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张丽萍,一个面对即将到来的618理性选择,坚定地践行断舍离的学习者。
【图书介绍】
【事件】以下场景你是否遇到过——
购物时因为打折、凑单等原因买了很多商品回家,可是用的没有买的多,有些东西放到过期都没用完、没吃完……
面对衣柜里满满当当的衣服,挑来拣去还是穿了最常穿的那几件,衣柜里躺的其他衣服可能因为买的时候很贵、衣服还很新等原因拿起又放下不舍得扔……
因为某些原因屯了很多网络课程,却迟迟没有学完或根本没学过,再打开看到时感觉恍如隔世……
【提问】想剁手但面对商家的各种销售策略总是控制不住买买买,想扔掉但思考纠结后又放下,面对这样的状态你之前是怎么处理的?是失落沮丧、埋怨自己还是静下心来思考什么是自己最需要、最舒服、最合适的东西或生活呢?还有更好的处理方式吗?
【影响】看起来每件事,每个物品都很小,累计起来却会占用我们很多的金钱、时间和精力,身边的物品不断增多,但是你真正“需要、合适、舒服”的物品却寥寥无几,用起来的时候依然觉得缺东少西,一地鸡毛,这样的状态会让我们的心和生活越来越乱……
【解决】今天要分享的内容来自于《断舍离》这本书,通过“断舍离”这样的人生整理观念,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将身边所有“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东西替换为“需要、适合、舒服”的东西,收拾物品的同时了解自己的需求,让人生更舒适。
拆书技能观察点2:选择图书是实用类或理论类图书。
拆书技能点观察5:学习者场景介绍法中,能够清晰辨别出事件,提问,影响和解决4个步骤。
【学习目标】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可以使用断舍离的三个步骤去选择适合自己的物品,然后总结适合自己的方法舍弃不需要的物品;
和我一起学习第一个片段的后,大家可以通过断舍离的三个步骤(澄清),去有意识的选择(行为)适合自己的物品(界定);
拆书技能点观察4:学习目标中包含学习者要完成行为的具体内容和完成程度,现场学习设计清晰,体现了该学习目标。
【A1】请大家自测
在正式开始第二个片段前,我们先做个小测试,每道题有1-6分,代表从完全不符合到非常符合的程度。
请仔细阅读下面表格中的每句话,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打分。(见量表)
题目 | 分值 | |||||
1、不论工作、生活有多忙,我都会抽出专门的时间收拾家里 。 | 1 | 2 | 3 | 4 | 5 | 6 |
2、对于超市打折、促销的产品,我们会根据自己现在的需求进行购买; | 1 | 2 | 3 | 4 | 5 | 6 |
3、对于充满回忆的物品,如果数量过多,我会有选择扔掉或送人。 | 1 | 2 | 3 | 4 | 5 | 6 |
4、对于现在用不到的东西,我会选择扔掉或送人 。 | 1 | 2 | 3 | 4 | 5 | 6 |
5、我会把不喜欢、用着不顺手但是很常用的东西扔掉换成喜欢的、顺手的。 | 1 | 2 | 3 | 4 | 5 | 6 |
测试完毕核算完分数后可举手示意我哦!
【I】解释自测题
【1分钟解释一下自测的意义】
25分及以上,恭喜你,在断舍离方面做得不错,对物品的执念比较少;
25~17分,哎呦~也不错哦~有自己的方法,还可以继续精进;
17分及以下,这部分小伙伴在断舍离方面进步的空间还是大大的,相信我今天的分享会对你有新的启发~
好了,无论分数如何,相信通过接下来的分享,大家都会有不同的新收获~
拆书技能点观察9:使用【A1】技能点环节的量表题清晰设置了多个选项,学习者通过自测可以了解在某种情况下自己的表现。
接下来请各位小伙伴阅读拆书原页,阅读完毕后可举手示意。
原书拆页:(《断舍离》P12)
一言以蔽之,断舍离就是——
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让人生更舒适的行为技术。
换句话说,就是——
通过收拾家里的破烂,也整理内心中的破烂儿,让人生变得开心的方法。
总而言之,断舍离就是通过收拾自己居住的空间,让自己从看得见的世界走向看不见的。因此,要采取的行动是——
断=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
通过不断重复断和舍,最后会达到这样的状态: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空间。
看完片段,大家可能会觉得断舍离不就是不买和多扔吗,带着你的疑惑,我们一起判断以下几种场景是不是断舍离——
【提问互动+易混淆的概念】
提问:收拾衣柜的时候,心里想“这件衣服还能穿呢”“扔了太可惜了”叠一叠,又放回了衣柜,这是断舍离吗?
