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精华版)》 所属活动: 宇宙分舵NO.290:小强升职记+改变一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如何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学习目标: 大家跟随我学习完这个RIA片段之后,大家能够按照时间管理矩阵

开场:

<自我介绍并分组>

大家好,我叫梁乐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众乐乐不如梁乐乐。

 三个标签:爱运动、对喜欢做的事情比较执着,85后职场辣妈 

最喜欢的一句话:历尽千帆,归来依旧年少。


 接下来我为大家分一下组,我们2人一组,一共分成4组,保证一会在讨论的环节每个人都有机会讨论。


<FBA图书介绍>


<F>《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看过,这本书2017年6月再版134次,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十本最有影响力的书之一,它的作者史蒂芬·柯维博士,美国学界的“思想巨匠”《经济学人》杂志推举为“最具前瞻性的管理思想家”。


<A>相比较《第五项修炼》来而言,这本书的内容更好理解,以讲故事的形式将其中原则娓娓道来,让读者在故事中学习,故事中感受七项原则的应用场景。


<B>《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介绍的七个原则可能大部分人和我一样乍看不以为然,再看称赞不绝,也会你每天忙得不可开交,过得非常充实,比如拜访客户,某个员工有了问题,政府机构要和你们交流,等等每天忙碌那些眼前的很紧张,很紧急,很焦虑的事情,这些事当然要做,不做会引发一些困难,但是你有没有发现你没时间陪家人,没时间锻炼身体,没有时间和朋友联络感情。那么你又根据什么来判断你当下做的事情是不是有意义的呢?

B1《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可以帮助我们分清那些我们不曾看到的事情背后的原则。B2尤其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关于个人领域要事第一的原则,通过目标来安排自己对每件事情的时间投入使我们更聚焦于重要目标和长期目标,以至于可以高效达成


接下来请大家用一分钟时间来阅读原文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1>《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P100  别让琐事牵着鼻子走

使用下面这张图可以详细解释第四代时间管理方法的重点从本质上看,我们对时间的使用方式不外乎以下四种。(见表)

时间管理象限.png


这张表告诉我们,鉴迫意味着必须立即处理,比如电话铃响了,哪怕你正忙得焦头烂额,也要放下手边工作去接听。一般说来接电话总要优先于私人工作。

紧迫之事通常都显而易见,推拖不得,却不一定很重要。重要性与目标有关,凡有价值、有利于实现个人目标的就是要事。

在时间管理矩阵中,第一类务既紧迫又重要,需要立即处理,通常被称为“危机”或“间题"对某些人来说,这类事务会消耗掉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因为他们整天都在处理危机,应付各种紧迫事务。但是,如果你过分注重第一类事物,那么他们的范围就会变得越来越大,最终占据你全部的时间和精力。

有些人每天都在应付各种各样的问题,疲于奔命,因此只能借助第四类既不重要也不紧迫的事务来逃避现实,稍微放松一下。在这些人的时间管理矩阵中,他们把90%的时间花在第一类事物上,而余下的10%中的大部分则用在第四类事务上,用在第二和第三类事务上的时间则少而又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就是大部分时间精力都用于处理危机的人所过的生活。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学习目标1>跟随我学习完这个RIA片段之后,大家能够按照时间管理矩阵按照轻重缓急将事务分成四大类,以此来增加第二象限事务的时间投入,帮助我们更好的完成目标任务.


<what>明确目标与投入目标事件的时间可以让我们的生活与设想的一致。


<why>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让们变得自律且有条理。


想象一下你在工作中总能找到核心部分并且有所创新,危急时刻临危不乱,贵人相助,领导和你周围的同事都非常欣赏和尊重你。你有健康的身体,有充足的时间和自己、朋友、家人相处。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一起学习。这样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是你想要的吗?

 

好的我看到大部分小伙伴都频频点头,我们是不是可以把拥有这样的工作和生活当成我们的目标呢?

