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谈话的力量》 所属活动: 拆书帮无锡太湖分舵第74次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如何更好的处理批评和指责 学习目标: 学会通过询问具体内容,表达尊重并根据具体情况来对待批评和指责

开场:

           大家好,我是预备拆书家张文。今天我要带领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个沟通技巧——如何更好地处理别人的批评和指责。因为后面有小组讨论和代表的分享环节,现在我们需要先分组:以我为起点,按照座位次序,俩人一组。小组讨论结束后,我会请一名小伙伴做代表给大家分享,大家清楚了吗?

好的,现在开始我的分享。
我选取的拆页来自《谈话的力量》一书,此书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教授谈话技巧的图书。

我们拆书帮帮主赵周老师在《拆出你的沟通力》一书中就选取本书的2个片段来作为搭建沟通能力的砖块。

作者艾伦・加纳是美国知名的沟通学咨询专家。他教授过数百期“谈话技巧”培训班,学生数以万计。

你是不是认为,会说话是种天赋呢?但本书作者认为善于交谈的人只不过是懂得一些简单的技艺而已,而这些技艺是任何人都可以学会的。运用本书教授的谈话技巧,你也会成为沟通高手。

那么这本书提供的方法是否真的能应对我们沟通中面临的问题呢?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一起进入今天的主题吧。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现在就请大家花两分钟时间一起来阅读一下刚才发给大家的原文拆页。读完的小伙伴麻烦举手示意我一下。

 

批评你的人通常最想得到的是你倾听他的意见和想法,并认真地对待。如果你不愿听对方的批评,问题就会积累起来无法解决,反而让矛盾日益激化。

大部分人当遇到批评时常见的三种反应都不妥当:要么完全否认;要么找借口;要么指责对方更过分。

较好的应对批评的方法是:

第一步,询问具体内容。

第二步,同意对方的批评,具体有四种情况。

1、如果你完全接受:先同意对方说的事实,然后说出你将有什么新的做法。

2、如果你确实无法改变:先同意对方说的事实,承认给对方带来的不便,说明自己无法改变。

3、如果你认为对方以偏概全:先同意对方说的事实,然后列举其他的事实。

4、如果你认为对方无理取闹:先同意对方有发表意见的权利,然后表达自己。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看到大部分小伙伴已经阅读完了,没读完的也不要着急,我会带领大家一起来解读。

 

遇到批评和指责你会怎么处理呢?

矢口否认?寻找借口为自己辩护?还是直接怼回去?

 

拆页介绍了一种能应对批评的方法,应用此方法可以避免冲突,赢得尊重,有机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得到真实的反馈并直接着手解决。

 

具体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可以顺着批评者的心理期望分两步走:

1、  询问并倾听原因:问清是哪些事实引起了对方负面的观点。

 

2、  表达尊重,认真对待:具体如何对待就需要区分情况啦,如果对方所言我们

2.1 完全接受:认同事实,表明行动(先认同事实,再表明你的修正行动)

2.2 接受但无法改变:认同事实,表明歉意,解释原因

2.3 部分接受:先认同,再举证(先认同对方说的事实,再举其他事实加以说明)

2.4 完全不接受:表达尊重,传达观点(先尊重对方有根据事实表达观点的权利,然后说出你的观点)

 

此方法适用于我们在从希望与之维系关系的人那里得到批评或指责时。遇到路人或是网友的批评就不需要费这些口舌心思了。

 

 在运用这个沟通技巧时,第一步——问清楚“事实”是促成有效沟通的基础。这里我们需要清楚,事实与观点的不同:

事实是客观中立的,而观点是主观的。只有一个事实,可以有无数个观点。

比如,《绿皮书》这部电影很不错(观点),获得了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事实)。


举一个我的例子:

女儿喜欢吃糖,家人都尊重我的建议很少给她吃。有一天,她午睡起来想吃,但早上她已经吃过了,我不给她就哭闹得很厉害,我妥协再切了一点给她,先生就说:“只会说别人,我看还不都是你给的糖。”

我:“那你有什么办法吗?只说我也不帮我想想办法”。

 

因为没有学过今天的片段,所以我不假思索直接怼回去了,如果这样的对话经常发生,对于关系的影响可想而知。

 

如果我能乘坐时光机回到过去,我会先询问并倾听原因,“架不住她哭,我是又给了她吃了,但为什么说我只会说别人?”

 

先生也许会以之前在他给女儿吃糖的时候,我抱怨过的例子做答复。

 

对于这个批评我是部分接受的,所以接下来我会先认同“的确有几次你给她吃糖时我说少给一点”,再举证他缺少关注的事实“其实我每次都是把糖切一点给的,所以今天总共也就给了一个”。

 

这样的沟通能让先生了解到我给女儿吃糖的总量并不多,化解他对我在这件事上“只许州官放火”的误会,避免了冲突。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关于原书的片段我们就解读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联想起一段想要维系的关系中,某次自己遇到批评指责时,是怎么处理的呢?是不知不觉应用了这个方法中的一些步骤,还是否认/辩护/怼回去?最后的结果怎样了呢?请把它详细的描述出来,描述要包括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与小组成员分享,每人2分钟的分享时间。小组讨论总计4分钟。

 

那么刚刚小组内的分享非常激烈,我想邀请机小灵来和大家说说他的这次经历。

学习者案例记录:

 想给孩子换一个线上英语课程,试用后销售打了很长的电话,妈妈在旁边开骂:“你平时不关心小孩也就算了,怎么老是找这些对小孩根本不适合的平台!”

我当时觉得她以偏概全,所以我先同意部分事实:“这个平台的确体验下来很糟糕,但是对方销售也说会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提高,我的出发点也是为了孩子好。”

 

谢谢机小灵的分享!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准备如何应用这个方法呢?用1分钟时间,在便签上写下你的目标和行动。

 

注意:为了能真正落地应用,这里需要想一个具体的场景,写下具体的做法,要有明确的时限,要有可衡量或可观测的预期结果。

 

需要想一个具体的场景,比如可以预见到在工作上出现一些问题,领导对你的批评或是老师对你的批评和指责,或是更多情况下在家庭关系中出现的批评和指责。


学习者(程云)案例记录:

下个月我第一次DJ,所以现场可能出现问题,假如领导对我ppt播放或主持有批评指责,我决定应用此方法,达到和领导好好沟通,让她觉得我在诚恳聆听的目的。

1、问清楚究竟是我做的哪些事情让她不满意。

2、视具体情况,假如我对她的批评部分接受,那就先对部分事实加以认可,再提出我掌握的事实,然后我们可以共同探讨如何播放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结束语:

阅读关于滑雪的书本身并不能让你滑雪技能出众,阅读关于健身的书本身也无法让你的肌肉强健,”同样地,单纯地阅读“沟通技巧”也不能给你的社交带来突破。你需要阅读更需要坚持不懈、专注地练习。

 

以上就是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