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小伙伴大家晚上好,我是拆书家姜莹莹,很高兴能和你们再次相遇。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2-4的拆解。【分组】为了方便后面的讨论环节我先给大家分个组,刘慧,什刹海和王强一组,多多和贺方一组,高斌,言十五,金希一组。
【总目标】在跟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之后,学习者在以后的沟通中再遇到双方陷入争论或者沉默状态的时候,能够应用对比法消除误会,用创建共同目标的方法保证沟通的一致性,从而使对话继续进行。
F: 今天我要拆解的片段选自于《关键对话》,这本书的作者有4个人,他们都是企业咨询和培训领域的佼佼者,他们通过调研分析出人们在面临关键对话时的盲点,并给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技巧,比如:如何判断对话氛围是否安全?如何让对方畅所欲言?如何把关键对话转变成行动和结果等。
A:这本书在亚马逊沟通类图书榜首超过50个月,畅销500万册,被世界500强企业中的300多家采用,受到众多大咖的推荐,与其他沟通书籍相比,这本书的观点和方法,是建立在20多年、对10万多人次的长期调查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之上归纳总结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辅以丰富的对话情境和轻松幽默的小故事,帮助读者迅速的方式掌握这些技巧。
B: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关键时刻”,向领导提出精心设计的方案,结果被泼了一盆冷水;想和老人沟通如何更好的带孩子,结果老人说你嫌弃她;想和邻居沟通不要把杂物堆在走廊上占用公共空间,结果您和邻居大吵一架等等;大多数人在面对这些“关键时刻”时,也许会选择是争吵或者沉默应对,但显然这都不是好的解决办法。我相信大家一定想要好的解决方法。所以我给大家推荐这本书,它会告诉你在隐忍和暴怒之间,还有一种方法,既能圆满地解决问题,又不会伤害或冒犯对方。希望大家有空去读一读。
【学习目标】首先我们进入第一个片段的学习,在跟我完成本片段的学习后,学习者再遇到被人误解或者感觉对方可能会误解的时候,能够应用对比法消除误会,重建对话安全氛围,使沟通顺利进行。
好,现在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请你们阅读一下眼前的拆页。
【R】
利用对比法消除误会
当对方误解你的目的或意图时,你应当暂停争执,然后利用对比法重建安全感。
对比法是一种是非型陈述,其结构包括以下两部分。
打消对方认为你不尊重他们或抱有不轨企图的误解(否定部分)。
确认你对他们的尊重,明确你的真实目的(肯定部分)。举例如下:
(否定部分)“我不希望你们认为我不重視你们的工作,不想向公司副总汇报
(肯定部分)“正相反,我认为你们的工作表现非常突出。”
这样一来,你就能消除安全威胁,继续讨论视察题,寻找补救措施了。“很不幸,就在我准备安排视察工作时,公司副总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必须当场解决,否则会给公司业务带来巨大影响。这样吧,我看明天能否让地过来视察你们的工作,地要来这里参加剪彩仪式,我看看到时候能否向地展示你们的工作成绩。
“在对比法的两段式陈述中,否定部分相对更为重要,因为它解决的是可危及安全感的误解问题。对辛苦工作的员工来说,他们误以为你根本不关心他们的付出,得向他们通报情况,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因此,你必须首先说明不希望出现的情形以便消除误解,让对话中的安全感恢复到正常水平,然后再说明你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记住,营造安全氛围永远是第一位的。
看完的小伙伴可以举手示意我一下。好,我看大家都看的差不多了,没看完的小伙伴也不要着急,现在我给大家来讲解一下这个拆页。
【知识点和相关理念】有时候我们并没有说任何不尊重对方的话或者做不尊重对方的举动,但对方在对话中感到了不尊重,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应用对比法消除误会。
