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1分45秒)
【学习目标】跟随我完成本次现场学习后,在学习者感到遗憾时,能够了解过去行为所要满足的需要,从而将来做出更好的选择。
【开场】 各位伙伴,大家下午好!我是张韶波,新手拆书家,爱读书,走在拆为己用的路上。很高兴大家能够在周末的时间来到这里学习,和爱学习的朋友相见分外亲切。希望我今天的片段能带给大家新的启发和收获!
我们用桌子来分组,桌子左边一组,就是淑霞和瑞娟一个组,右边肖肖和我一个组。
2-1技能点(FAB法介绍图书)【图书介绍】《非暴力沟通》
F特征:
这是一本值得放在枕边、案头的工具书,书中包含体会和表达感受、请求帮助、倾听的力量、爱自己、充分表达愤怒、重获生活的热情和表达感激等十三个内容,提供了有效的技巧、实用的工具和策略。
A优势:
作者马歇尔博士早年师从心理学大师卡尔●罗杰斯,后来他发展出极具影响力的非暴力沟通方法解决了众多世界范围内的冲突和争端。在沟通类书籍中,非暴力沟通长期占据沟通类图书排行榜前列,与市场上很多沟通技巧类书籍相比,它摒弃了高深、枯燥的理论,更多的是简单、实用的工具呈现。
B利益:
你有没有过用溢美之词向别人表达感激,别人却感觉平平?你有没有过愤怒地向他人表达需要,对方只感受到你的情绪?你有没有想发出请求,却不知如何去说…通过非暴力沟通这本书,这些都将不是问题,你将收获方法以及爱与和谐。
2分钟时间,大家阅读一下原书拆页,看完的朋友示意我。
P124《非暴力沟通》自我宽恕
接着,我们试图理解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我们问自己:“我做那件事情是为了满足什么需要?”我相信,人的行为总是服务于自身的需要及价值观——不论它是否能够实现目的,也不论我们事后是感到庆幸还是遗憾。
通过聆听自己的心声,我们就能发现心灵深处的需要。此时,我们就可以原谅自己。我们意识到,尽管过去的选择并不理想,但它也是为了实现内心的渴望。
爱惜自己的关键之一是同时包容那两个不同的“我”:一方面包容对过去的某种行为感到后悔的“我”,另一方面包容采取那种行为的“我”。非暴力沟通的忧伤及自我宽恕为个人的学习和成长创造了条件。只要对自己的需要保持清醒的认识,我们就能建设性地满足它们。
外衣染上墨水带来的启发
我想通过个人经历来说明非暴力沟通的忧伤及自我宽恕。在一个研讨班开始前的一天,我买了一套浅灰色的夏季外衣。这个研讨班很重要,出席的人很多。在结束时,许多人围着我询问地址及其他信息,并请我签名。为了赶下一场会面,我匆忙地回答问题,并紧张地签字和留言。当我飞快地冲出门时,我将笔放入了新外套的口袋。我居然忘了戴笔帽!等到了外面,我吓了一跳——那件雅致的浅灰色外套已染上了墨水!
有二十分钟的时间,我不停地训斥自己:“你怎么可以这么粗心?这么愚蠢的错误!”我刚损失了一套崭新的外衣,如果我在生活中需要得到体谅,那么,此刻正是时侯。可是,我却是在训斥自己,这简直糟透了。
幸运的是,二十分钟后,我意识到自己正在做什么。我静了下来,开始想外衣染上墨水使我什么样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我问自己:“我责备自己“粗心’和“愚蠢’,是想要满足什么需要呢?
