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 所属活动: 190512鹭见欢喜第二十二期定级训练 所在级别: TF3-3 学习主题: 有效的倾听和反馈 学习目标: 运用非暴技巧,诚实表达自己,关切倾听他人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各位小伙伴们,大家好,我是拆书家林秀兰。用3个标签来介绍一下我自己:二宝妈、心理咨询师、育儿讲师。

  拆书开始之前我们先分以下组,左边和右边各为一组,请组内的伙伴相互握一下手。

【场景法图书介绍】1-2分钟
 (事件)生活中会听到一些让我们情绪不佳的话,如:胖的人会听到朋友说:你又胖了,脸越来越圆了。拍照后听到朋友说“你拍照很上相,照片的你比较好看啊”。孩子对妈妈说“你很啰嗦,不要再说了”。老公说“早就和你说了,你看你不听我的劝,吃亏了吧!”

(提问)如果你是上面场景中的被人说胖和拍照上相的人、被孩子说啰嗦的妈妈、不听老公劝的老婆之一,听到这些话后心情如何呢?平时你是如何来处理面对的?这样的沟通质量如何呢?
(影响)其实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常见现象,由此可见,我们在沟通时,无论是表达想法,抑或是倾听他人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重视并尽快改变,轻则影响沟通目的的达成,重则还会影响你的人际关系,甚至生活幸福感。

(解决)今天拆解的书籍《非暴力沟通》是一种和暴力沟通相反的沟通方式,可以教会我们如何突破那些引发指责、抱怨、愤怒等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用不带伤害的方式表达自己,倾听他人,让沟通更高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学习目标】:在通过今天两个片段的学习,帮助学习者学会(行为)如何运用非暴力沟通的方法(澄清)诚实表达自己,关切倾听他人(界定)。 

 

【过渡】:下面请大家阅读原文片段,时间2分钟,看完后请举手示意或眼神示意我。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我认识到语言及表达方式的巨大影响。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后来,我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我们情意相通,乐于互助。我称之为“非暴力沟通”。这里借用甘地曾用过的“非暴力”一词,来指暴力消退后,自然流露的爱。在一些地区,这种沟通方式被称为“爱的语言”;在本书中,"NVC"指非暴力沟通或爱的语言

人生的抉择

非暴力沟通的基础是一些沟通方式一一即使在逆境中,它们也能使人乐于互助。非暴力沟通没有任何新的主张,它所吸纳的内容,都有悠久的历史。它的目的正是提醒我们借已有的知识,让爱融入生活。

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我们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这样,在每一次互动中,我们都能聆听到自己和他人心灵深处的呼声。同时,它还促使我们仔细观察,发现正影响我们的行为和事件,并提出明确的请求。它的方式虽然简明,但能带来根本性的变化。

听到批评时,我们一般会申辩、退缩或反击。然而,一旦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及需要,而不反驳他人,我们便能发现内心的柔情,对自己和他人产生全新的体会。这将最大限度地避免暴力。通过强调倾听一一倾听自己及他人,非暴力沟通培育彼此的尊重、关注与爱,使人乐于互助。

虽然我称非暴力沟通为“沟通方式",但它不只是沟通方式。它更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提醒,使我们专注于更可能满足我们人生迫求的方向。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采用(行为)非暴力沟通四要素(澄清)与人沟通交流,诚实表达自己(界定)。

[互动提问]:

1、提问:刚才阅读的片段讲的沟通方式叫什么呢?

回答:非暴力沟通。

2提问: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哪两种方式呢?

  回答:谈话和聆听。

[概念讲解]:

非暴力沟通就是在交流时,基于观察到的客观事实,体会彼此的真实感受和需要,并能用一种不带有伤害的方式诚实地表达自己的请求,不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从而实现情意相通,让沟通更高效和更有质量,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举例辨析概念]:

下面我举几个生活中场景,大家看是否属于非暴力沟通?