【细化行动步骤】那么具体怎么做呢?根据原文片段可分为4步:1.暂停对话(深呼吸等)2,纠正误解(我不希望、、、、)3表达认可(正相反,我认为、、、),4说出目的(我的目的是)。
【为什么要这么做,不这么做的后果】这么做的好处:1,化解误会,重建尊重感。2让对方感受到安全的对话气氛,使对话继续。3使用对比法巩固安全感,以免对方陷入沉默或者暴力应对的情形。不这么做的坏处:如果产生误会我们采用不作为或者是解释争论的方式应对,第一可能是双方产生隔阂,影响双方关系,第二,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没有完成对话的目标。
【举例】做饭一直是我家的一个世界性难题,前几天我婆婆做的菜有点辣,我吃了一点就没吃了,然后我婆婆突然就说:“人老了就是没用,做个饭也不会做,姑娘儿子都嫌弃“,我这一听,坏了,这不是误会了嘛,幸好我当时刚看完这个片段。然后我深吸了一口气,平静一下情绪,接着说”妈,我并没有嫌弃您做饭不好吃,反而我觉得您做饭挺好吃的,您看我之前都吃的挺多的,不是吗?,只是今天我觉得菜有点辣,想少吃点,千洛在吃奶,我怕吃辣了千洛的脓肿又该复发了,所以没敢多吃。“然后我婆婆脸色明显变好了,这场误解除了。
【适用边界】:当对方误解你的目的和意图时,你应该应用对比法消除误会。在两种情况下非常适用,1,用于事前预防,当我们意识到我们的某些观点可能会引起对方的误解,可以用来巩固安全感;2用于事后补救,当对方误解我们的目的或者认为我们不尊重时,可以用来消除误会。但是当对方根本不想解决问题,而是想无理取闹时,这个方法就没效了。
【异议处理】有的小伙伴可能会说,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身正不怕影子斜,没必要解释。当然了,如果你不想继续沟通,或者不在意双方关系,完全可以这么做,但是我相信大部分人还是不想被误解的,还是想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对吗?
【A1】
拆书家设计提问:现在请大家仔细想想,在你们过去的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里,在生活和工作过程中会有哪些对方误会你的场景呢?
比如:爸妈想和你聊聊找对象,结婚,生孩子的话题,但是你特别忙,所以你和他们说我今天没空,但是他们误会你嫌弃他们唠叨;又比如你告诉父母不要宠孩子,但他们却觉得你嫌弃他们不会带孩子,又比如你和同事讲述老板给你安排的新任务,你是希望同事能给你提供好的建议,但是同事误会你再跟他炫耀你比他厉害,被领导重用,又比如作为观察的你让小伙伴重新拆一次,小伙伴误会你故意整他等等。
那么现在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请大家仔细回忆一下你过去遇到的被人误会的或者说误解的事。想好后可以写在你们面前的便签纸上 。
学习者案例记录:
拆书家设计提问:好,我看大家都写的差不多了,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开始讨论了,大家先等一等,一会给大家时间讨论,现在请大家设想一下,假如你现在坐上时光穿梭机回到那个被误会的场景,你会怎么运用刚才学到对比法消除误会呢?现在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大家想好后在小组内分享一下,一会呢,我也会请一位小伙伴站起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2分钟后)有哪位小伙伴愿意分享你的故事呢?好,现在我们有请李老师给大家分享一下。请先说一下误会的场景,你当时怎么做的,然后说一下如果能回到过去运用今天所学到的方法你会怎么做呢?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误会场景)我在2-1的时候给别人做了一下观察家,是我自己做他的观察家,其实人家没让我做观察家,那时候我也在过2-1,我被他师父pass了几次,然后我听他的全是问题,我当时非常耿直,然后就直接现场告诉他了,当时他到没什么,因为我们假关系特别好,他师父脸马上拉下来了,我知道他误会我了,当时挺难过的。
拆书家:如果回到过去运用今天的方法你怎么消除误会呢?
