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三个标签:80后;二级心理咨询师;刚转入培训行业新丁
一、学习目标
学习者在面对新的挑战时,如新工作、新任务等,能够(澄清)走出固有的思维模式,(行动)采取“思价值-如何做-思风险”的方式,找到可以行动的方法。(界定)
二、图书介绍
我今晚拆解的片段是来自于《 成长型思维 》这本书
事件场景: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有这样的一些情景:有朋友邀请你参与一个新的项目,你心中很想参与,可在考量的过程中,你会不自觉的想到自己还有房贷要还、担心自己能力不够拖后腿、手头资源不足等等各种情况,越想内心越害怕,非常的纠结。
提问:(需要学习者回复)
大家回想一下,这种类似的情境是不是工作中或者是生活中常常看见,有时候也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呢?
学习者回应:是会有
最后是不是都不了了之了,又或者是婉言拒绝了。当你如此处理完后,你内心会不会有一丝的遗憾呢?
学习者回应:有的
影响:
当我们总是在思考这个想法存在的各种会出现的风险或问题时,我们往往会想到更多的风险或问题出来,因此让我们心生恐惧,导致问题无法得到解决,想法被扼杀在摇篮,现状不会有任何的突破与进展。
解决:
乔.欧文的《成长型思维》这本书是一本从平凡到优秀的管理类书籍,概括了7种具有成长意义的思维模式,侧重于7种思维模式的培养和实践,而我们今晚的这个片段就是教我们如何采取勇于行动的思维模式,找到可以行动的方法。
普通的思维模式要么终结对话,要么催生争论,导致双方的分歧更加根深蒂固。勇于行动的思维模式则会提出问题、展开讨论、避免思维定式、鼓励毎个人寻求解决办法,推动人们采取行动。当你需要承担新角色、接受新任务或者得到新工作时,要用勇敢的方式去思考。如果首先关注的是风险,也许你就不会再深入下去了;如果简单地认为行动等于结果,你就只能拥有公式的左边一半。环形、多重的思维角度会让你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愿意承担更多风险。你可以释放出更多潜力,得到成长,而不会被困在自己的舒适区。
三、【A1】请大家自测
首先请大家做一套自测题,评估一下你日常是不是持有勇于行动的思维模式。
评分说明:共5个题目,请在1~6分的区间内给自己打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6代表完全符合。请仔细阅读题目中的每一句话,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评分,第一感觉来评分。
1、当我接到一个新项目时,我会先想到这个项目带来的好处,以提高自己的积极性。
2、我会尝试去做一些自己从未做过,且能提升自己能力的事。
3、当我遇到问题时,我会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
4、领导派遣新的任务时,我会想着如何完成任务,而不是推脱。
5、我会走出自己的生活圈子,去接触各类不同的人,来扩充我的人脉资源。
四、【I】解释自测题
完成评分的伙伴,请把1-5项的分数加一下,
(提问)有没有低于13分的?请举手,有没有大于26分的?请举手。得分高于26分的,那么恭喜你,你持有勇于行动的思维模式;得分在13-26分的,你的勇于行动的思维模式有提升的空间;那如果低于13分的,那么你从现在开始需要培养自己勇于行动的思维模式了。
话说回来,今晚的这个测试仅供拆解片段使用,大家做个参考。
接下来,我想邀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阅读手中的片段:
五、【R】阅读原书拆页
六、【I】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看大部分的伙伴已经阅读完了,接下来我带着大家一同来解读下这片段,中间会有部分的提问的方式与大家进行互动。
问题1:小王在一个行业工作了10年了,朋友跟小王说他可以自己创业了。小王听到这个想法最先想到的是:中美贸易,市场环境不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创业很辛苦等等。
拆书家:我想问问大家,小王这种属于勇于行动的思维模式吗?
学习者:不是
拆书家:显然不是。这是大部分人持有的普通思维模式。因为小王接受到创业的这个想法时,想到的都是去做这件事带给自己的风险,这么做的坏处。那如果小王想的更多的是创业会有更多的机遇,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成就感,那就是属于用于行动的思维模式了。勇于行动的思维模式更多的会去思考价值(关键点1),也就是这么做会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可以给多大的回报,最好的结果是什么样的?
问题2:小李想要换个新工作,以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于是小李看到哪家公司招人,就投递简历。
拆书家:小李是不是持有勇于行动的思维模式?
学习者:不是的。
拆书家:这也是大部分人持有的普通思维模式。小李只清楚换工作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可是他去并没有思考清楚,我要如何做,我需要提升哪方面的能力?持有勇于行动思维模式的人,会更多的思考当我想要获得这份好的结果时,我需要做些什么?(关键点2)
问题3:大家再思考一下:会议中有人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有一些同事迅速指出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也有一些人会提出一些难以回答的问题,还有一部分人会保持沉默。
这些指出风险,提出难以回答问题的人,是勇于行动的思维模式吗?
学习者:不是
拆书家:不是特别好判断是吗?关键点在于这些指出风险,提出难以回答问题的人是不是只是提出个问题,认为不可行或者认为有风险。如果他们不仅提出了问题,同时还继续商讨解决方案,那就是持有勇于行动的思维模式。勇于行动的思维模式会去考虑会面临什么样的风险,(关键点3)同时也会商讨可以如何去解决,做好承担风险的准备。
因此我们可以归纳提炼出勇于行动的思维模式的几个步骤:
1、思价值:思考这个想法,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可以给多大的回报,最好的结果是什么样的?
