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晚的拆书家丁丽。希望各位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能够运用四个提问的方式,让自己从激动的情绪中平复下来,回到对话中去。今天的主题来自《关键对话》。
首先介绍一下这本书。
【F】今天要拆的书籍是《关键对话》。书的作者是四位成功的培训大师,他们组成的高效团队成功合作了20多年,这充分说明他们具备深厚的关键对话能力。书中从关键对话的含义、原则、实践指导和真实案例等方面给出了充分详实的解说。
【A】这本书是《纽约时报》《商业周刊》畅销书,全美销售300万册;和同类书籍相比,本书的优势在于它基于20多年对全球10万多人的实证调查写成,书中的方法有效而实用,被《财富》500强企业中的300多家采用。
【B】在生活中,你可能希望和孩子谈一谈他最近学习不专心的问题,也可能与同事意见不一致而产生矛盾,或者想要指出上司的错误而倍感尴尬,当这种观点不一、情绪容易激动、充满风险的对话发生时,怎样才能顺利圆满地解决问题呢?这本书提供我们沟通技巧,让我们无论是多么难以应对的局面,你都能够以事半功倍的效率轻松面对,减少人际关系的摩擦,获得更大成功,并且拥有更快乐的人生。
今天带领大家学习的片段,可以让我们在与一个观点完全不同的人展开激烈讨论而情绪波动的时候,回归理智,通过理性分析让对话继续,从而最终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学习者能够通过询问自己四个问题,明确自己对话的目的和动机,回到对话交流,而不是进入情绪。
《关键对话》P37-38
主题:改变关注目标
在对话进行过程中,比如,你发现自己开始顺从老板的意思,或者是开始对配偶爱答不理,这是你应当留意你的目标是否出现了变化。你是不是为了保存面子,避免尴尬,战胜对方,标榜自我或惩罚对方而悄悄的改变了目标呢?这种情况非常微妙,我们的目的往往是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的。一旦肾上腺素开始在我们体内作祟,我们便失去了理智思考的能力,目的感已经失去引导我们行动的能力,取而代之的是汹涌而来的化学分子。
为了回归理智,继续对话,你必须暂时停止和对方的互动,转而审视自我,象一个局外人一样审视自我。你可以这样问自己:“我在做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你坦率诚恳地探索自己的目的时,往往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好吧,我的表现有些咄咄逼人,表达观点的方式太过强势,一心只想战胜对方。我已经偏离了原来的目标,开始只是想选择度假地点,现在成了想证明自己的看法更高明。”
一旦怀疑自己内心的目标发生了变化,你就可以下意识地进行调整了。例如,“我真正的目的是找一个咱们都喜欢的度假地点,而不是证明我的观点比你强。”简而言之,只有意识到了错误之处,你才能不让自己犯错。
但是我们该怎么做呢?怎样才能意识到内心的变化,不再犯错,进而影响自己的动机呢?很简单,按格瑞塔的方法去做。你应当停下来问自己几个可以帮助你返回对话的问题,这些问题既可以在意识到对话失控时提出,也可以在准备展开关键对话时提出。这些问题包括:
我希望为自己实现什么目标?
我希望为对方实现什么目标?
我希望为我们之间的关系实现什么目标?
询问完自己这些目标之后,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不要遗漏:
要想实现这些目标我该怎么做?
(what)一旦在对话中开始感觉愤怒、想要战胜或者惩罚对方,以至于对话可能失控,我们可以通过回答四个提问来进行微小的思维干预,思考自己开展对话的目标,帮助做出正确的应对。
(why)当人们面对攻击、压力和反对意见,通常大家的本能反应是情绪激动,思维短路,冲动之下选择防御、反抗或者逃避,结果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激化矛盾,影响感情,此时许多人就会悔不该当初。如果我们及时使用拆页中四步提问,可以帮助平复情绪,调整心态,转而关注对话的真正目的,并且活跃大脑去解决问题。
(how)那么该怎么做呢?当我们准备开展一段有风险的对话时,或者当我们意识到对话可能因为自己而失控时,就应当停下来,审视自我,问自己下面四个问题:
1、我希望为自己实现什么目标?
2、我希望为对方实现什么目标?
