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好好学习》 所属活动: 线下定级活动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个人知识精进 学习目标: 学习者在面对质疑,能够使用习惯性防卫性破除法

开场:

【技能点】学习目标包含了学习者可被观察到/被测量到的行为或动作。

通过本次学习,学习者在面对质疑或分歧时【where】,能够使用习惯性防卫两步破除法(区分、寻找)【澄清】,从不同角度思考和区分【行为】对方的质疑,从中寻找【行为】对自己有价值的点,并追问细节,获得启发和成长的机会。

 

【开场】个人介绍和分组

拆动乾坤,赋能你我!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彭登清,大家可以叫我小天。目前是一名java程序员、同时我也是运动爱好者,喜欢心理学哲学。

在正式开始拆书之前,我们先分一下组,左边一组,右边一组。


【新技能:学习者场景法介绍图书】

事件生活中我们所做的事情难免会有人中性或负面的评价,比如:你做了一个项目,别人说:你的项目做得太烂了吧,漏洞百出。或者你做了一份报告,同事看了说:哇,你脑子怎么这么简单呢?这报告写得也太low了吧。

【提问】遇到这种情况时,你是如何反应的呢?是进行回击?还是冷静思考对方的话呢?你当时的感受如何?是否感觉被针对,被指责了呢?

【影响】经验告诉我们,在这种情况下,你越是进行回击,甚至想到对方的不好,进行言语攻击。这样你就失去了倾听对方想法的机会,而且容易造成对方给自己的成见,进而失去了获得当下改进的机会,甚至影响了人际关系。

【解决】今天我要分享的是成甲的《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这本书是关于如何变知识为资产,让学习成为财富的,操作性强的一本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片段就是通过绿灯通行法的两个步骤(区分,寻找并追问),帮助自己面对别人的质疑或不同的意见,减少自我习惯性防卫,从观点中寻找有价值的地方。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我们为什么会有习惯性防卫呢?

假设你和客户约定开会,第一天客户迟到了,第二天、第三天客户又迟到了。这个时候你就会想,这个客户怎么这么不守时、老迟到啊?但假设约定的三天时间都是你迟到了,你会说第一天路上堵车了,第二天家里有急事,第三天早上闹钟没有响。

我们可以发现,当一个问题出现在别人身上的时候,我们习惯把这个问题归因于别人,是那个人自身有问题。而当同样的问题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我们就不这么想了,反而会把问题归因于外部因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基本归因偏差”。别人出事儿,都是人品问题;自己出事儿,就是外部环境问题。这个现象反过来也成立。比如,当别人取得成就的时候,我们就觉得这小子又走狗屎运了;而当我们自己取得成就的时候,我们肯定觉得,这可是我辛苦努力应得的结果!说我走狗屎运的,你们都是诽谤!

明白了我们有这样一些心理基础,就比较好理解我们为什么会习惯性地进行防卫了,因为当我们自己遭受挑战的时候,会下意识地向外部找原因。当我们把外部原因当真之后,别人针对我们的意见就显得更不合理了。

当年互联网第一波热潮的时候,有一家互联网公司如日中天。老板膨胀得很,开会的时候,但凡下面有不同的意见,就会一顿狠批。结果后来很多能干的人都走了,留下来一帮察言观色的能人。所以,习惯性防卫的问题人人都有,只不过程度不同罢了。

其实,习惯性防卫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发展出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但是,在知识而非体力占主导的社会中,这种根深蒂固的防卫习惯会不知不觉地阻碍我们成长。

关于这一点,《第五项修炼》曾引用行为科学的奠基人阿吉里斯(Chris Argyris)的观点:

习惯性防卫的根源是惧怕暴露出我们想法背后的思维

……防卫性的心理使我们失去检讨自己想法背后的思维是否正确的机会。对多数人而言,暴露自己心中真正的想法是一种威胁,因为我们害怕别人会发现它的错误。

习惯性防卫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理学现象。当我们感觉到自己的观点、尊严可能会受到挑战的时候,我们第一个反应不是思考对方的挑战和质疑是否合理,而是:有人敢反对我,和他干!这时候,我们的习惯性防卫就产生了。

如果把进步的过程比喻成往杯子里倒水的话,习惯性防卫就是盖在杯口的盖子,阻挡我们进步。其实有习惯性防卫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习惯性防卫而不自知——那就会陷入无法自我提升的境地。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新技能:强化概念讲解】

WHAT这个片段讲述了当我们面对别人的质疑的时候,我们没有思考其合理性并感觉到自己受到了挑战,感觉自己的自尊受到了损害,害怕暴露出我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心里开始抵触,这时候习惯性防卫就产生了。而当我们没有意识到习惯性防卫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进行反驳,甚至攻击对方,这样我们就失去了和别人进一步交流,去发现自己的不足的机会,这会阻碍我们的成长。

 

WHY因为习惯性防卫会阻碍我们的成长,因此我们要使用习惯性防卫两步破除法。即在面对别人的质疑或新的观点,进行区分并积极思考对方质疑或新观点,从中寻找有价值的地方和成长的机会。

 

我们知道了“习惯性防卫”产生的原因和危害,那“习惯性防卫”到底是什么呢?

举个例子: 你辛苦写了一个效果很炫酷的PPT,自己感觉写得很不错。给同事看的时候,同事说:你这个写得不咋滴啊,色彩搭配不好!一听到这句话,我们通常会如何回应呢?