 

那么我们可以看一下我们的目标都包括了什么内容:

建立关系:和自己,和朋友,和家人,这样当你在遇到危机时才会有贵人帮助

个人成长:工作创新,离不开学习,在这基础之上你还必须有一个好身体。健身、学习

预防性措施:危急时刻之所以可以临危不乱,这和我们平日生活、工作中的经验积累有关系,通过从经验中学习做到提前预防。

赋能:有相同兴趣爱好的朋友一起学习。


通过刚才阅读原文片段,我们不难发现绝大部分人的目标和第二象限有非常大的关系对吧。至少在座的各位小伙伴是这样的。第二象限不同于其它象限,虽不具备时间上的紧迫性,但是,它具有重大的影响,对个人或者是企业的存在于发展及周围环境的建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反面案例>我举个例子,我有一个朋友杨光,他的目标是希望自己可以在工作中能力突出,获得他人尊重,他每天的生活是这样过的,早起在拥挤的地铁上度过2个小时,9点工作时间开始处理邮件,10点召开紧急会议,5分钟时间完成紧急会议材料的准备,被领导喊过去打扫会议室卫生。会议时间11点,回来继续处理邮件和工作中的杂事。12点午饭时间和同事一起吃饭八卦,13点回到工作岗位,接到客户的投诉,完成投诉处理用时1小时,和其它部门对接业务并处理相关文件一天时间过去了。下班回家7点,收拾屋子,叫外卖边,吃边刷剧,时间晚上9点,没有精力看书和工作有关的书籍,洗洗躺在床上刷刷微博,12点睡觉。我们在这个案例中会发现杨光每天很忙,但是他没有时间学习。为什么明明我们的目标那么明确,却因为精力和时间的有限让自己很难去做真正想做的事情呢?

 

<How细化行动步骤>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根据自己的目标把重心放在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中来呢?我们可以分成四个步骤:

第一步:记录日常生活所做的事情,坚持一个星期。每天几点做了什么

第二步:区分各类事务类型,画出时间管理四象限表格,判断你所做的事情属于第几象限。

重要紧急的事情(第一象限)应变能力:你做完之后会让你有成就感,这些事情即是你必须去做的,也是你想做的事情,这件事情和你的重要目标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完美的处理了客户的投诉、5分钟时间完成紧急会议材料的准备。

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第二象限)个人成长、建立关系:学习新技能,锻炼身体,陪伴家人,对你人生至关重要的事情,但又不在你每天的工作清单里,这些事情是你的长期目标。

不重要但紧急的事情(第三象限)琐碎的杂事:你不得不去做,但做完又不能带给你成就感的事情,和长期目标无关的事情。体制内规定你要去做,领导要求你去做,或者同事要求你去做的事情。比如处理邮件、工作中的杂事、打扫会议室。

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第四象限)和重要目标、长期目标无关的事情:你做了之后会后悔的事情。比如刷朋友圈,打王者荣耀,追泡菜剧,看网络小说。


第三步:根据目标增加第二象限事务的时间投入,减少第三第三项象限事务的时间投入。

比如杨光可以利用坐地铁的时间听本和工作有关的书,晚上到家了如果累了先睡半个小时,睡醒了起床学习1小时。把处理邮件的时间固定下来,用看书替代刷剧,刷微博,以此来增加第二象限的时间投入

<不这么做的坏处>:通常人们会习惯性花70%的时间放在三四象限上,30%的时间花在第一象限上。比如接待访客、某些会议很多流行的活动,过多的看电视等三四象限的事件做的过多,没时间和精力去做第二象限的事件,比如上述案例中杨光的故事,他其实没有发现自己精力不够是因为手机等电子产品占用了他过多的时间,以及他在处理邮件时几乎占据了自己全天工作的时间。如果他按照今天学习的内容根据自己已经确定的目标来规划他的事情,那么他会怎么做呢。