我马上就明白了,其实我是想照顾好自己:在匆忙地回应他人的请求时,要多留意自己的需要。此时,我的心情也随即发生了变化。我不再感到恼怒、羞愧和内疚,身体也一阵轻松。我体会着损失一件新外衣及忘记戴笔帽的悲哀,以及照顾好自己的强烈愿望。
接着,我开始考虑,我为了满足什么样的需要而随手把笔放入口袋中。这使我意识到,回应他人的请求对我是多么地重要。遗憾的是,为了尽量满足他人的需要,我忽视了自己的一些需要。想到这些,我并没有责备自己,而是感到对自己深深的爱一即使在我心不在焉地把笔放入口袋的时侯,我也是在满足自己服务他人的渴望。这样,我做到了同时包容上述的两种需要:一方面,服务他人;另方面,照顾好自己。我相信,在类似的情形中,只要能意识到这两方面的需要,我就能灵活地克服困难。反之,如果陷于内心的冲突,只使情况更糟。
(用时3分钟 )
【I】拆书家讲解引导(4分15秒)
2-1技能点(说意义强调不那么做的坏处)、2-2技能点(预防异议)2-3技能点(细化行动步骤、意译案例在第二个拆页)
我注意到大家已经阅读好了。下面我们进入【I】拆书家讲解引导环节。
【通常行为】
what: 首先,我们要明白,自责、自我贬低只能强化拖延和懒惰,这种自我评价方式会导致愧疚和自我憎恨,不利于我们学习成长。自我宽恕,会使我们的选择符合生命的需要,令我们越来越感受到对自己的喜爱,体会到生命的喜悦与独特。
(不这样做的坏处)
Why: 只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在事件开始或结束前后,往往会骂自己:“笨蛋,准备的好好的稿子,上场才表现出了不到一半。”“我上次拆书已经是三个月前的事了,哎,我就是懒的。”
难免会将负面的自我评价带入思想和语言之中,长期利用愧疚、遗憾、不满、批评来推动和引导,会让我们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是错的或不好的,慢慢呢,会厌恶现在的工作生活,所谓就是干一行恨(厌)一行 ,这会限制我们的人生。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评价方式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发现自己是“特殊的生命”,而不是一把椅子呢?
让我们来了解非暴力沟通。
how: 自我宽恕包含四个部分:
1、 静下来,聆听自己。(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
2、 责备或指责自己(负面评价),是为了满足什么需要?
3、 过去的那个行为,满足了我什么需要?
4、 感受到包容两个不同的“我”。(体验到对自己深深的爱,即使 的行为,也是在满足 需要)。
when/where: 当我们感受到对自己的不满意时,当我们内心出现拖延、懒惰、内疚、批评指责时,当我们想更加爱护自己时。都可以用自我宽恕。
【预防异议】
有朋友可能会说:批评使人进步,我从小就这么过来的。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直面人生的苦难:遇到挫折时,充分体会人生的悲哀和内心的渴望。是的,感到遗憾是难免的。但它能帮助我们从经历中学习,而无须责备自己。专注于尚未满足的需要,我们就会考虑如何满足他。反之,用苛刻的语言指责自己,不仅难以找到解决办法,而且容易陷入自我惩罚的痛苦中。
【举例子】为了更深刻的理解自我宽恕的四步骤,
现在让我们来到一个场景中:
最近两件事情遇到一起了。拆书帮的预备表和阳光心灵家园的讲座幻灯片都要在周末前完成,我渴望实现可乐配汉堡的美满,可惜到了周四我也未能如愿将两个混搭到一起。
在准备幻灯片时,我写下
你将收获1、了解系统动力派“从未来看当下”
2、了解“非暴力沟通”…
看到两个完全独立的好学问无法很好地整合时,我脑袋突然出现一个批评的念:你呀,一心二用、三心二意的。
【加工成正面的例子】那么,如何用《非暴力沟通》自我宽恕来爱自己并完成工作呢?
1、 静下来,聆听自己。(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
我在试图用一个成果完成两个任务。
2、 责备或指责自己(负面评价),是为了满足什么需要?
我希望周四交付幻灯片,在朋友面前言而有信,得到对方尊重和信任。
3、 过去的那个行为,满足了我什么需要?
两个学问混搭进是想要省事、高效,体验到能干的自己。
4、感受到包容两个不同的“我”(体验到对自己深深的爱,即使 的行为,也是在满足 需要)。
我体验到对自己深深的爱:即使我想把两个门派的学问烩到一个讲座,一心二用、三心二意,我也是在满足自己体会能干的需要。
当我完成这些时,内心有个声音说,你棒棒哒,你在尝试用新的方式。我爱你。
大家觉得这样子去宽恕自己,能否让我们看到生命独特的美好呢?
