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提问力》 所属活动: 长春阅微分舵第45次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用SCQA提问 学习目标: 学习者掌握scqa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开场:

           大家好!是1级拆书家悟空,非常欢迎大家来参加今天的线下演练。 

【技能点:学习目标】

我们今天的目标是,完成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在生活中再遇到彷徨失措的时候,能够应用“SCQA”方法,找到问题的本质,进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技能点:FAB图书介绍法】

【F】我今天拆解的片段来自于《提问力》,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作者之一是我们拆书帮的总舵周赵周老师,赵周老师所著的《这样读书就够了》是告诉我们如何通过读书提升个人能力,而这本书,是告诉我们如何通过提问提升个人能力。

【A】提问是一个非常高效的方法,关于学会如何提问的书,市面上也有很多,在亚马逊网站上关于提问的书就有300多本,其中很有名的包括《学会提问》、《提问的力量》、《提问的艺术》等,通过对比,我觉得赵周老师这本书《提问力》更通俗,更多实例,并且每个场景都总结为一个行动模型,更适合我们理解和掌握。

【B1】学会提问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能力呢?其实有很多,学会提问,能够提升你的思考能力,帮你通过现象抓住本质;学会提问,能够提升你的沟通能力,帮你化解尬聊,和任何人都能聊得来;学会提问,能够提升你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帮你识别真问题,激发行动力。如果你想提升这些能力的话,你都可以从这本书获取启发。

【B2】我今天分享的主题叫《如何通过SCAQ,找出问题本质》,就是让大家在生活中再遇到彷徨失措的时候,能够应用“SCQA”方法,找到问题的本质,进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 原文片段

拆书片段来自:《提问力》P.120 

    最近,在一次拆书帮的活动中,有一个小伙子求助。他参加工作2年了,他说“我昨天收到两份入职通知书。两个职位的条件都差不多,不知道选择哪一家好”。现场伙伴们七嘴八舌帮他比较,可比较之后,大家发现这两家公司的确差不多,好难选择。

    活动结束后,小伙子请教威望高的严总。严总说:“当两个公司的职位、薪酬都差不多少时,你可以关注一下三个方面:工作场所和设施、食堂和厕所。工作场所可以反应公司的经营财务情况,从食堂可以看出公司对员工的重视程度,而厕所则折射公司的内部管理状况。通过这些,可以了解到你看不到的地方,让你知道那家公司更适合你。”

    严总靠人生阅历和观察力,快速为小伙子锁定了解决问题的方向。然而很多时候,尤其在我们刚接触到一类新事物时,或者我们的人生阅历不够时,我们无法具有这样的洞察力。因此,可以运用SCQA模型,对一件事情的四个层面进行分析,从而找到问题的本质。这样假以时日,我们不需要10年的工作经历,也能快速找到解决难题的突破口了。

    SCQA模型的四个步骤

    首先确定好问题的所有者是谁,然后按照以下步骤分析问题:

    S(Situation)——描述稳定的状态

    C(Complication)——陈述颠覆现状的问题

    Q(Question)——自我设问,找到要解决的问题

    A(Answer)——给出问题答案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我看到大家都读完了,接下来我就来分享一下我对于这个片段的理解。

【why】大家通过片段就发现了,小伙子在遇到择业问题时,自己是无法通过有效的办法去决策和解决的,即使有人帮他出主意,初期帮忙的人也不具备找到问题本质的能力,也无法给与小伙正确的建议,直到严总出现。现实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类的问题需要去解决、去决策,比如择业、择偶、考研还是工作等,如果我们不找到真问题,很有可能反反复复得不到解决方法,或者即使找到方法了也解决不了问题。

【what】片段中的这段文字为我们总结了,如何通过SCQA找到问题本质,得到解决方法。

 

【How】那么根据片段信息,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一、 是确定这个问题到底是谁的。

二、 在上一步的基础上,使用SCQA模型,

S.描述稳定的状态。描述没发生问题之前,持续的是什么状态。

C.陈述颠覆现状的问题。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你现在没有出现之前的稳定状态,反而变得很糟糕。