回答:不是;(学习异口同声说不是)
断舍离的主角是自己,而不是物品,思考方式不是“还能用而留下来”而是“我要用,所以它很重要”,主语是自己;
提问:收拾东西的时候,面对积攒的各类袋子,总觉得未来的某一天会派上用场,于是叠了又叠,这是断舍离吗?
回答:不是;(学习异口同声说不是)
断舍离的时间是现在,现在不需要的东西就放手,只选择现在需要的物品;
提问:收拾鞋柜时,把穿着不太舒服、近两年都没在穿过的鞋收拾起来,打包放在吊柜里,这是断舍离吗?
回答:不是;(学习者部分说不是,部分有犹豫)
断舍离的行动是扔掉是舍,把用不着的东西移出家里,离开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换个地方存放;
【What】
物质过度泛滥导致许多并不需要的东西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断舍离在当代社会越来越重要,我们每个人都该去学习并运用起来——
断,是物品进入我们生活的闸门,也就是入口;购物时要三思而后行,不需要的东西绝对不要进入;
舍,是物品离开我们生活的闸门,也就是出口;将当前存在但没有用的东西扔掉或送人,让它离开自己的生活;
在断和舍的交替里,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将“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东西替换为“需要、适合、舒服”的东西,收拾物品的同时了解自己的需求,让人生更舒适。
【How】
断舍离具体要要如何来做呢——
1、定主角——主角是自己,问自己“我需要它吗”
2、定时间——时间是现在,问自己“我现在需要它吗”
3、定行动——问自己“我现在需要它吗”,同时满足“我”和“现在”两个条件时,就留下,否则就舍弃(扔掉、卖掉或送人,总之与你断绝关系);
【预防异议】
也许你会想问,“现在”到底是多久?
例如小孩子身体还在成长、不断变化对现在定义会更短一些;相比较,成年人的“现在”会更长一些;
因此,“现在”是多长一段时间因人而异,重要的是在断舍离期间,去发现最适合自己的现在;
我个人会根据物品的不同设定1-2年的周期,定义为“现在”,例如,整理当季的衣物时,去年没穿过,今年看见仍然没有穿的欲望的,我会根据新旧程度选择捐了还是直接扔掉,设定周期是两年;而整理单价不高的杂物时,例如挂钩、旅游带回来的小首饰之类的,我会根据近一两个月的需要来衡量,无用则根据新旧程度和质量选择送人或扔掉等;
【适用边界】
对于刚刚接触断舍离的我们来说,建议选择物品的时候从身边的日常生活物品开始,选择范围也建议从类似一个卡包、一个抽屉这样的局部开始,在践行断舍离的过程中不断精进,再去扩大范围、选择有难度的物品。
【正面案例】
最近几年我特别爱屯玻璃瓶,攒了很多放在阳台上,准备用来插花或做手工……可是屯的没有用的多,而且每次打扫卫生还要花很大的精力整理、清洗它们……
学习过《断舍离》以后我果断扔了三大袋,整个过程我是这样做的:
1、定主角——问自己,我需要这些瓶子吗;主角是“我”而不是物品;
2、定时间——问自己,我现在需要这些瓶子吗;回顾一下我已经有快两年没有做手工了,特别喜欢的也都已经加工放在花架上了;真的想做手工的时候楼下超市买几瓶罐头吃就解决了,结论是我现在不需要;
3、定行动——经过以上思考,我把家里的瓶子进行了分类,看起来造型不错且没有破损的,打包送人;普通的罐头瓶、酒瓶或有破损的直接打包扔掉;收拾完以后感觉阳台清爽多了;
这次收拾之后,坚定了我继续学习和实践断舍离的信心,也让我感受到了断舍离后带来的畅快感!
