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
各位伙伴,大家下午好!我是张韶波,新手拆书家,爱读书,走在拆为己用的路上。很高兴大家能够在周末的时间来到这里学习,和爱学习的朋友想见分外亲切。希望我这次的片段能带给大家新的启发和收获!
【分组】
我们沿用前面拆书家的分组,按照一个大组来活动。
【图书介绍】
接下来我先介绍下《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
F:这本书入选中国60年来最具影响力书籍。书中介绍的7个习惯为人们带来革命性的成长效果。
A:作者柯维博士入选“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被评为“人类潜能导师”,其思想成就,与卡耐基、德鲁克并肩比齐。与市面上众多风行一时的个人成长类书籍相比,书中所说7个习惯历经世界千百年的变化,始终伴随着高效能的人才,带给人们成长中解决办法和生活方向。
B1:到场的学习者们,有没有感觉工作、生活中的压力,不停在化解却始终伴随?有没有到了一定的年龄或工作阶段,发现人生失衡,面临我的定位在哪儿,这样的问题?又或者在心灵深处出现渴望理解的需要。这本书的答案都可以满足你。
下面进入到我们今天的拆页,请大家阅读1分钟,阅读完请举手示意下我。
P65“如果”和“我可以”
一个人的关注圈和影响圈可以从他的言谈中看出端倪,与关注圈相关的语句多半带有假设性质。
“要是我的房屋贷款付清了,我就没这么烦心了。”
“如果我的老板不这么独断专行……”
“如果我学历更高....”“如果我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而与影响圈相关的语句则多半体现了这个人的品德修养,如“我可以更耐心、更明智、更体贴......把外在环境视作问题症结的想法本身就成问题,应该说是我们给了外部环境控制自己的权力,这种“由外而内”求变的思维定式就是以外在环境改变作为个人改变的先决条件。
积极的做法应该是“由内而外”地改变,即先改变个人行为,自己变得更充实,更具创造力,然后再去施加影响,改变环境。《旧约》里有段约瑟的故事。 约瑟17岁就被兄弟卖到埃及,为埃及法老的护卫长波提乏的奴隶。面对这样的遭遇,任何人都难免自怨自艾,并对出卖和奴役自己的人满腔怨愤,但是约瑟却能够积极处世,专心磨炼自己,不久便倍受信任,帮助主人打理家事,掌管财产。后来他遭人诬陷,身陷图圄达13年之久,皆因他坚持不肯出卖自己的良心。即便身处这样的困境,他积极的态度依然不改,他从自身做起,时刻想着“我可以”而不是“如果”,化悲愤为动力,没多久就掌管了整座监狱,后来又掌管了整个埃及,成为一人(法老)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人物。
我知道这种激烈的思维转换并非人人能及,毕竟让他人或外界条件作替罪羊要容易得多。但是人人都应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应该为自己营造有利环境,而不是坐等好运或噩运的降临。
婚姻出现裂痕的时候, 只顾着揭发对方的过错不但于事无补,而且这种强调“错不在我”的做法本身就证明了你是个连自己都无法保护的受害者,自然更谈不上影响对方。不断的指责不但无法使人改过迁善,反而会令人恼羞成怒。
真正有效的策略是从自身能控制的方面着手,也就是先改进自己的缺失,努力成为模范妻子或丈夫,给予对方无条件的爱与支持。我们当然也盼望对方能感受这份良苦用心,进而改善自己的行为。不过对方的反应如何,并非重点所在。
除了好丈夫、好妻子,我们不妨也试着做个好学生或好职员。如果遇上实在无能为力的状况,保持乐观进取的心态仍是上上策,不管快乐或不快乐,同样积极主动。有些事物不是人力所能控制,比方说天气,但我们仍可保持内心的愉悦或外在环境的愉悦氛围。对力不能及之事处之泰然,对能够改变的则全力以赴。
训练目标:能够深度加工原文以丰富讲解,要体现出把原书拆页的建议加工出具体步骤,或体现出意译原书案例。
我注意到大家已经阅读好了。下面我们进入【I】拆书家讲解引导环节。(逐字稿4分钟)
When/where:有一句话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意思身而为人,总有很多无奈,置身其中总感到无力,不知除了接受,自己还能做些什么?