【A1】激活经验(8分钟)
2-1技能点(显像提问、反思加工)2-4技能点(回应和反馈)
现在,我们来联系自己的过往经历,请回忆一下,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情境。
(显像提问)比如,我家宝和亲戚家娃同年出生的,刚出生时宝比娃重。6年多过去了,两个孩子上同一所小学,在报名时,看到亲戚家娃长得又高又壮,宝挺高可是瘦。这时,你心里有些不舒服,心想我这妈当的,你看宝瘦的(画外音我这妈不够好)呢?诸如此类的问题,工作、家庭、生活中的都可以。
提醒小伙伴们,为了更好的激活经验,在你的分享中,要有明确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先简单地写在便签上,然后在组内分享。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到时请一位完成的小伙伴来跟我们分享一下。
学习者(肖肖)分享案例A1:
时间: 昨晚
地点: 家里
人物: 我(妈妈)、大宝、二宝。
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大宝作业不会做,喊着要我帮他看看作业。这边呢,二宝还喊着我,说要我陪她玩。两个娃同时对我提出了请求,我就感觉自己忙乱不堪,当时喊得乱的成了一团,所以,我就把大宝训斥了一顿,批评大宝自己的作业自己去完成。过后,我很自责,觉得自己不是好妈妈,你看生下了两个孩子,很简单的两个孩子之间的冲突都没有处理好,没有能力照顾好两个娃。
2-4技能点(回应和反馈)
(反馈:摘要点评):非常感谢这位小伙伴的分享,过程很详细有起因、经过及结果。
(反思加工)经过今天的学习和分享,我相信大家对于用自我宽恕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那么,回到我们刚刚写下的便签,如果再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可以怎么样应用刚才所学的方法去包容自己?
写在你的便签上,然后在组内分享,一共三分钟,到时我们请一位小伙伴来跟我们分享一下。
学习者(肖肖)分享案例A1+:
反思: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或者也不用倒流,我按照今天学的方法。
首先,静下来聆听自我,认识到自己在自我指责,在为过去的行为后悔。
第二,我这种行为是为了满足我什么需要呢?(自责的行为)是满足我要把两个孩子都照顾好的需要。
第三,通过拒绝大宝的行为(过去的行为),想让自己更轻松一些。
第四步,感受包容两个不同的我,我会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一种爱,即使说,我拒绝了我的孩子,也是为了满足让我自己轻松一些的需要,我是在照顾我自己。
所以说,通过这样的方式,我可能会不那么后悔和自责,能够宽恕自己。
2-4技能点(回应和反馈)
(反馈:真诚赞美)拆书家:非常好的分享,我们能看到肖肖应用片段方式之后好像平静和轻松很多。感谢你的分享!
(拆页一的时长有16分钟)
拆页二(总时长36分钟)
【学习目标】
跟随我完成本次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在做出一个选择后,更加清晰自己行为的动机,从而更加接纳自己,积极行动。
【R】阅读原书拆页
接下来,进入到我们今天的第二个拆页“不要做任何没有乐趣的事情!”,请大家阅读2分钟,阅读完请举手示意下我。
P126《非暴力沟通》“不要做任何没有乐趣的事情!”
非暴力沟通的忧伤及自我宽恕可以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爱。此外,我想强调的是,我们行为的动机反映了我们是否爱惜自己。当我建议“不要做任何没有乐趣的事情”时,有些人觉得我很极端,甚至精神不正常。然而,我深信,出于对生命纯洁的爱,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羞愧、职责或义务来选择生活,是爱惜自己的重要体现。如果我们致力于满足他人及自己健康成长的需要,那么,即使艰难的工作也不乏乐趣。反之,如果我们的行为是出于义务、职责、恐惧、内疚或羞愧,那么,即使有意思的事情也会变得枯燥无味。
在第二章中,我们谈到了如何使用负责任的语言来代替回避责任的语言。许多年前,有个练习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快乐和欣喜,使我从此很少感到沮丧、内疚和慚愧。我将在下文中介绍这个练习,希望它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自己的人生选择,并找到快乐的生活方式。
