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改变提问,改变人生(原书第2版)》 所属活动: 精准区分客户+我们都是正在康复的评判者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我们都是正在康复的评判者 学习目标: 学习者能够辨别出当下自身是否处于“评判者状态”,并用自我引导

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蓉儿。
在平日里,我们的脑海中会不会不自觉的陷入自我否定的循环?表现为眉头紧锁、全身无力、心情沮丧······等等·····
学员回答:有。
《改变提问、改变人生》这本书,用几个看似寻常的提问,可以将你从这种消极的状态中迅速抽离,从负能量状态转化成正能量状态,从而把握事情的主动权。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几乎在生命中的每一时刻,我们都会需要在学习者道路和评判者道路之间做选择,”约瑟夫继续说:,“不管是否意识到了,我们其实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在做着选择,而这些选择将我们带上学习者道路或是评判者道路,这些都是我们的心态。你应该也能看得出来,当选择学习者心态时,我们会发现新的可能性,而进入评判者心态时,我们最终将深陷泥潭,无法自拔。”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学习者心态和评判者心态之间徘徊,一会儿这边,一会儿那边,几乎不曾意识到自己也是可以控制或选择的。当我们能正念当下,观察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以及我们表达这些想法和感受所使用的语言时,我们便真正开始做选择了。这是成功的关键——让这个自我观察者训练有素!如果没有强大的自我观察者,自我教练根本就是痴心妄想。这其实很简单,就像你去问自己‘发生了什么’‘我此刻身在何处’‘我现在是处于评判者心态还是学习者心态’选择始于我们对自己思想和心态的观察,这比你想象的要简单。”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分组】

为了便于我们今天的学习和讨论,现在我们现场分成2组,前面2人为一组,后面2人为一组。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学会自我察觉的3个步骤,快速地从评判者状态转变(行为)为学习者状态,做自己情绪的主人(界定)。


【图书介绍】

事件场景:就在今天上午,我和A协商一起做一个任务。这是一项非常费时费力的任务,按照负责的模块划分,这并非全部属于我职责范围内。但因为某些客观的原因,最后我全权承接了这项工作。在开始动工的时候,我的内心有了这样的声音“为什么A什么都不会···为什么我要做这么多···”循环了好几遍,我感觉到面部表情紧绷,效率也非常低。不得不中断工作,起身绕着办公室踱步·····

提问:像我今天上午这样,一边责怪他人、一遍责怪自己的状态,你有遇到过吗?你认为在抱怨的状态,事情还能做的好吗?

学员回答:做不好。

影响:对,如果我们不从这种心态中走出来,一直处于抱怨和评判的状态,是无法帮助到任何人和任何事情的,也会影响人际关系和事情的发展。

解决:《改变提问 改变人生》这本书从思想-感受-情境的路径,为我们剖析出一张“选择地图”,帮助我们知道自己身处何处,帮我们看清自己的情绪,赶走负能量,转为正能量,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下面请用1分钟的时间,看看原文片段,看完的伙伴请用眼神示意我


【强化概念讲解I】

在这个拆页,说出了“学习者心态”和“评判者心态”的关键点,即你是否是一个“自我观察者”。

What

接下来我们从几个案例中进一步加深对“评判者”和“学习者”的理解。

例1 

下雨天,你站在马路边等车,这辆车并没有因为你的存在有减速的倾向,还没等你往后退,泥水溅得你一身,你破口而出“这司机眼瞎啊···什么素质 ···”这是评判者状态还是学习者状态?

学员:评判者。

拆书家:对,这是评判者,因为你责怪司机素质低,你责怪了对方。同时没有观察到自己在责怪他···

例2

你答应了妈妈在她50岁生日当天,陪她吃顿饭。却因为那天被工作的事情拖住了,没有实现你的诺言,于是你自责这么些年来没有好好陪伴家人,不够关心父母。这是评判者状态还是学习者状态?

学员:评判者。

拆书家:对,这是评判者。因为你不停的在责怪自己。

例3

你因为一件事情,浑身发紧、心烦意乱,你观察和感受到自己的思绪被卡主了,这时你是评判者还是学习者?

学员:评判者。

拆书家:不一定。因为这时你已经感受到自己的情绪,察觉到自己被“卡住了”。此事你是一个正在从评判者转向学习者的观察者。

所以,我们从评判者和学习者的要点,归纳出评判者是深陷于责怪自己和责怪他人的不自知状态,要从评判者转向学习者,关键点是“自我察觉”。


How

如何自我察觉并转换成学习者状态呢?