1、孩子回到家做到书桌没有动笔,妈妈说:你又不想写作业了是吧!整天就知道玩玩玩,学习是你现在阶段最重要的事。

这是非暴力沟通吗?不是,这是说教。

2、同事让你请客,你拒绝了,对方说:你就是小气!请顿饭又不花你多少钱。

这是非暴力沟通吗?不是,这是评判。

3、领导安排你周末加班,你不想加班,嘴上说:好的。

这是非暴力沟通吗?不是,这压抑自己需求,让自己难过。

 

   可见,非暴力沟通,不是评判和说教,也不是为了所谓的“非暴力”而委曲求全、讨好对方。“非暴力”的关键,首先是要尊重客观事实,并基于此来体会由此引发的内心真实感受,并重点挖掘导致这种感受产生的未被满足的需要,而后清楚诚恳地表达出请求别人如何做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同时要记得,不用语言暴力(如指责、否定、嘲讽、任意打断等)。

HOW]:有效倾听四要素

1.观察:客观描述行为和事实,不判断、不评估、不指责。如:“你今天看电视看了2个小时。

2.感受:表达此时此刻的心情。如:“我感到伤心

3.需要:找到产生那些感受背后未被满足的真实需要。如:“我希望你每天能陪我玩一会儿。

4.请求:提出具体的希望对方采取的行动以满足自己。如:“你能陪我一起玩乐高吗

[举例]:

最近老公这周应酬比较多,晚上都不知道老公几点回来,我是这样和老公说的:老公,你这周有5个晚上超11点回家(观察),我感到失落(感受),我需要你的陪伴(需要),你可以每周多两天陪我看看电影或者出去散步吗?

 

[适用边界]:

    其实非暴力沟通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在工作、生活中可以经常用到。当然,当双方情绪特别激动时,或者沟通内容极其简单微小时,暂时用不到这种方法。

[预防异议]:

    有的朋友可能会觉得非暴力沟通的句式太麻烦,平时用起来不方便。其实非暴力沟通不是固定的公式或句式,这些只是一个参考,它根据不同的个人风格、语言习惯、文化环境,都可以适时的调整变化。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俗话说最好的学习就是用。为了让大家充分理解今天学的这个知识点,下面我们来做个现场演练。请大家现场编写个小剧本,想一想未来在生活或工作中什么场景下可以用到非暴力沟通。内容可以参考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设计出人物,以及双方之间的对话。

给大家提供几个场景的借鉴:比如发现孩子边写作业边玩手机;老公玩手机游戏;领导安排的不合理工作等。

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稍后我会请1位小伙伴分享一下。

[学习者郑勇组分享]:

时间:明天(星期       

地点:家里

人物:我和儿子

背景:工作日的早餐总因为要送孩子上学跟打战似的对话:

我:儿子,(观察)妈妈注意到时针还有4分就到7了,(感受)妈妈感到很着急,(需要)我需要35分出发确保准时上班,(请求)你可以在35分之前吃完早餐吗?

儿子我吃快点就可以。

反馈:从郑勇的分享中,我们看到了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四要素都有运用到和儿子的沟通反馈中,很好!活学活用,日后将会更熟练的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

 

[过渡]:

上一个片段,我们讲了如何用非暴力沟通的方法诚实表达自己,其实,非暴力沟通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如何关切地倾听别人,并给予积极的反馈,从而提高倾听质量,使对话更有成效。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下面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第二个片段。

[学习目标]:

在倾听别人时,学会运用(行为)非暴力沟通的方法(澄清),更好地体会对方,并给予对方反馈(界定)。


原文片段

一位女士在参加非暴力沟通研讨班后不久,到一个医院当了义工。一些护士请她去和一位老太太谈话。护士们告诉她: 我们和她说,她的病并不重,只要吃药,病情就会好转。可是,她听不进去,整天坐在屋子里喃喃自语‘我不想活了’,‘我不想活了’。”这位女士见到老太太时,就像护士们说得那样,她独自坐在房中,不停地说“我不想活了”。

你的意思是你不愿意活下去了?”这位女士问老太太。老太太很惊讶,停了下来,表情也轻松多了。她开始讲,从没有人知道她是多么痛苦。这位女士继续表达她的理解。很快,她们就感受到彼此的情意,手挽手地坐在一起。当天晚些时候,老太太就开始吃饭、服药,情绪也明显好转。尽管护士们一直在安慰老太太并给她建议,但只有这位女士为老太太提供了她真正需要的东西—她需要有人能理解她深深的绝望。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自测题]:

请大家仔细阅读下面的5道测试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打分(1分表示很不符合自己实际情况,5分表示非常符合)

1.在跟别人对话时,我会认真地听对方讲话的内容

1

2

3

4

5

2.在别人向我倾诉痛苦时,我会更关注对方的情绪和感受,而不是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1

2

3

4

5

3.在倾听别人说话时,我不会给予评判或指责

1

2

3

4

5

4.别人对我提出请求后,我会重复一遍再去做

1

2

3

4

5

5.在与别人聊天时,我能让对方感到舒服,且愿意与我一直聊下去

1

2

3

4

5

 

测试题的目的,是让大家对自己在倾听别人方面的现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请大家把刚才的5项得分相加,然后把自己的总分说出来。

20-25分:表示你非常善于倾听别人;

10-19分:表示你在倾听别人方面表现一般,需要加强;

9分以下:表示你迫切需要通过学习提升倾听能力。

 

[互动提问]:

1.提问:在例子中,老太太为什么整天坐在屋子里喃喃自语“不想活了”?