3、我希望为我们之间的关系实现什么目标?
4、要想实现这些目标我该怎么做?
(where)这个方法适用于哪些场景呢?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各类存在风险的沟通场景中,只要你重视和对方的关系,都可以使用此方法。
给大家举个例子。昨天晚上已经十点二十了,超过规定睡觉时间五十分钟,我家丫头才刚洗完澡慢悠悠晃进房间,我大声提醒她:“赶快去刷牙了睡觉!”她不紧不慢地说:“我会刷的呀,只不过不是现在。”我立刻就觉得浑身燥热,瞬间就皱紧眉头提起一口气准备训斥她。这种情况下会发生什么?咱都能想象得到接下来我义正辞严地批评、孩子梨花带雨地哭泣,总之一片鸡飞狗跳的场景。
这是我想起正在研读的这四步骤,于是深吸一口气,赶紧离开房间走到客厅,开始自问自答:
1、我希望自己实现什么目标?我希望不用为孩子睡太晚焦虑。
2、我希望为对方实现什么目标?我希望帮助孩子合理安排时间、尽早入睡。
3、我希望为我们之间的关系实现什么目标?我希望能让我们之间更加亲近。
4、要想实现这些目标我该怎么做?批评和哭泣能让我们更亲近吗?很明显不能。所以我要改变做法。首先我应该指出已经很晚这个客观事实,最好是拿闹钟给她看时间;然后表示我希望她能有充足睡眠的期待;第三,询问她认为什么时候睡觉才不影响长身体和第二天的学习;最后一起讨论她入睡前还需要做什么以及什么时候行动。
当我回答完这四个提问,走进房间,我还会训斥孩子吗?当然不会,事实上我们完成一次和谐友好的讨论,最终母慈子孝欣然入睡。
【预防异议】:也许大家会觉得,这时候我已经有情绪了,怎么可能立刻冷静下来问自己问题?这确实不容易,可是你是愿意一次次承担情绪冲动的后果呢,还是愿意一次次练习远离错误做法呢?建立和谐关系很难,可是毁掉它却很简单,我想咱们大概更愿意多多进行刻意练习。
也会有小伙伴认为,这时候就是对方的问题啊,凭什么要我冷静思考?可是实际上我们能够成功启发、激励和塑造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自己。咱们在今天的学习中恰恰是希望大家经过实践后发现,要解决好对话中“双方”的问题,只能从自己开始。
(分组)接下来进入分组讨论环节,咱们就三个人一组吧。
A2催化应用分步催化1【拆书家提问设计】
各位,请设想一下,接下来两周,你最有可能为什么事与什么人产生沟通冲突?比如你希望孩子不看电视去看书,可是孩子不情不愿;或者你跟老公关于端午节去看望哪边的父母产生分歧;也可能你和老板同事在工作中产生分歧,可能你让朋友还钱可对方各种推脱……请思考和在小组内交流,2分钟后请小伙伴描绘一下你可能遇到的沟通冲突的场景。请注意只用描绘场景就可以了。
【学习者案例记录】
今天晚上回去之后我就会跟孩子有类似的对话。我们家规定好周末每天玩一个小时手机,今天周六,还没有玩。那等下我回去之后,已经晚上九点多了,肯定会跟儿子关于今天玩不玩手机玩多久的问题发生冲突。
A2催化应用分步催化2【拆书家提问设计】
请设想一下,如果未来两周,你真的遇到刚才设想的沟通冲突场景,你会怎么运用今天学到的四个提问呢?2分钟思考与组内交流,然后我们请一位小伙伴分享自己的应用。
【学习者案例记录】
首先我希望为自己实现什么目标?我希望自己不焦虑;
第二我希望孩子能够做完作业,管理好自己的时间,自己的事情合理安排好;
第三,我希望我们俩之间的关系是,关于写作业达成共识,双方遵守约定;
第四,实现目标的方法,我要用提问的方法和孩子达成共识,用家庭会议的方式,平等的交流。
【结束语】
谢谢书玲的分享。那么我们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希望以后当咱们设想的情况真的发生,我们能够及时停下来,用今天学到的四个提问提醒自己对话的目的,减少冲突,形成更好的人际交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