学习者:结束之后我会去找吴老师,然后和他说,吴老师我不希望你误会我,并不是你徒弟拆的不好,我觉得他拆的蛮好的有几个点是我没做到的,我这么做是希望他能更好,比如这个点这么说,拆书稿会更加优秀,因为我和他关系比较好就直说了,没有考虑到你做师父的感受,所以你不要介意,相信我这么说完,他没有问题的。
【反馈】好,感谢李老师的分享,特别棒,在没过级的时候给人家做了一次观察家,导致人家的师父误会了,但是应用刚才学到的消除误会的方法解释的蛮好的,只可惜当时不知道啊。
【结束语】好,我们学习完这个片段只需要记住这句话就行“我不希望你误会、、、、、(否定部分)正相反,我认为你很好、、、、、、(肯定部分)。我的目的是希望你更好等等”。大家记住了吗?希望大家回去之后能将这个方法真正的用于实际生活之中。由于时间关系,这个片段的拆解就到这里。
刚才这个片段我们学习到在对话中,当对方误解我们的目的和意图时,我们应当暂停争执,然后利用对比法重建安全感,从而保证对话继续进行。那么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疑问?如果对方并没有误解我们的目的,陷入争论是因为双方目的不一致,那该怎么建立对话的安全感呢?那我们就需要应用下面这个片段---重建共同目的。
【学习目标】在跟我完成第二个片段的学习后,学习者再遇到因为双方目的不同而陷入争论或者沉默状态的时候,能够应用创建共同目的的方法保证沟通的一致性,从而使对话顺利进行,达到一个双方满意的结果。
好,现在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请你们阅读一下第二个拆页。
【R】
创建共同目的
总而言之,当你感到对方和你的目的不一致时,应当这样做:暂停充满争议的对话内容,关注对方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然后努力创建共同目的。
积极寻找共同目的——做出单边承诺,表示你愿意继续进行对话,直到找出让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例如:“这样行不通,你的团队主张留在这里工作到完成任务,我的团队想先回家,周末再来加班,我们干嘛不想想有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案?
识别策略背后的目的——询问对方为什么想要实现所说的目的,分清他们的要求和要求背后的真正目的。
例如:“星期六早上,你们为什么不想来?让我们累个半死,还要担心安全和质量问题。你们为什么那么晚来?”
开发共同目的——如果明确双方目的之后仍无法取得一致,那就想办法开发级别更高、更为长远,能够帮助双方避免争执的新目标。
例如:“我不想跟你争个高下,最好能找到让两个团队都感到满意的解决方案。我们以前靠投票或掷硬币做决定,结果失败的一方总是埋怨并憎恶获胜的方。我更关注的是两个团队对彼此的看法,因此,以后不管做什么,我们都必须保证不会伤害整个团队的合作关系。
和对方共同构思新策略——明确共同目的之后,你应当和对方一起寻找对双方都有利的解决方案。
例如“我们要找到一种方案,这种方案既不会带来安全和质量问题,又能让你的团队成员周六下午参加同事的婚礼我的团队成员周六上午有一场比赛,你看这样行吗,星期六上午和下午前半段你们工作,比赛完之后我们就过来工作。这样我们就能….”
【I】
看完的小伙伴可以举手示意我一下。好,我看大家都看的差不多了,没看完的小伙伴也不要着急,现在我给大家来讲解一下这个拆页。
【知识点和相关理念】当我们沟通时,很有可能会因为双方目的不一致而陷入争论或者沉默状态,这时我们可以采用创建共同目的方法,重建沟通的一致性,找回对话的安全氛围,从而让双方继续对话。
【细化行动步骤+意译案例】那我们具体该怎么做呢?根据原文片段可以分为4步:
1,积极对话(句型:你愿意和我一起寻找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吗?直到达到到我们双方都满意的结果)
五一时我们因为是否带孩子回老家发生争执,我不想回去,我婆婆要回去,闹得有点不开心,所以我问我婆婆:“妈,我们争执不下也没有好处,你想和我一起想办法解决这个事吗?直到咱俩都满意”,我婆婆说行。
2,识别策略背后目的:(句型:我这么做是因为、、、、,那你能说说你这么做的是出于什么考虑吗?)
妈,你为什么想要五一回去呢?路上那么堵,我们又抱孩子,不但累而且还要担心安全问题。我婆婆: 好久没回去了,你们也2年没见爷爷奶奶了,这次能待3天,这次不回去,下次不知道啥时候了。”
3,开发共同目标(句型:我们一起想想有什么新的办法我们都能接受,既能满足、、、、、又能满足)
我不想和您争论,我们想想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俩都满意,不在五一回去,又能回去待3天以上。或者说您觉得浩东的身体我们的安全重要还是回去待几天重要?我婆婆:“当然我们的安全重要了”
4,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头脑风暴找出第三选择)
那我们可不可以挑一个周末,然后我们再请2天假回去呢,或者您想见爷爷奶奶,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请他们来无锡呢?最终,我们达成协议,挑一个周末,然后再请几天假回老家。
【为什么要这么做,不这么做的后果】好处: 1这么做有助于双方建立安全感,从而继续对话,因而寻找到到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皆大欢喜的结局。不这么做的坏处:如果我们采用忽略问题,或者一意孤行 ,或者争论不休,第一会影响双方关系,第二问题根本得不到解决,在未来的某一天还会爆发。
【适用边界】: 适用于当双方目的和意图不一致,又想维持对话或者维持良好的关系时。
【异议处理】有些人可能会想真的遇到了这样的情况,我恐怕没办法保持这么清晰的思路,不错,看花容易绣花难,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来强化这个方法,虽然前期很难,但慢慢的我们就可以熟练应用起来了,毕竟这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处理人际关系,不是吗?
