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正面管教》 所属活动: 拆书帮南昌分舵第65次线下学习活动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赢了孩子还是赢得孩子 学习目标: 学习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坚定而和善,从而让孩子心甘情愿

开场: 大家好!我叫胡水珍。我的三个标签:是一位12岁男孩的妈妈,一名从事15年的教育工作者,热爱学习,充满正能量。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内容,来自于正面管教中的片段。正面管教是一本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自1981年本书第一版以来,正面管教已经成为了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本书作者简。尼尔森博士,是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教育家,加利福尼亚婚姻和家庭职业心理治疗师,美国正面管教协会的创始人。曾担任过有关儿童发展的小学大学心理咨询教师,她是18本著作的作者,被翻译成16种语言在美国畅销超过400万册。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正面管教》P22-24

所谓“赢了”孩子是指大人用控制,惩罚的手段战胜孩子。而“赢得”孩子则是指大人维护孩子的尊严,以尊重孩子的态度,对待孩子和善而坚定,相信孩子有能力与他人合作,并贡献他们的一份力量。

赢得孩子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类似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知道你们达成共识。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正面管教一书中的片段讲到,“赢了”孩子和“赢得”一字之差,但意思完全不同。赢了孩子是大人用控制惩罚的手段战胜孩子,这样的后果必然引起孩子的反抗或盲目顺从。而赢得孩子,是用尊重孩子的态度对待孩子,鼓励并相信孩子有能力与他人合作,并贡献他们的力量的。这意味着孩子感觉自己是有能力的,同时也获得孩子心甘情愿的愿意合作。


为什么要去赢得孩子呢?因为赢得孩子是一种积极的方式去理解孩子,鼓励孩子,一旦孩子感觉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去赢得孩子呢?

下面向大家介绍赢得孩子合作的4个步骤,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他们营造一种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氛围。

赢得孩子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类似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知道你们达成共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在平时的育儿过程中,大家用过哪些方式引导孩子合作呢?请大家分组在小组内讨论。


请各组请出一位代表和大家做分享……。


记录学习者案例:

1、当发生和孩子意见不统一时,认为不能独权,而注意到要尊重孩子的语气和孩子一起商讨,不然,问题没解决,反倒更加让孩子反叛。


2、孩子上高中,有时考试不是太理想,曾用过向孩子表达对孩子的同情,接纳孩子,理解孩子的感受。从而达到减轻考试不理想给孩子带来的负面情绪。


A2: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今后会在日常育儿当中如何去运用赢得孩子合作的方法呢?请大家把你的计划记录在便签纸上。

同时,我打算将赢得孩子合作的四个步骤,用在我的育儿当中,更好地做到尊重自己、尊重孩子,学会倾听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且,我还会把这个方法传播给更多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