情绪】当时我很焦躁,找不到方向,希望至我们公司最好的事业部去发展

【结果】我私下去问了那个事业部我比较想去的部门负责人,该负责人告诉了事业部分总,事业部分总告诉了我的老大。

 


片段三
R 原文片段

从刚才小伙伴们的分享可以看出,我们之所以会选择评判者而不是学习者,这里的关键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取决于你是如何处理所发生的事情。很多时候,我们很容易无意识地选择了用一些负面的自我提问来轰炸自己。正如选择地图上评判者心态上所标注的“该怪谁呢?”、“我怎么这样”、“他们怎么这样”等,这种问题直接把我们送进评判者泥潭里。

那么,如何让我们选择学习者之路而不是评判者之路,或者说如何从一个评判者转变为一个学习者呢。请看下一个原文片段。

blob.png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十一【I拆书家讲解引导3】

看转换通道,这表明我们可以而且能够从评判者之路转换到学习者之路。实现转变的最关键是向自己提出一个具有“提问式思维”的问题“我现在是评判者状态吗?”,就踏上了转换道。也就开始了ABCC选择法的第一步。ABCC选择法有四步:

A觉察:问自己,我现在是处于评判者状态吗?

B 深呼吸:问自己,我是不是需要停下来,退后一步,更客观地来看这件事?

C好奇:问自己,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实真相是什么?我是不是已经掌握了所有的必要信息,来做出负责任的判断?

C选择:问自己,我的选择是什么?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十二【A3促动参与3】请大家用5-7分钟,按照下列格式,应用刚才的ABCC法,把前面大家各自列出的一个自己是评判者的案例进行转换。

格式:

【事件】下班路上接到爱人打电话来,说车子被人刮蹭了,要你过去处理。

【评判者思维】怎么会这样、该怪谁,谁应该承担这个责任

【情绪】愤怒、烦躁

【转换】

A:是的,我的情绪是烦躁、愤怒,我在想怎么会发生这个事?该由谁负责?

B:我需要冷静下来,发生蹭刮车子是经常会发生的,会有各自原因,这样做损人又害已,多数人不会故意这么做。

C:我现在只是接到电话,没有到现场,真实的原因还不清楚,还要等交警来认定。

C:我现在首先要确认爱人的安全,其次是了解有没有发生人身伤害,然后由于爱人没有处理这类事故的经验,我要电话里安抚她,然后尽快过去帮助处理

学习者记录:

01- 【事件】孩子不回家

【情绪】你不想妈妈吗?怎么这么不懂我的心?好伤心

【结果】无形中给孩子增加负担。    

【转换】           

A:是的,我现在很伤心。我在想怎么会不回家?不想妈妈吗。     

B:宝宝应该不是不想我,早上还不让我去上班,说不需要妈妈赚钱。

C:宝宝发烧了,难受,可能也不想动。

C:希望宝宝今晚在婆婆家多喝水,好好睡觉,明天好了就好。

02- 【事件】提交的工作结果令我非常不满意

【情绪】当时脑壳一嗡,非常生气,语气生硬的问同事这数据怎么回事,意识到自己生气后,没再开口说话

【结果】办公室这二天静悄悄,同事说话做事带呛

【转换】

A:是的,提交过的工作没完成好,我很烦躁

B:事情已经发生,有问题时先反省自己哪里做得不足

C:我有没有明确同事知道工作结果的标准,是否提供足够的工作支持,是否及时检查,如果早点检查是不是能早些发现做得不好

C:以后有工作,先确认明确工作成果标准,建立标准工作流程,及时引导同事复盘,改进工作效率,随时跟踪检查工作结果和进度

 

04-  【事件】同事评论我的解决方案不好,我问他,那有有什么建议,他说没有更好的建议。

【情绪】没有更好的建议,为什么还来评论,你是上帝派来给我添堵的吗,觉得这人很讨厌

【结果】自己很生气,直接警告他,以后没有更好的建议,就不要妄加评论

【转换】

A:是的,我进入评判者状态了。

B:先冷静一下,我现在的确不爽,喝口水

C:他一定有他的理由,他是做审计出身,发现事情的缺陷和风险时他的习惯,而工作习惯让他没必要提出更好的方案,因为那是被审计者的工作。

C:我应该感谢他的指正,让我认识到该解决方案的不足,但同时也知道,它尽管不完美,但却是现阶段最合适的做法。对于这点我和他的看法是一致的,其实是英雄所见略同,应该通过此事增加默契,而不是坏了和气

05-  【事件】同事对我的考核通报不满,上报了我大领导

【评判者思维】他就是错了,凭什么上报。

【情绪】不满、抵触

【转换】

A:是的,找我大领导我很抵触、我觉得很不舒服,我现在想知道我有什么不对?

