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今天是我的3-3的拆书,分享是目标相关,学习目标是:学习者在制定目标时,把行动计划转换为如果...就...句式行动计划。在执行实施目标的时候,能够列举出实现目标的的愿景和障碍。
【事件场景】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
1. 说好的要读半小时的书,看了下手机,结果这半个小时就交给手机了。
2. 制定的节食计划,可是到了餐桌前就开始放飞自我了。
【提问】
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你的计划为什么难以达成呢?是因为意志力不够,还是行动力不强?为什么你会是一直是在原地打转呢?
【影响】
我们总是对未来有所期待,但是却总是难以达到那种期待。慢慢的我们更多的都在沉溺于制定计划的憧憬的快感中,可是面对现实的时候,却是充满了焦虑、沮丧甚至是甚至是陷入到自我怀疑。
【解决】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这本《成功动机与目标》能帮到你,书中介绍了制定计划的原则,对目标不同维度的认识以及达成目标的策略方法。它能帮助你找到目标的动机,以及执行目标的行动方法,让你能够制定出最终切实可行的目标。接下来我们进入到第一个片段的学习,学习目标是:学习者在制定目标时,把行动计划转换为如果...就...句式行动计划。
这些计划的美好在于简单。你找到一个想去实现的目标,说清达成它的具体时间、地点和方式。比如,就拿之前的减肥目标举例。第一步,应该把“少吃”改为“每天摄入热量不超过1 500卡路里”;第二步,“多运动”应该变成“每周一、三、五上班前去健身房锻炼一个小时”。戈尔维策把这类计划叫做“建立执行意图”,听上去挺拗口,实际就是指一种“如果……就……”的计划方式:如果已经吃了1 500卡路里的食物,我就不能再吃了;如果现在是星期一早晨,我就要上班前先去运动。
摘录来自: 海蒂·格兰特·霍尔沃森。《成功,动机与目标》P165-P166.
【Why】
如果看家看完了,可以抬头示意下我。上面的片段很短。
【拆书家】:大家平常都会是制定怎么样的目标?
【小美】:减肥、读书
【拆书家】:再具体点呢?比如说量化些
【小美】:比如今年我想读10本书。
嗯,是的。其实大多数人在制定目标的时候,使用的是目标意图,也就是说:我想要做/要实现...,但是没有说要怎么做。比如说我要在21天学会编程,我要减肥等。而执行意图所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What】
那执行意图是什么呢?简单来讲就是确定完目标后,明确出它的时间、地点和行动方式。 用一个条件语句——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如果…X…就…Y…”。
那么什么才是好的执行意图呢?【澄清概念】
下面我们以减肥为例:
如果只是说:我要减肥,那是执行意图吗?不是,它是目标意图。因为它没有具体的场景和事项;如果说:要每天少吃多动,管住嘴,迈开腿去减肥。那它是执行意图吗?不是,因为计划没有包含具体的时间;那如果说:我每周一三五,要锻炼半个小时,这是一个执行意图吗?也不是,因为没有具体的地点因素。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执行意图有3个很显著的特点:时间,地点和具体事项。
【How】
那么我们怎么来建立自己的执行意图呢?
1、 明确实现目标。(想要实现的目标)
2、找到关键行为。(哪些行为能达成目标)
3、转为具体方式。(行为达成的具体方式)
4、整理如果..就..。(针对具体行为,整理如果就...)
【举例说明】
接下来我们就举个例子吧。
在去年的时候我做了一次减肥的计划,在21天里减重了14斤。那么我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我在最开始给自己制定了一个目标,减重12斤。然后继续去找减肥的关键行为有哪些?