一、深呼吸。

用深呼吸将自己抽离事外,退一步、停一停,放下手头的推进事情,停止思绪和回应。

二、描述出自身当下的感受。

当我们用深呼吸将自己抽离事外,接下来观察自己当下的感受。

感受是指“喜怒哀乐“,描述当下的自己是开心、悲伤、愤怒、怀疑还是惭愧····把这些感受口述出来,让自己听到。这一步能够促使自己接纳当下的状态。

三、自我提问。

提问一:我现在是处于评判者状态吗?

提问二:我还有用其他什么角度去看待这个人?这件事吗?


【案例】

在开场我讲了和A的例子,当时我用这3个步骤,是这样自我察觉、并成功转换我的角色的。

我起身围绕办公室来回走动:

首先,对着窗外深呼吸,让脑袋留白,放空。

接着,我对自己说,我刚才的感受是愤怒和悲伤。

当我说出这些感受的时候,就像在看另一个自己,那时已经没有责怪任何人的心情。

最后,自问自答提问:

1、我现在处于评判者状态吗?

是的,处于评判者状态。这个提问让我进一步诚实客观地看待自己的行为。

2、我还有用其他什么角度去看待这个人?这件事吗?

我开始在纸上写下事情的来源和目的,客观的分析事情的意义等等。

很快我的心情放松了许多,恢复了元气状态,一气呵成的完成了所有事。


适用边界:

这个方法多用于自我察觉、对内的自我提问。如果想要想对方提问,则需要事先沟通好。如果没有征得对方同意,提问对方,多显不礼貌。


预防异议:

可能你们会说,那我总是处于评判者状态,怎么办呢?

如果你时不时地游荡到评判者道路上,也不必担心。我们都是凡人,难免会在这样,这是人的本性。当你的自我观察变得更强,你会发现,转换问题,回到学习者状态越来越容易。心情也能很快变得明朗起来。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教学习者编剧本A2】

那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练习。请设想一下,在未来一个月内,你在工作和生活中会遇到责怪自己或责怪他人的场景吗?例如:在路上开车遇到新手,你想超他确又超不过去,开始责怪新手司机坏事;例如项目结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你自卑自己并没有想象中优秀等等……

[指令]请大家设计一个下剧本,在这个有人物、有情节、有发展的故事中,有角色应用刚刚学的自我觉察3步,成功从“评判者”转变成了“学习者”。剧本需要包括背景、人物设置、人物动作、任务对话等等。给大家3分钟写剧本,然后2分钟在小组内分享讨论。我会请一小伙伴演示一下。

学习者(周同学)

背景:我们公司将在2019年9月28日,搞一个3周年庆活动。让公司的非门店员工也前往门店做销售员,冲业绩。

人物:我和安排这个活动的同事。

动作:我处于责怪这个同事的评判者状态,我非常不满意这个活动,正想对他抱怨。但通过自我察觉3步骤,转变角色后,没有抱怨,并且把事情做的还不错。

自我对话:

我站在收银台烦躁的很,于是

1)先深呼吸,在心里默默地,给自己郁闷的心情喊停;

2)对自己描述当下的感受:“我讨厌公司组织的这个活动,觉得又累又烦而且低智商,但是又敢怒不敢言,我感到压抑又郁闷!”

3)自我提问:

我现在处于批判者状态吗?回答:“是的,我是处于了批判者状态!”

我还有其他什么角度看待这件事?回答:“①我还可以从公司CEO的角度看这件事,活动组织成功了,公司单日业绩创新高,行业影响力加大,公司品牌更有影响力。②我还可以从公司全体员工的角度看待这件事:公司发展好了,员工的待遇也会更好。③我还可以从我老婆的角度看待这件事,她肯定觉得既然是公司组织的活动,自己的老公就应该配合,不应该有情绪,要是老公有情绪,她会觉得老公很幼稚。”

经过这样一番自省之后,情绪得到了平复,对事情的看待也更全面和理性了。

于是我对安排这个活动的同事说:“下次为了这个周年庆活动,我得提前半年好好的锻炼身体呀!哈哈哈”

【结尾】

感谢周同学的分享,今天的拆页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