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第一步
在日常生活中,你觉得哪些事情没意思,却又认为自己不得不做?请将它们列在一张纸上。
当我第一次审视自己的清单时,仅仅是它的长度就让我明白为什么我活得很不开心。我终于意识到,有许多事情,我之所以日复一日地去做,是因为我相信那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我清单上的第一项是“写临床报告"。我讨厌写那些报告,然而每天我至少要折磨自己一个小时。第二项则是“"开车送小孩上学”。
第二步
列好清单后,向自己坦白:你做这些事情是因为你选择了做它们而不是因为你不得不做。在你所列的每个项目前,加上“我选择做”。当时,我对这一步骤有些抗拒。我反复强调:“写临床报告不是我的选择!我不得不做!我是一个临床心理医生。我不得不写这些报告。
第三步
一旦承认某一行为是你的选择,就填写以下的声明来了解你为什么要那么做:“我选择做 是因为我想要 ”
起初,我怎么也想不清楚我到底为什么要写临床报告。几个月前,我已经确信,对我的病人来说,临床报告用处并不大,花那么多时间是不值得的。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一直费尽苦心准备这些报告呢?最后,我终于明白了,我选择写临床报告,是因为我想从中得到收入。于是,从35年前的那一刻起,我就再也没有写过一份临床报告。想到自己少写了无数的临床报告,我的快乐真是无法形容!当认识到钱是我的主要动机时,我马上就想到我可以用别的方式来获得收入;而事实上,我宁可在垃圾箱中觅食,也不愿再写一份临床报告。
我清单上的第二项是开车送孩子上学。当我琢磨自己为何要这么做时,我发现,我很欣赏我的孩子从他们现在的学校得到的教育。虽然他们可以步行到附近的学校上学,但他们所在的学校提供的教育更符合我的价值观。想到这一点,在开车送孩子上学时,我的感受就不一样了。在这以前,我会说:“倒霉!今天又不得不开车送孩子上学。”而在这之后,我理解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那是为了孩子们能够得到我所看重的教育。当然,有的时侯,在路上我需要提醒自己两三次开车送孩子上学的意义。
【I】拆书家讲解引导(3分30秒)
2-3技能点(细化行动步骤、意译原书案例),训练目标:能够深度加工原文以丰富讲解,要体现出把原书拆页的建议加工出具体步骤,或体现出意译原书案例。
我注意到大家已经阅读好了。下面我们进入【I】拆书家讲解引导环节。
When/where: 步入社会的成年人,既要赚钱养家又必须承担养育后代的责任,我们会发现有些事越做越轻松,有些却越做越难做,还有些事即便做惯了也依然感觉乏味和抗拒。这时,就需要应用此刻的片段。
或者,当我们想要了解自己深层的需要和动机,想要建立更加和谐快乐充满爱的生活,也可以通过此刻的片段来洞察自己。
Why: 事实上,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说“你让我”或“不得不”“应该“等语言:“你让我伤透了心”,“不管你是否喜欢,有些事你不得不做”。这种语言方式会为我们带来危险,失去与自己的情感连接,淡化责任,会意识不到我们才是自己的主人。当我们的行为是出于义务、职责、恐惧、内疚或羞愧,那么即使有意思的事情也会变得枯燥无味。
(不这样做的坏处)
What: “我选择”代替“不得不”是非暴力沟通中负责任的语言方式。
【细化行动步骤】How:
1、列“不得不做”事项清单
2、在所列的每个项目前加上“我选择做”
3、写下声明来了解自己的动机。
声明:我选择做 是因为我想要
【意译案例】
起初,我怎么也想不清楚我到底为什么那么争强好胜,演讲或什么比赛之类总想要争第一(年轻时)?几个月前,我已经确信,对我的人际关系来说争第一并没有什么好处,花费那么多时间精力金钱,令我很是疲惫,是不值得的。
既然如此,为什么每当接到比赛通知我会一直紧张投入直到赛程结束呢?
最后,我终于明白了,我选择比赛时争第一,是因为我想得到领导认可。于是,从2年前明白的那一刻开始,我就再没为了别认可去争第一。想到自己不用再为了外界认可而去参赛,我真的感觉快乐轻松不少。
当认识到自我成长是我的主要动机时,我就关注和投入到更多能带来美好的体验的活动,比如深度成长小组、拆书过级。
列在我清单的第二项是我每天不得不在通勤上消耗近3个小时。当我琢磨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时,我发现,自己很享受通勤车上独处的时间。虽然我可以申请借调到银川单位工作,但通勤车独处的自由更符合我的价值观。想到这一点,乘做通勤时,我的感受就不一样了。