拆书技能点观察6:在未包含how拆页的【I】环节,涵盖了三级讲解引导的技巧:1)给出清晰的how,2)通过对比概念和匹配例子引出知识点逻辑,步骤和边界等。
拆书技能点观察7:有体现【I】环节的互动,且拆书家能精准掌控。
【场景演练】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大家可以思考下,在未来的一周、一个月内你的家里有哪些区域是你想要去断舍离的?鞋柜、书柜、衣柜还是首饰盒?
接下来,我们以你想要去断舍离的区域为基础,编写一个小故事,故事当中你去向他人请教如何进行断舍离,故事中要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内心的想法以及对方的回应等;在对话当中要使用到我们今天学习的断舍离的三个步骤来解决你场景中问题;
我给大家做个示范~
请大家开始编写自己的剧本,时间五分钟,五分钟后,我们请小伙伴来分享自己的剧本。
学习者案例记录:
时间:6月21号
地点:在我家里
人物:我内心的另外一个自己叫小娟娟和我自己大娟娟
事件(对话):
大娟娟:哎,小娟娟,愁死了,我保存的课程太多了,看着可发愁,多的都不想学了……
小娟娟:那你近五年的个人目标是什么呢?
大娟娟:我五年的目标是成为一个成功的广告者;
小娟娟:那你觉得成为一个广告者必备的素质有哪些呢?
大娟娟:要会写文案,会策划活动,会使用专业的设计软件(PS、AI之类)来做图;
小娟娟:嗯嗯,那我们根据这三个必备素质,通过以下三个步骤对你保存的课程进行断舍离:第一步,定主角,问自己“我需要这个课程吗?”;
大娟娟:嗯,那我一个一个看一下,“我需要《情绪管理》这个课程吗?我不需要”“我需要《PS30天速成》这门课吗?我需要”“我需要《高效时间管理》这门课吗?我需要,想增强自己的时间管理意识”……哇,发现了有五分之三的课程其实都是我不需要的……
小娟娟:嗯嗯,第二步,定时间,问自己“我现在需要这个课程吗?”;这一步你就可以以你刚才梳理的自己作为广告者必备的三个素质为基本,进行梳理;
大娟娟:“我现在需要《PS30天速成》这门课吗?我现在需要,这是我成为广告者必学课程”“我现在需要《高效时间管理》这门课吗?当前是不需要的,有比它更紧急重要的”……哈哈~现在只剩下五分之一了~
小娟娟:接下来,第三步,定行动,符合你的三个素质的课程就留下,不符合的就可以选择删掉或者上传云盘之类,总之脱离你的视线,每次想要学习的时候,你看到的都是你现在有用而且必须学的课程,一定会更有动力的!
大娟娟:好嘞,我把现在不需要的全部分类上传到云盘,现在需要的放在电脑,分阶段去学习~谢谢你,小娟娟,我觉得自己距离一个成功的广告者越来越近了~
【点评与回应】
非常感谢我们这位抱着九个月的宝宝来参加活动的麻麻,虽然是第一次参加咱们的拆书活动,但是能够感受到麻麻是非常有收获的~整个剧本是自己和内心另一个自己的对话,非常新颖有趣~
对话全程将我们刚才学写的断舍离三个步骤都完美的融入进去了,一步一步的实操过程中把屯课这件事儿做了一个梳理,大家会发现,在梳理的过程中不单单是对屯的课程做了很好的断舍离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明确了自己的目标,这个过程是断舍离带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同时,我注意到麻麻的分享的时候表情非常的专注也在不停地思考,相信回去以后你一定可以很好的把屯的课程进行断舍离!再次感谢你的分享!
