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小海,是宇宙中心分舵的一名新手拆书家,喜欢国学,目前在一家央企做投资工作,很高兴见到大家。拆书之前,我想向大家先介绍一下拆书帮这个有爱的组织。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拆书和拆书帮:
拆书帮是一个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
线下方面,拆书帮在北京设有管理团队,在全国大部分城市设置有城市分舵,我们可以在城市分舵定期进行拆书活动,就是类似今天这样的场所。线上方面,拆书帮有一个微信公众号,上边会发布各类主题拆书课,由拆书帮的精英拆书家们带领大家在线上进行学习,感兴趣赶快去关注吧。
拆书帮,为什么叫拆书帮而不叫读书会呢?是因为,拆书帮提倡拆书,而不是读书。拆书帮的核心是拆书法,也叫RIA便签读书法。
其中,R代表阅读原文片段,也就是我们读到的觉得非常有用的文章片段,
I代表用自己的语言重述原文知识,也就是用我们自己的话重述刚才读到的片段,帮助我们加深对原文的理解,
A代表拆为己用,我们可以怎样通过原文中提供的方法去避免当时的错误,或者,你觉得未来在什么场景下,你会用到这个片段的知识,你会怎样去做。完成这三步,如果以后再遇到原文中的问题,我们就会知道该怎么。
希望听完我的介绍,各位小伙伴对拆书帮和拆书法有了初步的了解。
接下来,我就一起来体验一下拆书的过程。请大家阅读一下手中的原文片段,时间为1min,读完,请抬头示意我一下。
片段来源:《向上管理 如何正确汇报工作》
【R-阅读原文片段】
在工作中,时间逻辑是我们最常用也是最好用的逻辑。过去、现在、未来是时间逻辑的精髓所在。
某次,一个学员小C在外地出差时接到了老总电话。一般情况下,他这个级别的员工是接触不到老总的,这次能接到老总电话可能是老总对这次项目特别重视。
老总在电话里问:“项目A进行得如何了?”
小C立刻感到紧张:首先,项目A之前一直处在搁浅状态,这两天才重启;搁浅的原因十分复杂,绝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描述清楚的。但是老总显然没有这个时间。这时小C该如何汇报呢?他使用了时间逻辑,用三句话说清楚了时间:“老总,这个项目是这样的:之前出了一些小差错,使项目停止了,在两周前我们专门和客户一起开了会议,共识是协商出一个大家都满意的方案出来;目前,我们公司已经制订出一个不错的方案并发给客户公司,等待他们的回复;等我和您汇报完,我立刻致电对方公司,催促询问他们对目前方案的意见。”
老总听了挺满意,说:“你先别催了,等他们主动给回复。你一收到回复,就立刻汇报给我情况。”小C答应了。挂了电话,小C发现刚才自己竟然吓出了一身冷汗。
小C的应对非常巧妙。
第一句话:之前出了一些小差错,使项目停止了,在两周前我们专门和客户一起开了会议,共识是协商出一个大家都满意的方案来。(过去时间)
第二句话:目前,我们公司已经制订出一个不错的方案,已经发给客户公司,等待他们的回复。(现在时间)
第三句话:等我和您汇报完,我立刻致电对方公司,催促询问他们对目前方案的意见。(未来时间)
仔细分析他的这三句话,没有什么实际内容,项目可以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但是他用三句话总结现状,用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逻辑来分析,非常巧妙地完成了自己的汇报。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
今天我们拆解的片段来源于《向上管理 如何正确汇报工作》。汇报工作是职场中的一项必修技能,有条理,逻辑清晰的一次汇报往往会给领导留下深刻印象,让领导对工作放心,对具体经办人员放心。尤其是有的时候,我们会在被迫的情况下,对上司进行临时的工作汇报,例如,在电梯里或上司一个临时的打电话,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会出现话到嘴边却说不出来,脑子里一片空白的情况,就会给领导留下不靠谱,甚至是影响到自己升职加薪的机会。而《向上汇报》中的这个片段教给我们一种汇报的方法,来帮助我们理清思路,应对突然性的工作汇报,并落实到语言中去,巧妙完成自己的汇报。
具体方法是:按照时间思维的逻辑去思考整理自己汇报工作的内容,来看片段中的例子,第一步,汇报过去时间已经发生的事情。小C的第一句话“之前出了一些小差错,使项目停止了,在两周前我们专门和客户一起开了会议,共识是协商出一个大家都满意的方案来。”就是汇报清楚了过去时间已经开展了哪些工作。
第二步,汇报现在时间,做了什么,目前的状况是怎样的。片段中小C的第二句话“目前,我们公司已经制订出一个不错的方案,已经发给客户公司,等待他们的回复。”回到现在时间条线,汇报清楚目前都采取了哪些措施推进工作。虽然项目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但是通过汇报让领导知道自己在这期间制定了一个不错的方案,在努力推进项目。
第三步,汇报未来时间的解决方案和跟进内容。片段中小C的第三句话“等我和您汇报完,我立刻致电对方公司,催促询问他们对目前方案的意见。”讲到未来时间条线,汇报清楚将来要跟进的工作内容。采取过去、现在、未来的汇报模式,就可以把一个项目内容汇报的很清晰,让领导对项目进度和推进难度有了掌握,让领导放心。
这种汇报的模式方法, 尤其适用于汇报的内容没有实质性进展,比较突然的被迫型汇报。
【A1-联系自己的过往经验】
我会拆解《向上管理》里的这个片段,就是因为自己往往该做的工作都做了,但在汇报环节上,总是会差一点点,造成给领导留下的印象欠佳。
有一个例子就是,前两周,大领导打电话过来问“和某某银行的合作,推进的怎么样了?”但是这个合作项目不在我手里,就比较懵,当时大脑一片空白,平时也接触不到大领导,心想大领导打电话过来问这件事,一定很重要,心里就开始紧张,越紧张,大脑就越空白,干瘪得回答了一句“不知道,应该是其他部门负责的。”领导说:“你们是业务部门,你们负责,搞清楚后,给我汇报。”我的回答就显的很被动,还有点推卸责任的感觉。
通过阅读片段,我反思到,自己没有掌握汇报的逻辑和框架,造成汇报内容的不完善。
【A2-规划未来的具体应用】
想到我下个月负责的一个项目,也可能会被领导问起,那么我可以运用今天片段中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线汇报方法对手里的项目进行了整理,比如我们一个下属公司的增资项目是我在负责,目前进度有些缓慢。如果领导问起来,我可以这样汇报“两周前和股东方在谈增资条件时,出现一点分歧,项目推进不是很顺利(汇报过去时间情况)。目前,我们提出了新的方案,已经发给股东方,在等他们的回复(汇报现在时间状况)。等和您汇报完,我催促询问一下他们的反馈意见(汇报未来时间方案)。”同样,都没有实质性工作内容上的汇报,但表达上更加完善清晰,可以让领导更加放心,知道我们在努力想办法推进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