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预备拆书家张文。
压力山大的成人世界,没有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比如说在工作中,上司的要求和你实际能力之间的差距很大,你容易产生沮丧的情绪。在完成重要的任务过程中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或者是在亲密关系处理不当时,很容易出现痛苦、悲伤的情绪。
负面情绪可以调节,但是需要时间,比起独自承担,如果有人能认真倾听,疗愈会更快一些。当你在乎的人有了一些负面的情绪找你倾诉,你该怎么回应呢?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希望大家能够识别出自己面对有负面情绪的人时糟糕的回应方式,并学会在下一次遇到时用拆页的方法去回应。
因为后面有小组讨论和代表的分享环节,现在我们需要先分组:莹莹、高宾和刘慧一组,师父、高围和Nancy一组,剩下四人一组,大家清楚了吗?
好的,现在开始我的分享。
F:我选取的拆页来自《拆出你的沟通力》一书,此书是我们拆书帮帮主赵周老师的作品,有着鲜明的“拆书帮标记”。
它用主题阅读的方法把各类书籍中关于沟通所需能力的片段精选出来,整合成自己的“沟通知识体系”。每个片段后都有帮主的拆书引导——帮助学习者拆为己用的练习。
A:这本书的豆瓣评分达到8分,并且因为(应用RIA拆书法这种)学习方法和(内容构架的)独到性,受到了众多知名企业培训负责人和领导的推荐,包括像阿里巴巴、腾讯等。
B:沟通能力是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必备能力,也是成功的必需要素。马克思指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
沟通的书籍很多,你一定也看过不少,但看过就等于沟通能力有了提高吗?
肯定不是的,就像阅读游泳的书不能让你学会游泳一样,想提高沟通能力除了知道技巧,更要去应用。
本书没有深奥的理论,多的就是让你立即开始的实操演练。读这本书,你可以跳着读,把自己沟通中有的bug一一升级,迭代你的人际交往沟通术。
如果你对拆书法很感兴趣,那么此书是应用拆书法构建知识体系的典范。
如果你是处于升级打怪中的拆书家,阅读帮主写的RIA便签会给你许多灵感,而且很多片段非常是现成的拆页哦。
现在就请大家花两分钟时间一起来阅读一下刚才发给大家的原文拆页。读完的小伙伴麻烦举手示意我一下。
《拆出你的沟通力I》第133-134页
人有情绪时都像孩子。所以,所有这些方法对孩子和成年人一样适用。
在这里,最重要的不是知道“要怎么做“,而是知道”不要怎么做“。因为几乎大部分人都是这样——面对有情绪的人却没有很好地做到主动倾听时的时候,不仅浑然不觉自己做的不妥,甚至还觉得自己很善解人意呢。
面对情绪,糟糕的回应方式有七种。举个例子:刘拉拉跟我说,她发现前老板在背后说她的坏话,她非常气愤,而我可能会做出以下七种糟糕的回应:
1.提供建议。“你不要跟他一般见识。”或者“给他写一封邮件吧,客观的说一下这事情。”
2.讲大道理。“清者自清,过好自己的日子就够了。”
3.心理分析。“你可能是过于在乎别人对你的评价了。”
4.他人立场。“其实他这样评价你,也不是不能理解,毕竟你的离职让那个项目延期了三个多月。”
5.过度怜悯。“他怎么能这么阴损呢,碰上这样的人真倒霉。”
6.不当追问。“他说什么了?跟谁说的?你怎么知道的?那个人为什么跟你转述这些?”
7.否定情绪。“不要生气啦,跟这种人生气不值得!”
有没有在其中发现你熟悉的回应模式?或者,有没有觉得你想为其中某种模式辩护——“我觉得这样挺好啊?”