拆书技能点观察8:使用【A2】技能点环节指令清晰,涵盖了三级催化应用的技巧:1)学习者根据指令,设计出一个包含人物角色、有起因经过结果,有对话的故事,2)学习者可以根据指令,写出自己未来的一个具体要做的应用(比如:某个特定任务、和人分享、事后复盘或找人陪练)。
【过渡】
以上,我们学习了什么是断舍离以及断舍离的三个步骤,帮助我们有意识的去选择适合自己的物品,第二个片段我们共同学习为什么我们要去“扔”东西,然后去思考并总结适合自己的断舍离的方法,让我们的生活更舒适;
和我一起学习这个片段后,大家可以总结并运用适合自己的断舍离的方法(澄清),去有意识的舍弃(行为)当下不需要的物品(界定);
接下来请各位小伙伴阅读拆书原页,阅读完毕后可举手示意。
原书拆页:(《断舍离》P71)
来听我讲座的学员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就是那种扔不掉东西的人”。这话基本上就是给自己定了性,而且还隐含着“我就是这种人,我也没办法”这种简单粗暴的结论。
可是,如果仔细推敲的话,他们并非是扔不掉,而是根本就不想扔。
用断舍离当中的“断”字来表示,或许更容易让人理解。很多人都会说:“我没办法拒绝(断),不管是什么我都会应承下来,都会接受,别人拜托我什么,我都没办法说“不”。”不过,这种话如果反过来说,也有可能是“我讨厌被拒绝,我可不想受伤害”。己所不欲,所以也不想将同样的招数施与旁人。
扔不掉也是同样道理。扔不掉背后所以隐藏着的真相,是自己的把感情转移到了物品上面,并因此而触发了自己“扔不掉=不想扔”的机制。说到底,这根本就不是自己是哪一种人的机制,而是自己本身的问题,在扔不扔东西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借由我们语言的表达方式看到藏于内心的真实想法。
拆书技能观察点3:每个拆页未超过2页图书内页,至少有一个拆页不包括how的内容。
提问:通过原文片段,我们会发现,“扔不掉”仔细推敲的话其实就是?
回答:不想扔;(学习者齐声回答)
提问:大家有没有觉得自己其实有时候也是这样的?
回答:是;(学习者齐声回答)
“因为这是重要的人送我的”、“因为我就是那种扔不掉东西的人”、“要是知道我把它扔了或是给人了,x×会难过的吧”、“虽然没怎么用过,可是扔了真的很可惜”……
从物品的角度来说,把无法发挥原本作用的物品放在一边置之不理,或是随意对待自己根本不喜欢的东西再或者,明明根本不在意那个东西,却因为某些感情而留着它,如果物品像人一样有生命的话,一定会讨厌这样对待自己的你;对物品来说,如果你真的喜欢它、爱惜它,用起来、让它发挥自己的价值才是更好的方式;
从我们的角度来说,因为不想费心考虑“扔与不扔”而把物品放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存着,从实质上来讲,这些物品就已经是垃圾了,东西越堆越多,收拾的难度越来越大,就会陷入怎么收拾都收拾不完的死循环,如果物品本身就很少,即使你在忙、在没时间收拾,也不会乱到无从下手;
【不这么做的坏处】
长期陷入在“扔不掉、不想扔”,只进不出的模式当中,我们的生活环境会变得像杂货铺一样,它带给你不再是释放压力的舒适和补充能量的源泉,而是扑面而来的焦躁和不安;
【这么做的好处】
我们一起来看看,你更喜欢什么样的环境——
大家从图中都能感受到,一个干净整洁,没有太多杂物的空间,对我们自己来说是更好的能量补充的场地,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舒适惬意,想象一下,推开门回到家中,如果是乱糟糟的,可能会无意识的说一句“艾玛,累死了”,如果是干净整洁的推开门的一瞬间你可能会说“还是回家好啊”,感受到的能量完全是不一样的;
拆书技能点观察7:有体现【I】环节的互动,且拆书能精准掌控。
【微行动学习】
接下来我们会进入小组合作的环节,按照刚才分好的组,请每组推选出一位组长,在我们接下来的环节中进行问题的记录、汇总和反馈;
1、明确问题。
【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囤积物品的习惯?例如,钢笔、水杯、各类课程等,在这些东西中有没有你现在用不到又不想“扔”的,但是你又觉得扔掉会让你的生活空间更舒适、整洁的东西呢?
