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Guoguo,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是《结构思考力》其中一个片段。
【F】《结构思考力》这本书的作者李忠秋,为众多500强企业提供过结构思考力的培训。这本书通过三个阶段五个步骤构建我们的结构思考力。
【A】这本书的核心理念源自《金字塔原理》,但它比《金字塔原理》更通俗易懂。在当当网中,他被评为是“金字塔原理的中国通俗版本”。目前我看的这本书是3年内的第13次印刷。从数量上可知道是一本非常的畅销书。
【B】这本书有丰富的本土案例,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将结构化思考应用到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让我们的思考更加清晰,表达更加有力。
【学习目标】今天我们学习其中的一个片段,大家就能够运用自上而下疑问回答做分解,让我们的表达内容更有吸引力和说服力。
下一页见片段(给大家三分钟看一下片段,看完后大家抬头示意)《结构思考力》第四段
接下来跟你分享一下自上而下疑问回答做分解构建金字塔结构的两个步骤,分别是设想问题。回答问题
第一步:设想问题,从对方角度出发的新模式。
设想问题是在已经确定完主题的基础上,看对方会关注什么问题。比如以谈工资话题为例,如果主题是“申请加薪20%”,可以设想一下当我们跟上司说涨20%之后他会关心哪些疑问呢?比如,为什么涨?涨的方式是什么?什么时候开始涨?不涨会怎么样?他一定会有很多问题,而且每个人的上司关心的问题是不一样的,甚至另一个同事跟你同一个上司,她去谈和你去谈上司关心的问题也有可能不太一样,所有这些问题都是这个场景下的私人定制问题。
第二步:回答问题,提前想好答案事半功倍。
回答已设想的问题。你把上司可能会关心的所有问题都设想出来了之后,比如他关心“为什么涨?涨多少?如何涨?”这三个问题,就把这三个问题答案想好,同时还要想着三个答案会引发哪些新问题,再循环应用这两个步骤,直到你认为所有的答案都被解答了,就完成了这次金字塔结构的搭建 。
【what】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类似的经历:参加半小时的会议昏昏欲睡,而观看两小时的电影却精神百倍。这是为什么呢?除了视觉效果外,最吸引我们的就是情节。电影开端往往会抛出一个悬念以吸引观众的注意,而随着剧情的推进,会抛出答案和新的悬念,最后谜底一点点解开。也就是说,剧情的展开方式是“悬念-答案-悬念-答案……”,整个过程观众都会被紧紧地吸引住。
【how】而通过自上而下,疑问回答做分解,可以使我们无论口头还是书面表达都像电影一样具有吸引力,并能够说服对方。疑问回答做分解有两个步骤:
第一步:从对方角度设想问题。在确定主题或目标上,看对方关注什么问题。比如把你的一位女性朋友介绍小帅。
如果主题是“给小帅介绍对象”,可以设想一下当我们找女朋友时候,会关心哪些问题呢?比如,长相怎么样?甜美系、萝莉系、御姐范儿?性格怎么样,活泼还是安静的? 吃豆腐脑是甜的还是咸的?
第二步:提前想好问题的答案。
把问题设想了之后,给出答案,并思考这些答案还可能引出哪些新问题,直到你认为所有问题都被解答了。所以等小帅咨询介绍的对象情况的时候,就可以针对他的问题一一回答。长相外表甜美,性格活泼,喜欢吃闲豆腐脑。
有人会问我,怎么知道对方想要问什么?如果考虑不全怎么办?经常我们用到5w2h,这里可以用2W1H来帮你,自上而下疑问回答作分解,请看下图:
【栗子】
我如果是一位银行客户经理,想在产品介绍会上,向高端客户推荐白金卡,目标是提交白金卡销量,主题是“白金卡你值得拥有”。运用自上而下疑问回答做分解,从客户的角度去设想了三个问题,构建了如下结构:
【适用边界】这个方法比较适合用,当我们的目标特别明确的时候,可以使用自上而下疑问回答作分解,比如参加竞聘/转正/调岗/加薪/晋升,去说服你的领导。如果目标和主题不清楚的时候,不适合这个方法。
【预防异议】
1、有人会问,每次与人沟通时都要先设想好对方的所有疑问,并且想好所有答案?这样难道不是太累了?如果沟通的目的仅仅在于放松、闲聊,没有目标的话,就不需要做这些功课,只要随心就好。
有人会问,每次都需要画这么一个图吗?这个图是为了让大家更好理解,熟练了之后可以直接表达,不需要画这个显性的图。
A1:激活经验(显像提问)
假设在下周,你将要和你的领导面谈转正/调岗/晋升的要求,你将会如何运用自上而下做疑问回答做分解,去说服你的领导?请大家试试这个方法,来搭建金字塔结构的内容。
先分组,然后请在小组内分享。用时3分钟,然后小组内派一个代表来分享一下。
【在黑板上引导自上而下疑问解答法的金字塔结构】
同学小美分享,
主题G:申请招一个助手(晋升)
问题A为什么找个助手(why)?——结论A:工作量超饱和,影响公司业务发展。
问题B 想好招人的能力模型(what)?——结论B:执行能力强,逻辑思维强。
问题C 如何管理人员(how)?——结论C:有带人的经验,挑战个人。
点评分享,希望大家在日常中可以是这个方法,我今天分享就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