【预防异议】有朋友可能说,就一个小事么,至于费那脑子?我在意通过练习,帮助伙伴们理解人生的选择,找到快乐的生活方式。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就是培育对自己的爱,我们允许自己使用它,生活将变得和谐并充满快乐。
【A3】促动参与(14分40秒)
2-3技能点(促动参与:场景设计(设计一个和知识点匹配的符合边界条件的案例,不包括解决方案,只有人物和背景以供讨论演练)、角色扮演(请学习者在小组内根据给定场景中角色,进行分饰扮演)、小组讨论(请学习者在小组内根据给定场景,讨论出应用知识点的解决方案))
2-4技能点(回应和反馈)
拆书家提问设计:
【A3】之场景设计
现在我给大家一个具体场景,请大家针对这个场景,运用今天学习的“我选择”代替“不得不”法来进行小组练习和讨论。场景内容如下:
人物:春娇和志明
背景:周天晚上,志明躺在家里的沙发上翻手机,媳妇和女儿正在玩游戏。
忽然,听到志明在向媳妇春娇吐槽,说单位通知下周一晚上开会,不能按时回家了,更糟糕的是,自己还要发言,最愁写发言稿。
说着,怕媳妇不高兴,志明将手机递给媳妇,手机显示着工作群里的开会通知。
而且,令志明无奈和愧疚的是几乎每个周一晚上都不能回来陪家人,其他下班后也经常应酬。
春娇感觉自从为了逃离妈妈的唠叨,嫁给志明并生下女儿后,就没有了自己的生活。女儿出生后,志明面临事业爬坡,越来越忙没时间顾家,自己这个妈当得,就跟单亲妈妈似的,丈夫很少能正常时间下班陪孩子,自己下班后不得不独自陪伴和照顾女儿。
【清晰指令】
【A3】之小组讨论
假如你是春娇或志明,先罗列一下在这个场景中“不得不”清单,将这样的事项写下来。分配好角色之后,春娇写春娇的,志明写志明的,大家开始写。
写完的朋友,可以和同伴讨论一下应用“我选择”代替“不得不”的解决方案。5分钟时间给到大家。
【A3】之角色扮演
好,讨论完的小伙伴们进行小组内演练。演练以对话的形式,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使用回避责任的语言“不得不”,第二阶段使用负责任的语言“我选择”。
4分钟后我们邀请一组小伙伴上台来分享展示。
现在我们请瑞娟和淑霞小伙伴上台来分享:首先介绍各自扮演的角色,然后展示你们的对话内容。对话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使用回避责任的语言“不得不”,第二阶段使用负责任的语言“我选择”,有请…
(学习者案例记录:)
淑霞:我是淑霞,我扮演志明。
瑞娟:大家好,我是瑞娟,我扮演春娇。
第一阶段:使用回避的语言“不得不”
志明: 周一晚上要开会,我得不得开会。下班后我还有应酬,我也不得不参加。因为很晚回家所以我根本没时间诶孩子,不得不放弃陪伴孩子和妻子的机会。
春娇: 老公事业属于上升期爬坡阶段,所以家里重任全部压在我的身上,我不得不在家家务,照顾起居生活,单独照顾孩子,这些都让我感觉非常压抑,我也没有时间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第二阶段:使用负责任的语言“我选择”
志明: 单位通知周一晚开会,我选择开会是因为这是单位统一规定,全体员工都需要参加的。
我选择下班参加应酬,是因为现在是事业爬坡期,我希望通过应酬解决更多任务,也对我事业发展有很大的好处,我也要寻找一些机会。
我选择放弃陪伴女儿和妻子去打拼,是因为我想要给他们创造丰厚的物质基础,让他们生活富裕。
春娇: 我选择照顾家庭和孩子,是想全身心的陪伴孩子,享受亲子时光,毕竟孩子一天天长大了,这段时间一去就不复返了。也能更好的照顾孩子,而不是直接让老人来照顾孩子。
我选择单独照顾孩子,可以让老公更多的为事业打拼,让他没有后顾之忧,为家里创造更好的经济条件。
2-4技能点(回应和反馈:摘要点评)拆书家:两位的扮演和演练非常的逼真,再现了春娇的压抑和志明的痛苦,尤其当春娇和志明使用负责任的语言“我选择”时,我们都能感受志明的需求是对单位的认可、在寻找机会,为了给家庭创造好的物质生活在打拼,以及春娇表现出对丈夫的理解和对养育女儿的用心。
(回应和反馈:真诚赞美)感谢两位让我们领会到正面语言的魅力。请大家用热烈掌声鼓励一下!
【A2】催化应用
2-2技能点(分步催化,第一步、想一个具体的画面,第二步、请学习者规划未来如何去应用)
分步1:现在,请小伙伴们想一想,未来一段时间可以怎样应用非暴力沟通“我选择”代替“不得不”的3步骤,来调整做事的心态,更加了解自己,甚至主动根据需要和价值观来选择自己的生活?
比如下班前,领导安排一个任务,需要你加班近一个小时,这样你就必须联系家人请求家人为你接孩子放学?
