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改变提问,改变人生(原书第2版)》 所属活动: 拆书帮南昌分舵第62次线下学习活动 所在级别: TF3-3 学习主题: 建立提问式思维方式 学习目标: 通过提问,由评判者转变为学习者

开场: 一、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认识到提问的意义,通过学习选择地图和ABCC,初步了解和掌握提问式思维,能够用正确的问题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得婚姻、工作、生活甚至人生,发生改变。
 二、图书介绍  
《改变提问改变人生》,是北美知名的提问力专家梅若李•亚当斯博士二十全球畅销的一本关于提升提问式思维的著作,也是全球各地催化师、培训师、咨询师案头必备。
这本书的精髓在于洞见性问题和深刻反思,如何提出好问题促进小组改变认知、改变行为、改变心智模式。作者梅若李•亚当斯博士以幽默平实的语言,讲述了一位高管如何从事业和亲密关系的谷底走出来的经历。通过故事的手法,令读者领悟到,有这么一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将自己的态度从惯于评判、简单粗暴地下结论,转变为好奇谦逊、思虑周全的提问,从而培养自己正向开放、乐于探询、理智客观地看到种种可能性,并富于创造性地解决难题的品质
三【A3】促动参与
今天的拆书的开始之前,
下面,大家做一个测试题,从1分打到5分,分数越高,说明越匹配,最后将分数相加。
1、工作生活中,遇到问题困难和困惑时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四【R阅读原书拆页】

  很多时候,我们几乎意识不到自己在提问,尤其意识不到那些我们问自己的问题。然而,几乎在我们生命的每时每刻,提问都是思维过程的一部分。实际上,思维是以内心的问答形式发生的。不仅如此,我们通常是以付诸行动来回答自己内心的问题的。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五【I】拆书家讲解引导1

     行为反映动机,思想决定行动。提问式思维最能直击人心的,是它在提问时,已经把你导向结果。不同的问题对应不同的结果。相应的,往往我们无意的很多事情的发生和决定,其实就是提问式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为了便于大家理解。

     举个例子,你今天早晨穿衣服时,我敢说,你肯定是走到衣柜前,或穿衣镜前,也许甚至是看着地上乱扔的衣服,问了自己一些问题:我要去哪儿?天气怎么样?什么衣服穿着舒服些?甚至是,哪几件衣服还比较干净?你通过行动来回答你的提问,你选好衣服,穿在身上。总之,你现在穿的就是你的答案。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通过上面的讲解和案例,我们能认识到,我们无时无刻不是处于提问式思维的状态之中。研究表明,这是因为在生活工作学习中,由于事件的影响,我们往往会出现经常处于一种情绪的选择之中(这种选择有时是有意识的有时是无意识的)那么,这种选择会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来看下一个片段:

blob.png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在这个地图中,我们首先注意的是起点,起点上站着一个人,他的头部附近有三个词“思想”、“感受”、“情境,表示某个时刻影响到我们的某件事。

那个人代表你和我----我们每个人,几乎在我们人生中的每一个时刻,我们都面临着在学习者道路和评判者道路之间做出选择。其他人代表了我们在每条道路上所提的问题,以及会发生什么,这也取决于我们选择了哪条道路。

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了,我们其实是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在做着这样的选择。看得出来,学习者道路会把你带到与评判者完全不同的地方去。评判者心态最终会让我们陷入泥潭。学习者心态会帮我们看到新的可能性。

分析选择地图可以发现,评判者心态在时间上是专注于过去的事情,纠结的是事件为什么会发生,责任在谁,更多的是一种消极情绪的宣泄;而学习者心态在时间上是着眼于将来,着重于了解和掌握事情的现状和影响,分析他人和自己的感受,积极尝试寻找事件的对策。

在图中有一个转换道,指出了如何实现从评判者心态到学习者心态的转换。这一部分我们在稍后进行分析。

举个例子:

   【事件】旅游时,去漂流中孩子掉了单反相机,回到酒店要拿钱包出去吃饭时,发现爱人又把房卡给忘在房间里没有拿出来,得去叫服务员来看门。

   【情绪反应一】怎么这么多事、没有一个人能我省心的、烦死我了

 