【A3】
拆书家设计提问:我们刚刚学习了在对话中创建共同目的的方法,相信大家一定想试试效果如何,那现在就给大家一个机会,我们现场来一起做一个演练。
请大家认真听一下要演练的场景:
小王和娜娜是夫妻。小王有一个升职的机会,但是需要去异地工作,这次晋升不仅能给小王带来更多的薪水,而且能让小王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小王想去,回家和娜娜分享了这个消息,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但是娜娜听到后觉得是一个坏消息,她不想和小王两地分居,所以坚决不同意他去,争执了几天也没有结果,两人关系达到了冰点。
那么现在请大家按照刚才的分组进行演练,一个扮演想要解决冲突,重建夫妻关系的娜娜,用今天所学到创建共同目的方法进行一次深入的沟通。
一个扮演就要去外地工作的小王,但是听到娜娜的提议后语气和态度明显缓和,配合娜娜一起寻找解决办法。演练时间5分钟。5分钟后我会邀请一组小伙伴现场角色扮演一下。好,现在开始演练。
【回应】在你们演练之前我先做一个澄清,刚才听到部分小伙伴的讨论,发现有1组出现了这个问题,就是两个人坐下来谈了,但是呢,一个还是要去,一个不让去,两个人目标还是不一致,那怎么做呢?其实我们可以开发一个更高级,更长远,更有意义的目标从而找到超越短期目标的新选择,比如你和你妻子可以达成夫妻关系和孩子的需求要优于职业发展的考虑。找到这样的目标后接下来要做的是重返对话,大家明白了吗?好,现在有哪两位小伙伴愿意分享一下呢?
学习者案例记录:
娜娜:小王咱俩这样吵来吵去也不是办法,我觉得我们可以坐下来好好讨论一下,然后找到一个我们都能同意的,然后对我们家庭有帮助的解决方案,你觉得呢?(积极对话)
小王:可以,只要你不跟我吵,我觉得都可以商量。
娜娜:那我们就先把情绪控制下来,就事说事,你看你一定要去,我一定不要你去,可能我之前也没讲清楚为什么一直不让你去,我主要考虑的有两点,第一长期分居对夫妻关系不好,这个你也知道,然后你到那里去了10天半个月,一年半载不回来一趟,你说这个要怎么办,然后孩子现在上学又要接又要送,你不在家我一个人要怎么弄,这就是我考虑的两个主要问题,而且你升职加薪,当然对我们的生活有帮助,但帮助有多大,我也不是很清楚。所以这是我的考虑,我以前可能没说清楚,今天我把它讲出来,然后你也讲讲你为什么一定要去。(识别策略背后的目的)
小王:主要是这样,现在在总公司这边呢,升职加薪已经是一个瓶颈了,现在分公司正好有机会,可以做分公司的一个主要负责人到那边去,这是一个,可以升职加薪,第二点呢,在总公司这面确实不开心,每天我很苦恼,接下来怎么办呢?可能到了分公司那边自我价值会得到提升,我觉得会更好。
娜娜:你这么讲我也能理解,看你天天回到家心情不好,我也不开心,对吧,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另一半过成这个样子,从你这方面讲我也能理解,但是我的这两个问题怎么解决?你长期不回来这肯定不行啊,而且孩子没人接没人送这也不行啊,你有没有想过要怎么解决这个矛盾能让我们俩都满意?(开发共同目标)
小王:(提出解决方案)其实我们可以这样,刚开始我可以跟公司讲作为出差,可以尝试一次啊这样是不是可以,如果可以我们就以长出差的形式,如果不可以我们就短期出差,这个公司也没有规定。
娜娜:那你多久可以回家一次?
小王:现在交通这么便利,高铁一个多小时就回来了,每周三早点下班,然后每周五回来和家人过周末。是不是可以?