  回答:因为她感到痛苦和绝望。

2.提问:那为什么女士只问了老太太一句话,老太太就表情轻松多了呢??

  回答:老太太觉得终于有人能理解她,能感受到她的痛苦和绝望了。

[概念讲解]:

我们在倾听别人说话时,本来的目的就是要理解对方所要表达的意思,包括说出的事实和没直接表达出的其他信息,包括情绪、期望等。但实际上我们却往往更关注自己,而忽视了对对方的深入理解,比如总是不自觉地给予对方评判、指责、安慰或建议等等,这些都是从自己出发,而不是真正地将焦点集中在对方身上。这时,就需要我们运用非暴力沟通的思维,去关切倾听对方,并给予对方反馈,以表明我们真正理解了对方的意思。

[这样做的好处]:

这样做,一方面能够让我们将焦点放在对方身上,更好地领会对方的意图,体会对方的感受和需要。另一方面提高对对方要表达信息接收准确性,还能让对方获得被理解感,利于进一步深入沟通。

[不这样做的坏处]:

而如果不这样做,一方面容易让我们错误的领会对方的意思,降低沟通效率;另一方面还可能让对方觉得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和理解,严重地还会产生更多矛盾。

[具体HOW]:

那么该怎么有效倾听馈呢?

1.真诚倾听:即发自内心的愿意倾听对方,并表现出你的真诚。如:眼睛看着对方,身体前倾,表情专注等。

2.鼓励表达:即通过适时回应鼓励对方继续。如:不时的点头,语言的回应(嗯、这样啊、是、还有吗等等)。

3.运用非暴力沟通的方法有效反馈

1)反馈对方观察:即对方描述的行为和事实。如:“你是说你孩子每天玩游戏超过3个小时

2)反馈对方感受:对对方此时此刻心情的理解告诉对方。如:“你感到担心是么?

3)反馈对方需要:探寻并确认对方内心的真实需要。如:“你觉得孩子要有自律性?

4)反馈对方请求:确认对方希望自己采取的行动。如:“你希望你的孩子能放下手机先写作业吗?

[举例]:

下班回到家里,还没开门就听到小宝在哭。

我进门后小宝冲过来抱着我说:我吃饭太慢,被奶奶打了。

(真诚倾听)我抱起小宝,看着她的眼睛,对小宝说:(鼓励表达)这样啊!

小宝:打得很疼,现在还疼。

我:(反馈对方观察)你是说你被奶奶打了,打得很疼。

小宝:我都哭了。

我:(反馈对方感受)你感到伤心、还有害怕是吗?

小宝:是的。特别想妈妈回来。

我:(反馈对方需要)你不喜欢被打,你想奶奶能尊重你?

小宝:嗯!

:(反馈对方请求)你想奶奶能和你好好说,而不是用打的?

小宝:是啊!不要用打的。

 

[适用边界]:

当我们对是否理解了别人说的话没有把握时,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及时向对方反馈,得到对方的确认,以确信自己理解正确。如果特别在乎与对方的关系,希望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尊重与重视时,也可以用这个方法。当然,如果是特别简单的沟通,或者时间比较仓促,则不必采用这样的方法。

[预防异议]:

可能有的朋友会说,这样说话会不会在生活中显得太假?套路明显?其实呢,怎么说都是形式问题,重要的是我们内心要时刻树立这样一个理念,把关注点放在对方身上,去聆听对话话语背后的感受需要请求。至于怎么说能让对方觉得舒服,则可以根据情况去调整,想办法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即可。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微行动学习]:

刚刚我们学习了如何利用非暴力沟通的方法进行倾听并及时反馈,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再深入理解一下这个知识点。

[分组讨论]:

按前面的分组进行讨论左边一组、右边一组。

一、明确问题

[提问]:现在请回想一下我们在沟通中的表现,针对刚才的拆页学习,大家觉得最难把握的是哪一个步骤?

 

[学习者]:有效反馈(一致认为)

[提问]:那在有效反馈的4点中,大家觉得哪一点最难呢?