   【结果】每个人都情绪不好,甚至会相互指责,引起更大的争执。

   【情绪反应二】相机不慎丢失造成了损失,房卡没拿出来影响了我们正常进出。

   【结果】请服务员打开房间,互相理解出现的状况,在接下来的行程中注意物品安全。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听完了我的讲解,现在我们大家来想一想,在某个时候,有一件事情让你的情绪失衡(愤怒、痛苦、郁闷、烦燥),我们用今天刚学的选择地图来分析一下,自己正处于“选择地图”的评判者状态。请按以下格式por出:

【事件】

【情绪】

【类型】

 

如果你一时想不到,下面的场景能否给你一些启示呢?上下班、散步、同学聚会、下午茶、逛商场、试衣服、读书会、生日趴、庆典礼、商务会谈、户外拓展。。。


片段三
R 原文片段

blob.png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很明显,我们采取学习者路线还是评判者路线,结果会很不同。幸运的是,有一条出离评判者状态道路和学习者道路的那条小道,上面写着“转换道”,我们可以而且能够从一个评判者转变一个学习者,实现转变的最关键是向自己提出一个具有“提问式思维”的问题。

  无论何时,只要你感觉到自己可能进入到评判者状态了,暂停、深呼吸、开始好奇、然后问自己:“我现在是评判者状态吗?”如果你回答“是”,那就再问自己几个简单的问题“我是否愿意继续这种评判状态?”或者“我希望自己是什么状态?”这样就踏上了转换道。

   这个“提问式思维”问题,同时也是实现转变的ABCC选择法的第一步,ABCC选择法有四步:

Aaware----觉察。问自己,我现在是处于评判者状态吗?

B (breathe)----深呼吸。问自己,我是不是需要停下来,退后一步,更客观地来看这件事?

Ccuriosity----好奇。问自己,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实真相是什么?我是不是已经掌握了所有的必要信息,来做出负责任的判断?

Cchoose----选择。问自己,我的选择是什么?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请大家按照下列格式,应用刚才的ABCC法,把前面大家各自列出的一个自己是评判者的案例进行转换,由评判者转换为学习者,将过程记录下来,并分享。

格式:

【事件】下班路上接到爱人打电话来,说车子被人刮蹭了,要你过去处理。

【评判者思维】怎么会这样、该怪谁,谁应该承担这个责任

【情绪】愤怒、烦躁

【转换】

A:是的,我的情绪是烦躁、愤怒,我在想怎么会发生这个事?该由谁负责?

B:我需要冷静下来,发生蹭刮车子是经常会发生的,会有各自原因,这样做损人又害已,多数人不会故意这么做。

C:我现在只是接到电话,没有到现场,真实的原因还不清楚,还要等交警来认定。

C:我现在首先要确认爱人的安全,其次是了解有没有发生人身伤害,然后由于爱人没有处理这类事故的经验,我要电话里安抚她,然后尽快过去帮助处理。

 

【学习者案例记录】

 

 

 

十三A2】拆书帮核心理念就是学以致用,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提问式思维中的选择地图、转换道和ABCC法,在今后将遇到疑问和困境时,如何来运用呢?各位小伙伴有什么计划吗?请按正面格式在5分钟内po出来

【可能出现的困境】

【困境带来的情绪】

ABCC应用】

【转换成功】由评判者心态转换为学习者心态

十四【总结】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学习了提问式思维的选择地图、转换道和ABCC法三个知识点,明白了我们每时每刻都处在评判与学习的道路上,决定我们是走向评判还是学习的关键是我们的在做出选择时的提问是什么,这种选择是我们的天生的、本能的反应,评判的结果是要么和自己发生冲突,要么和他人发生冲突,不可能产生任何有意义的解决方案。

使用ABCC法,可以让我们轻松地从评判走向学习。最后,希望大家在以后能运用今天我们所拆解的知识点,建立起提问式思维方式,从改变提问入手,改变我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