那么,应该怎么做呢?原文片段提供了清晰的建议,前两条不用解释,后两条给一下案例也就明白了:
1.全神贯注。
2.简要回应。
3.总结对方的意思。“所以你觉得生气,又没办法找他对质。”
4.借助幻想。“要是当时有人站出来帮你说话就好了。”
我看到大部分小伙伴都已经阅读完了,如果有还没读完的小伙伴也不要着急,下面我会带领大家一起来解读这段文字。
当你在乎的人有了焦虑、紧张、愤怒、沮丧、悲伤、痛苦等负面情绪要找你倾诉,如何去回应呢?拆页介绍了一种方法,包括以下4步:
1、 全神贯注倾听,可以放下手中的事情,看着对方;
2、 简要回应,在对方叙述过程中用点头、嗯、哦等词汇回应;
3、 总结大意,用简洁的语句重述对方的意思。
4、 借助幻想回应,用“要是、假如”等假设词汇说出他当时最需要的行动或言语支援。
恰当的运用这种方法能让对方感受到你在认真倾听并看见了他的情绪,他的负面情绪也在和你的交流中被逐渐分散,疗愈。他会觉得你是一个可以倾吐内心之人,长此以往你们的感情会越来越深厚。
比起正确的回应更重要的是要知道“不要怎么做”——比如通常我们会采用的方法提出建议,讲大道理,心理分析,过度怜悯、过度追问、否定情绪等。
(要点:强调不这么做的坏处)
这些回应会让对方觉得你不在认真倾听、不理解他的境遇和感受。他的负面情绪没有化解甚至有可能转化为对你的怒火熊熊燃烧。他的反应也会让你觉得“真是好心喂了驴肝肺”,心情两败俱伤,沟通不欢而散。
适用范围:当有负面情绪的人需要我们的倾听并回应的时候可以用这个方法。当然,用心沟通的前提是我们想要与对方维持良好的关系,如果是一个不相关的人来和你唠唠叨叨一些你不想理会的烦心事,你大可以直接告诉他你很忙咯。
举个我的例子,上周五我回家发现妈妈板着脸,正在生气问她怎么了,妈和我吐槽婆婆:“她看到我让悦宝赤脚,说只有船上的小孩赤脚,还说了好几遍,真是烦死了。”
我不假思索回答:“不用和她一般计较,不值得哈。”
我妈:“你上班倒是不用听到这种话,你要知道我每天要听几遍嘛。”
是的,讲大道理和否定情绪成功地让我妈的愤怒情绪转化为对我的怒火,燃烧起来……
我呆了片刻,想起了拆页的方法:我立刻停下手中的事情,走到她身边,轻轻问她:“哦,你很烦她不懂还要装专家”,但为了我们的和谐只能忍着不发飙,是不是?”我妈“嗯……”
最后我再借助幻想“要是我在就好了,我可以直接告诉她温度合适的时候赤脚对孩子的大脑发育有好处。”
除了第2步及时回应补救不了,其他的补救方法非常及时,妈妈听后怒火渐消,再抱怨了几句,火气也就过去了。
听完我上面的讲解,大家有没有想起最近一次和有负面情绪的人对话时,用了不恰当的回应方式造成沟通不畅的场景呢?
(技能点:显像提问)
比如好友在微信上委屈地跟你抱怨说她这周末又被迫加班,说好了要带孩子去上海玩的这下不得不爽约了!你想都不想就丢一个建议过去——你可以和儿子再约一个时间去嘛!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又比如你刚回到家,婆婆就生气地和你抱怨说宝宝今天又不肯好好吃饭非要吃零食,不给还哭……
你压根就没注意她的情绪,一边玩手机一边用理所当然的口气丢给她一些育儿大道理。结果婆婆更生气了,一赌气说“就你懂得多,你懂你自己带吧老娘我不管了!”
请大家回忆一下自己的相关经验,与小组成员分享,总计2分钟。
学习者案例记录(是同一人就放在后面的A1+里面了)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好的,时间到!我想大家应该都想到了和有情绪的人的一次糟糕的沟通了吧。
(技能点:请学习者反思加工经验)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识别了通常自己在面对情绪时糟糕的回应方式,并学习了拆页中一种较好的回应方法。
那么如果可以乘坐时光机回到过去,在刚才那段对话里,你会怎么说呢?注意在4个步骤中,前3个更重要,第4步没有想好可以先不说。
给大家5分钟时间,在便签上写下原有的对话以及你改正的话语,在小组里讨论分享。
5分钟过后我会请一位小伙伴来给大家做分享。
(5分钟过后)
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刚才通过回顾想起的那次糟糕的回应,然后假设现在又回到了那个时点,你又会如何应用今天的知识点来重新对话呢?
学习者案例:
昨晚,我有一位做金融培训的朋友因为业务拓展非常困难,找不到客户群体,找我聊天。前期聊得好好地,聊到最后她和我说最近的情绪是这样这样这样的(用手势做不断下滑状),感到烦躁、无力。然后呢,我就“恰当地”应用了第3条(心理分析)——我说“你是不是有内在创伤啊!要不要我帮你聊一下?(学习者是心灵教练)”
朋友:“你这是要把天聊死的节奏……你现在是不是看谁都有病!”
其实我是好心,但因为完全忽视了对方的感受和情绪,直接做了心理分析,导致沟通失败。
假如回到过去,我会先认真倾听,在她叙述过程中简单回应,认同她的情绪感受,简单总结“你觉得你很无助”,再借助幻想“假如有朋友或有这样一个圈子能帮助你突破就好了。”
结束语:
好的,非常感谢以琳的分享!非常棒!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
在对方负面情绪爆棚时,更需要的是我们对他情绪的承认和接纳,说什么不是那么重要,一个拥抱也许就能疗愈,但必须知道不要去说什么。
希望大家都能学会主动倾听,去疗愈我们在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