少吃
多运动
多喝水。
紧接着我会把关键行为转为具体方式。例如少吃变为:
每天只能吃蔬菜;多运动变为每周一、三、五上班前去锻炼一个小时;多喝水变为:每天摄水量不低于1.8L。
最后把具体方式转变为如果就的句式:
如果今天的中午在公司吃饭的时候,菜里有肉,那我就只吃蔬菜;如果今天是星期一,下班后,我会在吃完饭后,去(黄浦江边跑半小时的步/公园20分钟跳绳)。;
这样通过把大的目标进行拆解成一个小的行动,又对行为举行了具象化,从而完成了我的减重大业。
【这样做的好处】
那么问题来了,执行意图为什么会有效呢?其实就是提前设定大脑的场景行动模式,让你一旦你进入了某个场景或者达到某种程度,就会自动启动预设的行动模式,你就只管去执行就好,你无须再与意志力搏斗也就做到了从想到做的转变。
【预防异议】有的小伙伴可能会问,关键行为和具体方式有些分不清楚。其实关键行为是为了达到目标你会做的一些行为,而具体方式则是指,把关键行为具象化。比如多运动,改为每天锻炼30分钟。
【适用边界】
当然这个方法适用于较为明确可以执行的目标,同时能够让你预设好场景,这样才能更适合执行意图。
在拆书帮我们提倡是学以致用,今天我们会进行一次挺有挑战的练习,也就是请大家变身为一个小编剧。接下来请大家编一段小故事。因为有一些方法,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可能不太容易一下去运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通过编故事的方式来练习,因为在故事中一切皆有可能。接下来请大家编写一个发生在未来的小故事。请注意剧本需要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对话情节。其中部分对话要使用上今天所学到的四个步骤。 现在请大家花5分钟的时间构思一下,并写到纸上。后面我们邀请一位同学进行分享。
【学习者:文哥】
时间:未来一个月
地点:家中
人物:我和老婆
情节:最近一个月老婆想要考项目经理,但是老婆没有信心完成,由此引发的讨论
对话:
老婆:马上就要考试了,可是我现在还没准备好。不知道能不能考过
我:那你是不是该想想要做些什么,才能帮助你考试呢?(找到关键行为)
老婆:必须得要听课程和做题。
我:好,现在知道听课和做题了,那怎么听课和做题呢?量化点,比如说每天听多少课,做多少题(转为具体方式)
老婆:看现在时间,每天得上3节课也要做1套题。
我:那怎么具体去做呢?
老婆:如果今天是周x,我就会在上班通勤路上看两节课程。如果今天下班后,我到家里晚上十点我就做一套试题。(整理如果..就...)
【过渡】
执行意图是一个很好用的工具,可是这个工具真的是万能的吗?比如说我刚刚打开了一本书,可是手机响了,聊了一会天半个小时没了。想要去运动,可是下班后很累,不想去动了。这个时候,好像执行意图就不太灵了。
那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个拆页。
学习目标是:在执行目标的时候,能够列举出实现目标的障碍,根据障碍制定对应的对策。
两个片段是一种递进关系。
在开始之前,我们先做一个小测试。这里有5个题目,请按照1-5分的标准进行打分。1分代表完成不符合,5分非常符合,下面请仔细阅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打分,并在最后计算总分。时间为1分钟。
通过这个测试可以观察到我们对目标的可执行程度
大家有超过20分的吗?这个区间代表可执行的程度非常高,具备非常强的行动力;10-20分,有哪些小伙伴?这个区间代表目标具备一定的执行程度,但也有很大提升空间;5-10是低分区间的目标属于很低的执行度,很容易造成行动瘫痪。今天的片段学习可以在这方面帮到你,接下来请大家用1分钟时间来阅读原文。
那么怎样才能最好地树立并实现目标而不是活在白日梦中呢?最佳策略是用乐观的方式看待目标,同时用实际的方式思考具体需要做什么才能实现目标。奥丁根把它叫做“心理对照”——首先你得能想到目标的实现,然后再反思其中的障碍。如果你大学毕业想找份高薪工作,首先要能想象自己被一家顶级公司录用,然后再考虑你和这个目标之间存在什么障碍——比如其他优秀的应聘者。这就使你不得不寄出很多份申请,不是吗?这就叫做:感受“行动的必要性”——这是实现目标所需的关键心理状态。幻想找到份好工作或者与倾心已久的人坠入爱河是件很有趣的事,只不过你不会因此取得任何实际进展。心理对照能引导我们聚焦于必要的行动,从而把愿望和白日梦转化为现实。
摘录来自: 海蒂·格兰特·霍尔沃森。《成功,动机与目标》 P24 - P25
【what】
在上一个拆页里我们提到了执行意图,执行意图让我们从想到做。但即便运用了了如果..就的方法,可是在执行的时候依然会遇到障碍和诱惑。那么我们要怎么做呢?在拆页中提到了一个很棒的方法叫做:心理对照。
心理对照是指人们在思维过程中首先想象目标实现后的收获,然后思考现实中阻碍实现目标的因素,通过对比目标实现后的收获和现实中的障碍,使未来和现实同时通达,在未来和现实之间建立起心理联结,激活个体达成目标的期望。简单来讲就是列出可能障碍,遇到的时候想想为啥做,然后再解决障碍。
那么我们要怎么来做心理对照呢?
