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所属活动: 拆书帮山城分舵晋级场0511 所在级别: TF3-2 学习主题: 责任型授权五步法 学习目标: 责任型授权

开场: 大家好我是二级拆书家徐中凤,今天将进行3-2等级的分享。今天分享的片段主题是:如何进行责任型授权。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1557816381335118.jpeg

1557816282530656.jpeg

1557816282791698.jpeg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学习目标:

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在遇到需要授权时能够运用责任型授权的方法去授权他人做某件事。

图书介绍(场景介绍法)2min
事件场景聚焦一个大多数可能遇到的具体场景

授权他人办事我相信大家都有过,首先给大家分享一个我的小故事。上周我在网上找到一个可以做拆书活动的场地,因为对方说只能上班时间去看场地,于是我找到一位小伙伴,给他说你负责去看下这个场地的硬件设施,最好是跟场地那边谈妥能够长期使用。第二天对方就去了。后来我就给对方打电话问了一些比较重要的关于场地使用相关的问题,结果对方都答不上来,最重要的是场地那边没有很明确答复说我们是否可以长期用。我当时就很郁闷啊,心想让你去现场踩点不就是为了确认这些问题?早知道这样还不如我自己去了!

提问:

大家以往授权他人办事是怎么做的?当对方执行的结果和自己预期的千差万别的时候是怎么处理的?有想过从我们自身出发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吗?

影响:

工作中我们授权他人做事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那么后果则是我们需要承担的,这样可能会让领导觉得我们办事不利,甚至影响自己的工作考核;生活中则可能因授权不当导致人际关系破裂,甚至是家庭和睦。

解决:

今天分享的片段来自于《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将自身践行一生的个人效能的提升方法总结为两大领域,一个是个人领域,一个是公共领域,两个领域中共包含7个习惯,分别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综合综效、不断更新。每一个习惯都可以用在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帮助我们从底层思维模式入手,不断提升认知深度,获得自我完善。习惯三要事第一中讲到的责任型授权就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前面提到的问题。

A1:量表自测1min

接下来请大家花1min时间做一个简单的测试,这个测试可以帮助大家了解自己是否善于进行责任型授权,其中1表示非常不符合,6表示非常符合。

image.png

解释量表自测的意义 1min 

现场统计:

20以上,说明你无形之中已经掌握了责任型授权的方法。今天的学习我们一起来详细梳理下这个方法。

10-20分,说明你很期望实现责任型授权。那么今天的学习一定会让你收获满满,所以请你们积极参与整个过程。

10以下的同学说明你还不太清楚如何进行责任型授权,那么今天的方法你一定要认真学习哦。


I:5-7min

What:片段通过讲述一个爸爸授权儿子清理花园的故事介绍了责任型授权的方法。责任型授权是指将权利授予有能力完成某些任务的他人,一方面让对方得到锻炼,另外也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做更重要的事情。

How:如何进行责任型授权?根据书中的案例总结为以下五步:

1. 明确预期结果:告知对方你想要达到的具体结果并确保对方已理解,这里一定要和对方明确这个具体结果是什么。

片段中爸爸授权儿子清理花园想要的结果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希望的院子—绿油油而又整洁”

2. 统一限制约定:告知对方哪些是可以自己做主,哪些是需要遵守我们的规则的。

片段中爸爸讲到“除了上油漆外,你可以自己想办法,用水桶浇水都行”

3. 告知可用资源:对方执行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些人力财力等资源。

片段中爸爸告诉儿子“有空的时候爸爸会帮助他”

4. 明确奖惩标准:明确对方可能获得的奖励或者是惩罚等,用于激励对方。

5. 评估实际结果:和对方协商好评估的频次和时间,就已有的结果和第一步的预期结果做对比,评估实际结果如何。

片段中,每周两次,儿子必须带爸爸巡视整个院子,说明工作成果。

适用范围:这个方法适用于我们有权力授予他人,且我们想要通过授权让对方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以便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做更重要的事情的情况下。

这么做的好处:责任型授权可以让对方更多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从而增加双方的信任感,同时还可以让我们将精力用在最重要的事情。

举个例子:

都说高手来自民间,看到这个方法的时候我就想起了我的妈妈。

记得8岁那年春节家里来亲戚的时候,妈妈让我去买水果。妈妈是这么说:

1.明确预期结果:你去买够5个大人吃的水果,5斤左右。(互动:对应步骤中的第1步)

2.统一限制约定:预算30块钱,你可以多挑些你喜欢吃的。(互动:对应步骤中的第2步)

3.告知可用资源:如果你觉得扛不动,可以叫上你没事干的哥哥,或许你可以用可能剩余的钱来诱惑他。(互动:对应步骤中的第3步)

4.明确奖惩标准:买回来的符合预期的话我就奖励5块钱。(互动:对应步骤中的第4步)

5.评估实际结果:妈妈会根据第一步的预期结果,和我实际买回家的水果进行对比。嗯,不错,买的水果种类丰富,量也把控得好。呐这崭新的5块钱奖励你的。(互动:对应步骤中的第5步)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8-12min

相信通过讲解大家对责任型授权有一定的了解了,接下来大家一起通过场景演练来进一步学习。请大家仔细听给到的场景哈。

小明和小红结婚五年,有一个3岁大的可爱女儿。女儿开始上幼儿园了,因小两口上班经常出现996模式,小两口想到可以授权退休的爷爷奶奶来帮忙接女儿放学并照顾女儿直到小两口回家。于是小两口决定用责任型授权的方法,设置一个星期的考核期,来检验爷爷奶奶能否完成任务。

开始讨论前给大家两两分组。

请大家小组内进行讨论,制定一个小两口进行责任型授权的方案。给大家7min时间。结束后我们请一个小组的伙伴来分享下他们的方案。提示:请大家注意这个环节我们的目的是练习方法的使用,并不是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哈。

A3场景演练案例:

1.明确预期结果:1)安全接回家  2)陪伴女儿直到小两口回家 3)九点半前睡觉

2.统一限制约定:1)不能买零食  2)不能看电视 

3.告知可用资源:1)可打车回家  2)需要书籍玩具等物品提前告知我们俩买 3)有任何问题可随时打电话给我们 

4.明确奖惩标准:1)周末带爷爷奶奶出去玩儿  2)送致谢的小礼物

5.评估实际结果:1)从孩子的感受、行为等来评估  2)从父母的感受来评估,如任务是否困难,父母和孩子的交流是否顺畅等。

 

A2 1min 给学习者布置任务:特定任务 找人分享 事后复盘 拉人陪练

接下来请大家设想下,未来的一周或者是一个月,你需要授权谁帮你做什么事,比如授权同事帮忙完成某项工作?又比如授权家人帮忙添置物品等?

1. 请大家将想到的事件写下来。

2. 然后请大家写下用责任型授权法进行授权的计划。


学习者案例:

1.事件:授权清洁阿姨拿上房间钥匙自行去打扫新房清洁

2.责任型授权计划:

1)明确预期结果:除了房间地面 家具等表面的清洁外 还需要将柜子的抽屉、沙发的下面、床底下清洁干净。

2)统一限制约定:不能损坏房屋物品  家里的抹布等工具都可以使用 

3)告知可用资源:如果需要其他的清洁用品可以去自行购买 我报销

4)明确奖惩标准:做的好的 多给20元 做的不好的 扣除10元

5)评估实际结果:下班回家后和阿姨一起检查,如果符合第一步约定的要求就给付工资 有超出预期的奖励20元 做的不让自己满意则扣除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