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精要主义》 所属活动: 北京紫禁之巅分舵No.140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Get 精要,远离杂乱无章的人生! 学习目标: Get 精要,远离杂乱无章的人生!

开场: 自我介绍、分组、图书介绍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几乎一起都是无价值的,仅有极少的事物例外。正如约翰•麦克斯韦尔(John Maxwell)所写:“几乎一切事情的次要性再怎么高估都不够。”

抛开1:1的逻辑,我们就开始认识到了追求精要的价值。我们发现,很多我们追求的好机会远不如极少数真正的契机有价值。一旦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开始扫描环境,追寻那些重要的少数,并且急切地淘汰那些不重要的多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拒绝好机会,拥抱真正的契机。

这就解释了为何精要主义者要花费时间来探索自己的所有选项。这种额外的时间投资是值得的,因为有些东西实在是至关重要,它们会10倍地回报为找到它们所付出的努力。换句话说,精要主义者们用更多的时间来辨别,以便花更少的时间来做,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这个片段讲的是精要主义者只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片段开头强调了一个事实“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几乎一切都是无价值的,仅有极少数的事物例外”,然后基于这个事实,作者分析了精要人生的践行步骤,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三步。

【细化行动步骤】

第一步,探索:在行动前,扫描环境,对所有选项进行系统地探索,辨别出“重要的少数”与“不重要的多数”。

第二步,排除:勇敢说“不”,淘汰“不重要的多数”。

第三步,执行:花更少时间轻松自如地去做“重要的少数”。

【举例分析】

为了便于大家更好地理解,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案例:

今天下午我的一个同学约我晚上逛街吃饭,可我想晚上追剧《小别离》,另外我还在犹豫要不要来西二旗参加拆书活动。那我晚上到底应该做什么呢?运用精要主义,第一步,我要探索所有选项:逛街吃饭、追剧、参加拆书活动,然后辨别“重要的少数”、“不重要的多数”,其中逛街吃饭可以下次再约,追剧呢看回放也可以,这两件属于“不重要的多数”,而参加拆书活动错过了就没法弥补了,属于“重要的少数”。第二步是勇敢拒绝,其中逛街吃饭,你可以对同学用委婉拒绝的方式,而追剧你可以用“直接放弃”的方式,以淘汰不重要的多数。第三步是执行,我把时间和精力都安排给晚上的拆书活动了,这样我就可以轻松去完成这件事了。(当然,因个人价值观、喜好不同,如果你也遇到我这种情况,你可能会选择去跟同学逛街吃饭或其他,这没有对错之分,只是你我在“重要性”的价值评判不一样。)

    OK. 通过这个案例,我想大家已经理解了精要主义。提醒大家:精要主义适用于任何拥挤不堪的工作和生活场景。如果你想拥有精要人生,那就请尽情的使用精要主义吧。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现在我们一起来拆为己用,演练的场景为:作为M公司销售部的经理,小刘为人勤奋、关心下属、听从上司、力求做好所有的事情,结果没有时间陪伴家人,没有时间多读书和娱乐,感觉心力交悴,每天承受着无以言表的折磨。让我们来看看刘经理的一天:

8:30 部门例会

9:30 对报上来的文件等进行批示;处理邮件;阅读文件、报告、建议书等。中间不断有下属请示工作,刘经理的思路和时间被分割和耽误,工作一直延续到11:00。

11:00市场主管过来商讨下周就要实施的A商场的促销方案,刘经理亲自接待。

12:00匆匆吃过饭,看了会报纸,猛然想起上周销售总监交待的《销售渠道规划报告》还没完成,明天就要交了,顾不上休息,刘经理立马冲进办公室。

13:00 财务部经理过来要与他讨论销售部下个月的费用问题,顺便聊了一下个人的私事和公司最近的传闻。

13:40 接到大客户的投诉电话,处理客户的投诉问题。

14:30 替销售总监去开会,却忘了上午抽时间跟销售总监探讨汇报内容,结果会上一问三不知被总经理批评,要求他会后提交《7月份销售数据分析》。

15:30 刚要写《7月份销售数据分析》,一个下属又进来请示工作,直到16:30才提交。

16:30 开始写《销售渠道规划报告》,发现有好几个问题需要与市场部经理确认,去找市场部经理,一直持续到17:10。

17:30 下班时间到,报告才写了1页PPT,没办法,刘经理只好加班,一直到22:30。

23:30 回到家,老婆和儿子都已经睡着了,桌子上摆着饭菜和一块蛋糕,这时他才想起来今天是儿子的生日party。

刘经理的一天被各种工作任务占满了,为了做完所有的事情,忙得顾不上喝水、休息、吃晚饭和陪儿子过生日。刚刚你学习了“精要主义的三个践行步骤”,请运用这个方法试着给刘经理提供一个解决方案,帮助他改善任务繁多又杂乱无章的工作。请4人一组,先认真研究演练场景,然后组内讨论,每组讨论时间为8分钟。8分钟后,由1组分享讨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