在这里和大家强调一下,咱们今天不讨论对你来说有特殊意义的物品,例如初恋送的一支笔,孩子出生时的小脚印,这些东西有一定的纪念意义,它不再是一张纸一根笔,已经被你赋予了特殊的情感;
我们今天聚焦一下,只讨论你囤积的普通的生活用品;
一分钟的时间思考;然后小组分享确定一个你们组今天想要去讨论的物品;
第一组:
【学习者反馈】
我们组五个人里面四个人都说的是屯了好多网络课程,我们组就选屯了好多网络课程这个物品;
【拆书家引导】
OK,那你们组哪位伙伴在屯网络课程这个问题上感觉最受困扰呢?
【学习者反馈】
鹏飞;
【拆书家引导】
好的,那请鹏飞再来重述下你的问题~
【学习者反馈】
鹏飞:我的问题就是我手机上买了好多课程,多到数不清,我现在都不想打开了,因为太多了……我看见就可烦,别说学习了……
【明确问题】
OK,我可以这么理解吗?你的问题是屯的网络课程太多,多到学不完让自己很困扰是吗?
【学习者反馈】
是的(同组伙伴表示认同)
第二组:
【学习者反馈】
豆豆:我们组一致选了我提出来的物品,就是衣服,衣服太多了,想扔但是总是扔不掉,导致的结果就是越来越占地方越来越不知道怎么办;
【明确问题】
嗯嗯,第二组的问题是衣服太多,想扔扔不掉是吗?
【学习者反馈】
是的(同组伙伴表示认同)
2、引导分组讨论问题本质 &明确本质
【提问】两组的问题都已经非常明确,现在我们大家一起结合自己的经验来向同组提出问题的这位伙伴就刚刚的问题进行追问和讨论, 对这位伙伴而言,是什么原因导致刚才这个问题的产生,问题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追问的方法很多,建议大家可以多追问几个“为什么”,组长负责将问题的根本原因写在纸上,时间8分钟,现在开始;
第一组:
【学习者反馈】
我们讨论之后觉得出现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有很多,最终总结下其实就是知识焦虑……
【明确本质】
感谢分享,第一组的伙伴写了五条原因,认为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知识焦虑对吗?第二组的伙伴一致认同吗?
【学习者反馈】
嗯嗯,认同
第二组:
【学习者反馈】
我们讨论之后发现是因为总觉得这些衣服以后还用得着而导致越来越多,我们觉得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无法对衣服当下的价值的进行判断;
【明确本质】
非常感谢,讨论的非常深入和细致,第二组讨论出来的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无法对衣服当下的价值进行判断是吗?第二组的伙伴认同吗?
【学习者反馈】
嗯嗯,我们都有这个困扰,感觉就是这个原因;
3、分组讨论解决方案&每组派代表讲解结果
【提问】接下来大家可对鹏飞和豆豆姐进行提问,这个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他才是满意的,才觉得这个问题解决了,给大家三分钟时间,现在开始;
第一组:
【学习者反馈】
近一年内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能够得到解决;
第二组:
【学习者反馈】
今天能够讨论出来几个价值判断标准(让我们回家就可以直接操作、执行)
【提问】现在请大家根据这位伙伴的解决目标,帮助豆豆和鹏飞两位伙伴讨论一下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请组长把讨论出来的方案写在纸上,给大家8分钟的时间小组讨论;(大家看一下解决方案中有没有可以合并的项目)
好的接下来我们有请各组的案主来分享一下我们今天微行动学习的成果:
第一组:
【学习者反馈】
鹏飞:
问题:屯了过多的网络课程
本质;知识焦虑
解决目标:近一年内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能够得到解决
解决方案:
1、请教身边的前辈或朋友;
2、自己对过去不断地反思复盘总结经验;
3、遇到问题寻找相关的学习资料(有针对性的学习);
4、调整自己的心态,更加积极的面对问题;
【拆书家反馈】
感谢第一组伙伴的分享,有屯课认识到了知识焦虑进而找到了能够帮助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非常棒,把掌声送给自己好吗!