<正例说明>有人说向天再借五百年不是豪放而是时间管理不到位。如果杨光按照我们今天的时间管理象限,根据目标来安排自己对每件事情的时间投入使自己的生活和设想的一致他可以怎么做呢?第一步:记录每天所做的事情。第二步区分各类事务类型,画出时间管理四象限表格,判断他所做的事情属于第几象限:通过记录他会发现他每天做的事情第三第四象限的事情比较多也就是和目标相关的事情太少:

第一象限:准备紧急会议的材料,处理客户投诉

第二象限:没有

第三象限:处理邮件、打扫会议室卫生、临时会议

第四象限:打游戏、刷剧、刷微博

第三步根据目标增加第二象限事务的时间投入,减少第三第三项象限事务的时间投入。坐地铁时间听和工作有关的学习,比如时间管理,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处理邮件的时间集中到一天的固定某一时刻。午餐闲聊改成午休,增加下午和晚上的精力。晚上回家将刷剧,刷微博替换为学习,根据目标来安排自己对每件事情的时间投入使自己更聚焦于重要目标和长期目标,以至于可以高效达成。

 

<预防异议:不这么做的坏处>有人可能会说我是一个自律的人不需要时间象限管理也知道自己每时每刻要做些什么。比如原文片段中说的有些人每天都在应付各种各样的问题,疲于奔命,他们借助第四类既不重要也不紧迫的事务来逃避现实,稍微放松一下。他们把90%的时间花在第一类事物上,而余下的10%中的大部分则用在第四类事务上,用在第二和第三类事务上的时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就是大部分时间精力都用于处理危机的人所过的生活。我们要知道时间象限管理的本质不仅仅是自律,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有条理。条理性可以帮助我们区分你所做的事情是否和我们最初的目标有关,如果和目标无关弃之,因为自律并不代表你有条理。时间象限管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能提升自律还能增加我们的条理性。

 

讲到这里不知道有没有对时间分类不明白的小伙伴?如果有请提出疑问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步骤中提到的是记录一周的时间安排,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以一天为例来进行练习。

<A1>回想一下你上周的生活是否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看电视、刷抖音,还是每天都在处理紧急事务呢?给你过去的时间应用打个分,满分10分,你会给自己打几分呢?我们按照刚才的分组先讨论一下,时间是2分钟,一会请小伙伴来分享。

 

学习者亚亚:原计划上上周六帮朋友做一个会场布置,但因为周五天气预报说周六有10级大风,所以活动取消。于是自己从新安排周六的计划:跑步、备课。周六早晨发现外面有大风,所以赖床11点起床,跑步被自己取消了,简单的打扫了一下家里的卫生后,下午14点听理财的课程做了一复盘,晚上19点和老公出去看电影。对自己周六的时间安排不满意,打五分。

 

点评:感谢亚亚小伙伴的分享,我们看到在她的分享中对上周六的时间安排是5分,也就是说她对自己的计划不满意。

 

<技能点:A1+反思加工指令清晰,有学习者根据指令,联系出了如果以后再遇到同等情况时,自己的具体做法>假如时光倒流,让你回到上一个星期,用我们今天学习到的时间管理象限的步骤,你会如何将从新安排你做事情的顺序?你对这样的安排满意吗?如果满分是10分你给自己打几分呢?

 

学习者亚亚:通过刚刚对时间象限管理的学习假如让我重新安排我上周六的计划我会做以下的安排


第一步记录周六发生的事情:6:00起床 ,6:30在家里跑步1小时,8:00吃早饭,8:30备课,9:30打扫卫生,10:00看书,14点听理财的课程做复盘,19:00和老公去看电影。