  

【反例1】第一种做法,我说:“啊?你说我做得不咋滴。。。?嗯,好像有点是这样,心里想“这不是对PPT的评价,而非我说我本人不咋滴,自己做的PPT确实存在问题,明显的不认同”。 请问这是习惯性防卫(概念)吗? 不是,当我面对质疑的时候,能够去思考其合理性,去做一个区分。【关键点】

【反例2】第二种做法,我说:“色彩搭配不好啊?我在这一块确实比较弱,更多是以自己喜好为出发点去搭配。你对色彩搭配很熟悉,有什么可以指导一下的,教教我呗!”。请问这习惯性防卫(概念)吗? 不是,因为我不会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了挑战而害怕承认我做得不好关键点,去思考对方观点里面有价值的地方,并进行追问细节,找出自己做得不好的具体原因。


【举正例】那如果是习惯性防卫,我说:啊,你居然说我不咋滴,你才不咋滴,PPT做得那么烂(没有思考质疑的合理性);而且什么是色彩搭配不好,你懂啥?你知道这是我用最新的动画效果渲染的,这效果明显就是很好,不懂就不要乱说(有人敢反对我,和他干!)。

不过这样一说,想给你提意见的同事会怎么想,大概会想你这个人有病吧,都不想理你了,就无法跟同事细沟通,找出具体的问题,发现自己思维的误区了。

 

【引导提问】好,现在大家对习惯性防卫还有什么疑问吗?

学习者互动:嗯,是内心的一种自我防御,那我们要怎么做呢?

回答:是的,这就是我接下去要讲的,将如何面对这问题。

 

 

HOW 概念要点总结那如何减少或破除习惯性防卫呢?要践行习惯性防卫两步破除法,具体做法有两个步骤:

1.区分: 不管对方说什么,不要马上进行反驳,也不要解释。思考对方的话的含义,是对于“我”,还是对于“我的观点/行为” 的评论,进行一个区分,是否就事论事,还是恶意进行人身攻击。不把对自己观点的质疑与自己这个人绑定起来。

2.寻找并追问: 思考别人的新观点或不同的意见,心里想“哇,这个观点一定有用,我应该怎么用它来帮助自己?”,积极地考虑新观点里有价值的地方

 

在上述的例子中,如果我们使用了习惯性防卫两步破除法的话,我们面对质疑的时候,先区分对方观点,是针对自己,还是针对事情,然后从观点里面寻找到对自己来说有价值的地方,并让同事具体点出了问题,这样你可以了解到问题所在,并进行修改,而非错过了一个改进的机会。

 

【预防异议】可能有的人会说,那如果别人就是对我不满,有敌意,我很生气,就直接进行回击了,哪里会想对方的话有什么价值?其实习惯性防卫两步破除法强调区分观点,不管对方说什么,我们都应该先进行区分,而不是马上进行回击,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冷静思考对方的观点,寻找不同观点其中的价值和意义,并追问细节。而且别人因为在意你,才会提出不同的观点,这是很有参考价值的,让自己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如果你容易马上进行回击、反驳,恰恰说明你需要加强习惯性防卫两步破除法的练习。相信经过不断的练习,你可以快速意识到自己是否会习惯性防卫,避免直接进行回击,先区分然后去寻找到不同观点背后的价值,追问细节,让自己做得更好。

【适用边界】需要说明的是,习惯性防卫两步破除法比较适合用于正常,善意的不同的观点,而对于有明显偏见,或是恶意攻击,胡乱谩骂的情况,就没什么必要了,直接忽略就好了(心里想上帝又派傻逼来考验你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新技能:场景设计】

那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练习。请大家设想下在未来一两周的时间里,在某些情况下,比如在下周的时候,你用心写了一篇文章,朋友看了说:写得一般;在工作中,你提前完成了一个任务,领导说:做得不好啊……, 面对不同的观点或质疑,你将会如何运用习惯性防卫两步破除法呢?请大家按照刚才下发的模板设计一个剧本(时间,地点,任务,起因,经过和结果)。注意剧本是未来会遇到的场景哦。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写好后可以在小组内分享讨论。

  

*************************************************

好,现在是分享时间,我们请一位小伙半来分享一下他的案例。

学习者案例分享:

时间: 下周一下午

地点: 公司

人物: 群主,小龙

事件内容: 在运营学员给群里做海报,辛苦改了几版,但群主不满意,还是要改。

对白:

  群主:小龙,你的海报做得不好,要把字体放大一点,这个标点去掉,字体颜色需要调整下。

小龙的内心独白(真是事多,唉!刚才对海报做了一个评价,非针对我个人(区分),并思考群主的观点(寻找价值))

小龙:哦,我看看调整一下

群主:好不好?你先做出来,对比一下。

小龙:调整后,确实会更好看(心想标点确实多余,原来群主说的问题确实存在)

小龙:群主,那怎么看颜色搭配呢?(追问细节)。

群主:颜色分为冷色系和暖色系,社群的用海报一般比较喜庆,要用暖色,叫人兴奋的颜色,比如红色,橙色,紫色或者商务系列的。

小龙:好的,我改改。

*******************************


【回应】感谢小伙伴的分享,在分享中,小伙伴先对观点进行了一个区分,尤其问了群主如何搭配颜色,这点非常棒,自己也学习到了新知识。一定要记得追问细节,这样才更容易发现自己的问题。

 

【强有力的结语】那今天我的分享就到这里了。下次如果遇到不同的观点或歧义的时候,请大家记得运用习惯性防卫两步破除法(区分、寻找并追问)来处理不同的观点,从中寻找到积极的价值,并追问细节。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