Q.自我设问,找到自己真正要解决的问题。问题发生时,往往是现象,我们需要通过自我设问,寻找问题的本质。

A.给出问题答案。定位问题的本质后,在寻找针对性的解答方法,比如找高人,找资料等。

 

 

【技能点:举例】

    大家可能觉得太难,没有听懂,大家还记得片段中的小伙吗,我给他起个名字叫小A,那我用小A给大家举一个应用SCQA的例子。首先判断这个问题的提出者和拥有者,就小A的。小A在一家各方面还算满意的公司工作(这是S);小A收到两个offer,很难决定选哪个,遇到问题了(这是C)。小A通过自我设问,找到真正的问题,自我设问可以沿着三个方向,问why,问how,问what,小A可以问why,即为什么我想换工作,来判断一下,眼前这两个offer是否能解决换工作的初心,如果不能,那么他的真问题就是如何找到一个他理想的工作,而不是这两个offer选哪个的问题;如果这两个offer能满足小A换工作的初心,就是不知道选哪个,小A还可以问what,就是他对于工作的选择标准有哪些,比如薪金、发展空间、环境、距离等,在分别对两个offer进行对比选择;如果what也清晰,但是信息不知道如何获取,可以问how,是上网查,还是找朋友问等等,总之通过自我设问,找到真问题(这是Q)。问题出来后,就是找解决办法了,可以咨询高人,找资料等。(这是A)

 

【技能点:预防 异议】

1、 有的小伙伴有可能会觉得这么做也太麻烦了,太浪费时间。事实上,不这么做更麻烦,因为在类似情况下没有用最妥善的做法而带来的时间、精力的浪费,要严重的多,总之,虽然麻烦,但是值得。

2、 还有的小伙伴可能会觉得,问什么要先判断问题是谁的,这不是很明显吗,谁提出的,问题就是谁的。事实上,不然,这里我们需要区分问题提出者和问题本质在谁的区别,确定好方向,我们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where】这个思考方法虽好,但是确实耗费精力和时间,所以更适合应用于你觉得值得的问题。比如中午选择吃麻辣烫好,还是吃肯德基好,虽然你通过SCQA你能找到更深层次的问题,比如你的生活不健康、不规律或者你工作太闲没激情,但是等你分析完了,中午休息时间都结束,真的有必要吗?自己决定。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技能点:分步催化】

<分步催化1>

接下来请大家设想一下,未来一段时间会遇到什么样的难题吗?考研or工作,分析不出赖利弊,无法选择?有两份offer摆在你面前,各自有一些优势,无法抉择选哪个;有两个人同时追你,一个是高富帅,一个是潜力股,哪个更适合自己呢?事业遇到瓶颈,前方路途崎岖,如何突破呢?请在小组内分享,二分钟后,我邀请一位伙伴上台分享一下。

<分组安排>

今天我们一共有6个人,哪我们就分成两组,3个人为一组,我左手边3个伙伴为一组,右手边3个小伙伴一组。

<学习者案例记录>

分享者: 禹潼

现在面临事业发展方面的问题,现在处于吊儿郎当的情况,没有什么专业技能,以后呢是从事销售岗位呢还是销售这边或者是写书写作这方面?

<分步催化2>

好,谢谢禹潼的分享。要分析的情景已经有了,现在请各位小伙伴在小组再讨论一下,如何再运用这个“SCQA”来形成一个解决方案。请大家按照刚才的分组组内讨论,你如何应用SCQA来处理这个问题?两分钟后我再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刚才禹潼提到的这个案例非常有价值,请冰雪来分享一下你的SCQA解决方案可以吗?

分享者:冰雪

她现在是销售助理(S)但是很纠结,想往销售转,因为比较实际,但是没兴趣,日后想从事培训或者写作,但是上手慢(C)。为什么有三个选择,还可以继续问,几个方面更看重哪个,想要的结果能不能兼顾,由于时间原因就不回答,当你问了这些问题后,你就会找到你现在的问题(Q)。然后再通过请教他人,找资料等去解决问题(A)。

【结束语】希望大家之后能根据自己写的方法,提升洞察现象、定位问题本质的能力,不断的提升自己。好!今天我的过级活动就到这里。感谢各位的配合和参与,不足之处还请多多指教,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