第二步区分各类事务类型,画出时间管理四象限表格,判断你所做的事情属于第几象限。

第一象限:重要紧急的事情,写周复盘

第二象限:重要不紧急,备课、打扫卫生、看书  、 跑步

第三象限:无

第四象限:看电影


第三步:根据目标增加第二象限事务的时间投入,减少第三第三项象限事务的时间投入。

通过记录我把属于第四象限的睡懒觉去掉了,更改为在家跑步一小时,运动后大脑处于兴奋阶段,先投入学习,学累了开始到卫生,让身体放松,然后看书。这样的安排如果满分10分,我给自己打9分。我解释一下为什么会把打扫卫生放在第二象限,因为相对于过日子来说,打扫卫生是很重要的。第四象限安排看电影,是因为我认为生活需要调剂,偶尔看场电影是不影响的。

 

点评:感谢亚亚小伙伴的精彩分享,我们可以看到亚亚的重新安排她的周六生活后,给自己打了9分,也就是说非常满意,尤其是她对自己为什么把打扫卫生放到第二象限做了一个解释,是因为和重要目标有关系这一点非常的好,因为我们所说的事情重要与否都是根据目标来判断的,如果和目标无关我们都成为不重要。

 

<总结>通过时间管理思象限,我们可以把事情按照轻重缓急分为四大类,我们借助四个象限对事物进行分类,增加我们对第二象限事务的投入时间,减少三四象限事务投入的时间。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R2>《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P105 自我管理四步骤


    虽然我的工作主要是教授高效率的原则性问题,一般不讲授具体的实施计划,但我认为,如果能够以原则为基础,以第二类事物为中心,对一个星期内的事物进行具体安排,将有助于更好的理解第四代时间管理方法的原则及巨大潜能。以第二类事物为中心的日程安排需要以下四项关键步骤:


确认角色:第一步就是要写出你自已的关键角色。你有属于自己的各种角色。你可以先写下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然后再写下自己在工作中的角色。列举自己想要持续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做的一些事情。你不必想得太复杂,只要考虑自己下一周的角色和任条这七天时间里需要专注的领域即可。


选择目标:第二步就是思考下一个周计划中每一任务栏下最想做的一两件要事,作为你选定的目标这些目标中一定要有几个第二类事务,最好让这些短期目际与使命宣言中的长期目标相关联。即使你还没有撰写个人使宜言,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来判断每个角色中哪些事情是比较重要的,并为每个角色确立一或两个目标。


安排进度:第三步是为每一项目标安排具体的实施时间。如果你的目标是起草自己的个人使命宣言,那就不妨在星期天安排两个小时专门做这件事情。通常星期天是进行个人思考和制订个人成长计划的理想时间,因为这时候你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反省,寻求灵感,并根据各项原则和价值观来审视自己的生活。


确认角色并制定目标,你就可以把每项任务分配到一个星期中某个具体的日子去做了。或者将它列为一项重要活动,或者将它列为一项重要的活动,或者列为一个特别的约会。


每日调整:使用这种以第二类事务为中心的周计划之后,你就会发现原来的每日计划变成了每日调整,即根据突发事件人当你每天早晨审视自己一天的日程安排的时候,你会看到,由于内心的平衡,自己已经为角色和目标进行了合适的优先排序。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两个片段之间的关系-相互补充>大家都知道要事第一的原则需要我们把生活的中心转移到第二类事物当中,比如说把建立人际关系,规划长期目标等等,我们刚刚通过第一个片段的学习,已经很好的将自己的事情合理的分配到四个象限中,接下来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来阅读第二个片段,当我们把重点放在第二象限时,具体要怎么做呢?

 

<学习目标2>通过这个RIA片段学习后,大家通过明确角色,制定角色下的目标,将目标计划安排到具体的每小时,以此来进行高效的自我管理。


<what>这个片段告诉我们自我管理要以第二类事务为中心开展计划,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掌握全局。<why>角色与目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去进行自我管理.


