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谈话的力量》 所属活动: 拆书帮无锡太湖分舵第74次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提对问题愉快沟通。 学习目标: 学会就沟通者擅长领域开放式提问,进而开展愉快沟通。

开场:

 大家好,我是张文,用3个标签让你了解我。
第一枚标签“注册营养师”,我是一名医院的营养师,目前职业重心在孕产妇营养教育及营养配餐。
第2个标签是“学习型妈妈”,有女儿后更是觉察到好奇心与生俱来,在成人世界却非常稀缺。好奇心是智慧的重要特征。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也是我对女儿的期望。
第3个标签“进击的行动派”,过去的我是重度拖延症患者,今天的我用一步步的行动走向未来,笃定而清晰。


      


今天因为对书籍的热爱,我们聚到一起,我想问问爱读书的各位,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读了很多书,想要用时却一句都想不起来……

买了很多书,读完的没几本,愧疚无奈然后继续……

报了很多线上课程,但听后除了觉得老师很牛,并没有觉得自己变得更好……

膝盖中了好多枪?

想要改变吗?

来,我来给你安利一下拆书法。

 

拆书:即是将书“拆为己用”。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非以知识为中心。拆书法有2种实践形式:供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供组织学习的拆书法。

 

个人学习应用的是RIA便签法,R是阅读原文,I是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A是关联经验和规划应用。通过运用RIA便签,可以让我们在读完一本书后达到和参加同主题培训相当的效果。

 

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像我们今天这场活动就属于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话,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拆书帮分舵是公益性的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米吉是一位大学行政人员的妻子,最近纽约的一次课堂上,她说自己对生活感到厌烦。为什么呢?“因为一整天,陪伴我的就只有两个孩子:一个三岁。另一个还是婴儿。因此梅尔一回来。我就问:今天怎么样?’我真的是想得到他的回答。但是他说什么呢?没什么,就跟平常一样。然后他就打开电视看起来了。

米吉犯了几个简单的错误:

第一。她的询问范围太广。提问题就像水龙头一样。范围放得越开。得到的回应就越多——直至最后的极限。米吉这样宽泛的问题 (像“有什么新的消息?”“最近忙些什么?”“说说你自己的情况!”)往往需要很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回答。所以多数人都会选择放弃。

第二。“今天怎么样?”这样的问题听起来更像是一句套话。随口说说而已。而不是真想了解什么情况。回答往往也是套话。例如“很好!或者“还行”。

最后,米吉每天都问同样的问题。这不仅让对方更认准为套话。而且每天都要回答这样毫无创意的问题。很可能也会让她的丈夫感到厌烦。

我建议米吉每天读学校和当地的报纸,然后在让她的丈夫休息片刻之后,就他比较熟悉的话题提出一些具体的开放式问题。以下就是她的成果:

那天晚上,我告诉梅尔我听说学校要重新设定对文科学生的外语要求。我问他对此有什么看法。接着我们就开始讨论学习外语是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去了解别的民族。我们还谈论了各自学外语的经历。结果俩人开始用中学时学的蹩脚法语交谈,开心得不行。最后。我们都谈得很累了。但是很开心。他吻了我一下,小声对我说:“亲爱的,你太棒了

这不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尝试吗?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看到大部分小伙伴都已经阅读完了,如果有还没读完的小伙伴也不要着急,下面我会带领大家一起来解读这段文字。

首先想给大家分享我对这段文字的理解:

 

沟通是人际关系的基础,如何展开一段深入有助于提升关系的沟通,你需要一个好的问题。一个好的问题引导的交流能增进了解,促进情谊,加深感情。而浮于表面的泛泛提问会让谈话僵硬,让你与想建立良好关系的那个人始终保持距离。

 

本片段介绍了一种对被提问者擅长领域进行开放式提问的方法,能让你与谈话对象开展一段愉快的对话,增进了解,加深情谊。

 

可用于你想与其保持积极联系的对象,比如亲密关系、父母、客户、上司等。

 

根据以下步骤你可以掌握此方法:

1、  找好方向:找到谈话对象一个擅长/感兴趣的领域;

2、  准备谈资:如果你对此领域非常陌生,可以查找些资料作为谈资;

3、  提对问题:在此领域提出一个开放式的具体的问题

4、  愉快交流:在交谈中根据回答提更多的开放式问题,愉快地交流

 

解释一下什么是开放式问题:开放式问题有点像问答题,不是一两个词就可以回答的,回答需要解释和说明。开放式问题的疑问词有:为什么、如何、有什么看法、怎样等。比如“每天5点早起,你是怎么做到的呀?”“如何开展一场有质量的读书会?”“为什么你想加入拆书帮啊?”

 

与之相对的是封闭式问题,封闭式问题有点像判断题或选择题,回答只需要一两个词。封闭式问题的常用疑问词有:能不能、对吗、是不是、会不会、可不可以、多久、多少等)。比如“你可不可以等我下”“你还要多久”“你喜欢读书,对吗”。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不知道大家看完原文后有没有联想起自己的相关经历呢!

我来分享一下!

记得3月与先生有1次深度有意义的交谈,就是我根据他最近2年感兴趣的硬笔书法领域进行开放式提问促成的。

我说:“你最近写的字给我看看,嗯,感觉你的之字写得更好了,你是怎么练习的?”(找好方向,提对问题,因为比较熟悉就没有准备谈资)

先生(得意脸):“是吧,我会看一些学写字教程,然后就是多练咯,每天都练1小时。”

我说:“的确是真爱啊,你知道哪里有写字爱好者那个圈子吗,同好互相交流也会有帮助吧?”(提更多开放式问题,愉快沟通)

先生:“嗯,我在QQ上加了几个群,他们分享的内容有些还是蛮有参考意义的。”

我:“对,进入群体学习更有氛围,你看我之前喜欢读书,但读了老是记不住,上次我参加了拆书帮的线下活动,学到一种新的读书法,能帮我深刻领悟书里的知识点,拆为己用,而且啊那里的小伙伴特别热心,都是学习爱好者,无私的帮助你更好地学习,简直满足了我对学习社群的所有想象。”

然后我们谈到了拆书帮,谈到了交朋友的意义。越聊越兴奋聊到很晚。这次谈话让我们的关系更融洽,了解了近期对方的精神生活,也发现了彼此新的闪光点。




再和大家分享下我的规划应用:

背景:2019年我立下了帮助100个人好好吃饭的Flag,建立了我对个人营养咨询群。

为了设计出更符合客户需求的课程,我决定在端午小长假3天内,应用此方法对个人营养咨询群的10个活跃用户,进行单独较深入的沟通。


步骤:

1、找对方向:看他在群里的发言和他的朋友圈,总结出一个谈话对象比较擅长/感兴趣的领域

2、准备谈资:如果是我不熟悉的领域需要准备谈资

3、  提对问题:在此领域提出一个开放式的具体的问题

4、  愉快交流:在谈话中提更多开放式问题,愉快交流。

 

以上就是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对大家也能有所帮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