2、如何做:当我想要获得这份好的结果时,我需要做些什么?
3、思风险:再去考虑会面临什么样的风险,可以如何去解决,并做好承担风险的准备。
这样我们在面对新工作,新任务,新的挑战时我们就能勇敢的去行动,从自己的舒适区走出来了。
问题4:小明在接到公司新的任务时,在简单的思索解决方法,与可能遇到的风险时,非常快速的就一直按照自己所设想的去行动了。
我想问问大家,这是勇于行动的思维方式嘛?
学习者:不是。
(适用边界)拆书家:这也不是。这很可能是一种鲁莽的固定思维模式。每个人的思维都有他的局限性,小明如此快速的独自思索问题,有大程度上考虑到的问题与风险不够深入,只是看到了浅层的问题;勇于行动的思维方式,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去与他人探讨,寻求帮助等,让我们的需要做的事情更加的精准,考虑到的风险尽可能的周全,同时随时做好承担未知风险的准备。在行动的过程中,再不断的去调整与思索。
以上是我对这个片段的解读。
接下来,我们就来做个小练习,从左到右,两两一组
七、【A3】促动参与(需要写具体,学习者只要演练就好)
请各位伙伴仔细听一下我们需要演练的场景:
小赵最近遇到一件比较苦恼的事:小赵在快消品行业做了5年的销售主管,他最近想跳槽到培训行业,他认为做培训能更好的体现出他自身的价值,更适合自己的长远发展。而另一方面他又担心自己没有经验,同时他对培训行业也不太熟悉。小赵找到了好朋友小张,来商讨此事。
指令:
请大家按照设定的场景,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演练,如果你是小赵的好朋友小张,你可以如何运用今天所学到的勇于行动的思维模式的3个步骤与小赵探讨出他可以行动的方法呢?
这里我说明白了么?
我们先来回顾下勇于行动思维模式的3个步骤是:
思价值——如何做——思风险
我这里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我们只需要演练出这3个步骤就可以了,不一定要解决问题,
这里我说明白了么?
给大家4分钟的时间商讨,一会我会邀请2位伙伴上台来分享下。
思价值——如何做——思风险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小玉扮演小张;欢欢扮演小赵
小赵:小张,我真是快烦死了,在这个公司工作了5年了,没有任何晋升,我很想跳去别的行业,我听说培训的行业不错,你有没有什么建议可以给到我。
小张:你为什么想要去做培训啊?
小赵:可以赚钱,也可以提升自己,我觉得挺好的。
小张:那就是培训给你带来的价值就是可以赚到钱吗?
小赵:是,我觉得除了赚到钱,还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
小张:这就是你觉得培训可以给你带来的2个价值:1个可以赚到钱,一个是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是吗?
小赵:对啊。
小张:那你有没有思考接下来基于你目前的情况去做点什么事情?
小赵:我自己是这样想的:我现在的工作先不辞职,然后去人才市场投简历,面试,如何找到心仪的公司,衡量一下,我就跳槽过去培训岗位。那我去培训岗位,我还要去考一个培训师的资格证。
小张:所以你接下来采取的就是先去找工作,对比岗位,如果选择了,就再去考一个培训师的资格证,这是你想要去做的行动,对吗?
小赵:对啊,对啊。
小张:那你有没有考虑过你转行业会面临什么样的风险呢?
小赵:风险的话,可能会一开始没有钱,还有找工作不一定会马上找到心仪的公司,现在找工作也不容易,自己没有证书,也没有经验,看起来也蛮难的。
小张:所以,我会建议你将这些再综合去考虑一下,你也是希望跳槽能给你带来一些价值,也想到了你想要做的行动,也思考了风险,你可以回去再综合考量一下,能不能承受这个风险,行动能不能落实下来,再考虑去做。
小赵:那你身边有没有什么做培训的朋友可以介绍我认识?
小张:有,拆书帮就有许多的培训师,他们有许多的经验,你可以跟他们请教。
小赵:好的好的。
八、【A2】催化应用(需要现场演练)
【找人分享】在今天的演练过程中大家了解了如何采取勇于行动的思维模式,找到可以行动的方法。我们所有的这些方式方法不仅可以通过自己实践的方法去强化,同时也可以通过分享给他人的方式来加深印象。我想邀请大家想一想,当你走出这个课堂,也许是明天,也许是下周,你可以和哪一位,分享下今天所学习到的内容呢?请大家将你所想分享的内容,时间,人物简单的写在便签上,1分钟,我会邀请一位伙伴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豆芽:
我有个朋友刚好要换工作,刚好是年后回来,4月份开始就一直跟我在提,却一直没有行动的这种。所以我会先跟他聊,他想要换的新岗位对他价值是什么,他为什么要换这个新岗位;第2个是他要换这个新岗位,他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需要什么条件,有这个条件在,他需要如何去达成要求;第3个就是:他2-3个月没有行动,我就想了解他觉得有哪些风险,有哪些潜在的因素导致他没有去动,我会按照这3步问一下他,再给予他我的反馈。
拆书家引导:沟通的时间:今晚,他刚有给到我电话,我晚上回去跟他进行沟通。
谢谢豆芽的分享。
我今天的拆书环节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参与,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