娜娜:如果每周能回来1到2次,那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孩子接送我一个人可搞不定,要不和你妈商量一下,让她过来帮忙接送一下。
小王:这个问题我来解决。
娜娜:如果这个问题你能解决的话,那你按照你说的你去,我基本没什么问题,我也希望你过得开心一点,我也希望你能升值加薪,让我们家过得好一点。
小王:行。
【拆书家反馈】好,两位小伙伴分享的特别棒,特别我们刘慧伙伴,今天第一次来,演练的过程中不急不躁,徐徐道来,来一步一步引导我们李老师,先是问他我们一起来谈谈这个事情,积极的对话。第二是说一下我的目的是什么,问对方的目的是什么?然后第三步开发了一个共同目标,最后达成的结论是小王以短期出差的形式一周回来两次,然后请婆婆来带孩子,非常的棒,演练的非常好。
【A2】
拆书家设计提问:那现在请大家仔细想想,在你们未来的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里,在生活和工作过程中会有哪些与片段相似的场景呢?
比如:今年过年你想回娘家,你老公想回婆家,你们可能回因为这事发生不愉快,又比如:由于工作原因你需要经常出差,家里人觉得你没有照顾到家人,希望你换一份工作,但是你又不想放弃这份高薪工作,矛盾一触即发,再比如:下周六下午有拆书活动,主题是你特别想了解的亲子沟通方面的内容,所以你想去参加,但老公希望你陪他去参加他早已约好的同学聚会,一场争吵在所难免等等,
那么现在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请大家想一想未来你可能遇到的目标不一致的冲突。想好后可以写在你们面前的便签纸上 。
学习者案例记录:
拆书家设计提问:好,我看大家都写的差不多了,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开始讨论了,大家先等一等,一会给大家时间讨论,现在请大家设想一下,假如真的发生了你刚才想象的那个场景,你会怎么运用今天学到的创建共同目的的方法进行关键对话呢?现在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大家想好后在小组内分享一下,一会呢,我也会请一位小伙伴站起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拆书家:(2分钟后)我这个片段一定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我看大家一个接一个的分享,那现在有哪位小伙伴愿意分享你的故事呢?好,有请王强,请先说一下是什么事,然后说如果真的发生了你会怎么运用今天所学到的方法化解矛盾和冲突呢?
学习者案例记录:
王强:我遇见的问题是孩子教育问题。我家孩子现在还小,上小班,马上上中班,我老婆已经意识到孩子教育(早教)的重要性,看见同事家的孩子都比较优秀,所以她想让孩子多学习。我呢白天上班,晚上才回来,所以想陪孩子多玩玩,我老婆说我陪孩子的时间本来就少,应该利用下班的时间陪孩子学习,不能玩游戏,这就产生了矛盾。(冲突:一个想让孩子学习,一个要陪孩子玩游戏)
拆书家:那学完今天的片段打算怎么解决呢?
王强:第一,和老婆积极沟通,避免争论和沉默应对;第二,找到我们背后的目的:我陪孩子玩是想让他们童年放松快乐,老婆让他们学习是为了他们以后好,第三,找出我们共同的目标:为孩子好,既要玩又要学,第四,提出解决方案:在玩中学,例如:跳格子游戏,可以在格子里写上abcd,跳跳A,跳跳B,既陪孩子玩了,又陪孩子学习了。
拆书家:分享非常棒,这位爸爸通过今天的学习开发出了陪孩子玩中学的方法。那还有那位小伙伴愿意分享一下呢?
贺方:我们公司下个月要做质量安全月的活动,到那个时候大家站在各自的立场,各自的部门,看法自然会有不同,会有争论出现,矛盾会比较突出。那这个时候我会首先建立对话的安全氛围,积极对话,然后找出大家策略背后的目的,然后积极引导大家开发出共同的目标,最后提出解决方案。
【结束语】贺方分享的非常棒,她这个问题在未来90%都可能会遇到,经过大家这么热烈的讨论,相信大家在以后的沟通中再遇到双方陷入争论或者沉默状态的时候,能够应用今天所学到的两个方法修复安全氛围,一个是用对比法消除误会,一个是用创建共同目标的方法保持沟通的一致性,从而使对话继续进行。那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大家回去之后一定要演练演练再演练,光学不练假把式,我们要学以致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