<how>

第一步:确认角色:我们每个人都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并列举出自己下一周想要持续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做的事情。角色可以是在家里的比如父母,妻子,丈夫,也可以是工作中的比如主管,职员,也可以是个体:个人成长等等。


第二步:选择目标:思考这些角色中对你来说最为重要的需要下周来完成的,然后在角色下设定一个目标。这个短期目标要与你的长期目标相一致。举个例子假如你想当一名讲师,那么你很可能需要学一些拆书的技巧,而学习拆书需要过9关,下一周要过1-1级,你需要做的准备哪些?读书、选片段、写逐字稿、修改逐字稿,演练。那么成为讲师是你的长期目标,而通过1-1是你的短期目标。


微信图片_20190605140353.png

第三步:安排进度:为每一项目标安排具体的实施时间。比如说你选定下周拆书那么你的具体时间安排应该是这样的:周一晚上8:00看书选片段  周二晚上8:00写逐字稿,周四修改逐字稿,周六演练30分钟可以参照表格。


3.png

第四步:每日调整:可以根据突发事件,或者人际关系的意外发展对每天任务进行调整。

比如你周一安排的晚上8点选书写片段,但是周一身体欠佳,那么我们先选择休息,第二天早晨早起一会选片段

<举个例子>:

第一步:我自的角色是:

个人成长、妻子

微信图片_20190605140331.png

第二步:确认角色目标:个人成长:健身、跑步或者游泳,学习与中级职称有关的内容,建立关系

妻子:建立家庭理财计划并且和老公一起更改。

14.png

第三步:安排进度:第为每一项目标安排具体的实施时间。并做到留白

 5.png

第四步:每日调整:假如哪天需要加班,晚上计划不能顺利执行,根据空白部分来做调整。比如你周一晚上加班,无法指定家庭理财计划,那么我们可以把原计划调整到周二执行。

 

<预防异议:适用边界>有人会问了,这个目标可以随时更改吗?比如说这周我的目标是瘦身,下周目标换成建立关系?这里面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制定周目标时要符合我们的长远目标,长远目标需要符合我们时间管理第二象限的原则,以重要的但不紧急的事情为主,比如学习新技能,锻炼身体,陪伴家人,对你人生至关重要的事情,这么做的好处是让我们工作和生活都能够有条不紊。比如说原计划周四晚上19:00-21:00陪孩子游泳,但是下班之前同事说走一起吃个饭庆祝你职称评审顺利通过。这个时候按照计划你可以很好的跟同事说“不”,我们可以在周五的时候聚一下,到时候我做东。因为根据周计划周五那天我没有安排。不会打乱我们原有的计划。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哪个地方不明白?不明白的可以直接提问。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分步催化1>激活学习者经验>那么接下来,请你设想一下。未来一周在生活工作中你需如何制定你的计划?开始读一本书?每周一三五早晨5:30分准时读书,每周二四5:30分写读书心得,每周六早晨把读过的书分享给小伙伴。或者是你能想到的其它场景,给2分钟的时间,请大家思考一下,然后按照刚才的分组,跟小组的小伙伴互相分享一下。


学习者默默分享:下周我有两个任务要完成,分别对应的角色和目标是

第一:角色:职员       目标:学习一个关于程序的框架

第二:角色:个人成长   目标:拆2-4级别的书

 

点评:好的感谢默默同学的分享,我们在她的分享中可以看到默默下周的角色有两个分别是职员、个人成长,而每一个角色下都有一个短期目标。

 

<A2<分步催化2>>接下来,还是刚才的场景和话题,再设想一下:按照今天我们学习的自我管理四个步骤你讲如何安排你接下来一周的工作与生活呢?下面,5分钟的时间,请大家相互讨论一下。请每个小伙伴都尽量都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

 

学习者默默分享:根据今天学习的自我管理四个步骤,我想针对自己职员,和个人成长的周目标做如下的安排。


6.png

 

第四步:每日调整:如我在周一或者是周四的晚上,有其他的活动,那么根据每日调整的步骤,可以把任务放在空白处,周五。


点评:我们通过默默小伙伴的分享可以看到她已经能够熟练掌握我们今天所学自我管理技能,能够利用确认角色,设定目标的方式将下一周的时间安排的仅仅有条,而且目标符合我们前一个片段提到的重要不紧急的第二象限。