诸如此类的,大家想到了什么场景,举手或者站出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肖肖:我可以用在照顾两个孩子上。
淑霞:教师工作中。我要带班上早读,用一句话说“起的比鸡早”,以前上早读感觉非常痛苦、怨声载道,用“我选择”的话,就可以是“我选择”早起一会,给孩子做个早餐,再锻炼一会,然后美美的带个早读。
瑞娟:我是觉得工作中也是可以用的,比如调动与不调动之间的中间区,以前就感觉调动前,这段中间期我还得(不得不)从事目前的岗位,现在用“我选择”的话,就发现我选择这样做,先来熟悉目前的岗位、熟悉新同事和领导的关系。
2-4技能点(回应和反馈:故事启发):好,我给大家讲一个我朋友的故事。我朋友从旅游公司辞职了,她以前带团时,总是不得不应对很多突发情况,令她很厌烦导游工作。比如有次带团去澳大利亚的哪个城市,我没记住,她计划在返程机场买一些免税商品,出发前列好了清单。结果那天返程登机前的最后阶段,果然又出现了状况,有个乘客带了很多瓶的当地特产而这些太多必须托运,不能放在行李箱。可是乘客不知道需要托运,让乘客自己办理托运吧他又不会英语沟通,好吧,我这个朋友她就只好带着乘客办理好托运,再过来安排对方办登记手续,来来回回的时间都过去了,她呢,也就没能如愿购买到自己想要的免税商品,她对那个城市的糟糕印象就这样形成了。后来,她终于想明白了,当导游是为了金钱,因此呢,她选择辞去导游工作,现在收入也还行,人呢就开心多了。(超越拔高,引向更深的领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价值观选择更快乐的生活方式)
分步2:设想一下,未来当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你想起今天的拆页片段,你要停下来问自己,可以怎样运用非暴力沟通“我选择”代替“不得不”来发现自己的需要和动机,令当时更愉快的完成任务或者选择快乐的人生方式?写下你加工和规划的具体应用。要有具体的3个步骤写下来。5分钟的时间给到大家,到时请写完的朋友分享。
时间到,大家基本都写完了,时间很宽裕,我们挨个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淑霞:
我想到了自己的职业,教师。第一,我列的清单有:面临很多不得不早起、不得不批改学生作业、不得不考虑成绩、还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那么第二步及第三步,我选择做老师是喜欢侃侃而谈的感觉,稳定,有两个假期、收入等。还有就是带给我安全感(我自己除了教书,什么也不会了)。
瑞娟:我列了一个事项
第一步,不得不清单我列的是:我每天晚上陪孩子阅读能占用一晚上的时间,直到睡觉。以前觉得折磨。
第二步:我选择:陪孩子阅读
第三步:动机:培养融洽的亲子关系、增加阅读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我内心里也是可以享受到非常安静的时光。
拆书家反馈:你这样一挖掘(用“我选择”),我会感受到这个过程真的很赞,又能有好的亲子关系,又能帮助孩子提升,值得享受。
肖肖:
第一步:我今后主要矛盾还肯定是集中在带娃上,还会有我的需求和带娃之间的冲突,今后遇见冲突,我就可以列一个清单,比如:因为我要带娃,所以不能去逛街、没办法追剧、没办法静下心来看书、没办法说走就走的旅行…
第二步,改成“我选择”。我选择自己陪伴孩子,把我的时间付出在这上面。
第三步,动机。我选择这样的付出,是因为我享受被自己的孩子爱着的感觉我也希望陪伴和见证孩子小时候难得而宝贵的时光,妈妈陪伴的家庭环境。这是我愿意为我的孩子做的。
拆书家反馈:你说完,我觉得好感动啊
肖肖:我自己都被感动了。
第二个拆页36分钟。
【结语】(1分钟)
2-4技能点:强有力的结语。
好了,今天我们的两个拆页的内容就全部讲完了,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为了保持正念和积极,我们需要自我宽恕以及了解自己。第一个拆页我们学习了通过自我宽恕来包容两个不同的“我”,为个人成长创造条件。第二个拆页我们学习了通过用“我选择”来理解我们的需要和价值,从而积极做事,并终有一天能根据价值观选择自己的生活。
希望在座的小伙伴听完今天的拆书后能有所启发,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积极、清晰、快乐,遇见美好的自己。以上是今天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的支持!
总时长54分钟:开场、分组、FAB1分45秒,两个拆页16分钟+36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