【HOW】
那我们如何来做好心理对照呢?
1、确认目标。想一个自己渴求的,虽有些挑战但可执行的。
2、描述愿景。目标达成的场景是什么,场景越详细越好最好要有画面感,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
3、罗列障碍。实现的过程中,你最担心发生的障碍有哪些。
【举例】
我们还是拿减肥为例子吧。在减肥期间,我需要每天都要进行锻炼。那么我要怎么做呢?
目标:今天的锻炼愿望:我想去锻炼半小时
结果:它能够让我明天瘦一些,体重秤会显示的很轻,可以在打卡群里收到点赞
障碍:下班后很累,加班,无法瘦下来
通过针对障碍和结果的对比,在我遇到障碍的使用,激发我的行动力,让我对目标的实施充满了信心。也就瘦了下来。
【预防异议】
可能会有小伙伴会问:为什么要描述愿景呢?其实描述愿景的目的是明确为什么要做这个目标,它是你的动力,也是诱惑你完成目标,克服障碍的动力。而把画面感描述的更为清晰,也同样为如此。
那么结果的诱惑不足以克服障碍怎么办呢?如果是这种情况,我建议你来修订目标,因为它不属于心理对照的适用范围。
刚刚都是我在说,接下来希望和大家一起来开始你们的探索和分析。
1 、明确问题
在刚刚的心理对照的方法中,大家有什么问题吗?或者说那么大家觉得结合到大家的过往经验中,大家觉得这个方法中哪一个步骤最难呢?
【学习者】:描述愿景
2、讨论问题的本质
【拆书家】:大家都赞同吗?
【学习者】:赞同
好,既然大家都赞同。那么下面请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的本质。请大家各自在小组内讨论。给大家的3分钟的时间。
【文哥】:我们组的结论是:愿景很虚,不够量化。
【小美】:我们组的结论是:愿景可能会随目标而变化。
3、 分组讨论解决方案
我们得到了两个本质问题,一个是不够量化,一个是会变化。这个本质问题大家都认同吗?有没有补充?
【学习者】:没有
4、分组讨论解决方案
现在我们进行下一步,请大家就这个问题的本质讨论一下,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想想有哪些解决办法呢?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看可以写出来多少不同的解决方案。
5、 展示学习成果
【文哥】:
我们认为愿景不够量化,所以我们的出发点就是让它尽量量化出来。所以我们的提出以下几个:
1、明确目标,也就是我们真正想做的是什么?
2、描述好处,知道为什么要做,做了它能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3、做出承诺,把愿景说出来,保证能做到。
4、找人监督,对承诺的进行监督。
5、细化方法,根据上面提到方法再计划。
【拆书家反馈】感谢文哥的分享,很棒的方法,希望这个方法能够解决你的问题。
【A2:布置任务】(特定任务)
谢谢大家的互动,接下来我给大家布置一个任务。心理对照个非常好用的工具,在我们的生活中也非常的适用。在接下来的一周里,你会把这个方法分享给谁,从而让他更好的达成他的目标呢?
【一梅】:会分享给团队里的核心成员和我的舍友。
【拆书家】:谢谢,也希望这个方法能够帮助到他们。
【总结】
好的,我们总结今天的内容。我们在第一个拆页学习到了执行意图,用来帮助我们从想到做的转变。在第二个拆页中,我们解决了在执行目标当中的遇到诱惑或者障碍的问题,从而帮助我们更好的达成目标。我们经常说,人要仰望星空,才会觉得生活有奔头,也要脚踏实地,才不至于让自己迷失在幻想中。今天的分享就是希望帮助大家能够既能仰望天空,又能脚踏实地。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对大家有所收获。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