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叫徐沈逸,是一名二级拆书家!很高兴在今晚给大家带来我的分享。主题是“识别与表达感受”,来自畅销书《非暴力沟通》。
在开始拆书前,我们先来分个组。来的人比较少,就2-3人一组吧!
【事件场景】
我想请在场的各位,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又到了自己一年一度的生日,早早地下班回家精心打扮,准备和自己的伴侣一起庆祝生日,到了饭点,TA还没有回来,过了一会收到一条短信:今天加班,你自己吃饭吧!原来伴侣忘记了自己的生日……
【提问】
大家是否遇到过类似情况呢?
学习者回应:有。
你当时是怎么做的呢? 学习者回应:我很生气。
只是心里面生气,没有用语言表达出来,是吗?学习者回应:对。
还可以怎样做呢?学习者回应:不理他。
是不是没想到还有更好的方案? 学习者回应:没有。
【影响】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为别人的言行,感受到愤怒、悲伤、焦虑或者是不耐烦;然而,我们却很少表达自己的感受,往往会直接在言语上指责、否定、随意出口评论等等,造成人际关系的破裂,让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隔阂、甚至敌视。你看,如果不会表达感受的话,后果很严重,小而言之,它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质量,大而言之,有可能会影响到我们职场目标的实现和幸福程度。
【解决】
马歇尔博士的《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不仅可以帮助你解决如何识别与表达感受的难题,而且还能教我们使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去与人沟通,使我们能够理解并看重彼此的需要,然后一起寻求方法满足双方的需要,建立和谐的生命体验。
在一次研讨班中,一位大学生说,室友将音响的声音放得很大,他怎么也睡不着。我询问他当时的感受,他说:“我觉得在晚上不该这么大声。”我提醒他,虽然他用“觉得”这个词,但他表达的是看法而非感受。我请他再试着表达感受,这一次,他说:“声音太大了就会打扰到别人。”我向他解释,这依然是看法而非感受。他想了想,斩钉截铁地说:“我没什么感受!”
很明显,他有强烈的感受。不幸的是,他体会不到,更不用说表达它们了。体会和表达感受并不容易。根据我的观察,对于从事律师、工程师、警察、经理等职业的人来说,尤为困难——表达感受与他们的职业形象相冲突。在家庭中,如果家庭成员无法表达情感,那是很悲哀的。西部乡村音乐的代表人物瑞芭·麦克英特尔在她父亲去世后写了一首歌:《我所不知道的最伟大的人》,这首歌引起许多人的共鸣——他们渴望与父亲沟通情感,却又做不到。
现在进入拆书讲解的环节。
【学习目标】学习完这个片段,我们能够用非暴力沟通的方法识别并表达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
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是感受。然而,在成长过程中,很少有人会关注我们的感受是什么,时间久了,我们也就慢慢地忽略了内心的感受,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感受。
很多人以为自己在表达感受,其实表达的不过是内心的想法而已。在非暴力沟通中,我们应注意区分感受和想法(看法)。
【强化概念,对比说明】
感受是指身心的感觉和感情,是一种可在此时此刻觉察到的生命状态,包括身体反应、心情状态和情绪。感受没有好坏,没有对错,只是一种状态。而想法是一种头脑中的认知,是我们对人或事物的判断、评论、建议或解决具体问题的办法,有对错之分,容易引起争议。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你约一个朋友打篮球,可是他却迟到了。
你心里会这样想:我觉得他太不靠谱了。(这句话表达的是感受还是想法?是想法,而不是感受,虽然用了“觉得”这个词,表达的却是他人言行在我们头脑中的认知。)
过了一会儿,那个朋友发来短信说不来了。这时,你可能这样想:我以后再也不要约他打篮球了。(这句话表达的是感受还是想法?是想法,而不是感受,因为没有情绪,只是从他迟到的行为中得出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那什么才是你内心的感受呢?(生气、不高兴、不舒服)
你可以这样来表达:“你的迟到,让我很不高兴,或者是让我很不舒服”,这就是在表达我们的感受,因为感受是源自于我们自身的心理反应,他人的言行只是导火索。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明确了感受和想法这两个概念的核心差别:感受侧重于心理反应, 想法则侧重于头脑认知。
所以,从感受和想法的区别中,我们能够归纳出识别和表达感受的4个核心步骤:
第一、明事实。刚刚的例子中,事实是:朋友打篮球迟到。
第二、问想法。刚刚的例子中,当你被放鸽子时,你可能会想:这个人怎么这么不靠谱,这个人怎么这么讨厌。
第三、知感受。刚刚的例子中,当你内心想着对方很不靠谱时,你内心的感受是不舒服。
第四、做表达。话术是“我感到+用来表达感受的词语”【为了清晰地表达感受,词语的选择可以参考《非暴力沟通》中“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
【适用边界】表达想法就避免不了评判,阻碍良好沟通。将自己内心的感受清晰地表述出来,能促进双方感情的交流(促进亲情),还能够提高沟通的质量(改善工作)。所以,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和对方有冲突的时候,我们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
【预防异议】有的小伙伴可能认为遇到冲突时直接表达感受似乎不太能解决问题,其实表达感受只是非暴力沟通四要素中的一个要素,如果要解决问题,我们还需要结合其他三要素来共同使用。我们今天只是刻意练习去识别和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刚才,是我对这个阅读片段的讲解,下面我们进入规划应用环节。
大家可以设想一下,未来一周,当你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对方的言行让你感到很不舒服,你很想表达出来,却又怕伤害了双方的关系。比如说你的同事话太多了,导致开会效率低下;你的父母常常在你耳边催婚;你的好朋友总是拒绝你的帮助……
请大家设想一个自己将来可能会面对的场景,应用今天的所学设计出一个小剧本,几百字即可,设计出人物、情节变化(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和当时双方的对话、动作等,其中部分对话要使用刚刚学到的方法(明事实-问想法-知感受-做表达)。摘要写在一张纸上。时间5分钟,5分钟后我们请小伙伴来站起讲讲他的剧本。
学习者案例记录:
作为一家咖啡馆的老板,要管理好员工,所以和员工之间有时候会发生冲突。
剧本是这样的:
时间是下周,地点是在我们的咖啡馆,人物是我和我的员工。事情是:我的员工最近提出了加薪的要求,我会这样去表达:(对话)
员工:你刚刚又否定了我的加薪方案,为什么?
老板:我看了这个月的业绩,和上个月比下降了几个百分点,我感到有点失望。
反馈:从学习者的案例中我们确实能看出来他用到了我们刚才的方法。
1、明事实:员工想要加薪
2、问想法:我不想给他加薪
3、知感受:失望
4、做表达:我感到有点失望
总结:今天学到的识别并表达感受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冲突。希望大家能够尝试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使用这个方法,更多地关注自己,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