 

<A3促进参与>我们刚刚通过小伙伴的分享可以看到自我管理四个步骤对我们的成长起到的积极作用。接下来以小组为单位,给大家两个场景,根据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进行演练。一会我会请到两位小伙伴上来来进行角色扮演。

 

<场景1>小磊6岁孩子的爸爸,白天忙于工作,吃过晚饭去健身房锻炼跑步、游泳,妻子抱怨小磊陪伴孩子时间太少,每天除了工作和健身,即没时间陪带孩子,也没时间陪自己,小磊为此也很苦恼,假如你是小磊你如何通过角色设定目标来调整自己对事情的安排,以此来减少妻子的不满呢?

 

<场景2>小欢是一名护士,平时工作特忙,最近两个月需要参加职称考试,有时候下班回到家想先睡一会,再起床学习,这样学习的效率会高很多,一切都在计划当中对自己好敬佩,但是她发现有一个人被自己忽视了,妈妈对小欢这种下班就回家睡觉的做法非常不满意,因为每次晚饭只有妈妈一个人吃,如果你是小欢,你如何通过角色设定目标,通过合理的安排时间实现更好的自我管理呢?

 

分享者亚亚和陈曦小伙伴选择分享第2个场景


背景:小欢回到家又把房门关上了,妈妈很不高兴的敲开门,进行了如下对话。


分享者陈曦(饰演小欢):干嘛呀,敲我门,打扰我睡觉.


分享者亚亚(饰演妈妈):你这孩子怎么回事呀 ,你说都这么长时间了,你要么一早上班要么回来闷头睡觉,妈妈都每天自己做饭自己吃太孤独了。


分享者陈曦(饰演小欢):妈妈,我最近太忙又太累,加上还有职称考试,我想着下班回来先睡会觉,睡醒了再起来学习,争取有足够的精力学习,好通过职称考试。忽略了妈妈的感受,非常抱歉。(第一步:角色确认:个人成长;女儿)


分享者亚亚(饰演妈妈):妈妈理解你,工作努力是好事。你看能不能把你的时间调整一下,偶尔也陪陪妈妈,吃个饭也行啊。


分享者陈曦(饰演小欢):好,妈妈您看这样行不行,我以后每周二每周四晚上7点陪您一起吃饭,吃完饭我去做自己的事情。每周一、三、五6点下班就不陪您吃饭了,您自己吃也别做我的饭,我下班回来我先睡觉,然后自己安排学习时间,两个月考完职称我在好好陪您,可以吗。(第二步:角色下的目标:个人成长:两个月内考下中级职称   女儿:陪妈妈吃饭           第三步:根据目标调整计划的时间安排)


分享者亚亚(饰演妈妈):也行,那就这么定了,如果你真的临时有事,特别累了提前跟妈妈说一下,妈妈也理解你,你该忙什么就去忙你的。(第四步:根据实际情况做调整)


分享者陈曦(饰演小欢):好的妈妈。(第四步:根据实际情况做调整)

 

点评:感谢两位小伙伴的精彩分享,我们可以看到两位小伙伴用情景演练的方式让本来不太和谐的母女关系,变得一下子和谐了很多。而小欢的扮演者,通过今天学习的内容,将自己原本计划职场充电的从新安排时间,也得到了妈妈的理解和支持,从而增进了和妈妈之间的关系。对事件时间的把控实际上就是对我们自身的一个管理,当我们把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条,不仅可以让自己舒心也可以让身边的人高兴,这就是自我管理的真谛。

 

<强有力的总结>我们通过时间管理象限讲我们每天所要做的事情分为四大类,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四大类,目的是让我们从重要性而不是紧迫性来观察一切事物,又通过确定角色,设定角色下的每周目标,制定具体的实施步骤,根据适时调整来安排我们每一天的生活,将生活安排的仅仅有条,从而有效的管理我们的生活。就像本书作者说的那样,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极大的影响,因为他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