一边置身其中,一边脑袋里还在想…假如我是富二代,假如工作钱多事少离家近,假如老公体贴,儿子能自己搞定学习…
Why:其实,每个人在面临类似情况和环境的时候,都可以采用一种简单的方式立刻让自己积极起来,建立影响力,加强影响圈。
(不这样做的坏处)当一个人,过多关注无法改变的外在环境,不在意自身建设,时间长了就会发现周围始终很亮眼,自己始终在跟随变化,却跟随的疲惫,自身没有搭建水渠,成了没水喝的那个和尚。
What:“如果”和“我可以”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关注圈”到“影响圈”,积极的做法是 “由内而外”地改变,即先改变个人行为,自己变得更充实,更具创造力,然后再去施加影响,改变环境。
【细化行动步骤】How:当我们认为需要积极起来时
1、检视自己思想和语言,是否带有假设性质,标志性词语“要是”如果”
2、使用 “我可以”替换“如果”,写下来。
比如,我可以更耐心。
3、立即着手可以做的,改变个人行为。
【意译案例】因为原书讲了个圣经里的故事,离我们这个时代比较远。
我就用年初一部电影来举例:
《飞驰人生》里张弛的故事。曾经在赛车界叱咤风云的车手张弛现在只能卖炒饭。面对这样的遭遇,任何人难免自怨自艾,并对行业和环境满腔怨愤。
后来在决心与新人王进行挑战赛时,张弛面临驾照过期,没有比赛专用车,没有足够资金购置赛车配件,甚至在赛前没有领航员的绝望境地
1、检视自己思想和语言,是否带有假设性质,标志性词语“要是”“如果”。
2、使用 “我可以”替换“如果”,写下来。
张弛没有放弃自己的目标和梦想,积极的态度依然不改,他(可以)重考驾照、(可以)找到以前租用赛车的公司,以前合作的领航员,为了筹钱买赛车配件他(可以)四处拉赞助。
3、立即着手可以做的,改变个人行为。
张弛为了拉到赞助,面对赞助商要求赛车写上女朋友的名字,张弛同意,赞助商要张弛唱歌跳舞,张弛一边唱歌,一边跳起钢管舞。筹到了资金改造完成赛车,并运往比赛地点。
货车轮胎爆裂翻车,造成张弛的赛车损坏,无法参赛。第二天就比赛的张弛,站在损坏的赛车前久久不曾离开,他的竞争对手调用修车队和先进科技帮助张弛修复了赛车。
最终张弛在没有领航员的情况下独自进入赛程,忘我的投入比赛,最终重获行业和对手的认可。
【预防异议】
有朋友可能会说,这个方式挺简单的,真正用起来有效果吗?有相似疑问的朋友,可以带着问题在后面的活动里亲身体验一下有用。
有朋友可能会说,想和写都可以积极起来,那再往后怎么去影响他人?就是要我们,从停止抱怨开始,转向改进自己,努力成为好妻子或丈夫,好妈妈或员工,给对方无条件的爱和支持,对不能改变的事保持内心愉悦或泰然处之,对能改变的则全力以赴。真正去做出效果。
训练目标:2、能够设计现场演练案例,以促进学习者在安全的情境下第一次应用所学技能。3、能够促动学习者根据事先设计好的案例情境,进行小组讨论、给出解决方案并展示,或是应用新技能进行当众表达或表演。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13分钟):
【A3】之场景设计
现在我给大家一个具体场景,请大家针对这个场景,运用今天学习的“如果”和“我可以”法来进行小组练习和讨论。
场景内容如下:
志明:什么?才带出去一个下午,孩子就生病了,你是怎么带孩子的?
春娇:我一个人带孩子去玩,回家时就出门等了个车,孩子回来有点发烧,可能吹凉了。你怎么不说你只顾工作不顾家。
志明:我好是爱加班的很,挣钱还不是为了家。
春娇:就你有工作,我下班还要照顾孩子,这你就没看见?
志明:你没能力带孩子,就不要带孩子,下星期把孩子送我妈那。
春娇认为自己没做错什么,是志明不顾家只会指责,然后就挂了电话。
【清晰指令】
假如你是春娇或志明,先检视一下角色的思想和语言是否带有假设性质,将这样的句子写下来。写完之后,再用更多的“我可以”替换“如果”,写在便签纸上。分配好角色之后,春娇写春娇的,志明写志明的,大家开始写。
【A3】之小组讨论
【清晰指令】
两种回应方式都写完的朋友,可以和同伴讨论一下两种方式带来的不同感受;再用“我可以”的方式来演练一下。5分钟后我们邀请一组小伙伴上台来进行现场演练。
【A3】之角色扮演(学习者案例记录:)
好,小伙伴们都讨论完了。现在我们请小伙伴上台来分享:首先介绍各自扮演的角色,然后展示你们的对话内容。
肖昀:我是肖昀,我扮演春娇。
妮妮:大家好,我是妮妮,我扮演志明。
志明:什么?才带出去一个下午,孩子就生病了,你是怎么带孩子的?
春娇:其实,我可以提前看一下天气预报,看天气怎么样再带出去玩的,或者我给孩子多穿一些的。确实我有责任。
志明:我可以更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早点做完工作,和你一起带孩子出去玩,多个人照顾,可能孩子不容易生病。
春娇:孩子已经生病了,我可以请半天假来照顾孩子,不要耽误你的工作。
志明:我好爱你啊,老婆。我是志明,我可以更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工作,帮春娇一起来分担带孩子的辛苦。
春娇: 我也好爱你啊,老公!哈哈
【收尾】
好,春娇和志明从开始的争吵指责到开心的表达“爱”,可见小伙伴都拿到很深的感受。小伙伴们都很棒,通过今天拆页的学习,大家已经学会了运用“我可以”来积极行动,来对他人和环境进行影响。从大家的演练内容,我也感受到大家不一样的谈话氛围,很和谐充满爱很舒服。
我今天带拆片段到此就结束了,希望以后不管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大家都能够积极运用“我可以”来打造影响圈,创造和谐高效人生。谢谢大家!