第二组:
【学习者反馈】
豆豆:
问题:衣服太多,想扔但仍不掉
本质:无法对衣服当下的价值进行判断
解决目标:今天能够讨论出来几个价值判断标准(让我们回家就可以直接操作、执行)
解决方案:
1、2年内没穿过的,可以选择直接扔和送人,对于打包送人的衣服,如果6个月还没送出去,直接扔;
2、每个季度只留一定数量的衣服,比如冬天衣服占地,只留10件(指外套);夏天裙子啊各种全部计算在内只留20件,超过20件的,筛选后送人或扔或捐;
3、有破损的,直接扔;
4、第单价低于100的,这部分主要是指因为特价或打折冲动购买的那部分,一年之内没穿的,直接或扔或捐;
【拆书家反馈】
非常感谢,给第二组的伙伴一些掌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讨论出了如此详细可执行的解决方案,给你们一个赞!
好的,感谢每组伙伴们的分享,今天讨论的两个问题非常聚焦,恰好是大部分伙伴都有的困扰,通过大家不断深挖问题背后的根本原因然后寻找解决方案,对大家一定是有所帮助的!希望日后的生活中可以实践今天的方法,不枉费今天的大好时光!
拆书技能点观察10:在未包含how拆页的【A3】环节指令清晰,学习者在拆书家主持的微行动学习环节,讨论出了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案。
拆书技能点观察11:对学习者的分享和提问,有体现通过向学习者提问来进行回应式反馈。
【A2】布置任务
那么现在给大家布置个任务。
所以在接下来的两周内,利用今天学习的断舍离的方法去对家里你认为最需要断舍离的地方进行收拾,比如你的鞋柜、衣柜或者是厨房;两周后,把实操后的结果和心得微信分享给我哦~感谢大家!
学习者案例记录:
婷婷:
我中午回家以后把我家鞋柜里夏天的鞋子进行了断舍离;从原本十几双断舍离后变成了6双,断舍离完以后感觉鞋柜清爽了很多最重要的是我打开鞋柜再也不用纠结很久到底穿哪双了,取放鞋子的时候也感觉非常的方便,晚上出门打开鞋柜的时候心情都很好,一打开柜子,看到的都是自己喜欢的鞋子~哈哈~
我是这样的做的:把我夏天的鞋子全部拿出来,摆在地上,已经有磨损的、穿着磨脚的、捂汗的直接装进塑料袋,扔!还很新但是自己看见并不想穿的(已经不符合自己的审美了,估计当时是冲动购买)的打包放进楼下的捐衣柜里面,让它去到更需要的人那里;从自己当前的需求出发!
谢谢你,萍萍,我觉得我已经入了断舍离的坑了,哈哈,以后坚持实践然后把这个方法分享给身边的人!
【拆书家反馈】
婷婷,这学以致用的速度必须给你点赞!从你的实操过程能够感受到你已经把断舍离的基本方法深深地印在脑海里了~618即将到来,践行断舍离的机会还很多,加油哦!多交流!
【总结】
最后,我们一起来做个回顾——
第一个片段我们学习了断舍离的三个步骤,定主角——主角是自己,“我需要它吗”,定时间——时间是现在,“我现在需要它吗”,定行动——“我现在需要它吗”,满足“我”和“现在”两个条件就留下,否则就舍弃;第二个片段我们针对衣物过多和屯课两个大家共性的问题共创出了非常具体的解决方案;
非常感谢大家一个小时参与,成长的路上愿与大家一路相伴~感谢大家~我是今天的拆书家张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