[学习者]:反馈对方需要;反馈对方感受

[提问]: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选择其中一个好么?

[学习者]:反馈对方需要

[总结]:OK,我听到大部分人都选择需要,那么我们就以需要为例深入讨论。

第一组案例问题:聆听一位妈妈,妈妈说孩子玩手机游戏玩太久,作业写太迟或顺便乱写。妈妈说了一堆孩子要调整的地方,妈妈的需求对象听上去都是孩子要改变?妈妈的需求的对象是自己的还是孩子的呢?分不太清。

第二组案例问题:聆听一位妻子,说老公抽烟抽得很凶,请求是老公戒烟,那这个妻子的需要是什么?抽烟危害的是老公的身体,对妻子没有直接影响。

我们两个小组选一个案例来一起讨论,一个是亲子的,一个是夫妻,你们更想选择哪一个呢?

多数学习者:选亲子的。

 

二、引导分组讨论问题本质

[提问]:大家对孩子教育比较关注,接下来我们来明确一下第一组案例的核心问题是什么,猜测妈妈的需要会遇到什么困难?我们讨论一下。待会我们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一下讨论结果

[学习者]:

第一组:

1、妈妈说的都是孩子的要怎样调整?我没有需要,只要孩子好就可以。

2、妈妈说为了孩子好,我的需要就是孩子学习好,而这个需要只是表层的,如何挖掘内心的需要呢?

第二组:

1、妈妈没有需要,妈妈就是找人随便聊聊天。

2、对方一会说这个一会说那个,话题切换太快太多。

 

 

三、明确问题本质

[提问]:哦,大家说我觉得都有道理,那么请问,最关键的原因是哪一个呢?

[学习者]挖掘内心里的需要:(大家一致认为)

四、引导分组讨论解决方案

好的,接下来一起讨论一下,如何挖掘内心的需要问题?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该问题的解决方案,3分钟后请大家分享。

经过讨论,我们总结出个方法:

1、依据妈妈的感受,进行追问,如:担心,担心什么?

2、孩子的行为对妈妈的影响。

3、从中找到双方的观念不同之处。观念冲突会产生观念认同的需要。

4、参考“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运用以上方法可猜测妈妈诉说孩子玩手机再写作业的需要:

1、表层需要,孩子身体健康和有效管理好学习时间。

2、深层需要,妈妈的观念被孩子认同。

 

[总结]:大家讨论的很不错。我们总结四个方法对我们倾听对方需要提供了方法

 

A2】(催化应用)

 [布置作业—找人分享]: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分享,学习是否有用,只有去用了才知道,因而我们回到自身,在未来的一周内,如何运用今天所学,尽可能多的把这个方法讲给身边的朋友听,分享的越多,你对它的理解越深刻,关切倾听和反馈就会越熟练和自然。

今天的学习结束后,请大家将自己的“非暴力沟通”实践情况发到本微信群,我也会在课后跟进大家这个任务完成情况。

 

[学习者案例记录]:

周六学习了非暴力沟通这个拆页后,周三提出离职和领导运用了“非暴力沟通”,大致是这样说的:

胡(总监):这是我的离职报告,我要离职了。

 洪(领导):我觉得你离职是很麻烦的事。

胡(总监):我知道我的离职,你会感到生气很担心。

 洪(领导):是啊

胡(总监):你是希望工作能很好链接,正常运转。

 洪(领导):是啊,你突然要走,培训工作没法安排,第二,你走了很可惜,公司要上市了,本来谈好给你的股份,你也拿不到。

胡(总监):你是希望工作的计划不要变动。

 洪(领导):你可以留下来半年吗?

胡(总监):我们商量一个方式,现在开始找一个对接人,我会和他配合。最快的时间让他上手。

 洪(领导):我担心他接手不了。顺便找一个接手,我不放心。

胡(总监):我部门有几个得力的干将,比如小杨,带他几个月,可以很好上岗。如果你可以给他机会的话。

 洪(领导):你这个建议是这样,年轻人有他的憧憬,但专业上还不行。怎么去掌控项目,需要成熟的人有思想逻辑的。你看看有没这样的人选?

胡(总监):是,这个呢,我去找招聘部,好好和他沟通一下用人的需求。

 洪(领导):人各有志,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胡(总监):谢谢老板的栽培。

结语

今天学习了“非暴力沟通”的两项重要技能,诚实表达自己和有效倾听反馈。希望大家回家多运用多实践,通过不断的实践运用成为非暴力沟通达人。今天的拆页分享就到这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