B:我需要冷静下来,涉及到个人利益损失的问题大家都会有情绪。

C:我应该了解一下为什么我以前的人都不会因为这个问题进行考核。

C:我应该主动把问题提出来,找到更合适更便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推进。

06-  【事件】周一早晨,档案室打来电话询问领导的档案材料为啥还没有送到而事实上几周前已经送过去了

【评判者思维】档案室怎么会弄丢了,谁应该承担这个责任

【情绪】愤怒

【转换】

A:是的,我的情绪是烦躁、愤怒,我在想怎么会发生这个事?该由谁负责?

B:我需要冷静下来,丢档案是会发生的,会有各自原因,可能是交接没有做好,多数人不会故意这么做。

C:我现在只是接到电话,真实的原因还不清楚,还是询问送件人详细情况再做决定。

C:我询问送件人详细情况,并和档案部门沟通,找到相关人事的证件,重新复印送达

07- 【事件】领导质询工作完成情况为何不佳 寻找原因 建立秩序

【评判者思维】按规矩办事!肯定是印象中劣迹斑斑的员工影响团队

【情绪】愤怒

【转换】

A:是的,我的情绪是愤怒,我在想事情怎么会发展成这样,是谁破坏了团队。

B:我需要冷静下来,工作推进情况不佳存在很多问题,大部分员工是希望能保质量完成工作,确保团队和谐的。

C:事情没有了解全貌,不能妄下定论。工作可能难度较大不好完成,且工作交接中存在问题。

C:我现在首先要确认团队各成员对工作内容的认识及难度看法,再深层次了解团队中是否出现了问题。如何推进才能不仅完成现有工作还能顺利确保后续工作良性发展。

 

10-  【事件】新领导上任,前期未安排工作给我,近期逐渐有在安排工作给我,他本来在重庆就有助理,现不确定他是否希望保留我现有岗位,后发现我自身核心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模糊不清。

【清晰】烦躁不安

【评判者思维】谁的问题

【转换】

A, 我近期情绪不稳定,我应该怎么处理,是否现在处于消极负面状态?

B, 冷静,找到问题点

C,  我是否了解公司的发展和老大的想法?

C, 如果我现在无法确定老大的真实想法,那我可以去和他沟通。并且,我要冷静的去思考自己的发展、所求、所想、所擅长

 

【微行动学习】

拆书家:刚才@03-Cristina小伙伴提出了 导师的问题,看看有没有其他小伙伴结合刚才我们所拆的知识点ABCC法,给出一些建议呢?

03- 【事件】导师骂我

【情绪】愤怒,委屈,失望(因为我曾试图改变她的行为),痛苦,恐惧

【结果】怎么又这样,她到底在说什么?为什么不能好好说话?为什么不能问清楚我的缘由?我想弄错吗?我特么又不知已发表的SCI会出现错误?SCI编辑怎么回事?这破杂志出问题还能收录SCI呢?

 

学习者8:抱着学习的态度,你要跟人家学本领,就算被骂也要厚着脸皮,转变你的思维,你把导师对你的骂看成是一种激励。

学习者3:我导师当时是发微信骂我的,我说没听懂,她打电话也没接,过几个小时等她消气了才试探着打电话的

学习者4:导师最在意作业的哪些方面?我下次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满足她的要求?

          我是来学本领的,从专业的角度,她说的有道理,我就吸取,至于个人成长,表达方式,情绪控制,直接屏蔽掉

学习者9:找出错误的原因,纠正这个错误,再跟导师报告

学习者7:先安抚情绪再获得理解吧。师者传道授业 解惑。不明白的地方还需导师指出。

          我们总要发现身边人闪光点 学术上再不进取 也拥有了很多的经验。还存在一种可能就是我们没有探求到她擅长的而低估了她。

学习者5:导师不是就像领导一样么?跟领导工作应该需要保持大体上的方向一直和个体上的思维独立吧?

【拆书家小结】

A导师骂我,我应该如何处理

B冷静,找一下原因  找出错误的原因,纠正这个错误,再跟导师报告

C抱着学习的态度,你要跟人家学本领,就算被骂也要厚着脸皮,转变你的思维,你把导师对你的骂看成是一种激励。

C导师最在意作业的哪些方面?我下次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满足她的要求?

 

十三【总结】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学习了提问式思维的选择地图、转换道和ABCC法三个知识点,明白了我们每时每刻都处在评判与学习的道路上,决定我们是走向评判还是学习的关键,是我们的在做出选择时的提问是什么,这种选择是我们的天生的、本能的反应,评判的结果是要么和自己发生冲突,要么和他人发生冲突,不可能产生任何有意义的解决方案。使用ABCC法,可以让我们轻松地从评判走向学习。最后,希望大家在以后能运用今天我们所拆解的知识点,建立起提问式思维方式,从改变提问入手,改变我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